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新款V8轿车问世,首先从外观上,大灯、中网、保险杠三件套与之前的C3平台奥迪100/200有所不同。
在内饰方面,奥迪用皮革和实木组合营造漂亮的客舱豪华感,配置极尽所能,但不能调节的方向盘成了鸡蛋里挑骨头的地方,内饰的主体显然也直接沿用了C3后期车型的样式
代号PT的全新的32气门双顶置凸轮轴3.6L V8引擎,提供184 kW / 250 PS,340 Nm输出,quattro四轮驱动和ZF的4HP24A四速电子控制自动变速箱或5速手动变速箱,这应该是在当时奥迪拿的出的最高量产动力配置,这个PT V8发动机也仅用于V8车型上。
机电性能方面,尽管采用了包括自动空调、安全气囊、ABS尤其是quattro系统在内的新技术,但这款车在油耗方面相比竞争参照奔驰126 S级和宝马E32 7系而言并不不尽人意,在同样的性能下它使用了更多的燃料。
在1990年到1992年间,奥迪试图用更大的206 kW / 280 PS,400 Nm输出,代号ABH的4.2升V8发动机来弥补这个问题,但应该没有起到作用。
在以上这些设计和配置以外,标准版本的奥迪V8虽然冠以D1的全新代号,与C3平台的奥迪100/200就并无显著的不同了,基础底盘尺寸比如轴距同为2702mm,不含后视镜的车身宽度1814mm,与奥迪100/200如出一辙。

奥迪100 C3 Avant (Type44)

奥迪200 C3 Sedan (Type44)

奥迪V8 D1 Sedan (Type44)

