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沃尔沃XC Classic论坛 >  李嘉诚的 68 年,香港的商业史

发表于 2018-03-20 12:45    IP属地:未知

查看 44.3W | 回复 51
李嘉诚的 68 年,香港的商业史
爱卡币+20
共获得爱卡币
“超人”时代结束。
————————————————————————————————————————
“超人”李嘉诚退休,最大的变化,似乎是人们不能在长和系的股东会上再向他提问。问这位 90 岁的商界长者,关于香港的经济与政治,也关于香港的年轻人该何去何从。
这些问题是会场内外的香港人更关心的。相比之下,没什么人谈论长和系公司会活不下去——多年来,它已经和香港的房地产、港口、零售、通讯、水、电都息息相关;也没人担心李嘉诚做买卖失当——自 1979 年人们把“超人”的称号送与他,近 40 年就没有改口过。可上述这些问题,却在过去几年压得人们喘不过气。
而除了问李嘉诚,还能问谁?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3-20 12:46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20
共获得爱卡币
2016 年,因为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Moody's)将香港的长期债务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让人们对已不见起色的香港经济愈加担心,李嘉诚的看法至关重要。他在发布会上说,香港政府财政健全,储备丰富,“没什么不好,所以穆迪要仔细再检讨一下”。他同时反驳了香港会受内地所累的看法,说,内地是香港政治、经济的依靠,如果没有内地的支持,“我相信恒生指数最少跌一半”。
就在上周五,3 月 16 日的长和集团业绩发布会上,李嘉诚宣布退任。有记者又问李嘉诚,你把中环中心卖了,是真的要撤资吗?李嘉诚说,撤资的说法是缺乏经济学常识。他继续看好香港,会继续投地。李嘉诚都这么说了,好歹是个安慰。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3-20 12:46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20
共获得爱卡币
同样在周五记者会上,也有人问他对“女朋友要买楼才结婚”的看法,李嘉诚的看法是:“不能把买房看得太重要。如果女孩子说没有房就不结婚,那如果是我我就会说,不如趁年轻你再找一个吧。”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3-20 12:49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20
共获得爱卡币
自 1950 年创业开始,这位祖籍潮州的香港人白手起家,创造了一代香港传奇。他从钟表学徒开始,趁着香港作为世界贸易转口港的机会成为香港塑胶花大王。在香港房地产起飞的数十年间,李嘉诚进入地产、港口、零售、能源、通讯、医药等行业,组建起了庞大的商业帝国。起初在香港,同时很快进入中国内地,并遍布全球。
如李光耀的评论,李嘉诚没有创造出令人称道的产品品牌,更多是买和卖。但他靠精准的判断,一次次总能在最低的时候买进、并在几乎最高的时候卖出,在 1999 年成为亚洲首富,并多次蝉联。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3-20 12:52    IP属地:未知

李嘉诚代表着香港最好的时候。受战争影响没那么大的香港在 1940 年代后期陆续建立起加工业,之后又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成为亚洲物流中心。到 1980 年代末,香港成为全球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港商是大陆接受外部投资的第一大资金来源。新崛起的香港中产阶级开始消费升级,带动了通信、商超、娱乐业,当然还有地产。李嘉诚赶上了这中间的每一步,从一开始跟随趋势到之后的领导趋势,李家公司市值一度占据整个港交所的 13%。
但随着 1990 年代中后期房价高涨的争议和贫富差距的加大,当人们再去谈论李嘉诚的生意时——拥有的私宅物业总量占到了全港的 1/7;和黄至今在香港葵涌港拥有 12 个泊位,处理港口近一半的集装箱;百佳超市占据了全港 70% 的零售超市份额——李嘉诚的象征意义和过去不同了。人们还因此创造出了一个关于“李氏力场”的段子——是李嘉诚让台风在临近香港时变弱的,因为他需要你照常为他打工。
现在的年轻人中还是有许多会以李嘉诚为偶像。但也有很多抱怨说,在他参与建造的香港,昔日辉煌不再,已经不可能有成为“下一个李嘉诚”的机会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3-20 12:53    IP属地:未知

但当一个时代结束,人们回头评价的时候,往往会暂时忘却“现在”、想起最好的时候。李嘉诚如此,香港也是如此。过去三天,香港媒体的头版谈论更多还是一个时代的落幕,李嘉诚作为香港精神的象征。
李嘉诚在商界的 68 年,也是一部香港商业史。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3-20 12:57    IP属地:未知

香港的加工业在 1940 年代开始,依靠上海的资本、大陆的移民
在英治前期,香港最早的角色是自由港口。无论是人口还是工业水平,香港都与同时期的上海不能比。1930 年,香港的人口仅为同时期上海人口的 27%。
李嘉诚是在二战中随父母躲避战乱,从潮州来到香港的。1940 年,李嘉诚 12 岁,他刚到香港时,这里就是个自由港口。殖民政府亲商,推行低利得税,限制社会福利支出、最低劳动保障,实行自由贸易和资本自由进出。
李嘉诚一开始在舅舅后来成为钟表公司的钟表作坊里工作,是一名店员。
之后二战结束,涌入香港的资本与移民达到了一个高峰。1946-1950 年间,以商品、有价证券、黄金、和外币形式从中国大陆流入香港的资金不下 5 亿美元。同时,香港涌入了超过一百万人口,他们将和李嘉诚一起,帮助恢复香港的战后经济。在那之后的数十年里,香港的出生人口也到了高峰,诞生“婴儿潮”一代。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3-20 13:25    IP属地:未知

和中国内地的商业关系,从一开始李嘉诚就非常在意。
李嘉诚在 1950 年决定创办长江塑胶厂,他有出口内地的打算,那时香港和内地的贸易前景看上去很乐观。战乱结束,英国工党政府又在 1950 年 1 月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但香港商人也很快意识到政治环境的不稳定,中英关系在朝鲜战争期间恶化。这动摇了英资财团的信心——外商总是更容易对香港的未来失望,怡和洋行的负责人约翰·凯瑟克感叹说,“我们的好日子已经过去了”。
好在美国允许港制品输入,此后美国逐步发展成为香港的最大出口市场。香港成为最早进入二战后世界贸易体系的一个地区。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3-20 13:30    IP属地:未知

不过,李嘉诚在当时创办的长江塑胶厂,只是三百多家塑胶工厂中普通的一个。
最大的两家塑料厂,中元塑料公司和开达工业公司分别是两位上海富商在 1947 年担心战乱和国有化,而搬去香港的。他们雇佣的工人也多是像李嘉诚这样在二战前后逃到香港去的内地人。
但当其他人在做塑料的时候,李嘉诚看到了塑料花。创业七年后,他在一本行业杂志上看到意大利塑胶花的报道,飞赴意大利考察。长江塑胶厂成为了世界最大的塑胶花生产厂家,李嘉诚因此被称为“塑胶花大王”。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3-20 13:30    IP属地:未知

战后的香港工厂


[ 本帖最后由 vincent-song 于 2018-3-20 13:33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