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标致206论坛 >  []原创忙着去活或是忙着去死?

发表于 2006-05-12 11:52    IP属地:未知

查看 15.7W | 回复 27
[]原创忙着去活或是忙着去死?
声明:来到坛子很长时间,也米有买车,超喜欢206。下半年考虑。今天正儿八经的发贴,请大家捧场。请大家必要BS一个喜欢206的旁外客。博客:*****
关于206部分的PP://photo.163.com/photos/wsyglm011/38925415/

忙着去活或是忙着去死?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观后评


“救赎”一词的意思,大抵是通过一种行为来对自己过去行为结果的忏悔或思过,因为有罪恶感,所以有救赎一说。按照西方社会基督教的说法,每一个来到世上的人皆带有于生具来的罪恶,所以来到这世上便是偿还和忏悔的,故有“原罪”之说,大抵和我国因果报应的说法相似,唯一不同的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是“性本善”的原始说法,而西方社会则流行基督宗教的“性本恶”说。
一、获罪
一家大型银行的副总裁安迪先生过着令人羡慕的上流社会生活,有着丰裕的生活来源和令人羡慕的美貌妻子。然而,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或许有只是过于平凡的你我所难以拥有而已,我们缺少驾驭十全十美事物的能力。忙碌于工作的安迪不是一个善于向别人倾诉自己内心的人,久而久之和妻子之间产生了严重的情感隔阂,而这种隔阂导致了美貌的妻子投向一个高尔夫俱乐部教练的怀抱。愤怒的安迪在俱乐部买醉之后怒气冲冲的赶往了情敌的家,怒火和耻辱差点让他丧失了理智,他想用子弹结束这两个偷情的人,其中包括他那美貌的妻子。然而,冷清下来的安迪最终放弃了,高等教育和西方人文关怀的社会背景让安迪放弃了报复,他将手枪仍向了河中。
这显然只是电影叙述故事的开头,好莱坞特有的悬念缓缓的展开。安迪的妻子及情人双双被害,陈尸于床,而安迪则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最大的嫌疑目标。在法庭上,安迪没有足够的理由证明自己没有行凶的可能,一切指证的证据都指向了他才是凶手,终身监禁的宣判宣告安迪只能在大牢里度过自己的余生,虽然他年富力强。
影片的开始让我看不出有丝毫的兴趣,一切的策划都是如此的老调,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成词滥调。但是,经常留恋于好莱坞电影的观众似乎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越是后面越是精彩。如果选择离开,则足以证明你读片甚少,遗憾就在前面静悄悄的等着你。
有关救赎,这里已经出现了法律意义上的犯罪。我不知道影片下面的情节将如何的展开,安迪如何救赎?是他自己吗?他显然是无辜的,那么,救赎针对了谁?谁将成为救赎的对象?是安迪自己?还是另有其人呢?
稍安毋躁,随着影片和我的文字静静的往下吧。
二、入狱
肖申克监狱固若金汤,这里被关获了大量穷凶恶及的罪犯,个个看起来似乎都不可赦免。唯有瑞德看起来似乎商量了一点。这个一脸憨厚的黑人是肖申克监狱当中最大且违规的货物中转站,利用同犯的需要通过外面的关系买卖香烟、大麻一类违禁品,并赚取中间的差价。这样的角色总是受到大家的拥护和欢迎。
在安迪等同一批犯人进入肖申克监狱的时候,瑞德等通过香烟为赌注的方式来压宝,看进来的同一批犯人当中谁最难忍受第一个夜晚而号啕大哭?瑞德压中了安迪,因为这个看起来一脸福贵相且带有书卷气的男人似乎无法忍受这种非人的折磨。然而,安迪的第一晚让瑞德失望了,也输掉了10根香烟,而瑞德似乎对这个男人产生了兴趣。
优雅而赋有知识气息的典狱长出现在他们赤裸的面前,手里托着《圣经》面对微笑的对他们说:欢迎来到肖申克监狱,把灵魂交给上帝,把肉体交给我吧!这个笑容让人不寒而栗,在天使般笑容的背后,或许冷酷到底的撒旦正等着他们。
每一个陌生地方的黑夜总是如此的难以煎熬,黎明的曙光却迟迟的不肯到来,时间变得缓慢而幽长,分秒成为了计时的单位。而当这个场所变成了监狱之后,恐惧便会升级,颤抖便要加剧。当狱警熄灭了最后一盏灯,无尽黑暗随之来临,而所有的恐怖迅疾的侵入你的体内而颤抖不已。老人总是通过各种污辱性或挑逗性的字眼来刺激新来的犯人,而一旦谁无法忍受这种折磨而精神崩溃,灾难便要来临。这次,安迪的沉默让瑞德失望,而那个新来的胖墩却让和瑞德打赌的人如愿所偿。内心的恐惧所引发的号啕大哭让狱警动用了警棍制止,而最终的结果是胖墩变成了一具僵尸再也没有醒来。肖申克监狱的残暴给新来的每个一人上了触目惊心的一课。保护自己成为生存唯一的目的。
监狱是统治者的工具而已,在每一个正常人的思维当中,首先印象便是排斥的物体。我们都不知道监狱当中生活到底怎样?人生有些无法经历的体验需要亲自尝试,而有一些总是需要忌讳和逃避的,比如虚无的死亡,比如现实的监狱。我们或许永远都无法知道监狱的真相到底是什么?那里面曾经或正在发生了哪些故事?人类总是对未知充满了好奇,譬如监狱。在电影未曾出现之前,我们依靠书本知识的传播,小说成为了依据,而监狱只是停留在大脑里的想象而已。可是当电影出现之后,这个载体成为了立体客观的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当中,无论怎样的刻划,无论满意与否,我们得承认一个现实,监狱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的肮脏和恐惧,唯有天才和疯子除外。
安迪的第一晚,相信他的内心也是恐惧的,他只是用沉默代替了这种恐惧而已,不能说没有。原来沉默不只是金,沉默也是可以抵御内心的恐惧的。电影试图更多的通过冰冷的栅栏、清冷的撞击声、凄厉的哭喊、恶棍般狂笑、皮开肉绽的殴打、冷漠残酷的面孔来表达了肖申克监狱里残酷的生存环境。

