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深圳论坛 >  20150412深圳客家古村甘坑行!

发表于 2015-04-12 21:30    IP属地:未知

查看 73W | 回复 100
20150412深圳客家古村甘坑行!
爱卡币+7
共获得爱卡币
天气好一些,见到阳光,就出去看看,想看看房。。。就顺道看看甘坑古村!
在改造中!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4-12 21:35    IP属地:未知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4-12 21:37    IP属地:未知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4-12 21:40    IP属地:未知

客家文明,绿色生活!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4-12 21:44    IP属地:未知

引用 起啥名字好呢 于 15-04-12 21:41 发表的回复
这是客家?
你看标签没?客家文化,绿色生活!具体地说还没细微调查!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4-12 22:18    IP属地:未知

引用 蓝的天 于 15-04-12 22:07 发表的回复
需要门票吗?停车好停吗?
免票吧!人少好停!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4-12 22:20    IP属地:未知

按照布吉街道和甘坑社区描绘的蓝图,甘坑人将把这片闲置的老屋打造成集本土客家乡土饮食、传统民居生活、蔬菜种植、土特产展示、乡土文化休闲、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深圳客家小镇。如果你想住客家老屋、听蛐蛐叫声、品深圳土菜、当一日农夫,甘坑农耕文化村无疑是你最好的选择。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4-12 22:32    IP属地:未知

甘坑之甘者,甜也。什么甜?水甜。甘坑遍布泉源,泉水清凉透澈,如甘露一般,先民们无论在哪里劳作,都可以就便找到泉眼。让我们静下来设想一下,先民们劳累口喝之时,顺手掬一捧甘泉,解渴提神、沁心润肺,该是一种怎样的享受!

好山好水,加上人勤,自然有好收成。甘坑村种植的菠萝大个糖心,甘坑村种植的桔子皮薄肉厚,甘坑村种植的沙梨肉爽多汁,甘坑村种植的柿子金黄流蜜。仅以沙梨为例,世人难以见到的“暴梨”在甘坑随处可见,当地村民有“一个一斤多,一餐吃一个”的说法。
如果说村民们的主业是种水果,那么凉帽制作则是这里最大的副业,以至于在甘坑,有一个自然村就叫凉帽村。
凉帽是个什么物件?对于如今的深圳人来说,或许较为陌生,但是如果你是个有心人的话,在赤日炎炎的盛夏,你仍旧可以从忙碌工作的环卫工人的头上看到。如果对惠安女的形象有所了解,那我告诉你,惠安女不离身手的那个帽子就是凉帽。
甘坑的凉帽手工精细、轻薄如纸、款式多变。满山遍野的“赤竹”,是凉帽的制作材料。但是要制作这么一顶看似简单的凉帽,却并不那么简单,据说仅主要工序就有33道之多。中国南方的客家妇女当年都以戴甘坑凉帽为自豪,其原因正在于此。
“荷坳屋,雁田谷,甘坑菠萝布隔粟,草埔蕃薯煮麦粥,石碑头米西仔多过谷。”流传于宝安县的这个民谚道出了本地各处的特产及其依存关系。甘坑正是以其水果和凉帽作为交换的产品养育着一代一代的甘坑人。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4-13 06:25    IP属地:未知

引用 hwlivan 于 15-04-12 23:06 发表的回复
十天前路过两次,路有点烂了
路还是有点....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4-13 06:26    IP属地:未知

引用 zwf1982 于 15-04-13 00:07 发表的回复
去年去时还在建设当中 ,要门票不?
不要吧!还在建中!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