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福克斯论坛 >  回忆制造机,陪我一起成长的福克斯

发表于 2018-10-12 18:00    IP属地:未知

查看 157.2W | 回复 2
回忆制造机,陪我一起成长的福克斯
工具?玩具?伙伴还是导师?
对你而言,汽车是怎样一种存在?
相信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
对我而言,以上三者皆为正解。
或者说,同样一台车,往往会在你生活的各个阶段,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特别是你人生中拥有的第一台车……
【您好!我是一个无聊到给车取名字的人】对我而言,一台生产于2005年的三厢福特福克斯运动版“恰好”扮演了这个角色。当然,看到这段文字的你,也可以叫她“小绿”。非常幸运地,我是她的第一任车主。
“小绿”之所以被称作小绿,完全是因为她天生就就被工厂涂装成了“碧波绿”的颜色。你可以说我很无聊,但作为区分家里其他车最简单的方法,“大灰”“大黑”“小绿”“小蓝”之类的名字也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笑】。不同于同时代销量极高的几款1.8L福克斯,搭载了2.0L Duratec发动机和MTX75运动变速箱的的“小绿”天生就带有原厂提供的包围和扰流板,虽然我知道这些空力套件在99%的情况下,只会对视觉效果有帮助,但我对此并不在意。因为对于大部分20岁出头的年轻人而言,名字里的“运动版”三个字以及能让她显著区别于其他福克斯的外观,就足够满足的“虚荣心”了。
在拥有小绿的最初几年,就像大多数对汽车充满热情的“傻小子”一样,对汽车的热爱总是让我对改装充满了各种幻想。但家里老派的用车思想以及2000年初北京不算丰富的改装资源让我并不敢轻易“试水”改装圈,但对海外改装资料的收集却几乎没有停止。在最初拥有她的几年年里,“小绿”一直维持着原厂状态,由于平时驾驶她的机会也不多,所以一直到2011年,他的里程表没超过4万公里。
【改装…学习比花钱更重要】随着2012年“世界末日”的到来,在同事的推荐下,我终于开始逐步完成自己的心愿。时至今日,改装界一直流行着一句“谚语”——一低遮三丑,百改降为先。于是我给“小绿”安装的第一个改装零件,就是绞牙避震器。这件事儿在如今的我看来,实在不够理智。
其实这时的我,对于改装还谈不上有什么理念。但我至今依然认为无论怎样的改造,车辆性能的稳定可靠是一切可能性的基本,所以对动力的需求我始终认为换一台车才是更好的解决方案。至于审美方面,我对具有高度完成度的原厂概念车与设计稿中饱满线条充满痴迷。于是我一个不小心就掉进了名为“HellaFlush”的,这个几乎改装领域人人都绕不过去的“邪教”。当然,不同于很多人喜欢直接定制夸张的车体套件和轮圈,我更希望能让自己的量产车在保留生活功能的同时,尽可能回到“概念车”的清爽状态。
话题回到2012年……以2018年的眼光来看,想要实现降低车身的方法有很多,运动避震器套装、绞牙避震器、气动避震器等各种品类不一而足。而绞牙避震器,则属于其中价格偏高,一般店家又很难调校到良好状态的选择。不过,在当时看来,想要降低车身,除了绞牙避震器以外,唯一的选择就只有“短弹簧”配合原厂避震机这个选择而已。
换上绞牙避震器之后,整台车变得不再舒适,每一个坑洼和减速带对我而言都成了痛苦的来源。但当时的我并不这么认为,由于常年驾驶和乘坐保养良好的原厂车,硬邦邦的驾驶体验对我来说充满新鲜感。当然,记好路上的每一处危险,躲井盖和控制离合器温柔的通过减速带,也成了我的日常必修课。
在经过几周的熟悉后,换轮毂的想法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但此时的我依然天真的认为轮毂无非就是挑个好看的外观,找个质量好的品牌,然后直接装车了事。于是,,一款名叫HRE P40的轮毂被装在了小绿身上。很遗憾的是,这是一套假圈(价格我就不说了,丢人,现在买套正品低端ENKEI应该都没问题),但当时轮毂PCD孔距5*108的正品轮毂不是天价,就是奇缺。所以,有那么一段时间,几乎北京每一台换过轮毂的福克斯车主,都有一套假的HRE P40,后期似乎还有假的BBS FI之类的也曾经风靡一时,不过那都是后话了。
由于轮毂稀缺,一群不想用假轮毂,却在开福克斯的人(比如我),建立起了一个名为108*5tance的QQ群(当时微信还不普及),有了各处乘员互通有无,轮毂的资源也就逐渐丰富起来。
在几经周折后,我终于找到了一套来自奥迪A8轮毂,它采用了和原厂5辐轮毂几乎同样的设计,尺寸则从16提升到了18寸,辐条则配合尺寸的增加而更粗壮,也更接近于概念车的给我的感觉。于是我毫不犹豫的出手了。
不同车辆之间换装轮毂,就涉及到使用Hub(又叫轮毂变位器、法兰盘、转矩盘等)来转换轮毂的PCD规格,由于很多没有搞清楚轮毂的详细数据,在第一次订货的时候,把中心孔的尺寸错填成了66.6mm(实际为57.1mm),白白交了学费……但这只是开始,为了配合车身轮廓作出合适的后轮倾角,繁复测量下摆臂,自己用CAD绘图计算了正确的倾角数据……也正是这些林林总总麻烦和困扰,勾引着我不断的在维基百科、各种论坛中学习,而新轮毂真正以理想的状态装车,几个的时光已经悄然而过。
