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05-03-16 16:32 IP属地:未知
查看 4.9W | 回复 6
维护DIY
维护DIY
四油
就從換油開始吧!不論您是否已替愛車換過各式油品,若預計進行長途旅行的話,最好將油品換掉,至於自行更換或交給保養廠代勞由車主決定,如果決定自行動手的話,先由位於底盤的機油底殼來放油,機油濾蕊也一起換掉,就算機油已經換新,若機油濾蕊未換,內存的舊機油將會影響已換新的機油,結果等於沒有更換過一樣,請讀者在自行更換機油時千萬記得。此外,檢查機油存量時,請記得先將引擎熄火一段時間後,再將機油量尺抽出,接著以抹布將量尺上的油漬擦拭乾淨,再把機油量尺放回原來的地方,然後在抽出,看油面位置是否在上、下限的中間,如果油面低於下限,請盡快添加到足夠為止。若是油面高出上限,也請盡快放出多餘的油。
煞車油是最重要的一種油,依照規定通常一年或兩萬公里更換一次(以先到者為準),若還未到更換時機,也要檢視煞車油存量,您可先由煞車油壺外的刻度判別,煞車油必須介於Max與Min之間,若有減少一定要添加至Max的位置,而號數不同的煞車油更是不可混用。
動力方向機油也是需要檢查的項目,檢測方法與機油相同,保持在足夠的位置即可。自排車上才有的自動變速箱油量也要確實檢查是否足夠、變質,檢查的時候要先將引擎發動至正常溫度,排檔桿排入各檔位後再打到「P」或「N」檔,最後將油尺取出檢查,不夠要添加,同時記得順便看看是否為紅色,如發現顏色變暗或有焦味,請快快進廠檢修。而手排車種的手排變速箱油量,平時較不受重視,但若時間許可,將車頂高,找出變速箱上的上加油孔,將螺絲拆下,齒輪油的油量應剛好在加油孔邊緣,若減少也一定要添加。
三水
「三水」即指水箱水、電瓶水、雨刷水,三者缺一不可。水箱中的液體為水與水箱精,平時應常檢視水位是否足夠,如果水位有降低,應在冷車時以清水或水箱精加至上限與下限的中間即可,若要自我檢視,請不要在引擎運轉時或停止運轉一小時內打開水箱蓋,以免因高溫的水箱水噴出而被燙傷。
關於電瓶水的部份,一樣有注水的上、下限,不足時請以電瓶水填加,切勿添加清水,電瓶水在汽車材料行均有售,並且在每次加電瓶水的同時,順便到電機行測一下電量是否充足或檢測電瓶蓄電功能,也可由此得知發電機與電瓶是否正常,若有問題請花錢換掉,以免愛車掛在半路上。夜間停車時也請記得將車上所有開關關掉,以免隔日發動引擎時因電力不足而無法啟動。
雨刷水也是需要經常檢查水位是否足夠,或是檢查蓄水箱內是否有沉澱物,如果發現有沈澱物,最好將蓄水箱拆下清洗,洗完之後再裝上,然後將水裝滿即可,裝水時最好添加一些能夠去除擋風玻璃上的油漬之清潔液,以普通的清水代替也可,雨刷水不足雖然不會讓車輛故障,但擋風玻璃被前車噴髒無法及時清除,也可能會影響行車安全。
接著是雨刷片,雨刷片也常常被忽略,不論溫度變化或砂石、灰塵,都會使雨刷片壽命縮短,雨刷片一旦損壞,在下雨天您可能會看不清楚前方路況,所以雨刷片的檢查也是很重要的。在下過雨之後最好也能清洗玻璃和雨刷片上的汙物,使用雨刷時也儘量以雨刷水配合使用。
更換輪胎注意事項
許多車主於購車時會將輪胎順便更換,而且級數往往比原車尺寸大上一、二級,這種改法雖然能使外觀更搶眼,相對實際使用上的感覺可就不同了。如果輪胎更換之後,輪圈加大並改變輪胎扁平比時,舒適程度會明顯降低,倒不如胎紋面加寬,輪圈尺寸不改,如此一來,操控靈敏度增加的同時,並不會影響到乘座舒適性。檢查輪胎時,最好將胎紋內所夾住的碎石清除乾淨,並同時檢查是否有異物刺入或刮傷,查看是否需要修補,或是更換新胎。 接下來是換胎須知,大部份車主對於換胎觀念多半是模糊不清,而且都是等到輪胎已成了「光頭胎」時才更換新胎,或是前後調換。更絕的是很多車主會「很聰明」的將輪胎做前後左右互相對調。在此希望各位車主請勿將愛車輪胎做前後左右對調,因為目前市面上所販售的輪胎大都具有方向性,如果光是同一邊前後調換還沒關係,假如左右對調,很容易因方向不同而使胎內鋼絲變形,行駛時極易發生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