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爱卡触屏版
发表于 2024-05-11 16:25 IP属地:未知
以前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句话“犹太人是一个懂得感恩的民族”。
但随着网络越来越发达,犹太人的“感恩事迹”也越来越被网友所知悉。
比如,拯救过6000多名犹太人的瑞典伯爵福尔克·贝纳多特,结果死于犹太复国主义分子枪下、再比如,极力要求轰炸南斯拉夫的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而南斯拉夫人曾拯救过她的家族。
以色列一直伪装得很好,它们的驻华大使馆以前年年都要向各国在二战期间对犹太的救助感恩一番。
然而,
...
1. 《反犹太主义意识法案》并非近期唯一的涉犹太人法案,但此前的法案内容不具强制性。如果新法案通过,美国人将因定义宽泛的反犹言论获罪。这会分裂美国甚至犹太族群本身,因为很多犹太裔明确表示,批评以色列不等于反犹主义。
2. 该法案规定的11条反犹行为引用自国际大屠杀纪念联盟,而后者的“反犹主义”定义本身就有争议,批评者认为该定义过于宽泛,可能对美国学术界和公众讨论产生寒蝉效应。民主党众议员贾亚帕尔指责共和党人视反犹太主义为政治手段。
3. 犹太人的影响力囊括美国立法、司法、行政各领域,对各项政策的出台、执行、监督都能够施加较大的影响力,尤其是以美国-以色列公共事务委员会(AIPAC)为代表的院外游说集团。但犹太人控制美国政治全局以及经济金融体系的观点并不成立,犹太团体更多是确保犹太人自身利益,而非有能力操盘整个美国。
4. 围绕巴以相关的**活动,成为美国大选前两党高层展示自己政治态度的角力场。目前拜登在不同群体中左右为难,亲以色列群体批评他支持不到位,而许多年轻选民批评他过于支持以色列。在**人口较多的关键摇摆州,拜登支持率已经落后于特朗普,这可能影响他内外政策的调整。
总括起来就是对犹太人仇恨的某种看法以及导致的相关危害性行为,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11条:
1. 以激进意识形态或极端宗教观的名义伤害犹太人,或者为这类行为辩护。
2. 对于犹太人集体,做出虚假、非人性、妖魔化或陈规定型的指控。 比如提及关于犹太人的神话、世界犹太人的阴谋、犹太人控制媒体、经济、政府或其他社会机构。
3. 指责犹太人应该作为一个民族、对单个犹太人或群体所犯下的真实或想象的不当行为负责,甚至对非犹太人所犯下的行为负责。
4. 否认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及其支持者和同谋对犹太人进行种族灭绝的事实、范围、机制(如毒气室)或意图。
5. 指责犹太人作为一个民族,或以色列作为一个国家,捏造或夸大了二战大屠杀。
6. 指责犹太公民更忠于以色列,或更忠于全世界犹太人的所谓优先事项,而不是为他们自己国家的人谋取利益。
7. 否认犹太民族的自决权,例如声称以色列国的存在是种族主义的表现。
8. 采用双重标准,要求以色列采取任何其他民主国家都没有期望或要求的行为。
9. 将当代以色列的政策与当年纳粹政策进行比较。
10. 让犹太人对以色列国的行为集体负责。
11. 分发含有否认大屠杀或反犹太主义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