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23-06-14 14:34 IP属地:未知
查看 33.3W | 回复 65
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
“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近日在成都博物馆启幕。本次大展由国家文物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文物局、成都市人民政府、成都市文物局、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承办,成都博物馆策划实施,全国20个省、直辖市,40个文博机构鼎力相助,汇集珍品共220件,其中一级文物70件,珍贵文物90%以上,是成都博物馆建馆以来水平最高、珍贵文物占比最重的展览。
因为前几天,就看到网上消息说是参观展览的人很多,所以就选择了周二的中午来到了博物馆,然而,馆内却任然是人流如织。这么多年了,还是头一次看到成都博物馆有如此这般的人头攒动场面,可见这个展览的影响力有好大!因为观展的人太多了,要想看全所有展品或者拍点儿稍微满意的照片都不容易,所以只好顺着人流匆匆看了一下,拍几件片片赶紧走人了。

刻符龟甲为国家一级文物。龟甲下部有一刻画符号,应为人的眼睛形象,瞳孔偏下,似为向下看之状。甲骨文、金文所见\\\"目\\\"字写法与之相似,据介绍,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汉字源头。

“射”字可能由此而来。

国家一级文物《十三年兴壶》

辛弃疾行楷书《去国贴》, 宋(960-1279年),国家一级文物,故宫博物院藏品,据介绍这是辛弃疾唯一的传世真迹。

《四书论册》

赵孟頫\\\章草书《急就章册》,元(1271-1368年),上海博物馆藏,国家一级文物。

国家一级文物,赵孟頫\\\章草书《急就章册》

国家一级文物,赵孟頫\\\章草书《急就章册》

赵孟頫\临兰亭序
因当日参观者众多,没能拍好本片,故借用一张煲蜜橘谢菊长拍的照片,在此致谢卡友了。

赵孟頫\临兰亭序
因当日参观者众多,没能拍好本片,故借用一张煲蜜橘谢菊长拍的照片,在此致谢卡友了。

祝允明草书《岳阳楼记》, 明(1368-1644年),湖南博物院藏,以果敢苍劲的运笔、恣意纵横的书势挥毫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

左卫刘墉行书五言联。右为左宗棠榜书“天地正气”拓片。

周天球行书《陋室铭》, 明(1368-1644年),上海博物馆藏。
《陋室铭》为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秦始皇二十六年铜诏版, 秦(前221-前207年), 镇原县博物馆藏。
因当日参观者众多,没能拍好这一照片,故用成都博物馆发布的网络图了。
上图,甘肃省镇原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秦二十六年铜诏版,其上阴刻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字迹清晰,弥足珍贵,不仅为秦统一度量衡提供了翔实物证,更是秦统一文字、变大篆为小篆的历史见证。

史墙盘 西周(约前1046-前771年)共王时期,宝鸡周原博物院藏。
上、下图,1976年陕西扶风庄白一号窖藏出土的史墙盘,填补西周重大史料空白,树立金文雍容浑厚典范。
因当日参观者众多,没能拍好照片,故用两张成都博物馆发布的网络图了。

史墙盘西周(约前1046-前771年)共王时期,宝鸡周原博物院藏。

虞世南楷书大运帖页 宋(960-1279年)上海博物馆藏。
因当日参观者众多,没能拍好照片,故用成都博物馆发布的网络图了。

米芾行书《方圆庵记册》 宋(960-1279年)上海博物馆藏
因当日参观者众多,没能拍好照片,故用成都博物馆发布的网络图了。

黄庭坚楷书《狄梁公碑册》 明(1368-1644年)上海博物馆藏
因当日参观者众多,没能拍好照片,故用成都博物馆发布的网络图了。
完。谢谢浏览。
[
本帖最后由 ljlj00127 于 2023-06-16 18:3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