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沃尔沃XC Classic论坛 >  太妃糖与太妃糖:Taffy和Toffee的甜蜜历史

发表于 2018-04-06 10:44    IP属地:未知

查看 81.7W | 回复 25
太妃糖与太妃糖:Taffy和Toffee的甜蜜历史
爱卡币+20
共获得爱卡币
转自“十五言”作者:丁小穗
据说,在1883年的某个夏日,美国大西洋城悠长的海岸边,一位名叫David Bradley的糖果店老板正愁眉苦脸地对着货架——昨夜的一场飓风带着大浪席卷了小店,满满一架的太妃糖全部被海水打湿。这时,一个小女孩走进店里,仿佛没有注意到湿漉漉的货架,天真地仰头问老板:“请问还有太妃糖吗?”David指着货架,语气中带着苦涩和嘲讽:“你是说盐水太妃糖(Salt Water Taffy)么?”没想到小女孩的眼睛亮了起来,买下了一盒“新口味”的太妃糖,欢欣鼓舞地出门去跟同伴炫耀了。David的妈妈在旁听到这段对话,也很喜欢这个名字,于是“盐水太妃糖”就此诞生,并日渐流行起来。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4-06 10:45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20
共获得爱卡币
当然,这个故事的可信度并不高,毕竟被又咸又苦的海水浸泡过的糖果显然难以入口。它很有可能是糖果商为了宣传而编造的故事,放在今日倒是可以拍成一段不错的广告。实际上,在1880年代,这种太妃糖在美国各地都有售卖,但还不太流行。在1884年,大西洋城的一名小摊贩老板Joseph Fralinger接手了一家糖果铺,开始改进太妃糖配方,并发明了几种新口味。此外,他还用牡蛎盒子来盛装太妃糖,将其包装成大西洋城特产。“盐水太妃糖”的名称与浓郁的海洋气息结合得天衣无缝,用缤纷蜡纸包裹的太妃糖柔软甜美,又不像巧克力那样容易融化,很快就成为了游客最爱的伴手礼。到了1899年,大西洋城出产的盐水太妃糖在美国已经家喻户晓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4-06 10:46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20
共获得爱卡币
盐水太妃糖中的“Salt Water”意为海水,常常会让人想起大西洋城湛蓝的海浪。不过,《老友记》中Ross就曾提到,盐水太妃糖并不使用海水,而是用普通的盐水。有趣的是,知名太妃糖品牌Shriver所使用的配方既没有盐,也几乎没有水。而James和Fralinger的太妃糖虽然都添加了少许盐分,但咸味也不太明显,更多地是为了提升味觉层次感,突出甜味的醇厚柔和。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4-06 10:47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20
共获得爱卡币


印着海浪的礼盒是盐水太妃糖最传统的形式,如今商家也推出了不少以海洋为主题的新式包装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4-06 10:50    IP属地:未知

盐水太妃糖的基础配方非常简单,只需要将糖、玉米糖浆、黄油、盐、水一股脑倒进锅里,小火加热至123℃-125℃左右,就成了太妃糖浆。接下来,才是盐水太妃糖美味的秘诀——拉伸。最早的作坊生产中,太妃糖浆需要冷却四到六个小时,变成半凝固状态。然后,工人把近10公斤的一大坨糖浆挂在一个大钩子上,糖浆借助重力被拉长后,工人将糖的一头重新挂回钩子上,再一次借助重力来拉伸。糖浆在这样反复的折叠拉伸中不断混入空气,变得轻盈有韧性,口感也变得更有嚼劲。此时,太妃糖就可以被轻易地拉成细长条,切成小段进行包装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4-06 10:51    IP属地:未知

在现代的工业化生产中,这样繁重的体力活会由专门的机器代劳。然而,还是有不少人认为手工制造的太妃糖口感更好。再加上其原料和制作都不复杂,因此在19世纪末,太妃糖刚刚流行起来的时候,就有不少人在家自制。虽然操作简单,但拉糖毕竟是个力气活,时常要动员全家人一起上阵,拉糖也就渐渐成为了当时常见的一项家庭活动,名为“Taffy Pull”。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4-06 10:51    IP属地:未知


用来拉太妃糖的小型机器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4-06 10:52    IP属地:未知

后来它甚至发展成一种拉糖派对(Taffy Pull Party)[5],一众亲朋好友齐聚一堂,女主人事先准备好糖浆并待其冷却,大家挽起袖子,把手洗干净,再仔细抹上黄油防粘,然后就可以动手拉糖。起初,糖浆会像胶水一样黏住手指,看起来十分狼狈,但只要耐心反复拉伸,糖浆的质地就会渐渐干爽起来,颜色变浅,泛出甜美的丝质光泽,然后就可以用锋利的剪刀将其剪成小段,用糖纸包装起来。这样的派对一般在圣诞节前举办,正好可以储备不少圣诞糖果,而这也是孩子们一年中最期待的时光——家里热热闹闹聚了一大群人,可以跟同龄的小朋友四处乱跑,哪怕把厨房和客厅弄得乱糟糟也不会受到大人斥责。而拉糖的重头戏也是一定要参与的,对他们而言,拉扯彩色糖浆就像玩橡皮泥一样有趣,还可以偷偷扯一小块塞进嘴里,哪怕被糖浆黏住牙齿,也是无与伦比的甜蜜。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4-06 10:53    IP属地:未知


拉伸前后,太妃糖的质地变化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4-06 10:53    IP属地:未知

在英语中还有一个词“Toffee”,也翻译成“太妃糖”。很多人认为Taffy和Toffee不过是同一种糖的美式和英式称呼,但事实上它们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糖果。如前所述,美式Taffy要经过拉伸的步骤,成品软韧而有嚼劲。而英式Toffee分为软质和硬质两种口感,都不需要拉伸。软质Toffee当是太妃糖最为古老的形式,它使用糖、糖浆、黄油、淡奶油等原料,混合加热至120℃左右关火,冷却后即可直接切块。由于没有经过拉伸,它比美式Taffy更为软糯黏牙。而硬质Toffee大多用糖、黄油和水一起加热(有时也会用少许醋和糖浆),冷却后凝成硬邦邦的巨大糖块,需要用锤子敲碎成小块才能食用。此外,美式Taffy大多使用白糖,以突出黄油的奶香,而英式Toffee偏爱红糖或是糖蜜,使成品具有更丰富的甜味。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