[ Last edited by 青衫客 on 06-05-12 at 06:02 ]
風雨一爐•滿地江湖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6-05-12 11:53    IP属地:未知

三、啤酒
早上面对自己监狱的第一份早餐,安迪在食物当中发现了一条肥厚的寄生虫,他皱着眉头发呆。是呀,原本过着优越生活的他衣食无忧,而现在这个转变似乎太大了,他以为还是在梦中发生的梦境一般。坐在一般的老头,监狱图书馆的维护员、一个终身监禁的犯人-老布对安迪伸出了手,微笑的说:可以把它交给我吗?安迪带着难以相信的表情把虫子递给了老布,老布夹着虫子仔细的观察,由衷的发出赞叹:多么肥厚而又可口的美餐呀。说着拉开自己的衣襟,将虫子放了进去,一个小鸟嫩黄色的小嘴迅速的咽进了肚子。老布微笑的对发呆的安迪说“这是我的小杰,哦,它是从鸟窝里不小心掉在地上被我拣到的,我一直喂养它。”安迪突然之间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一个月,时间不长也不短,对于监狱的生活来说似乎漫长得如同一个冬季一样,安迪用沉默对待,静静的独自一人过活。期间,他独自面对了同性恋团伙“三姐妹”无数次的骚扰和殴打,他依旧用沉默和暴力的方式对待,有时候安迪打赢,可大多时候安迪总是输掉这场有关自己尊严的暴力行为。而瑞德对安迪似乎越来越着迷,从来没有这样一个人若无其事的在监狱里生活,每一次的放风活动,安迪荡然安定的神态看起来似乎是在自己的后花园里散布一样悠闲自在。
而这期间,已经做了20年牢狱的瑞德接受了例行的审查,虽然他每次总是非常诚恳的说自己已经改过自新,不再危害社会,然而这种例行公事的机构还是驳回了他假释的请求,对此,习以为常的瑞德不以为然。
安迪向瑞德购买了一把七英寸的鹤嘴锄,他对瑞德解释说是自己对石头特别的感兴趣,是一个“石痴”,喜欢雕刻和琢磨。瑞德带着嘲讽的口气说“可以给你,如果你寄与这样的工具挖出一条通道,那可能是一辈子都无法完成”,安迪面戴微笑,不可置否。面对漫长的牢狱生活,安迪和瑞德选择了同样的观点,那就是无论如何,总是要寻找一点事情干,让自己过得充实一点。通过这次短暂的接触,双方似乎建立了一点信任和好感。
监狱承包了一个小小的工程,在屋顶涂抹一层沥青防止漏雨。瑞德通过受贿狱警的方式将自己的朋友全部都拉到了这个工程的施工当中去,包括安迪。这对于犯人来说是一个难得的美差,可以自由的在外面暂时的呼吸一下自由的空气,哪怕只有一秒钟而已。在施工过程当中,安迪旁听到狱警之间的聊天,其中的领班狱警头目说自己领取了一份数目不菲的彩票款子,可是面对高额的税费却所剩无几。安迪直接走过去,引起了狱警的警觉,头目将安迪拖到了房顶的边缘,瑞德等人惊呆了。安迪解释阶约菏遣莆褡遥梢越袒崴绾魏侠淼谋芩岸换ㄒ环智Nㄒ坏囊笾皇且恳桓龇溉颂峁┝狡科【啤0驳衔慈胗囊屑抑耙等糜嘈帕耍【圃词侨绱说拿烂睢?
啤酒,在没有人身自由的犯人来说似乎遥不可及,虽然迫切的需要。失去了自由,也就失去了向生活索求的权利,哪怕是一瓶微不足道的啤酒而已。啤酒产生了尊严,而智慧拯救了尊严。在“失去人身自由的犯人是无尊严可讲”的普遍认识观当中,获取尊严是艰难的,而有意识的维护自己尊严的先觉却更加的难能可贵。尊严,人人都有,哪怕一个垂死的十恶不赦的罪犯。失去了尊严,犹如行尸走肉。
安迪成功的为狱警头目避税的消息不胫而走,接着其它的狱警也争相来要求安迪帮忙财务上面的事务,而邻近监狱的狱警总是趁着各种机会寻求安迪的相助。最终,连肖申克监狱的典狱长,那个戴着眼镜的斯文的典狱长最后也要求安迪帮助他掌管自己的帐务理财,虽然他认为是恩惠于安迪。但安迪恶劣的生存条件不可否认得随着他知识和智慧的挥发而逐步的得以改善了。
四、图书馆
