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八卦娱乐 >  看看不同年代不同民族的婚礼习俗

发表于 2009-03-31 10:37    IP属地:未知

查看 17.4W | 回复 31
看看不同年代不同民族的婚礼习俗
青岛婚礼分别按晚清民国文革现代风俗举行


晚清婚礼:新郎拉着新娘跨火盆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48.28 KB)
 
纵横四海   游遍天下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3-31 10:38    IP属地:未知

“民国婚礼”
纵横四海   游遍天下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3-31 10:39    IP属地:未知

浙江德清县百年婚俗盆子拦路挡婚车


新郎王永飞和吴香莲欣喜地往挡在婚车前的盆器里放糖。


纵横四海   游遍天下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3-31 10:39    IP属地:未知

小朋友们在抢糖。


纵横四海   游遍天下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3-31 10:40    IP属地:未知

浙江湖州新郎王永飞的婚车,在驶往德清县禹越镇湖墩村迎娶当地新娘吴香莲时,10多名少年儿童忽然手提盆器将停靠路边的首辆婚车挡住去路。早有准备的这对新人立即逐一向脸盆、塑料盆等88个盆器放糖,小朋友们抢完糖后将所有盆器拿回家。
原来,这是当地“接水饱”的风俗,祝愿新人早生贵子,白头偕老,恭喜发财。吴香莲82岁的奶奶沈来珍说,这风俗延续了上百年,以前每逢新郎来迎亲,小孩便在路口或河埠头分别把盆器挡住轿子或船,新郎新娘和小孩皆大欢喜。
纵横四海   游遍天下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3-31 10:40    IP属地:未知

苏扬州举行民俗传统婚礼秀(组图)
2009年2月23日 17:11 中新网 已有0网友留言 *****


为再现扬州民俗风情,丰富扬州群众国庆文化生活,汪氏小苑、“今日扬州”网站联合旺旺喜铺举办民俗传统婚礼秀活动。
纵横四海   游遍天下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3-31 10:41    IP属地:未知


纵横四海   游遍天下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3-31 10:41    IP属地:未知

江苏扬州举行民俗传统婚礼秀(组图)
2009年2月23日 17:11 中新网 已有0网友留言 *****


为再现扬州民俗风情,丰富扬州群众国庆文化生活,汪氏小苑、“今日扬州”网站联合旺旺喜铺举办民俗传统婚礼秀活动。

类似的婚礼秀活动汪氏小苑已举办过多次,深受市民的欢迎,特别受到即将在国庆举办婚礼的准新人的欢迎,所以这次活动的新人采取由通过“今日扬州”网站网上邀请的方式邀请,在社会上反响热烈,报名者众多,经过筛选这次参加表演的新郎、新娘都是即将举办婚礼的准新人。
活动开始后,3对新郎、新娘身着传统结婚服装,由汪氏小苑坐花轿出发,经东圈门返回,全副民俗乐队、仪仗、司仪、媒婆配套,演绎了一场活色生香的民俗传统婚礼秀活动,整个活动过程历时约1个半小时。
纵横四海   游遍天下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3-31 10:42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20
共获得爱卡币
阿坝藏族婚礼习俗

位于川西北阿坝藏族自治州境内的金川县,这里生活着嘉绒藏族,至今仍保留着传统、古朴的婚礼习俗。
新娘由哥哥背出寨子的大门

纵横四海   游遍天下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3-31 10:43    IP属地:未知

结婚那天的清晨,新娘在最亲近的几位亲戚陪同下,由哥哥背出寨子的大门。这时,阵阵莽筒声、唢呐声响起,新娘和她平时要好的姐妹们忍不住哭了,新娘要走向新的生活,是激动也是对娘家的留恋。新娘的乡邻们在路边唱起了山歌:“我们送出了姑娘,你们要很好照顾,愿你们吉祥如意、一路平安。”来拉亲的队伍也以山歌对答:“请你们放心,我们会善待新娘,一切都会美满如意”。
新娘来到新郎的村寨时,寨口已有许多乡邻在翘首盼望。新娘的舅舅用柏树枝蘸着净水(称圣水)敬天、敬地、敬山神。
到了夫家,一道难题摆在新郎面前,因为新娘和伴娘的装束完全一样,红头巾盖着她俩的脸,到底哪个是新娘哪个是伴娘,要由新郎自己来认。新郎颇费思索,从自己送给新娘的信物手镯、戒指认出了真正的新娘,于是红头巾揭开,新娘与参加婚礼的乡亲们见面。
嘉绒藏族的婚礼由新娘的舅父主持
婚礼是以新娘的舅父为中心进行的,显示出这种婚礼折射着嘉绒藏族古代以妇女为中心的痕迹。虽然嘉绒地区早已走过母系氏族的历史发展阶段,但是人类原始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兄长作为家族兄妹一代的保护者的地位,却沿袭至今。
嘉绒藏族的婚礼是隆重的,也是神圣的,婚礼自始至终村寨里载歌载舞整日彻夜。但是最奇特的是在婚礼的这天,新娘不能和新郎同居,只能由伴娘陪伴着,连说一句话甚至碰根指头的机会都没有。第二天还要回娘家去,在娘家过上一段日子以后再到婆家,这样,夫妻生活才真正开始。
第二天,新娘舅舅带着自己的甥女要离开新郎寨子的时候,新郎寨子的乡邻们,特别是青年男女,夹道恭送。道路两旁,两位青年牵着一根红绸,横拦着回去的道路,这叫“拦红”,同时有人上前给离去的新娘的家人额头上抹上白面粉,让他们钻过红绸。嘉绒藏族十分崇尚白色,互相涂抹白面粉是对亲人、乡邻和生活的祝福。
安多藏民草原婚礼,人们向新娘、新郎撒散龙达
阿霸州草原上的安多藏族的婚礼则是另外一种情景。从前他们世世代代过着游牧生活,逐水草而居,根据季节的变化一年要搬迁三四次。随着现代文明生活的逼近,牧民有了居民点,开始了定居的生活,然而他们的婚礼依然与帐篷分不开。婚礼那天,分别来自男方和女方亲友的两支队伍,带着一个草原家庭最起码的生活和生产用品,带着各自为新郎、新娘准备的半张帐篷,随着一声口令,新郎的伙伴们飞快地打桩牵绳,撑起一半帐篷,新娘一方也不示弱,以同样熟悉的技术撑起了另一半帐篷。当两半帐篷天衣无缝地合成了一顶帐篷时,草原上诞生了一个新的爱情之巢。人们向新娘、新郎撒散龙达,祝新郎、新娘吉祥如意。
婚礼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文化进程的不断变化,像这样的婚礼,不知将能保持多久?
纵横四海   游遍天下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