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天籁论坛 >  记录之:我是旋律派

发表于 2016-06-10 19:02    IP属地:未知

查看 53.7W | 回复 117
记录之:我是旋律派
记录之:我是旋律派


回望平平凡凡的人生路,思来想去,只有爱与音乐一直伴我左右。够啦!谢谢!说说音乐二三事吧。


(家里还有一随身CD机,还能听!)



1,英文歌与旋律:
从八十年代就喜欢听英文歌,那会儿英文歌真不好找。在那个闭塞的年代,你能听到的英文歌曲肯定都是经典,所以,我当时感觉人家外国歌的旋律怎么这么好听呢,由此对英文歌曲产生了兴趣。我在当时显得有些另类,经常被人吹捧:丫真牛,到他家借磁带全是外国歌。哈哈,真心不是我装,更不是我英文好,而是感觉那些英文歌的旋律好听罢了。
我听歌,旋律好听排在第一,属于原教旨主义旋律派!
铁旋!


我一直偏执地认为很多好听的歌曲,其实换了歌词一样会流行,歌词的作用就是锦上添花。或许我的认知是错误的,其实词是一首歌的灵魂。有意境的词会让人眼前一亮,能很快地打动你,并引起你的共鸣。
流行歌曲创作中,很多曲作者是先看到词,被“词”感染后才灵感涌动创作出“曲”,这真的很奇妙的一件事!
词和曲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不过我还是固执地旋律派。


有牛人总结的很到位:
有无词,曲都是音乐;无曲,则词的上限叫诗。
曲决定你听不听得下去,词决定你听不听得到长久。

(好多CD都借出去,翻了翻家里CD怎么没剩下几盘啊。)

2,北京与打口CD
对北京有情节缘于音乐。年少轻狂空气好的时候,每年要去北京体验一两回浓浓的文化氛围。去了买几盘磁带、CD是铁定的事。那个年代开音像店还能赚钱,所以店很多!记得当时必去的几个地方之一就是王府井的外文书店以及周围的小音像店,记得迈克尔杰克逊的《BAD》和理查马克思的磁带就是从那里买的。当时没钱加上对国外歌手了解不多,买盘磁带得在柜台前得墨迹半天。


还记得去东单北面的几个店里买打口CD。那些打口CD真是原装***被查流出货,包装厚实、CD质量也好,就是CD被打口后就得撞大运了,买回去有的能听、有的就废了。不过我淘的那些打口CD里小乐队的专辑居多,大多不太好听。


当时去一趟北京不容易,北京到衡水火车得绕道石家庄,还在辛集等快车过去,晚上十二点的车第二天上午十一点才到,不到三百公里的路程,呢嘛走整整十一个小时,真能把神经病都折磨疯了。心虽燥,但拍拍书包,摸一摸里面刚从京城千挑万选的、硬硬的磁带还在,烦躁中依然能感到一阵阵的清新凉爽,因为我又有好歌听啦!



(磁带、随身听、杂志都在家找不到啦,前四张图片均取自于网络。)
3,随身听与张蔷
当时流行听磁带的随身听,walkman,记得比较流行的牌子有爱华、索尼。。。我表哥给我一个随身听,正赶上当时流行《荷东》《猛士》等节奏强劲的舞曲系列。一有时间就戴着耳机子听,结果到现在我的耳朵都不能长时间听耳机,疼!


夏天晚上睡觉,头朝右,天下一片寂静。翻身朝左,大大小小的虫鸣声就开始声声入耳啦。两耳听力差距如此明显,就是当时暴听walkman的结果。唉,可叹啊,耳朵不行了,祖国又少了一位优秀的飞行员,真替祖国遗憾啊。


当时张蔷最火,她出了十来张专辑磁带,磁带发行量好像当时在世界都排在前列,据说当时猛追迈克尔杰克逊。可惜那么多专辑我买不起,怎么办?道高一米,魔高三丈!记得当时在红旗商场对过的一个小店里,柜台里摆满了各种正版歌曲磁带,不过很多磁带都是打开的。正版歌带十块钱一盘,空白磁带三、四块一盘。你拿着一盘空白磁带,然后你就挑吧,挑中了那个歌星的磁带,就指着它冲着面无表情的老板来一句:老板,来这盘吧。。。。然后那位老板接过你的空白磁带用双卡录音机给你翻录一盘。正反面,翻录一盘一块钱。张蔷的所有专辑我都是这样翻录的。空白磁带翻录了以后,不愿听了还可以再录别的。
呜呜,别提知识产权的事,人穷志短脑袋大,人傻钱少无赖多。
我错啦!我现在买正版!