安迪从洗衣房里脱开,安排到了老布管理的图书馆去协助管理。这个图书馆的书少的可怜,然而这还不是最为主要的,重要的是每一个犯人认为读书没有丝毫的意义,因为那不能帮助自己减刑或者受到更好的待遇。图书馆只是监狱一个对外宣传形象的摆设、一点点人性化的表达而已,除此之外别无用处。
安迪决定向州议会撰写信稿,要求他们给予一定的费用金额。每年200美元的管理投资费用对于肖申克监狱来说是九牛一毛而已,然而典狱长用肯定且拒绝的口气对安迪说,如果有钱应该花在监狱的设施上,比如增加警力、筑高围墙等等,而不是派放在一个无用的图书馆上。安迪决定用自己持之以恒的决定来获取这样一笔费用以期待改善图书馆窘迫的现状。他6年如一日的每周坚持写信给州议会,最终获取了一大批旧书和每年200美金的资助费。然而,这并不能满足安迪的愿望,在他的内心里,这里应该成为犯人们休憩、聊天或者有所帮助的场所,而不仅仅只是一个图书馆而已。他仍旧坚持不懈的持续写信给州议会,在多年以后,最终获取了500美元每年的费用及不定期旧书的捐助。
故事展开有点缓慢,具体化的表达层面显示了这部影片的确是一部老少皆宜的影片,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表达了各种哲理性的涵义。什么是坚持?看看安迪的行为吧,然而这仅仅只是他的表面而已,在安迪的内心深处有着一个更大的坚持。难能可贵的是,安迪柔软的心房里面始终灌注着对于他人的关怀和不懈的努力。这原自于对生活的热爱和信仰。难以想象,如果一个没有信仰的人进入了监狱,终身监禁意味着灵魂迅速的死去,那存在的不过仅仅只是一具会行走的尸体而已。很多人成为了僵尸,而安迪坚持让自己成为了一个人,虽然只是一个犯人,那也是诸多人的一种。
因为图书馆有声有色的开展,肖申克监狱成为了典范的人性化监狱的代表,众多的媒体争相报道,而道貌岸然的典狱长趁着大揽各种工程事务,并托以堂皇的借口(让犯人带罪服刑期间外出公派工作)中饱私囊。但对于这获取的大额受贿钱款,他需要安迪这个曾经的银行家如今监狱的首席理财家来帮他洗钱。安迪通过凭空塑造一个合伙者的身份(这个合伙者有出生证明、学历、驾照等一切合法手续的透明人)另立帐户以达到洗钱的目的。典狱长对此十分满意,而安迪的工作又增加了每晚为典狱长洗钱造帐的工作。
这个贪婪的、无耻的、道貌岸然的典狱长形象跃然银幕上,通过非法的渠道大肆挖掘各种财富,而正是基于犯人的血汗工作和安迪杰出的理财专长迅速的积累了自己的财富,挂载办公室的那幅“上帝的审判比预料的来得快!”圣经名言成为一个无声的讽刺,冷冷的窥伺着典狱长黑色的内幕。
五、音乐
关于音乐,关于快乐的元素。
安迪从旧书堆里找到了一张唱片《今夜无人入睡》,这让他有点喜出望外。对于音乐的记忆从来就是印象深刻,然后牢狱的生活彻底的摒弃了最基本的人生生活要求。安迪将唱片《今夜无人入睡》拿到了无人的典狱长办公室,并放进了唱片机。随着音乐缓缓的展开,安迪的脸上陷入了一片宁静和安祥。他逐步的加大了唱片机的音量,在高墙铁丝网旁的高音喇叭里奏出了美妙的音乐,正在放风的犯人们惊喜交加,众人陷入了一片安静之中,此刻唯有音乐。这个从来只是发布施令或者宣告恐怖的喇叭所发出的音乐完全的震撼了众人的心灵,包括狱警。所有人刹那间只有音乐了,一切彷佛停止,唯有那美妙的音符不停的跳跃着、舞动着走进每个人的耳朵。
如此后果,唯有禁闭。安迪被随即赶来的老羞成怒的典狱长关了一周的禁闭,在无人的黑暗之中备受煎熬。然而出来的安迪面对众人的质询毫不在乎,他说每天都可以听到美妙的莫扎特协奏曲。同伴不解,安迪指着自己的大脑说,这就是唱片机,莫扎特每天都在里面演奏着。面对安迪的出来,牢友们各自给安迪准备了礼物,包括很多的石块和一幅玛丽莲·梦露的大幅海报,安迪将她挂在了自己的狱室内。
音乐,每一个感受的人都是不一样的。然而音乐给予我们的感受却又都是一样的。对于犯人来说,他们更加的需要音乐,这可以化解他们心中的怨恨、愤怒和不平,可以让他们感受到人格上的平等和公平。然而,我们的传世哲学更多的告诉了我们以暴易暴的行为似乎来得更为简单,以血还血、以牙还牙成为我们信奉的行为准则。我们缺少爱,缺少博大和宽容,缺少信任和体谅。
