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直担心轮胎的问题,毕竟轮胎出问题,处理不好,都是出大问题。
在网上研究了半天,准备装一套胎压监测系统。比较了很多牌子,schrader,铁将军,ORO,HMG,Orange等等,牌子多,很容易看花眼。经过仔细的研究,最后选了HMG这个牌子,可能车主很多没听过,但很牛喔。他们主要是出口欧洲和美国的,国内几个大牌子的胎压监测都是他们的设计方案。这款TP2000,特点主要是显示器内置可充电电池,平时放哪里都行,包里都可以,没电的时候,接点烟器口充电。也可以直接点保险丝取电,很灵活。显示器做工不错,小巧,屏幕挺大,4个轮胎的气压温度可以同时显示出来,一目了然。而且传感器是最新3轴感应技术激活的,我拿到货后,把显示器开着,轻轻摇动传感器,显示器上立即有数据出来,没有安装,气压是0,温度是室温。如果是单轴感应,需要使劲旋转传感器模拟达到20公里以上的速度才会有信号出来。晚上长时间停车,传感器是进入休眠的,早上 开车,如果是单轴感应激活,晚上轮胎瘪了或者有问题,车开不到20公里以上的速度,是不会报警的。
不说了,上图:
这是前几天轮胎扎了个钉子,如果早点儿装胎压监测,就好了。就可以及时发现。
传感器和铝合金气嘴是看做一个整体,取下防尘帽,螺母和垫圈。
把传感器和气嘴,从轮毂内部插到气门孔,外面装上垫圈,拧紧螺母就算装OK了。安装够简单吧。
装上的样子,拍的不是很清楚哈。
师傅装回轮胎。然后做了个动平衡。
拆掉轮胎的好难看。
没有安装之前,把显示器开着,4个传感器动一下,都激活了,已经有数据出来。气压都是0哈。最近天气热,温度都到35度了。
装右前的照片,安装好传感器,给轮胎充气,看到气压变化。现在是1.8了。
现在已经到2.2了
放在中间位置看看
撕掉屏幕保护膜,好看多了。还是放在A柱旁边吧。
全景照。
作业完毕。
为什么要装胎压监测,之前搜集的,转别人的,供大家参考。
汽车的安全性,建立在4个橡胶轮胎上,而橡胶有使用条件和固定寿命。
关于轮胎氧化:
轮胎的橡胶部分会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分发生作用而氧化,氧化的结果就是轮胎变脆,失去原有的弹性,就像橡皮筋一样,就算不用,放久了,一拉就断,这就是氧化的结果。虽然有做抗氧化处理,但也只是延缓氧化的发生。不管轮胎使用与否,一般5,6年,就不能再用,这也是氧化造成的。
知道氧化的问题,有些处理方式我们就要注意了:
行车过程中轮胎过热后,不能立即用水浇轮胎,只能让轮胎自然冷却。
如果条件允许,给轮胎打氮气也是好办法,因为纯净的氮气基本不含水分,也没有氧气,可以减缓轮胎内壁的氧化。 使用3,4年后的轮胎,尽量补气不要过高,因为轮胎承受的气压有个极限值,新胎承受的极限值是最高的,一般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因为氧化的作用,轮胎会变脆,弹性减弱,每年能承受的极限值会下降一些。如果气压打得过高,橡胶被绷得相当紧,当经过凹凸路面时,轮胎因为突然受力可能会爆胎。有些事故,压着砖头也爆胎的,这种情况肯定不是新胎,新胎的弹性很好,一定是使用了比较长的时间,轮胎已经氧化,气压又打得过足高,才会造成这种事故。使用3,4年的轮胎,热胎最好,气压也不要超过3.0。
关于轮胎气压:
轮胎气压过高:会造成轮胎的中央部分(胎冠)早期磨损。适当提高轮胎的充气量,可以减少轮胎的滚动阻力,节约燃油。但充气量过大时,不但影响轮胎的减振性能,会使轮胎帘线受到过度的伸张变形,胎体弹性下降,使汽车在行驶中受到的负荷增大,如遇冲击会产生内裂和爆破,同时气压过高还会加速胎冠磨损,并使耐轧性能下降。
轮胎气压不足:会造成轮胎两边(胎肩)磨损过大。充气量小或负荷重时,胎体变形增大,胎侧容易出现裂口,同时产生屈挠运动,导致过度生热,促使橡胶老化,帘布层疲劳、帘线折断,还会使轮胎接地面积增大加速胎肩磨损。