当时给我印象挺深的国产歌星有三“张”:张蔷、张行、张蝶。其中张蝶给我印象也挺深刻,记得一听她的一曲《成吉思汗》一下子把我震蒙了,哎呦我去,女歌手里还有这嗓子!当时还在上高中的我,竟然看着磁带的介绍,也拿不准张蝶是不是在天津歌舞团,就激动地给她写了封信,表达对她的崇敬之情。
当然,她肯定没给我回信。后来据说她出国了。

上高中的时候,当时流行的现在名片那么大小的影印的歌曲卡片,上面印着当时流行的歌曲,有谱有词。我照着卡片把张蔷的那首《好好爱我》抄了一遍,投稿到了当时为数不多的通俗歌曲刊物——郑州出的杂志《流行歌曲》,没想到竟然发表了。于是,我得到了人生中第一笔稿费-五块。那好像是八五年左右吧。


有付出就有回报!
真想不到,我的第一桶金(桶虽然小了点儿)竟然跟音乐有关!

(竟然找到了一本《音像世界》,记得它还有个副刊,专门介绍国外流行音乐,买了好几辑。介绍迈克尔杰克逊的书有两本,看完就傻了,他真是个大神!)

4,摇滚与流行
随着时代进步、社会开放、国门微开,信息开始四通八达!越来越多的国外的流行乐可以在国内听到了!当时很吃惊威猛乐队也在北京开演唱会了。据说观众和现在的朝鲜一样都表情严肃地坐在下面听。


边写边想,在这一刻能想的起来的歌星:迈克尔杰克逊、迈克尔伯顿、乔治迈克尔、UB40、惠特尼休斯顿、玛丽亚凯丽、戴安娜罗丝、王子、莱昂纳尔里奇、史蒂夫旺德,MC哈默 等等,很荣幸赶上了那个大师辈出的年代!他们的那些经典好歌现在还能哼哼出调!

听着听着,不知什么时候,遇上了摇滚乐!马上能说出喜欢的乐队有:披头士、平克弗洛伊德、皇后乐队、涅槃、枪炮与玫瑰、U2、空中铁匠、戴夫雷帕德、邦乔维等等!

其实我从来不喜欢那些撕心裂肺地重金属摇滚,却十分喜欢那些旋律优美的抒情摇滚,比如枪炮玫瑰的
《don't cry》《November Rain》,真好听!
总之我是旋律派!  


(家里迈克学摇滚的CD不少,看看以前的手抄本,字写得真叫一个烂啊。一看这本里面大部分歌都能哼哼。)
5,音乐与趣事
从小家里的大胖小子晚上经常不睡,必须抱着在屋里转悠着睡,还得听着音乐,偷懒都不行,你感觉他睡着了,等你的悄悄滴停下来,想着偷偷地休息一下,可等你屁股一挨着沙发,他马上开始嗷嗷大哭。哎呦我去,您老这是有“静止不遛探测报警仪”啊,得嘞,起身继续转吧。


听着听着转着转着,发现这小子一放《迈克学摇滚(Michael Learns To Rock)》他就睡得快,于是狠狠滴买了几盘这个乐队地CD。其实这支乐队也是我这旋律派特别喜欢的乐队之一。想当年我购买的第一盘正版CD就是这个乐队的,记得一百多块钱呢,这在当时可是巨款。先通过邮局汇款给上海音像出版社,活活等了一个多月才给邮来。


现在一听这个乐队的歌,我就想起来在漆黑的客厅里,只有音乐波谱的跳动伴着一个糙老爷们抱着个大胖小子,在音乐中一圈一圈地在那里转啊转啊。

上高中的时候,流行吹口琴、抄歌谱。那时我住校。那个时代很单纯,晚自习课间有人在聊天、有人在打闹,也有人会拿出口琴,翻开手抄的歌曲本,就在教室里吹起来,自然、大方、不做作。没人笑话也没人关注。那种简单的氛围现在想想真的很舒服。


