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23-11-04 10:16 IP属地:未知
查看 15.6W | 回复 46
【比拼】泉通大海,得名“海上桥”
/既不靠大海,也不在海岛之上的村子,为什么叫“海上桥村”呢?导游介绍:海上桥村有一泉眼,位于村子的东侧,泉水非常的旺盛,终年不涸,村民认为它连通着大海,于是把它称之为“海眼”。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海眼”上方聚水成潭,使得通行受阻,村民就建了一座便桥,方便南北通行过往,于是村子得名“海上桥村”。
/海上桥村,位于郑州市巩义市大峪沟镇,直接导航即可。

/正大门。
/这个村落,依山而建,房子似爬山一样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何时始建,不得而知。村民居住的窑洞、石房和台阶坡道平地都以青石铺就,体现了山村特有的气息,也印证了村子的古老。看房屋介绍多建于清代。

/海上桥不大,但寓意深刻。

/海浪波涛,就来自于海上桥。

/这就是王光亚先生及村民捐资修建的学校,后与镇上中学合并搬迁。
/王广亚(1922年~2015年),男,汉族,祖籍巩义市大峪沟镇海上桥村。毕业于日本亚细亚大学经济系,美国联合大学荣誉教育博士,韩国清州大学名誉经营学博士,日本创价大学名誉博士。
/捐资助学碑记(无标点符号):
王广亚先生一九二〇年生于海上橋村四十年代外出求學荣获博士学位他熱愛教育事業创办育达學校已培育桃李數十萬在臺被譽為教育王他愛國愛鄉一九八六年委託女兒淑望侄兒長强捐資三萬元擴建教學楼面積三百六十平方米九0年秋王先生回鄉探親目睹學校發展变化之大培養人才之多高興地提出办好教育的建議資助六萬餘元對校院進行全面硬化緣化面積一千四百平方米對學校門窗桌発油漆一新又新建操場一處給師生創造一個集中優雅舒適安靜的良好環境無不為之贊頌王先生的高風美德和無私奉献以碑謹誌

/王广亚故居,始建于清代中期,坐西向东,总面积236平方米,建筑面积160平方米,倒座大房一座,南北厢房四间,窑洞三孔。青砖、蓝瓦、木质结构。

/药铺院,本院始建于清代中期,坐东向西,总面积114平方米,建筑面积50平方米,大房一座,建筑物属于石基础,石墙、青砖、蓝瓦、木质结构。
/大家是不是注意到一个“怪”现象,这里的房子大都是“一半”的。有别于中国传统家居“人”字型结构。
/这种房子多见于关中地区,叫“夏子房”。成因:1、半边盖房子,能节约大量木材。2、“肥水不流外人田”,下雨也要流到自家院里,水为财。3、家家户户的厕所都在屋子的后面,可遮挡异味等。究其根源,还是穷字作怪。

/关帝庙,位于村西,窑洞坐西朝东,窑洞进深5-8米。窑脸上镶嵌石碣3方、石碑3通,碑刻记载了当时民间祭祀的风俗。庙内另有一通大劫文碑,现存巩义市博物馆。

/此古井,是海上桥人从站街周家碾(介绍不详)迁来后打的第一口井。井深三十余米,内径一米五,方口七十厘米,可供几百人用。据说打井时因岩层坚硬,出一升石渣给一升米,千辛万苦,终于在清道光七年(1827年)竣工,距今近二百年历史。
/目前,村子的海眼(泉眼),在维修不能参观。靠山上的部分民居区域,还有在整理改造中。已经建好的院落有不少,但都关着门上着锁,有些美中不足。
/2019年6月6日,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这里是开放式古村落,没有门票,停车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