【帅气的气动悬挂,折磨死你不偿命】在接触改装的这段时间,让我补充了关于汽车大量的知识,也让我这个理工科学生的知识体系在现实中有了用武之地。在这个过程中结交的友谊,对我而言更是无价的宝藏。
安装气动悬挂的前后,也是一波三折。为了追求更加“极致”的姿态,同时不损失日常行驶的通过性,一套能够自由调整高度的气动悬挂对我来说已经迫在眉睫。由于工作关系,天生对电磁阀的不信赖,导致我并没有选择带有遥控升降和高度记忆功能的气动悬挂系统,而是选择了结构简单可靠的手动阀门结构(其实现在电磁阀的技术更加先进,可靠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由于我选择的店家并没有什么安装经验,所以在安装后不久,我就选择自己动手重做供电系统和导气部分的走线。在这个过程中,来自房山良乡的各位福克斯车主帮了我很多,从帮我安排自己动手的场地,到帮我理顺电路,查找气动系统的漏点……很多耗时费力的工作,都是在我和他们的帮助下共同完成的。
我想不爱车的人恐怕很难想象这样的场景:凌晨1点的地下车库里,灯火通明。一群满脸汗,满手血,筋疲力尽灰头土脸的小伙子,看着自己刚刚完成的爱车傻笑时那种喜悦。
【旅途轶闻】……这是非常诡异的一天,我和朋友约好在南戴河火车站见面,但他们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拖延到了深夜才姗姗来迟。由于父亲单位在北戴河设有很多疗养基地,我从小学开始的每个暑假都会来这里住一阵子,对秦皇岛一带的气候非常熟悉,不过深夜突然起了这么浓重的海雾的情况却还是头一次。为了能接到他们,我在导航的规划下,走了一条从来没走过的国道。浓重的雾气中,能见度甚至不足5m,为了安全我只能放慢车速在深夜的国道上缓慢行驶。
——【前方高能】——在国道穿过一片黑暗的柳树林时,雾灯突然扫过一个白色的影子,影影绰绰的雾气中似乎还有一缕黑发飘动……我赶紧停车,车灯被雾气散射,反而更加看不清楚。我轻轻拍了一下喇叭示意,影子却一动不动。我不敢下车,就以极慢的速度开车往前移动。这时,只听车头传了来轻微的“唰~”的一声。我知道这时前保险杠下方的护板碰到什么东西的声音,这个位置正好位于人影的斜侧方。我停下车,炸着胆子下车查看情况,发现车头下方有个非常高的减速带,由于雾气浓重从车内的角度很难注意到,而我刚才的注意力又集中在披头散发的白影子身上,完全没有发现减速带。
其实我经常在城区里面对减速带的我来说,对于气筒悬挂系统的通过性还是相当放心的,不论是地库还是不好的路况。只要升高车身、注意车速,基本都能顺利的应付。于是我赶快跑回车里(低着头,不敢看人影的方向…)稍微提升车身,慢慢开过减速带,按着导航的提示继续前往车站。我把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在车里水绿色的仪表盘上,虽然和外面只隔着一层薄薄的玻璃,但她带给我的确实如同“家”一样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峰回路转】——接下来的故事就很厉害了,我在半个多小时后顺利接到了朋友。在我沿着刚刚的路线返回时,大雾已然散尽,我和小伙伴儿诉说着刚刚路上发生的诡异事件,说话间那个减速带依然近在眼前。然而,刚刚旁边的白色影子和诡异的黑发,则变成了一个褪色的白色铁板,锈迹斑斑的铁板上,画着一个已经看不清面容的警察叔叔和八个几乎看不清轮廓的大字:“雨雾天气,减速慢行”……T_T!
其实我对车子非常的爱惜,特别是先后换了绞牙避震和气动避震之后,形式高度低了不少,我很不舍得冒险刮伤底盘,所以基本会轻易涉足未知的路况,但是在南戴河新区的这次“冒险”依然让我记忆犹新。特别是在黑乎乎的未知环境中,驾驶舱中柔和的绿色光芒,给我带来的安全感,始终令人怀念。
【遗憾与期待】虽然换了新车,但“小绿”的身影却在离别的瞬间印在了我的视网膜上。“小绿”的新主人在我手中接过钥匙,她安静而缓慢的离我越来越远……这时我意识到,我从来没有见过行驶中的她。从相遇到离别,一直都只是我一个人在驾驶,我从不曾想过用自己的双眼看着她安静的行驶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但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至于现在的我,已经在自己心中展开了名为“My Mille Miglia”的巡礼,我会带着车子一起,在尽可能安全的前提下,去一切车轮能够驶过的地方——比如呼和浩特,银川,乌海,大连……虽然腰实在很疼…【笑】。既然政策法规让我们只能成为彼此生命中的过客,那我能做的,就只有趁还在一起的时候,尽可能制造更多的回忆。
虽然在新车主手里,小绿似乎被照顾得很好。但如果再给我一次做选择的机会,我更希望给她换一副外地牌照,这样她就能继续留在我身边了。你也许会觉得这样做很傻,但对我而言,她早已不再是一台简简单单的车,而是我至今依然无法忘却的伙伴和导师!虽然由于很多原因“小绿”不能永远陪伴在我的身边,但她却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回忆之一。当然,此时此刻我也有了新的期待,那是传承于小绿的被称为“氮光蓝”的美妙蓝色。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