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凯越论坛 >  不论KY1.6还是1.8都无须预热!(讨论集)

发表于 2003-11-14 13:07    IP属地:未知

查看 115.7W | 回复 349
不论KY1.6还是1.8都无须预热!(讨论集)
爱卡币+12
共获得爱卡币
不停地看见KY新车主对“预热”发表经验感想,心里真着急!这样对车车是有害的呀。决心坐下来认真写一段文字,希望不要再有人摧残自己的车车了。
首先,有必要对“预热”作出定义:这里所说的预热,是指为在车辆行驶前使水温达到正常温度(90-110),在着车后持续原地怠速运转使水温上升、使发动机稳定运转的做法。
对于采用电子喷射发动机(现在生产的车几乎全部用此类发动机),是无须预热的,这在几乎所有此类车辆的说明书中都有注明(但就是有无数车主视而不见,或者认为制造厂在骗人。从我的实际驾驶经验来看,也是如此:电子喷射发动机即使在低温下启动,也不会有运转不稳定的问题,和化油器车差别明显。刚看了个帖子,有位车主竟然用半小时来预热,想象一下那些活塞在冰冷的缸体里摩擦的可怕景象吧。。当然,尽快让发动机在正常温度运转的想法是对的,问题是怎么达到?原地怠速一点点地升温是明显错误的,应立即启动在行驶中升温,当然前提不要立即让发动机高速运转,比如5000转以上。实际上,2500以下的转速即可满足绝大多数行驶状况的需要。
转贴一段文字,相当完整和准确。
《怠速预热还是行驶中预热。》
大多数人习惯让车台速运转到正常温度后再开车走,这种做法不仅成了习惯而且还出现在很多教科书上(当然对化油器车来说是正确的)。而在装备了燃油喷射系统和三元催化器的车型上,这种做法不仅没必要,而且还是有害的。正确的做法是:在启动后,只要能维持稳定的转速就可以起步走车,在最初的几公里内,适当控制一下车速,等水温正常后再全力加速。为什么呢?因为从保护发动机的角度看,预热的时间越短越好。车辆在行驶中预热的时间比在停在原地预热的时间缩短很多。老式的化油器发动机在达到工作温度之前,供油系统往往不能正常工作,燃油雾化不好,这时候如果勉强行驶,自然会出现转速不稳、熄火等不正常现象,因此必须等机器热起来以后才可以行驶。而先进的燃油喷射系统依靠水温传感器来测量水温,电脑控制的喷油嘴不仅喷油精确,燃油雾化程度也大大改善,因此,启动后只需要很短的时间机器的转速就可以稳定住,车辆可以立即行驶。另一方面,催化转换器的正常工作温度是600度左右,从延长寿命的角度考虑,它的预热时间也是越短越好。发动机在台速运转时,由于喷油量少,流经催化转换器的可燃混合气数量就更少,因此很长时间也达不到工作温度。而在行驶时,由于喷油量较大,催化转换器可在2—3公里内迅速升至正常工作温度,不仅可以延长使用寿命,排气中污染物的转化率也大大提高。还有就是台速预热要比在行驶中预热多消耗很多燃油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3-11-14 13:23    IP属地:未知

