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2-03-30 22:50 IP属地:未知
试驾活动持续了一整天,基本分为道路和场地二个部分。道路体验是从广州天河希尔顿酒店前往珠海航展中心,单程170公里左右,回到住处已是晚八点。
奥迪提供了所有四款发动机车型供参与者体验,当然不可能每个人都能把四款车型摸到。本人在去程获得50TFSI,也就是3.0T那款车,回程则驾驶30FSI,就是2.5FSI自然吸气发动机。 驾车时间不算长,简单归纳如下几点,尽可能客观表述,但也属个人观点。
先说50TFSI:
一、发动机:以前开过Q7和新A8L的3.0T,也玩过朋友的卡宴3.0T, A6的3.0T是第一次驾驶,上手不过20分钟,就再次感慨,3.0T数次摘取十佳称号真不是忽悠出来的,那种即踩即有的迅捷反应确实让人兴奋,当然要在动态模式下才可以,必须的!
二、S tronic变速箱: 3.0T在普通输出功率调校下就可以随心所欲地配合驾驶者的指令,不得不说这款7速S tronic双离合波箱功不可没。大脚油起步时的档位切换时间极其短暂,几乎无法察觉。在130公里时速下尝试了至少四次的kick down动作,档位从7速直接落入3速,引擎转数也顷刻达到6500转,提速至200公里的时间应该在三秒左右。不过,紧急减速过程中,能够察觉到波箱轻微的切换动作,对于如此激烈的驾驶方式,S tronic的这个动作不仅是正常的,也是可以忍受的。
三、驾驶模式:舒适与动态的区别可以这样形容,基本就是两部车的感觉。舒适模式下,转向特征轻滑、悬挂柔软、油门温顺,后座的乘坐体验应该达到巅峰,路面上的普通凹凸导致的颠簸基本被吸收,此时要是来点小资音乐,按摩座椅开启....,舒服去吧。老板下车后,司机可以放置动态模式,不敢说秒杀一切,但同级别者应该只有吃灰的份儿。50款车型还有个“高效模式”,应该是为了最大限度节油而设,驾驶体验与舒适模式差别不大,也许悬挂设置没有那么柔软。
再说30FSI:
发动机和CVT:2.4发动机开过一段时间,动力上讲,这款2.5感觉没有明显的提升(如果有5%的变化,是很难比较的),但转向特征比过去的2.4车型舒服了很多,可以说是丝滑般的感觉,尤其是原地转向时。由于从50车型直接换30车型,动力差异的确太大了,开这个30的脾气还真不能太暴躁了,动态模式比自动模式提速快了很多,也依然与50差距巨大。CVT的线性优势太适合市区的日常行车了,七、八十公里的时速以内,转速基本都在1500以下,不节油才怪!
场地操控体验:
转向:
场地项目的安排充分显露了新a6电子机械转向系统的优势,高速蛇形过弯、紧急并线的动作不但考验了诸如ESP、扭矩自动分配等功能,与老款更直接的提升则体现在转向齿比的可变性,给驾驶者在极端情况下的操控提供了信心。个人感觉这是A6动感特征的重要部分
全功能的自适应巡航ACC:
这套东西直接从新a8移植过来的,它与其它厂家最大的不同在于0-30公里时速的全功能,也就是说停车、起步都是自动的,很多ACC(包括老A6)在30公里以下时速是不工作的。
泊车系统:
平行泊车和直角泊车,时间关系,这个项目没有亲自操作,只是观察了一下动作,完成的很精准。
刹车系统:
刚开始的几分钟内,感觉新A6的刹车系统敏感度不如以前,但很快就能适应。说白了,它的刹车反应不是那种一碰就有的感觉,但后期的力度还是可以给人信心的,不会有停不住的感觉。
总体讲,新A6在内外观上可以说是改头换面的变化,彻底走出了原有的套路。在动力提升上,很多车友看了数据后觉得提升不大,个人以为从奥迪的角度,可能没有把单一的动力作为新A6L的主攻方向,这并不说明四个圈圈没有这个能力,道理很简单,2.0T(EA888)的调校空间很大,3.0T就更不用说了,改装店都能做的事,厂家做起来也不会难。
现在坑爹的是油价,新A6除了外观和内饰,很多功夫用在了高效上,毕竟A6的主人极少去飙车、极少暴躁驾驶。
[ 本帖最后由 car_fan1368 于 2012-3-31 01:0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