永远不要简单的单一的方式来看到任何一项事物,包括电影、包括音乐、那深邃的空间里总是包涵了太多的内容,它们呈现一种多元化的组织状态而存在着,等待着我们却探究、去发现、我们更多的时候需要平和一点,需要简单一点,而不是粗暴的自以为如此。在事情的背后,真相只是安静的等待着,等待有智慧的、有信仰的人敲响它们的门铃。然而,我们似乎总有一些不对,我们并不知道。
六、老布之死
老布被假释出狱了,然而他内心却恐惧外面未知的世界。对于一个一辈子几乎都在牢狱当中生活的老人来说,这似乎有点矛盾,有点残忍。老布虽然想再次的驻留这里,然而现实却让他不得不低头走出了肖申克监狱。
老布被社区安排在一家小型的超市工作,无非就是将客户所需的物品进行包装而已,枯燥而又乏味。他已经彻底的习惯了监狱那种生活,他喜欢了什么事情都先报告而后实施的顺序,他习惯了缓慢的走路姿态,他习惯了每天和那只叫做小杰的乌鸦一起生活。没有了这些,老布显得举措无的、惊惶失措。他害怕一个人穿过马路、他害怕客人挑剔的言语和挑衅的眼神、他害怕漫长的黑夜一个人度过、他害怕监狱外面一个人生活。老布无法忍受,在自己的寓所上吊自尽了,门楣上刻着“老布到此一游”的词语显得如此的苍白、幽默和心酸,老布死了。
老布为什么会死?这个问题看起来傻不可言,人人都会死,何况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人的终极目标不就是一死吗?老布死了,是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人生结局,老布却用了一种非自然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最后的生活对人类创造的这种社会结构发出了歇斯底里的控诉和不满,老布之死,体制化的罪恶。
什么是体制化?这是一个似而是非的问题,这是一个深奥的社会哲学观点。通俗的解释吧,日本人最喜欢的拙劣行为,就是将一只幼小的猫咪放在一个四方的玻璃瓶喂养,最终这只可怜的猫咪外面的样子就和这只玻璃板一样的,它被强制性的塑造成为四方形,它也被这种表象的体制化给塑造。
必须承认,我们都悲哀的活在体制化的生活过程当中,虽然有时候我们固执的不认为而已,无人能够幸免,任你帝王将相、还是凡夫卒子。只是有时候我们很多生活表面的体制化看成了一种习惯,比如睡觉之前的洗澡,饭前的洗手、每天准时的生物钟、敲门而入等等。我们习惯了,我们不觉得不正常,如果有人不是这样,我们会看待怪物一样看待他,不是吗?有时候我们也不甘心,也想突破或破坏,但很快我们就会和习惯妥协,因为我们无法忍受没有习惯的生活,因为我们无法喜欢没有体制化的社会结构,就像老布一样。
有点残酷,是吧。生活的真相就是如此。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或部落,都会自然而然的设置各种规范、制度或法律等不同的形式来规范每一个人的日常行为,小到生活习惯,达到国家体制。任何一个政治共同体都会顺其自然的编制各种行为规范来约束行为,这难道不是体制化?中国有自己的体制化,美国也有自己的体制化。所有适应能力太差的人,如果更换了国度、更换的生活的方式和社会结构,他就无法适应,他会惊惶失措、他每天都是提心吊胆、忐忑不安。
我们可以憎恨体制化,但我们却不能失去体制化,因为奴役的思想和顺从效仿的习惯植根每一个人的思想深处,你无需否认,事实就是如此。它神通广大、无处不在。你可以象鲁滨逊一样独自逃到一个没有人烟的地方生活,前提事你必须忍受无休止的寂寞。如果有人同行,如果有团队出现,如果形成了一个新的结构,那体制化就会出现。所以,我们无须惊慌,我们更没有必要逃避,我们唯一需要的是适应它、了解它或改造它。

