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5-01-07 12:41 IP属地:未知
查看 212.7W | 回复 340
起大早看雪柳雾凇岛空走一程 尝火锅品历史乌拉街再沐古风~
如果说一定要把把粗犷的关东和文化关联在一起,那我就得最值得一提的还是古老的萨满文化,很多年了,我理解的“萨满”仅仅停留在“跳大神”这个层次,这也是源于童年的记忆,谁家有个头疼脑热或者疔疮疖毒久治不愈的时候,村子里都有一户或者几户会点“神通”的人家, 报上生日时辰,烧上香,压上钱,然后片刻许见巫者打几个冷战之后嘴里念念有词,什么西山东山修炼多少年之类的,所谓的“胡(狐狸)家”或者“黄(黄鼠狼)家”的驾到……。巫者此事摇晃抖的像筛糠一样的身子嘴里念念有词,到最后会给你开一剂“处方”,无非是掐一只黑驴蹄子向西南方向用力抛,有多大劲使多大劲儿,抛的时候嘴里要念叨些什么的,或者是多少张烧纸在半夜子时在城东老关帝庙遗址西墙外烧掉等等的。当然,这仅仅是小大小闹。真正的大闹叫做“搬杆子”的,有大神,有二神,文王鼓,武王鞭什么的,据说很热闹,屋里屋外都是看热闹的人,遗憾的是受父辈儒家思想的影响,这样的热闹从没去看过,可能今后也不一定能去看了……
我想, 这就算是古老的萨满文化的一部分吧!萨满,在那个时候被理解成人和神之间的中介者,在东北的满族努尔哈赤一族历经历年征战,打败了异己,统一了北方,从而使这种萨满文化延续推广。
乌拉,满语的意思是“江”,吉林市的古称“吉林乌拉”,满语的意思为沿江的城池。乌拉街,位于吉林市东北方向30余里路程,明末清朝在关外刚起步时这里曾是满族的发源地,盛极一时。这个小时候总是看生产队的人们赶着大马车去乌拉街拉大白菜的小镇子究竟能留下多少古老的历史传说那?不急,不急,沧桑带你慢慢探探去……
2015年的第一个星期二(6日),适逢兄弟们有空,索性去完成这几年来一直未了的一个心愿,因为100多公里的路程,今年的路面化化冻冻的,比往年光滑许多,组个小依维柯,即安全又放心,凌晨5.30分,腾飞奔月(爱卡ID)准时将小客领到聚齐地点,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