桂a舞舞鳄舞舞 于 2005-3-17 12:05: 写到
车轮与地面是垂直的.这是不正确的.(应该怎么样是正确???)我88年学习汽车底盘时记得老师说过.
<<为了保持车辆行驶时车轮与地面是垂直的.恰恰不能使车轮与地面垂直.>>
(这句话不太明白)
<<车 ...
可能我写得过于简单,见谅!
第一点正确的说法是车轮与地面不是垂直的.从车辆装配时就要求了.
第二点写得笼统了.事实上我们的目的是为了保持车辆行驶时车轮与地面是垂直,而在负载重力,离.向心力和摩擦力等的作用下无法做到.所以在设计时使车轮与地面垂直线有个夹角(即不垂直)----外倾角.如果空车时车轮的安装正好垂直于路面,则满载时车桥因承载变形而可能出现车轮内倾,这样将加速车轮胎的磨损。另外,路面对车轮的垂直反力沿轮毂的轴向分力将使轮毂压向外端的小轴承,加重了外端小轴承及轮毂紧固螺母的负荷,降低它们的寿命。即使这样在实际行驶中也无法保证车轮是垂直的.当然靠目测做不到.
关于外倾角和前束值.因为我没亲手做过.与你有许多实际操作经验不能比.经验操作调整也是一种方法.我认为多少为合适要参照说明书设定值.因为各车不尽相同.我在资料上还见过有独立悬挂的车是负外倾角的.一些前轮驱动的车是负前束的.
我只能供一些以前学过的调整的方法.
前束人工检调方法
前桥采用独立悬架的车辆,其转向传动机构中的转向梯形(包括横拉杆和左、右梯形臂等)必须分成两段或三段。因此,其前束的检调与非独立悬架车辆有所不同。下面以前桥为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的桑塔纳轿车为例,介绍前束的人工检调方法,当然目前较理想的还是使用电脑四轮定位仪。
1.什么情况下需检调前束
1)驾驶操纵不平顺,如方向盘抖动、行驶跑偏等。
2)两前轮胎磨损不均匀。
3)对前悬架装置进行修理或更换了零部件等。
2.检调前束的前提条件
1)车辆空载且两前轮胎胎压合乎要求。
2)两前轮胎磨损程度要力求一致,否则可根据需要换位或换新胎(倘若胎面上的“磨损指示条”已磨去)。
3)两前轮,不管是原来的还是换位的,或是新换的,都要经过动平衡试验,以达到平衡要求。
4)两前轮的外倾角(注:桑塔纳轿车两前轮设计的是员外倾角,这主要是为满足车辆高速转向时的要求。因高速转向时离心力加大,车身向外倾斜加大,产生较大的前轮正外倾,使汽车外侧悬架超负荷,外侧车轮的外侧半径小于内侧半径,从而使车轮纯滚动转向性能降低,轮胎产生不均匀磨损。前轮外倾的减小或为负值,可抵消上述的前轮正外倾的不利影响)要调到规定范围内。因前束的设置是为纠正前轮外倾后可能出现的边滚边滑这一缺陷的,当前束值恰到好处时,亦即给外倾的前轮一个合适的方向修正量,前轮就会始终保持稳定的直线行驶(纯滚动状态),所以只有外倾角达到要求,按标准去调前束才有意义。那种“外倾角若变大,前束也可跟着调大,反之亦然”的做法是不能满足要求的。桑塔纳轿车前轮外倾角经常因调整、紧固不当或驾驶操作不当(如:快速越过障碍物或凸凹路面)等发生变化,这一点应引起重视。
5)前悬架支柱总成与车身的挠性连接要可靠。
6)转向系各处间隙要合乎要求,包括转向器齿轮与齿条、横拉杆球头、横摆臂外端与转向节下部连接球头等。
7)前轮轮毂轴承松紧度要合乎要求。轮毂轴承变松,一方面会改变外倾角和前束值,另一方面会使制动盘(桑塔纳轿车前轮为盘式制动器)的端面跳动量超标,严重影响汽车的制动性能。
3.前束的检查
1)将汽车停放在平坦硬实的地面上。
2)推动汽车向前移动约5m,使前轮自动处于直线行驶状态。注意:在测量期间一般不准使汽车向后移动。
3)在每个前轮后部胎面中心与车轮轴心等高处做一标记,测量两标记间的距离A。
4)慢慢向前推动汽车,直到车轮转过180°为止。
5)重新测量两标记间的距离B,前束值即为A—B。
4.前束的调整
若前束值不合格需调整,方法是:转动调整螺杆3、10,等量改变左、右横拉杆的长度。需注意的是,两侧横拉杆长度的改变会直接影响到方向盘与轮胎的相对位置,因此调整时,既要保证前束正确又要保证前轮处于直线行驶位置,且方向盘位于中间位置。此外,还应注意不能支起车辆调整。
1)前束偏小。让左、右横拉杆等量地缩短,直至前束合乎要求。当左侧横拉杆缩短时,左前轮的前部向内偏转一定角度,左前轮前束增大,而此时右前轮及转向盘位置不动,即右前轮前束不变,原因是左侧横拉杆R端阻力(包括路面对右转向轮的阻力和转向器中啮合副与减振器的阻力)大于L端阻力(路面对左转向轮的阻力),因此,转动调整螺杆3时,只有横拉杆的L端动而R端不动;当右侧横拉杆同左侧等量地缩短时,右前轮前束也同等变大,而此时左前轮前束却不再变化。注意:那种“只改变任意一根横拉杆长度即可调好前束”的做法是严重错误的,会造成汽车行驶跑偏。
2)前束偏大。让左、右横拉杆等量地伸长,道理同上。
5.前束的动态复测与路试检验
前束调完后,最好到侧滑试验台测量一下侧滑量,以检查前束与外倾角配合是否恰当。需注意的是,目前应用较多的双滑板侧滑试验台,其结构决定两滑板必须同时向内或向外移动相同的距离,这就造成仪器指示的侧滑量一般不是某个前轮的实际侧滑量,而是左、右两轮侧滑量的算术平均值,这往往会掩盖单个车轮的某些缺陷。那么什么情况下测得的是实际侧滑量?答案是只有左、右两轮完全对称。所以实际测量中一定不能完全相信所测数据,能否合乎要求,还得在以后的运行(路试)中检验,若有偏差要适当微调。例如,轮胎胎面外侧肩部磨损轻重,一般是外倾角过大所致;反之为外倾角过小或负外倾所致。若发现胎面外侧磨损严重,内侧磨损较轻,磨损痕迹从内向外横过胎面,则为前束过大造成;反之为前束过小或负前束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