[ Last edited by 青衫客 on 06-05-12 at 06:03 ]
風雨一爐•滿地江湖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6-05-12 11:54    IP属地:未知

七、真相
如果不是那个新的犯人的出现,安迪或许也被体制化了,他将安心的在牢狱中度过一辈子,因为他觉得妻子的死和自己有着莫大的关联,虽然事实上人不是他杀的。
那个年轻的犯人(抱歉,我记不起来名字了,暂时用安德森代替吧,这无所谓)安德森因为年轻、因为热情,很快讨得了众人的欢心,包括安迪。安迪决定教会这个一无是处的小伙子一点最为基本的文化知识,重要的是安德森已经向他表达这个强烈的欲望。学习的过程是枯燥的,安迪和安迪森一直坚持,对于安迪来说这没有什么,因为无所事事的时候你必须找事情做让自己充实一点,而安德森只是安迪下一个事情的载体而已,他让安迪变得充实一点,生活更有乐趣和希望一点。
然而,最后一次临近考试的测试结果让安德森失去了兴趣,他觉得自己蠢不可及,没有丝毫的希望。在郁闷之极,他向安迪及瑞德透露了一个他在另外监狱服刑时期听到室友诉说如何杀死一对偷情男女的事实,这让安迪犹如惊天霹雳一般的震撼,更为现实的是那个诉说的犯人曾经是那家高尔夫俱乐部的服务人员,一切真相大白于天下,而安迪显然成为了一个替罪羊而已。
安迪急切的向典狱长诉说了真相的原委,恳请典狱长出面给他上诉的机会。然而,安迪失望了。典狱长怎么会放走这样一个理财专家呢?没有了安迪,他那些来源不明的受贿帐务如何的处理?如果通过洗钱的方式成为自己的囊中之物呢?愤怒的安迪咆哮着用 “你这个呆瓜” 讽刺让典狱长老羞成怒,安迪再次被关了禁闭长达一个月。而在这期间,安德森却出人意料的拿到了文凭。然而,单纯的安德森因为向典狱长证明自己所说的一切都是事实并愿意出庭作证让枪口对准了自己,一条鲜活的无辜的生命因为典狱长的贪婪而攫取。
出来的安迪彻底的醒悟了,他觉得自己应该有所行动了。
在随后的日子里,安迪一如既往的管理着图书馆,晚上也继续为典狱长造帐洗钱。在一次放风当中,安迪平静的对瑞德说,如果有机会被假释,请他到自己当初和妻子定情的场所,那块黑色的石头下面押着一些秘密,所有的都归瑞德了。安迪继续说,自己是罪有应得的,因为缺少和妻子的沟通,导致妻子投他人之怀抱,虽然不是自己杀死的,但究其根本原因,自己难逃其咎。但19年,19年的牢狱生活也应该洗清了自己的罪孽。安迪要求瑞德给他准备一条绳子。
瑞德从安迪的话语当中似乎嗅到了一丝不安的气氛,这让瑞德和中狱友坐卧不安。
在经历了一个风雨交加的漫长黑夜之后,犯人们相继的被点名。而安迪的牢房却丝毫没有动静,不耐烦的狱警走到了安迪的牢房门前,可是里面空无一人的现象让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安迪就像空气一样不可思议的被蒸发了。
气急败坏的典狱长赶过来,将瑞德拉倒了安迪的牢房当中,逼瑞德说出安迪的下落,因为安迪总是和瑞德在一起讨论些什么?他认为只有瑞德知道安迪的下落。然而瑞德也百思不得其解,安迪是怎么脱离这个阴森森的监狱的?难道他长翅膀了吗?
监狱长掀开了安迪的床位,只有一本《圣经》安静的躺在安迪的床上,翻开《圣经》扉页上写着“亲爱的典狱长,上帝的审判比预料的来得快!·安迪”,《圣经》的里面已经被挖空成一个容纳鹤嘴锄模样。监狱长愤怒的抓起了窗边安迪雕刻的一些石刻砸向了挂载墙壁上的碧昂丝海报,然而令人吃惊的现象出现了,海报上一个洞,背后的墙壁竟然是空的,撕开海报,一个足以容纳人通过的隧道呈现在大家的面前······
如果不是那个安德森出现,安迪的结局是什么?大部分的观众都知道结果,那就是每隔十年一次的审查,如果上帝眷顾安迪,则有可能被假释。然而,可能吗?不会。安迪知道不会,真相是在有点可怕,可怕的让安迪茅塞顿开,瞬间看透了一切。
安迪永远不会被假释,从安德森的死可以知道,他自己的命运将和安德森一样。典狱长是不会放过他的,即使典狱长到退休的那一天。因为只有安迪知道一切事情内幕,假帐、虚空捏造的人、帐户等等一切的一切。安迪妻子被杀的真相促使了另外一个真相在安迪的脑海当中被命准,而安迪的逃走真相最终也揭露。
一个接着一个的真相象圆圈套着圆圈一样,一环绕着一环,让人稀里糊涂,又让人恍然大悟。很多人活了一辈子都是糊涂的,不知道生活的真相,不知道自己的真相。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一个苦恼的哲学范畴的问题,普通人大可不必去绞尽脑汁的想破脑袋,还是留给哲学家们吧。
但有一点不要忘记了,我们有权利知道自己生活的真相。谁也没有权利剥夺我们知道真相的权利,谁也没有权利隐瞒我们生活的真相。然而,现实总是有点让人垂头丧气,因为我们忽略了自己的权利,从来不知道运用自己的权利,或者根本就不知道这个权利,我们都不知道生活的真相是什么?就好像肖申克监狱里大部分的犯人一样不知道肖申克监狱的真相,不知道坐牢的真相,不知道人为何而活的真相。
从另外一个层面说,安迪是不幸的,因为他无缘无故的替人受过而遭受牢狱之灾长达十九年之久,对于这样一个生活在上流社会的银行家了来说,意味着人生就此了解。然而安迪也是幸运的,因为他知道真相,这个真相不是凭借银行家的身份和生活阅历就可以获得的,是经过了诸多磨难之后才知道的。是经历了自我的救赎才明白的。虽然,隐隐之中安迪难逃其咎。