寂寞的娃哈哈 于 2003-11-14 01:15 PM: 写到
你在深圳,当然不用预热了!
在北方的冬天,着车后,最好能等待2-3分钟。就是这样,没有什么好争的。
呵呵,俺在多伦多、费城还开过车呢,从来是着车就走。
您说:“最好能等待2-3分钟”,这有什么意义呢?水温能在这几分钟内上来?不行。那您硬要让发动机在低温下蹭这么几分钟,有什么用呢?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3-11-14 20:07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6
共获得爱卡币
呵呵,此贴果然引起了一些争论,而且有同志情绪开始激动了。呵呵,这正说明“不论什么车都要预热”的错误观念深入人心,为祸不浅。让偶来针对上面几个突出的反对意见,继续讨论。加一句,偶可是绝对的爱车之人啊,偶一定要辩个明白,让车车少受点害。
1、“如果在润滑油没有达到工作状态时行车,对机器部件的损耗是可想而知的。”
没错,着车就走就是为了让发动机内润滑油的温度尽快升高,达到工作状态,从而保护发动机。如果原地怠速,温度迟迟不升高,则润滑油迟迟达不到工作状态,这时候发动机也在运转啊,结果是低温运转时间人为延长,加剧了发动机的损耗。而车辆其它部位的润滑油(比如轮轴),更是必须在行驶中才能进入工作状态。
2、“润滑油作用一个周期会需要一个时间”
没错,但这个时间很短。别忘了发动机在怠速下也有近每秒1000转的转速,着车后,机油可以说在瞬间就可到达它们应该到达的地方,当然,刚开始的机油是冰冷的,如何让它们尽快热起来?答案只有一个,尽快开始行驶。
3、“在水温上来时,这种症状就会消失。所以光是为了开的舒服一点,冬季早晨还是需要热车的。”
这也没错,但为了“开的舒服一点”,付出了加剧发动机损耗的代价。因为怠速升温时间是行驶升温的几倍(按我的经验,大约是4倍)。实际上,尽快开始行驶,温度会很快上来,上面说的症状会更快地消失。
4、“你懂不懂车啊!!!你打着了就走,发动机就能在高温下运动了?你先搞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会在凉车下产生磨损,在来说吧”
这个嘛,,,打着了就走确实不能让发动机“立即”在高温下运转,但到达高温状态的时间是怠速温车的几分之一。一句话,着车就走就是为了缩短发动机在低温下运转的时间。
从我的经验看,化油器车要“预热”(特别在冬季)也是不得已的做法,因为这种车在低温下启动后如立即加油行驶,很容易发生抖动、死火,这是化油器工作机理的本质缺陷造成的,为了避免抖动、死火,只好原地怠速甚至轰几脚油(以前的司机最常用这招了),提高温度以便化油器正常工作,由此造成的发动机额外损耗只好忍着了,因为这总比憋死发动机好。我的理解是:以前的“预热”是为了让化油器正常工作,而不是为了保护发动机。
实践出真知,有KY的车主可以试验一下,一辆正常的KY,即使在北方的冬天,着车后也绝不会因为立即行驶而发生抖动、死火的情况。那么,您为什么还要让爱车在原地怠速“预热”呢?为了让机油到达应到位置?不需要,因为几秒钟就够了。为了让发动机热起来?那么尽快开车呀?怠速热车最慢了。为了让发动机在温度上来前少受点磨损?您更错了,怠速时发动机也在转呀?这就不磨损了?而且这样低温运转的时间被您延长了几倍!如何让发动机尽快在正常温度下运转?一句话,着车后立即开始行驶!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3-11-15 11:51    IP属地:未知

继续讨论:
小飞虾的意见:2、预热的意义是:
预热就是“让发动机在不对外做功(或做功极少)的情况下,缓慢升温,保持内部热膨胀在达到正常工作温度前平衡膨胀,同时尽量减少运转部件之间因做功而加大磨擦,以减少气缸、活塞等运转部件的不平衡(非正常)磨损:)。”
如果是原地怠速“预热”,则上述意义均不能实现:第一,升温时间被延长;第二,怠速时发动机也在做功,同样有摩擦,而且低温摩擦时间被延长。
另外,其中的“保持内部热膨胀在达到正常工作温度前平衡膨胀”,原地怠速就能达到?着车就走就达不到?
当然,“着车就走”必须以不立即大转速行驶为前提。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3-11-18 10:04    IP属地:未知

呵呵,争论到现在,大家都累了。其实,我们都同意在车行驶前,最好是“热”的,但对如何让车“热”起来意见不统一。有说原地怠速半小时让车热的,偶不同意,因为热了以后固然是好,但在这热的半小时过程里已对车造成了额外的损害。偶的意见是着车后平缓行驶热车,这样升温的速度快得多。当然这时候温度还没上来,必须保持低转速,不能重加油。磨损还是有的,比热好车以后要严重,只是比原地怠速时间短了。
想来想去,有个办法最好:就是每次着车前,先在油底壳下生堆小火,把里面的机油烤热了再打火。。。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3-11-18 10:40    IP属地:未知

寂寞的娃哈哈 于 2003-11-18 10:26 AM: 写到
花王!你抬杠的水平也太水了吧,“有说原地怠速半小时让车热的,偶不同意,”支持热车观点的人中有谁说过要热半个小时了?你找出来让我瞧瞧,不用你,我就会建议他改正。不要在这里想当然!
这人,,,教养真差。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3-11-18 11:34    IP属地:未知

wlzh 于 2003-11-18 11:13 AM: 写到
七年驾龄,你说的不对!你应该好好看看凯越的说明书!
哦?说明书里说了要“预热”?我仔细看了都没看到。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3-11-18 18:18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8
共获得爱卡币
小飞虾 于 2003-11-18 05:13 PM: 写到
2、“七年驾龄”DX所说的“怠速热车伤车”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哦?为什么?
看了你前面的贴,倒是可以得出着车就走对发动机不好的结论,因为温度没上来,导致零件之间的间隙没到理想值,机油温度不够、润滑效果还不理想,此时加大发动机做功,磨损会比正常的温度状态下大。
这是不可否认的。偶的意见在于,着车就走是缩短了上述“非正常磨损””(姑且这么叫吧)的时间,大约10分钟吧,而不是避免了这种磨损。
相比较,怠速预热则是让发动机在低温下长时间运转,北方冬季可达半小时左右,这样一来,在温度到达正常值(90-110)时前,发动机就要比着车就走遭受更长时间的“非正常磨损”。虽然做功略小,但偶认为这样造成的伤害还是很大的。
偶在开贴时已对偶反对的“预热”做了定义,后来的同志谈到着车后2-3分钟再走的问题,偶认为这都不叫“预热”了,只是多搅了两下机油而已。特别在北方冬季,你怠速两分钟去摸摸发动机,根本还是凉的哪。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3-11-19 00:09    IP属地:未知