轮胎气压高于或低于额定值20%,寿命将损失20%~25%。
关于轮胎内部气压和温度的关系:
轮胎内部的空气是热涨冷缩的,气压由温度决定,按统计数据,温度每变化10度,气压变化0.07到0.14bar,可以近似认为每变化10度,气压变化0.1bar。晚上气温最低,轮胎温度也最低,所以气压也是最低的,早上车开起来后,轮胎温度会迅速上升,气压也随之升高。比如,东北冬季晚上气温-30度,白天,车开起来,轮胎内部温度在20度左右,温度变化范围大,气压变化也很大,下面是一个轮胎,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值(当然不同轮胎,会有所不同,这里只是举个例子)
50度 -- 2.8bar 高速路面
40度 -- 2.7bar
30度 -- 2.6bar
20度 -- 2.5bar 市区路面
10度 -- 2.4bar
0度 -- 2.3bar
-10度 -- 2.2bar
-20度 -- 2.1bar
-30度 -- 2.0bar 晚上停车
如果早上车开到旁边店面充气,因为距离近,此时轮胎是冷态,如果此时充气到2.5,此时轮胎内部温度-30度,等车开起来后,轮胎温度迅速上升,如果到20度,则温度变化了50度,轮胎气压会升到3.0,这就高了。
刚才讲了一些关于轮胎的知识,但为什么要装胎压监测系统?
1.国内汽车相关店面70%的气泵是不准的,因为店面气泵一天要打上百次,随着使用时间越久,误差会越大,店面气泵要求每半年或者一年要去做一下校正,国内很多店面很长时间都不会去校正,所以有些店面的气泵误差会很大。比如,店面说打气到2.5bar,结果实际打到3.1bar,这就有很大问题。如果是冷态打3.1,等车跑起来,气压会升到很高,安全风险就很大。当然,可以用手持气压表来测量,让气压数据精确,不过轮胎内部温度情况,气压表是测量不出来的,就无法判断充的气压是否合适。装了胎压监测系统,就可以实时监测轮胎的气压和温度,就可以知道充的气压是否是最合适的。
2.行车过程中,因为轮胎与地面摩擦,高温路面(比如夏季黑色柏油路面温度相当高),轮胎刹车盘等等因素会造成轮胎温度升高,我们有个车主,自驾去西藏,从5千米开下来,到3千米时,胎压监测系统就报警了。在5千米的时候,轮胎气压是2.8bar,温度是35度,3千米的时候,轮胎变成3.5bar,温度变成83度了。为什么变化这么大?因为下坡,一直踩刹车,造成刹车盘温度特别高,这样轮胎内部温度也会升得很高,气压也就升上来了。装有胎压监测系统,发现温度升得比较迅速,就可以及时减少踩刹车的次数,减缓温度的上升,如果温度高到一定程度,就必须找安全的地方停下来,让刹车盘和轮胎自然冷却下来,OK后再继续行驶,这样才是最安全的,其实刹车盘温度过高时,也会失效。
3.行车过程中,扎钉或者其它物体,造成轮胎慢漏或快漏,如果不能及时发现,采取补救措施,轮胎很容易就报废了,而且驾驶也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扎钉再上高速,风险更大。装了胎压监测系统,就能及时发现这些安全隐患,及时处理,避免事故的发生。
4.用了3,4年的轮胎,因为氧化的原因,尽量让轮胎处于合理的气压范围,是安全的保证。装了胎压监测,当行车过程中,气压温度过高,就要及时减速,让气压温度减缓升高,如果还是继续升高,打到一定值,就必须找安全地方停下来,让轮胎自然冷却。
炎热的夏季,室外温度可达30℃,路面温度在太阳直射下可达70℃,在如此高温度的环境中行车,轮胎内部气体急速膨胀,车速超过100公里/小时,温度和气压上升速度更快。如果轮胎补过胎,或者有安全隐患,过高的气压造成轮胎爆胎无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