是的,救赎,每一个生活在现世的人都是救赎,无论是针对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你的行为是一种救赎。所以,对生活热爱一点吧,对他人商量一点吧,这样你明白真相的速度就会更快一点。救赎别人,就是救赎自己;对他人的宽容和商量就是对自己的救赎;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就是对自己内心的救赎。
八、鹤嘴锄
这个世上总是有些事情出乎我们预料之外的,我们谓之为“奇迹”。我们都不太相信奇迹会出现,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信仰,因为我们没有执着,因为我们没有希望。希望存在,奇迹就会存在。奇迹能否出现那是造化弄人,然而悲哀的是我们自己连自己本身都没有希望,何来奇迹之谈?
安迪正是凭着这把七英寸的鹤嘴锄,在瑞德说需要一辈子才能挖通的而埃迪只要了十九年就挖出了一条逃生的隧道,获得了自由之身。每一次的放风活动都成为了安迪用裤带装运泥土的时机,每个黑夜来临都是挖掘隧道的良机。这得益于安迪对石块和土质的兴趣和研究,得益于安迪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希望,得益于安迪对他人和自己的救赎。
在那个风雨交加的晚上,安迪象往常一样的在典狱长办公室里做帐洗钱。在典狱长即将离开的时候,所有的帐本和支票被安迪掉包,那无用的假帐被典狱长锁进了密码箱,没有丝毫的怀疑。是呀,十几年如一日,谁会注意这些细节呢?包括安迪最后穿着典狱长崭新的皮鞋走进牢房时,仍旧没有人注意这个细节。安迪通过隧道进入了围墙的夹缝,在每次惊雷的瞬间,用石块敲打污水的通道,膨胀的水流让裂口迅速的撕裂,安迪对这污水一切爬到了一公里之外的小河,身后是闪电交加的肖申克监狱。
安迪自由了,他成了那个隐形人,冥冥之中仿似一切都安排好了一样,安迪成为了那个假帐中凭空捏造的人,有着一切的证明材料,他支取了典狱长一切的黑枪,并顺带将肖申克监狱的黑暗捅向了报社,一切都曝光了。典狱长最终那幅写着《圣经》 “上帝的审判比预料的来得快!” 名言的对面饮枪自尽。
安迪自由了,完全的自由,到大洋彼岸去生活。
九、尾记
瑞德再一次被例行审查,然而这次,瑞德没有再一脸虔诚的说自己改过自新了,而是戴着嘲讽的口气说:“我已经老了,对于社会一无用处,30年的牢狱生活让我彻底的死心,如果有机会,我会对当年那个放傻的小伙子说,这样无法解决问题,只能让自己介绍牢狱支灾而已。然而,可能吗?所以,对什么虚伪的所谓假释我已经不在乎了,随便你们怎样判决”。陪审团面对这样的言词几乎动容,瑞德被假释了。
瑞德被安排在老布死掉的那家超市做着同样的工作,他同样被体制化了。连小便也还是习惯的报告,然而当超市的负责人告诉他,以后什么事情不用报到,该做什么就做什么。然而,没有了同意的口令,瑞德竟然连小便也无法解出来,生活的细节给他一个黑色的幽默,对此瑞德只能报以苦笑而已。
瑞德不想自己同老布一样重蹈覆辙,在临走的时候,他在老布的字体旁边刻着“瑞德也来过”之后义无返顾的离开了这里,来到了安迪曾经对他说的那个地方,知道了那个黑色的石头,石头下面一个铁盒子,里面有着安迪给瑞德的一封信,原来安迪料定瑞德最终能够假释,并给瑞德准备了路费,让瑞德去找他。
大洋彼岸蔚蓝色的天空和海水浑成一色,自由的海风吹打着无尽的海岸线,天空绵绵悠远,海鸟肆意的翻飞·····
十、遗憾
1994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肖申克的救赎》是《阿甘正传》最大的竞争对手,同样受到冷落的还包括那部惊世骇俗的《低俗小说》。如果说《阿甘》是一个梦,那么《救赎》就是一种生活。生活比梦简单,但生活远比梦境残酷。
忙着去活或是忙着去?《肖申克的救赎》把生命变成了一种残酷的选择。救赎是我们简单的生活中值得一再回味的东西。相信自己,不放弃希望,不放弃努力,耐心地等待生命中属于自己的辉煌,这就是肖申克的救赎。虽然最后找到了通向天堂的那条路,但是这条追寻的过程中却是充满坎坷。
影片是在探讨人生、人性以及社会。只不过充满了阴暗和压抑,恰恰是这种鲜明的对比,让《肖申克的救赎》有了更多的意义。
《肖申克的救赎》就让我们体会到了这一切,监狱中生活绝对没有乐趣可言,更加谈不上什么希望。这恰恰就是最难的,很少有人能够在明知道没有希望的状态下还在寻找希望,我们常常能从年长的人口中听到人啊!最好不要和命运抗争,什么是命运?那种努力是对生命的抗争?谁都又说不清楚。当安迪战胜命运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说这种胜利也许恰恰就是命运的一部分。
肖申克的救赎 (1994)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导 演:弗兰克·达拉伯恩特
编 剧:斯蒂芬·金 弗兰克·达拉伯恩特
主 演: 蒂姆·罗宾斯
摩根·弗里曼
鲍勃·冈顿
威廉·萨德勒
克兰西·布朗
上 映:1994年9月23日
地 区:美国
语 言:英语
颜 色:彩色
声 音:Dolby SDDS
时 长:142分钟
类 型:剧情片
分 级: 美国:R