小飞虾 于 2003-11-18 07:21 PM: 写到
...怠速预热的意义,我在前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发动机缓慢升温,各零件间的温差小,热膨胀均衡,尺寸匹配好,非正常磨损小的说...
这么说忽视了在“缓慢升温”的过程中:1、各零件长时间在低温状态下摩擦(虽然会膨胀得比较均衡);2、机油长时间达不到工作温度的问题。顾了这头忘了那头。
要深究下去,就要确定究竟是上述1、2项对发动机损伤大?还是较快升温导致的尺寸匹配问题对发动机的损伤大?从而两害取其轻。这个嘛,偶还真无法直接证明。只能用反证法:如果是尺寸匹配问题造成的危害大,那么汽车厂家就应当告知驾驶者要原地怠速热车以更好地保护发动机,1、2项损害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偶还没见过这样的说法。
相反的,在偶见过的桑塔那2000、派撒特的《使用维护说明书》中,都明确指出不要原地怠速热车,因为是有害的。桑2000的说明书里偶是记得有这段话,派撒特的说明书手头有一本,特引用一下:“不要在车辆静止情况下预热发动机:在怠速运转时,发动机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达到暖机状态,并且在预热阶段,磨损和有害物的排放特别高,因此启动后应立刻起步,同时避免转速过高。”如果怠速热车真是比着车就走好,那么为什么这些车辆的说明书要印上这段话呢?一是制造商就是要害购买者,让车早点坏掉买新的;二是制造商也不懂,乱说。从正常的逻辑推断,这两个原因都是不成立的。所以,怠速热车肯定比着车就走损害大。
哪位DX还有别的车的说明书,仔细看看,偶估计不少也会有这段话的。另外,偶仔细看了手头凯越1。8的说明书,竟然没有这段话!嘿!但是,通篇找不到有“怠速热车”的要求或建议,只是说“要空转30秒以上”,偶认为这和怠速热车根本是两个概念:这主要是为了让机油充分地到达应到达的地方,或者是让电脑能有时间更准确地测定环境以更好地控制喷油量?偶不肯定,但偶肯定空转30秒甚至1分钟不是为了“热”车!因为这样根本没有“热”的效果。偶坚决反对的是怠速热车到正常温度(90-110度)的做法,对于凯越的这个“新”要求,偶虽然,,,,,,偶还是尊重说明书。
另外,着车就走和用空档在同转速下轰油升温效果一样的说法也是不对的,因为空档轰油和行驶状态可以有相同的转速,但燃油消耗要差很远,升温效果必然不同。从道理上说,同转速下空档轰油只是带动几个活塞什么的,而行驶状态下就是要带动整辆车了,耗油量能一样吗?大家想想:空档轰油时,轻轻一点转速可达4、5千转,但行驶时用同样的油门在同样的时间内是达不到同样转速的,就是这个道理。
至于说怠速热车到水温表刚刚动的做法嘛,让偶想想,,,,,,既然怠速热车是有害的,那么这和热车到90-110度相比就是个100步和50步的问题。既然都是错的,为什么要走那50步呢???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3-11-19 11:16    IP属地:未知

关于凯越机油的问题,首先应明确在一般意义的温度范围内都是有润滑作用的(最基本的要求嘛),这不是讨论的内容。要讨论的是在低温(例如零度)和正常工作温度(例如90度)下“润滑效果”是否相同。
而根据楼上关于机油的说法,是把凯越的机油在高、低温下的“能否润滑”和“润滑效果”相混同。比如楼上说:“温度越低,流动性越好。在普通冷车状态下,机油已经完全可以实现润滑作用。因此,KY发动机在冷启动的情况下,并不会出现“七年驾龄”DX所说的润滑工作问题”,其中的“完全可以实现润滑作用”就是与“润滑效果相同”相混同。我们并不是要讨论是否“可以”润滑的问题。
具体一点说吧,我们根据常理推断:零度工况下的机油润滑效果是不如90度工况下的机油的,所以应当尽快(但要合理)地提高油温,而原地怠速做不到这一点。如果楼上的意见是润滑效果在两种工况下相同,偶在上面的数据资料里没找到理据。偶从上面的数据里可以推出这么一个结论:凯越机油在零度时应该仍有很好的流动性(太好了),应该有不错的润滑效果。但是,得不出在零度和90度工况下润滑效果无区别的结论,也就得不出长时间低温怠速与额外磨损无关的结论。
另外,偶对楼上凯越机油“温度越低,流动性越好”的说法真不敢相信,找机会试验一下。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