课间也有很多人听收音机,收音机里流行音乐节目很少,当然那会儿也没几首流行歌曲,像我这样的,当时一首歌的前奏开始没两秒,基本上就能说出歌曲名字。更厉害的一次,晚自习刚开始,有个同学听收音机没关,整个教室里都安静地听那个台,收音机里主持人说下面为听众们安排了一首歌曲,主持人话音未落,也不知道为什么,强烈的第六感催促我张口就接了一句:彩云追月!声音挺大,估计整个教室里四五十号人都听见了。没想到的是,收音机里主持人这时说道:请听朱明瑛的《彩云追月》。。。。。。人们顿时哄堂大笑。

(口琴,上海牌的。我还会用口琴打伴奏。哪天有空不愿吹牛了,再吹吹口琴吧。)
6,Billboard排行榜与选歌
时代变化太快了,一代人和一代人的欣赏口味也不一样了!或许是整天忙于生计,或许现在信息***,或许现在心浮躁的安静不下来,现在我对音乐关注大不如以前了。现在的流行音乐我听着都很陌生,总感觉旋律好听的歌少了,比如流行歌星碧昂斯、比伯啥的,感觉没几首好听的歌啊。


歌还是要听的,我现在找歌方法之一就是听到好歌马上找,记住一句歌词马上搜。还有一个懒法:下载个酷狗,然后隔一段时间在它里面的排行榜里,比如Billboard排行榜、iTunes排行榜里把排行前五十的歌曲都下载下来,然后一首一首地听,有好听的马上下载到电脑里。或者听网友总结的各种专辑把好听的找出来!
现在形势严峻: 听十来首歌能选出一两首我喜欢的就算不错的了。
总感觉自己落伍啦。



(这本书的作者跟着崔健走了一段,书中也说了很多崔健如何为了钱跟乐队翻脸、跟王小京翻脸的事。够八卦!让我知道了贵圈较乱!)

7,崔健与旋律派
我是旋律派,活这么大到现在竟然连一首歌的完整歌词都记不住,当然《我爱北京天安门》除外。


因为听歌首选旋律好听的,所以我不是一个真正的摇滚青年!
摇滚的精髓“反叛精神”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歌词来表达出来!
喜欢上崔健很大原因却是因为他歌词好。但是我还是喜欢他旋律好听的那几首歌。


我看的第一场音乐会就是老崔的,当时和一哥们为了那场演唱会还跑石家庄住了一晚上。
老崔几张专辑的受欢迎程度,恰恰证明了歌曲旋律的重要性。你歌词再好,曲不好听一样白瞎。老崔自从《解决》那张专辑后基本上我就不听了。记得他说过他风格的改变是因为他喜欢上了英国的一个电子乐队。


罗大佑说过:崔健是一个暗喻大师。从一个侧面证明崔健的歌词有思想、有内涵。可是后来老崔的新专辑我真的不太喜欢了,其实新歌里面的很多歌词也挺牛的。


连崔健自己都说《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他都快唱吐了,可每场演唱会不唱这个人们在台下就闹就喊。是啊,为什么呢,他想过没有?
或许老崔后来忙于商演,没时间考虑这些!但他后面几张专辑的作品几乎都被淡忘。前年还是去年,他拍了个电影《蓝色骨头》,还计划着出同名的手机。我看了看那部片子,说实话,一般般,总感觉老崔没进步。
当然这一切不能影响老崔在中国摇滚历史上的地位。
老崔,绝对的摇滚老炮儿。


我是旋律派,很佩服那些能把几个音符排列组合成令人心醉乐曲的作曲家们。
服!
本人文化、音乐素养不高。说来说去其实还是喜欢通俗音乐。虽然交响乐、歌剧也能听几首,但只限那几首好听的让你摇头晃脑的名曲,比如《蓝色多瑙河》《拉德斯基进行曲》《命运交响曲》《卡门:斗牛士之歌》等等。

总之我是旋律派,又萌又可爱(吐)。
音乐伴我人生的每一个历程,让平淡的生活中多了些许五光十色。
还是那句话:谢谢!


[ 本帖最后由 素溜肉片 于 2016-6-10 19:15 编辑 ]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6-10 19:16    IP属地:未知

引用 R工CO 于 16-06-10 19:12 发表的回复

不错
谢谢。。这么快。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