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3-11-21 12:12 IP属地:未知
查看 49.5W | 回复 56
陈家桅杆——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祠堂建筑
陈家桅杆(陈氏宗祠),位于成都市温江区寿安乡天鹅村(距温江城区约15公里),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清同治三年(1864年)扩建,是一座集住宅、宗祠、园林于一体的综合性庭院式清代特色建筑群。整个院落占地约15亩,属典型的川西民居,也是川西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祠堂建筑。院内大小12院,组合精巧紧凑,布局大方合理,建筑为穿逗木结构。因门前竖有两根双斗石桅杆,故俗称为“陈家桅杆”。
据《温江年鉴(2000年)》介绍,陈家桅杆为清代咸丰年间,翰林陈宗典及其子武举陈登俊所营建。其名称的来历,《年鉴》等官方资料均无明确的说法。有人推测,陈家门高竖的“双斗桅杆”,是模仿京城的华表(形同双斗桅杆)所建。陈氏父子自京卸官回川,叶落归根,匿乡造宅隐居,仍不忘京华和圣恩,筑双华表于门前,以表忠效之意。
陈家桅杆在1949年后分别为乡政府、学校、养老院入驻。1985年列入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陈家桅杆受到众多古装影视剧组的青睐,《家春秋》、《菩提树下》等多部电视剧都在此拍摄。这次去参观,正巧遇到上海电视台在此拍摄根据四川作家李劼人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大波》。
参观陈家桅杆的性价比还不错。停车场不收费,门票10元(凭老年证免费)。
下图,高耸的两根桅杆。
下图,陈家桅杆(陈氏宗祠)的正门,即北门。因拍摄电视剧,原本的“陈氏宗祠”匾牌上被贴上了“诗书养心”。
下二图,北门的左右外墙。
下多图,上海电视台正在陈家桅杆拍摄根据四川作家李劼人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大波》。
下图,这位川籍演员说,他在剧中饰演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