[ Last edited by 青衫客 on 06-05-12 at 06:04 ]
風雨一爐•滿地江湖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6-05-12 11:55    IP属地:未知

引用:
  关键词一:肖申克
  肖申克,一座监狱的名字,无数的犯人关押在这里,在台湾三区版的DVD里,这所监狱被翻译成鲨堡,何谓鲨堡?想来也不难理解,鲨鱼的凶猛是众所周知的,这座监狱也如其名,是一座黑狱,一座吃人的监狱。
  关键词二:救赎
  正如典狱长办公室墙上所挂着的那副刺绣的圣经里的一句话一样:“上帝的审判比预料的来得快!”安迪用了十九年,用一把小小的锤子凿开了一条通往自由的道路,所救赎的不仅仅是自己,也救赎了狱中其他犯人的心,从此他们开始相信一切皆有可能。而当初瑞德开玩笑说,如果想用这把锤子逃出去,恐怕需要整整六百年。
  关键词三:安迪
  一个貌似普通的银行家,安静腼腆到让人不忍心对他下什么毒手,但是正是这个大姑娘一样的银行家,被指控杀害了自己的妻子以及妻子的情夫,也就是这个银行家,在蹲了19年冤狱之后,抱着信念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逃出生天,而他的工具是:一张诺大的海报以及一把仅仅被认为是可以雕琢小石子的小锤子。
  关键词四:希望
  它是最最关键的一个词汇,因为无论是什么,都关不住希望,一切皆因希望而起,一切只要有了希望便变成可能。有了希望,肖申克监狱不过是一座形同虚设的监狱,有了希望,一把小小的锤子便可以救赎生命,可以救赎自由。有了希望安迪可以在救赎自己的过程中尽情的享受每一个小小的乐趣,并将这乐趣传播开来,将希望播种在每个人心里。
  关于希望,安迪第一次跟瑞德谈起是在他放了那首《今夜无人入睡》而被关了小号之后的事情,记得里面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对白:
  安迪:你应该继续吹(指口琴)就不会忘记了。
  瑞德:忘记什么?
  安迪:忘记在这世界上,还有这不用高墙栅栏围起来的地方,还有你自己心里的,他们拿不走、碰不到的东西,属于你自己的东西。
  瑞德:你指什么?
  安迪:希望!
  瑞德:希望?听我说一句老朋友,希望是很危险的,它会让你发疯,在这种地方,千万不要有这种念头。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典狱长的话:把信仰交给上帝,把身体交给我。
  希望是关不住的,锁不牢的,是有翅膀的鸟,是流动的空气,是息息尚存的呼吸,是永远无法遏制的,是任何黑暗都无法染指的。有了希望就有了一切,有了希望就一切皆有可能。

