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24-07-17 18:52 IP属地:未知
查看 23.3W | 回复 48
【精彩大比拼】广东名楼镇海楼(下)
继续参观。镇海楼楼高28米,呈长方形,宽31米、深16米,下两层围墙用红石砌筑,以上为青砖墙;底层墙厚3.86米,以上逐层递减;有复檐5层,绿琉璃瓦盖,饰有石湾鳌鱼花脊;建筑逐步向上收减宽度和深度,令到镇海楼形似塔又似楼;楼顶正面悬挂“镇海楼”横匾,两旁悬挂一副对联:“千万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楼内常设《广州历史陈列》展览,展示广州五、六千年来的文化、风俗和城市发展等历程;楼前碑廊有历代碑刻,右侧陈列有12门古炮。

来一组镇海楼登顶皂片。

越秀山下高楼林立。

楼下的体育场。

不远处的孙中山纪念碑。

镇海楼在此高悬。清代兵部尚书彭玉麟撰写的楹联,题广东省广州越秀山镇海楼:
万千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
五百载,故侯安在?任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
这副对联不仅展示了彭玉麟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英雄的敬仰之情。镇海楼作为广州的标志性建筑,见证了广州乃至中国的历史变迁,而彭玉麟的对联更是为这座古楼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参观完毕镇海楼内的广州博物馆,下楼。

石狮有雌雄共2只,位于镇海楼前,由红砂岩石雕成,东西成对,雕饰简朴古拙;

雌狮在西,左前足踏球,右前足微提起抚着小狮;

雄狮在东,右前足提起踩一绣球,左前足直支于地。

碑座

碑廊

城墙俯瞰赏花花

垛口看花

城下

国保碑

一排古炮

广州博物馆收藏的古炮不少。

这尊一看就是洋炮。

广九火车站大楼奠基石。

清朝探花书写的石额。

啧啧,孙中山遗嘱石刻。

洋炮应该都是广州沿海炮台拆过来收藏的,露天存放没有锈迹。

有膛线,后堂炮,能打开花弹。

旋转膛线。

年应该另有座圈,能调节高低方向。

保养的真不错。

炮架上有洋文

德国克虏伯出品,口径220毫米,原位于黄埔炮台。

这门炮的膛线是直的。

镇海楼,初名望海楼,《明一统志·广东布政司·广州府》 有记述:“望海楼,在府城上北,本朝洪武初建,复檐五层,高八丈余。”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广东提督蔡经和总督张岳相继将毁于火劫的望海楼进行原址重建,题名为“镇海楼”。这是镇海楼正式更名,俗称“五层楼”。

炮尾和现代火炮差异较大。

跑栓应该遗失了。

这些是地产铸铁前装炮。

道光年间铸造,鸦片战争时期在越秀山城墙上做为城防炮。

陈毅《登广州镇海楼》
羊城高楼接大荒,五百余载镇海疆。四时花木春烂漫,满腔语调古铿锵。
百年海舶带灾祸,历代谪宦富篇章。最是人民革命好,黄花岗连红花岗。

陈恭尹《镇海楼》
清尊须醉曲栏前,飞阁临秋一浩然。五岭北来峰在地,九州南尽水浮天。
将开菊蕊黄如酒,欲倒松风响似泉。白首重阳惟有笑,未堪怀古问山川。

丘福灿《镇海楼》
白云飘素山诗意,越秀繁世仙气灵。红砖片瓦青尤在,铁炮烟火魂未销。

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