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24-10-08 23:59 IP属地:未知
查看 140.4W | 回复 20
山东唯一的罗马式式天主堂
临沂天主教堂(The Cathedral of Linyi Diocese)又名“天主教临沂教区主教府座堂”,原名为“圣若翰大教堂”、“圣母升天堂”。是山东省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它矗立在临沂市区兰山路中段,王羲之故居斜对面是临沂天主教的中心。临沂天主教堂是由德国诺广训神父联合比利时和荷兰等国教会筹资建设。于1903年破土动工,历经近十年竣工,教堂宽17.5米,长43.2米,钟楼高36米,整体面积为854平方米,可容纳1000多人,是山东省唯一的罗马式建筑教堂,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王羲之故居出来地图索引抗战遗迹。

马路对面就是天主堂。

问了下小姐姐参观秘诀。

侧门进

临沂天主教堂是由德国诺广训神父联合比利时和荷兰等国教会筹资建设。

热烈庆祝国庆75周年!这座天主教堂是当时临沂城最高的建筑。教堂正面三门,并附有五块石碑,上书“天主堂”、“万有真源”、“掌管天地”、“真主圣殿”、“普照恩光”,由清末刑部主事王思衍所写。

于1903年破土动工,历经近十年竣工,教堂宽17.5米,长43.2米,钟楼高36米,整体面积为854平方米,可容纳1000多人,是山东省唯一的罗马式建筑教堂,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院子里的附属建筑

新四军军部旧址就在这里,一会儿去找寻,华东局旧址就在东边200多米。1945年10月,中共中央华东局在了天主教堂附近成立,新四军军部设在教堂后院,共和国元帅陈毅在此办公。

补两张华东局旧址,只有周四才能预约参观

赞一个,我的车子免费存华东局院子里了。

难得呢能进教堂参观

1938年教堂在临沂大屠杀中庇护了数千临沂人民性命。

教堂内部为拱形圆顶,雕花柱头,外部建有高低5个尖塔,正面中间为钟楼,内设有三个铜钟,钟楼上有十字架。

大堂共有雕花彩色玻璃窗18个,正门内上方有大型管风琴,该风琴木质结构,文革时期被毁坏。

1903年破土动工,历经近十年的时间,于1913年(民国二年)工程竣工。由于当时正处在清末军阀混战年代,这给施工造成了很大障碍,据悉,教堂里的大石柱子是从沂水借沂河的“航道”,水运到临沂的。包括祭台上的圣母像和古瓦等,也是从德国空运到临沂的。修建教堂的工程款也是由德国、比利时和荷兰等国的神长教友们,给予不断地捐助。

1892年,德国圣言会士鲁南代理主教安治泰以及意大利籍福若瑟神父,将天主教信仰从沂水县王庄传入沂州府(今临沂市)。1903年,德国神父诺广训来临沂,在福若瑟神父的指导下,于1905年建成主教府楼群。1907年修建仁慈堂,收养女婴。1903破土动工,历尽十年,在籍福若瑟神父指导下,由德国籍诺广训神父,借助德国、荷兰和比利时等国教友的捐助,于1913年(民国二年),筹资建成了宏伟壮观的罗马式临沂大教堂。

近距离欣赏

侧门出来拍一张

去后院探寻新四军军部

1945年10月,中共中央研究决定成立华东局,饶漱石任书记,陈毅、黎玉任副书记,局机关设在天主教堂对过,新四军的军部设在天主教堂的后院,陈毅、粟裕、黎玉等领导的宿舍、指挥部会议室和各部机关办公室均设在南堂的后院、东院和南院二楼。

1913年,临沂天主教堂竣工,名为“圣若翰大教堂”,又在临沂城北门里路东旧教堂处修建了“仁慈堂”,该堂前后共收养了200余名女婴。

旧址在此

保护

银杏果

不错

参观完毕

句号。
[
本帖最后由 一车米 于 2024-10-09 11:36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