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24-08-12 00:26 IP属地:未知
查看 39.1W | 回复 38
【出游时光】辽博镇馆之宝耀州窑青瓷飞鱼形水盂
本季镇馆之宝辽宁省北票市水泉出土的五代(907—960年)耀州窑青瓷飞鱼形水盂,高9.3、长14、宽7.4厘米。整体造型设计成龙鱼形,上颚向上翻卷,双翅高振呈飞翔状,鱼尾商桥,呈“U”字形,器内隔成前后两室,底置小圈足。白瓷胎,胎质细腻坚硬。内外施满青釉,釉色润泽晶莹、青翠欲滴,足根无釉。

各种辽塔

卤簿钟是北宋的文物,上是靖康耻的历史见证。

龙形钟钮特别。钟形体正圆,呈桶形。钟身由弦纹分隔成六层:第一层为钟顶,呈半球形,上铸双龙钟钮;第二、三、四层凸铸“卤簿仪仗”与“宫卫”纹饰,皆宋代服制,分别是“车辂”、“旗仗”和“宫卫”三个部分;第五层为山林、树木、屋宇、人物;第六层为海水、仙人、蛟龙。口部有“右街僧官(押)宛平县仰山院官(押)”阴刻文字1行13字,并有清代加刻“大清乾隆年造成”六字款。

宫阙高大上。

此卤簿钟铸于宋徽宗宣和时期。据考证,此钟约于靖康二年由金人自汴京(今河南开封)掠运至燕京宛平县仰山寺,清乾隆年间加刻清乾隆年款后运至承德,后由汤左荣从承德盗运至其奉天官邸(即辽宁省博物馆旧址)。解放后,入藏辽宁省博物馆。

辽博馆藏的白釉黑花葫芦形倒装壶是金代的器物,辽博的资料显示,其高28.4厘米、腹径17厘米、底径8.8厘米,器胎呈淡黄色,施白釉,釉层较厚,足根露胎。

传说中的东方魔壶 ,造型奇特,巧夺天工。这个酒壶是葫芦形,最上部堆塑出一尖蘑菇形钮,看着像是壶盖,但是打不开的,也就是壶盖与壶身是一体的。壶下置圈足,足壁较厚略向外撇。壶体一侧塑一四爪龙以作壶柄,龙张口立角,怒目旁视,前爪附于壶顶,龙身直立,尾部卷曲,后爪抠住壶下腹,模样甚是古拙剽悍。

短流也就是壶嘴,与腹连接处塑一小人骑在壶嘴上,栩栩如生,极富生活情趣。上腹绘九个小黑斑组成的菱形花纹数朵,流口绘黑彩一周,龙柄和流上的骑人亦点施黑斑,下腹刻覆瓣仰莲,莲瓣间刮小竖沟纹,并施倒置的三角形黑彩。

这个酒壶最大的特点就是没用能打开的盖子,也就是说,酒没法从上面倒进壶里。那么酒是怎么装进去的呢?就是我国工匠们巧夺天工设计出来的有“东方魔壶”之称的倒装壶了。名字很直白,就是倒着装。
在这壶的圈足内有一能够往里倒酒圆的孔,与壶体内的注酒管相通,装酒的时候需要将壶倒着放,酒装满后正着放,倒酒的时候正着倒就行了。往壶里倒酒时,酒不会从口部流出来;注满酒后,将壶方正,也不用担心下边的小孔会漏酒。这种巧妙的设计,使用方便的同时而且因为盖子是死的灰尘不会掉进壶里所以卫生,是中国古代酒文化所独有的特色酒器。

金代,钧窑梅瓶。

啧啧,太下功夫了,白瓷烧制的地契。

辽三彩魔蝎形壶抢眼。

辽绿釉贴团龙菊花纹双孔鸡冠壶 是辽博收藏的众多鸡冠壶中的珍品。陶瓷材质,整件陶瓷通体深绿色,壶身两面分别以不同花纹进行装饰,一面为团龙 卷云的组合,另一面为折枝菊花 流云。

镇馆之宝五代耀州窑摩羯形水盂是五代时期耀州窑的瓷器,1971年出土于辽宁省北票市水泉1号辽墓,第三批禁止出国的国宝。

五代耀州窑摩羯形水盂,高9.3厘米,长14厘米,宽7.4厘米;整体造型设计成龙鱼形,上颚向上翻卷,双翅高振呈飞翔状,鱼尾商桥,呈“U”字形,器内隔成前后两室,底置小圈足。白瓷胎,胎质细腻坚硬。内外施满青釉,釉色润泽晶莹、青翠欲滴,足根无釉。

五代耀州窑摩羯形水盂反映了制瓷工匠的创造性和丰富的想象力,青釉晶莹素洁,胎质细腻坚硬,为耀州窑的精品之作。2013年8月19日,国家文物局将其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水盂胎体纯白,胎质细致坚硬,器内外均施青釉,釉色清淡,晶莹素洁。

通体作龙鱼形,龙首鱼身,鱼腹下为平底圈足,以定器身。龙首口部特大,略显夸张,上唇卷起,塑贴俩小原点作眼,眼上贴勾形独角,对龙首面貌是作了艺术性的简化处理。鱼身雕满鱼鳞,双翅伸展,尾部高扬,尾鳍开张,全身弯作“U”形,于平衡中呈现优美姿态。翅膀和尾部周边塑贴小圆珠,暗示龙鱼正从水中翻飞而起。

珍品辽三彩

外边大雨倾盆。

继续参观

印章馆

啧啧,丘处机的弟子

阜新玄真宫,有机会去看看。

明朝古墓石像生

丹东的虎山长城那年自驾发大水没让进景区。

九门口长城自驾过,是少见的水关。

当年的大杀器

自驾过一次。

好慈祥

大礼包

海城还有一个著名的大悲寺。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