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24-08-29 18:38 IP属地:未知
查看 43.3W | 回复 27
【长夏未央】徐博镇馆之宝金带扣
金带扣是1994-1995年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文物,现收藏于徐州博物,是徐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狮子山楚王墓出土了2条形式相同金扣腰带,腰带重叠放置,通长97、宽6厘米,两端为纯金铸成的带扣,中间由用丝带编缀三排海贝组成的带体,海贝中夹缀了数朵金片做成的花饰。两副带扣厚度和重量不同,但尺寸和纹饰基本相同。

同时出土的西汉镶绿松石鱼龙形金带钩
◇ 历史年代:西汉
◇ 藏品尺寸:长3.5、厚3厘米
◇ 藏品来源:徐州狮子山楚王墓
带钩为鱼龙形,屈体张口,盘卧在圆纽之上,富于动感。口内吐一长舌,向后弯曲成钩。鱼体中镶嵌一颗绿松石,创意新颖,精致异常。

这组是簸箕山出土的

这副金带扣无论是造型还是工艺,都是目前所见汉代最华美、系结方式最先进的带扣。专家考证,“二兽食马图”的艺术风格类似于黑海北岸斯基泰王国独特的“野兽纹”。

徐州博物馆大汉气象展厅展出有一副金扣缀贝腰带,腰带两端各有一枚金带扣,并附金扣舌一枚。它于1995年在狮子山楚王陵外墓道西一耳室中出土,带扣形状相同,内容相对,长13.3厘米,宽6厘米,扣舌长3.3厘米,奢华程度堪称汉代的“爱马仕”,不愧国家一级文物。

这副金带扣上刻满了浮雕式的图案,其画面主要刻画了三只动物。一只熊与一只猛兽双目圆睁,利爪遒劲有力,按住被捕获者,在贪婪地撕咬。被撕咬者应该是偶蹄类动物,似是一匹马,身躯匍匐倒下,后肢扭曲,反转挣扎,一兽的利齿紧紧咬住它的脖颈,熊则在撕咬它的后肢。金带扣主体纹饰的周边为勾喙鸟首纹,带扣后背为素面,有纤维织物附着,四边凸起边框,中部有两个横向双环钮,每块带板的内下角有一略近三角形的小孔,以便扣舌穿入。扣舌长3.3厘米、宽0.5厘米,形状类似鸟舌,后部有鼻穿,主要用于两块带板间系结之用。

金带扣最具价值的不是大块的黄金,而是表面异彩纷呈的图案。

金饼

汉代是对外开放的时代,即使在与匈奴战事不断的时期,贸易与文化的交流也从未停歇。徐州地区发现的金带扣,就是与草原文化交流碰撞的产物。具有中亚地区装饰风格的金带扣,图案艺术令人瞩目,彰显了汉代艺术中野气和霸悍以及生死之际所爆发出的恐怖与狰狞之美,也正是受北方游牧民族的动物纹风格影响所致。汉代金属工艺品制作还充分地吸纳了楚文化中天真狂放的浪漫精神,出现在金属工艺品上的动物纹饰,既具有楚文化中柔和婀娜的线条,也有北方游牧民族勇猛刚健的气势,两者在汉代艺术中交相辉映,各尽风采,道出了大汉王朝的

西汉乃至以前,在我国从南至北,从东至西,均能发现有动物纹传播影响的痕迹,足以说明该时期这种造像风气的普遍流行。这种动物图像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应用,即使在死后的随葬品中亦被作为首选的对象。大量的动物搏斗纹饰,一方面是草原动物生存竞争的真实写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游牧民族的某种观念、情感和信仰,表现出他们勇猛强悍的性格及尚武精神,将自己比喻为勇猛的野兽,期望以强大的力量去猎获动物、战胜敌人。

和亲公主得善终。

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