《刺激1995》片名的由来


1995年,该片被引进入中国的台湾。 由于当时影片的两位主角蒂姆.罗宾斯和摩根.弗里曼在台湾的名气不大,且原名《肖申克的救赎》也无法直接表达影片的含意。引进方遂作出了这样的决定--他们认为整部影片讲的就是一个惊天骗局,而作为台湾引进的同类题材影片中最卖座最有影响的便是1973年保罗.纽曼和罗伯特.雷德福主演的《Sting, The 》,在台湾公映时译作《刺激》。于是,这部于1995年引进的《肖申克的救赎》就被莫名其妙的冠以了《刺激1995》的名字,旨在沽名钓誉。
風雨一爐•滿地江湖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6-05-12 13:44    IP属地:未知

其名为鲲 于  04:14 AM: 在第5楼写到
不管懂不懂,原创就支持
谢谢!不过这里都是说车子的,发这种帖子有点不和时宜的,请大家多多包涵!
風雨一爐•滿地江湖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6-05-12 14:04    IP属地:未知

翠羽黄衫 于  06:01 AM: 在第8楼写到
太长了,建议用大字体,看不清楚
好的,我编辑一下
風雨一爐•滿地江湖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6-05-13 09:04    IP属地:未知

beatles999 于  04:44 PM: 在第13楼写到

超级经典阿!!!!!!!!
是的,这部电影确实经典
1994年的奥斯卡可谓群英荟萃
三部超经典电影的碰撞成就了《阿甘正传》

風雨一爐•滿地江湖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6-05-13 09:05    IP属地:未知

bluesun 于  06:14 AM: 在第10楼写到
感谢分享,我也是喜欢但是还没买!因为米还不够,准备今年将房代缴清,明年买车!
关于买车还未能决定:
1.米不够,下半年如果家人有支援的话就可以考虑了
2.我个人超喜欢206的,可是家人有点犹豫

風雨一爐•滿地江湖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6-05-13 16:30    IP属地:未知

青衫客 于  03:52 AM: 在第1楼写到
声明:来到坛子很长时间,也米有买车,超喜欢206。下半年考虑。今天正儿八经的发贴,请大家捧场。请大家必要BS一个喜欢206的旁外客。博客:[url]*****/user43/blogcnzsa/ind ...
只是做个签名呀,不是灌水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9.98 KB)
 
風雨一爐•滿地江湖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6-05-15 08:39    IP属地:未知

和光同尘 于  01:16 PM: 在第21楼写到
是LZ原创的影评吗
强滴
偶也稀饭电影滴
啥时交流一哈
欢迎的,你到我的博客上看看,有电影影评:*****
風雨一爐•滿地江湖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