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24-04-24 19:12 IP属地:未知
查看 106.4W | 回复 38
【春与夏之记】雨游韬光寺邂逅奶牛猫
韬光寺坐落于北高峰巢枸坞,儒释道三栖圣地,历来以朝拜、观海而著称,为吴越信众上香必到之处。创建于唐穆宗长庆年间(公元821-824),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年)吴越王重建,改名广岩庵,宋真宗大中祥符间(1008-1016年)又名法安院,后寺以人名,为韬光寺,距今已1100多年。民间传说取韬光寺金莲池的泉水治病,效果极为灵验,因此,韬光寺的香火非常旺。
韬光寺几经毁建,1961年不慎失火焚去一殿后,改建为现今的样式。韬光寺复建工程于2007年初开工,建筑形式小巧玲珑,殿宇清新雅逸。恢复了韬光寺历史上著名建筑观海楼,重现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的美景。另外,曾由清代乾隆帝御题赐名的“法安堂”也得以恢复。其他恢复重建的还有大雄宝殿、观音殿、禅师殿、一鸥亭、山门等。“竹色迷行径,泉声落翠微。到来尘虑净,室外白云飞”的韬光寺风采和非凡气势,于2008年10月初又展现在游人的面前。

北高峰游览了天下第一财神庙后下山到半山亭右转下山没多远就有灵隐景区收费口,45元,不含灵隐寺的门票。继续下山没几步右手就是韬光寺。不知道韬光养晦是不是来源于此。

杭州韬光寺是唐穆宗时期蜀地名僧韬光禅师所建,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年)吴越王重建。1982年韬光寺被大火烧毁后,改建为一座敞厅,名“白云深处”。2006年起整治修缮。

韬光寺建筑的整体结构大致符合“一正两厢”的中国传统建筑格局,却又根据山体的走势而有创新。其中轴线底层是大雄宝殿

中间是法安堂,最上层是吕纯阳殿和祖师殿,为寺院主体建筑,多为两层通透式结构,通过各具特色的雕刻门窗,把室内和室外融为一体,裸露的青砖,白色的墙体和枣红色的门窗,和以黄色为主色调的传统寺院相比,别具一番风味。

雨中大雄宝殿

火种不灭

大雄宝殿四个字是赵朴初题写的。

大雄宝殿门前一只奶牛猫在避雨。

乖乖的,很懂礼貌,当我搜出包里的猫粮喂给它后,大声的喵了两声歇歇才大口的吃了起来。

沿大雄宝殿右拐,是韬光寺最美的地方,简直就是一个小小的江南园林。

认真学习

奶牛猫淡定,引来游客的围拍。

大悲救苦

殿后

摩尼殿建筑不凡。

一晚亭

大名鼎鼎的金莲池,传说韬光禅师在此引水种金莲。

民间传说取韬光寺金莲池的泉水治病,效果极为灵验,因此,韬光寺的香火非常旺。

移步换景,豁然开朗之感

可惜雨天无法远眺西湖。

丹涯宝洞前是观海镂,建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这里是古时灵隐山中最适合观海之处。亭柱上楹联“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为唐代诗人宋之问的名句,韬光观海还是清代西湖十八景和杭州二十四景之一。

依稀可见西湖晓梦

在韬光寺顶的岩壁内,有一丹涯宝洞,相传为吕洞宾炼丹之地,吕洞宾和佛教有很深的因缘。

《五灯会元卷第八》记载:吕洞宾道经黄龙山,值黄龙祖师击鼓升堂。祖师见吕洞宾,厉声喝道:“座傍有窃法者。”吕毅然出,问:“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且道此意如何?”祖师说:“这守尸鬼。饶经八万劫,终是落空亡。”吕飞剑斩黄龙,剑不能入。遂再拜求教。祖师反问道:“半升铛内煮山川即不问,如何是一粒粟中藏世界?”吕于言下顿悟。作偈曰:“弃却瓢囊摵碎琴,如今不恋水中金。自从一见黄龙后,始觉从前错用心。”于是祖师嘱咐他为佛教护法。

雨滴泛涟漪

对拍

回到大雄宝殿

猫咪保重,再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