奥迪V8 LWB D11 Sedan (Type4C)
奥迪V8就是C3平台的直接产物,在长轴距平台代号D11以前,甚至共享了相同的车型代号Type44,简单粗暴看作100/200 C3的八缸车也不是不可以。
安能辨我是雄雌
回忆一下一汽奥迪后期黄红尾灯的100
和
全红尾灯的200
1990年,奥迪在大型豪华车上的新尝试,V8的长轴距版 V8 LWB(Long Wheel base),底盘代号D11上市,它是C3的直接加长,它的生产基地在 Steyr-Daimler-Puch 工厂,位于它的设计师埃尔温·雷奥·希梅尔(Erwin Leo Himmel)先生的家乡奥地利格拉茨(Graz, Austria)。
尽管作为同级车型中唯一一款提供quattro四轮驱动是一个技术亮点,其简洁低调的设计,大多数消费者认为这款车与较小一级的奥迪车型太过相似,无法支撑奥迪期望的打入豪华阵营的销售价格。
引用老车资料库叶宏老师的表述,“1989款奥迪V8、BMW735iL和奔驰420SEL的价格对比,起步价分别是4.745万美元、5.4万美元和6.121万美元,差异还是挺明显的”。1994年,也就是生产的最后一年,这款车的基本价格是58,700美元,当今取决于不同的车况,海外奥迪V8二手行情的价格在2000到10000美元之间。
1993年末,奥迪在中国联合合作伙伴一汽投放了奥迪V8 D11,对于中国而言,这是大红旗、长春奔驰123项目结束之后的高端公务车需求延续,对一汽而言,这是深挖手中唯一的C3平台的技术必然性,至少在薄弱的现代化汽车工业生产的家底上,仍然做着稚嫩且艰难的尝试。可以说在大众和奥迪落户中国内地以前,我们对现代汽车工业批量化生产没有经验,甚至落后于台湾地区,比如近年遭受无数网络嘲讽的纳智捷的东家,早在1953年嚴慶齡先生创办的裕隆機器製造股份有限公司,1957年底即与日产汽车合作,开始了中国大陆汽车工业1983年左右在做的类似工作。
据红旗轿车网的表述,奥迪V8 LWB D11在1991年-1994年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共生产271辆,大部分供应中国客户,其中的35辆以散件形式发往中国一汽进行CKD组装生产。
4座位、功率200kW的一汽奥迪100,了解一下?
200kW的一汽奥迪100的第二块铭牌,即原厂铭牌,左下依稀可见Typ.D11,第一轴1240kg,第二轴1180kg,最大质量4010kg,这是要防弹的节奏?
总数271,国产仅35台的奥迪 V8 D11,对奥迪对一汽都具有历史意义和收藏意义的车型,在国内可见的却多数状况堪忧。
那么中国到底有没有奥迪V8标准轴距车D1?答案似乎是肯定的:
一汽奥迪100 C3 V6(200 C3):我要改款,你的机盖不错,借来用用
奥迪V8 D1:...
回忆一下一汽奥迪C3 100和200的不太容易察觉的区别:
C柱与车身衔接部分
100有条纹,200没有条纹...
你再看奥迪V8...
一汽奥迪200 C3:整车都给我那来吧你!车标你自己留着,V8太费油,发动机我装你家C4的2.4/2.6 V6,还有那个1.8T我还没玩过好像也不错啊
奥迪V8 D1:...
一汽奥迪200 C3沿用了奥迪V8 D1的车身
前翼子板继续用奥迪100 C3,以配合大灯不变
前杠不变
奥迪V8 LWB D11:已经组装了33台,下一阶段组装多少台?
一汽小红旗CA7220L:整车都给我拿来吧你!车标你自己留着,V8太费油,发动机我装自己的488
一汽小红旗CA7247L:整车都给我拿来吧你!车标你自己留着,V8太费油,发动机我装你家C4的BFK 2.4 V6
一汽小红旗CA7200E3L:整车都给我拿来吧你!车标你自己留着,V8太费油,发动机我装尼桑VG20 2.0 V6
一汽小红旗世纪星CA7202E3L:我自己会改前脸后尾啦
奥迪V8 LWB D11:...
1994年,奥迪V8以21565辆的总产量停产,对比C3平台的同袍奥迪100/200在中国以外的107余万辆的总产量,可以说这款奥迪初探大型豪华车市场的触角从未取得巨大的销售成功。奥迪V8与凌志UCF10 LS400差不多是在同一时间推出的,但在许多方面,奥迪V8都比不上凌志LS、奔驰126 S级、宝马E32 7系和捷豹XJ 300/308系列等竞争对手,今天的经典车市场上的行情多少能作为一些佐证。
奥迪为参加DTM(德国房车锦标赛)而开发了一款a组比赛版本的V8,并于1990年由施密特赛车运动SMS(Schmidt Motor Sport)负责运营,汉斯-约阿希姆·斯塔克(Hans-Joachim Stuck)、沃尔特罗尔(Walter Rhrl)和弗兰克·杰林斯基(Frank Jelinski)驾驶。斯塔克赢得了冠军。
第二年,奥迪加入了第二支车队AZR(Audi Zentrum Reutlingen),SMS继续与斯塔克和杰林斯基合作,而弗兰克·比埃拉(Frank Biela) and和休伯特·豪普特(Hubert Haupt)以AZR车队参赛,比埃拉为奥迪赢得了另一个冠军,但在1992年未能卫冕。在那个赛季之后,DTM的组织者认为V8的曲轴是不符合赛事规定的,于是奥迪退出了DTM大奖赛。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V8在奥迪历史上的地位就是让后继者奥迪A8 D2的日子好过一些,让消费者认为奥迪是一家真正的豪华车制造商,可以为老牌竞争对手以外提供一定的替代选择,更不用说,由此引申的奥迪在中国市场此后30年的一路长虹。
如今,奥迪V8在许多国家都有一群狂热的追随者,许多车况不错的都掌握在那些欣赏V8的质量和性能的车迷手中,这些车迷后来证明,V8是一款奥迪当时制造的就自身品牌而言耐用的、做工精良的车。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