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24-03-06 18:10 IP属地:未知
查看 67.7W | 回复 71
【寻春】客家情,甘坑寻
深圳历史短,可游览的名胜古迹几乎没有,这次游览深圳甘坑客家小镇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展览馆,进去参观大有收获,不但系统了解了客家人的来源和历史上五次大迁移,还意外挖掘到了下次来深圳可以打卡参观的博物馆和客家围村,可以说不虚此行。

甘坑的春天到处是娇艳的春花。

遛达到甘坑展览馆

门前不是一般的石狮子

是一对麒麟吧,游客手工盘的亮。

进门大厅。

深圳人的客家记忆。

原来镇子名字来源于边上的山。

甘坑考古最早的年代是春秋时期的陶片。

300多年前的明朝万历年间客家人辗转来到深圳甘坑。

近代甘坑行政隶属。

客家排屋现存最早的都是清朝的。

炮楼院排屋是民国时期的。

改革开放,甘坑换新颜。

客家,又称客家民系,属于汉族,是广东、福建、江西等地的汉族民系,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这一称谓源于东晋南北朝时期的给客制度及唐宋时期的客户制度。移民入籍者皆编入客籍,而客籍人遂称为客家人。

第一次大迁徙是五胡乱华引发中原汉人南迁。

黄巢之乱引发第二次大迁徙,古汀州号称客家首府,汀州就是今天的福建长汀,去年12月有幸自驾过一次,不错的古城,也是红军战斗过的地方。

第一次迁徙基本从山西河南过来

第二次迁徙继续南下。

引发第三次大迁徙的是金兵南下北宋灭亡。第四次是满清入主中原。

南昌起义部队在三河坝有惨烈的阻击战。

第五次也是战乱引发,太平天国运动。

龙头拐杖。

客家服饰。

客家美食

食盒木雕精美。

坛坛罐罐

客家是汉人农耕民族。

各种农具,现在都不用了。

这个不认识,貌似脱稻谷的

好大的石雕油灯。

清朝复界招垦。

好大的耙

康熙雍正年间负责复界的官员。

大秤砣。

轿子

实木桌子,陶瓷凳子。

长嘴茶壶今天还能看见。

硬木雕床今天很名贵了。

猛一看就是舞狮子嘛

麒麟比狮子列害

甘坑麒麟舞小有名气。

近拍欣赏,我是看不出和狮子的区别,除了没有雄狮的大围脖。

这组木雕很精致。

非龙非凤,不知是不是麋鹿还是四不像。

这些以前大户人家才用的起。

这些逐条记录,以备后续来深圳无处可游。

1936年,有西方风情了。

广东文保单位,貌似深圳没有国保文物单位。

这不错

下次来鹏城去看看。

先收藏地点。

这个在甘坑就能看到。

大水田也有炮楼排屋留存。

东江纵队战斗过的地方。

日本鬼子轰炸布吉火车站就是甘坑站。

学习了,东江纵队曾经北撤烟台。

啧啧,甘坑也是红色老区 ,曾生开国少将,东江纵队司令,深圳人。

麒麟舞行头。

甘坑籍烈士。

麒麟舞行头。

客家人重视传统节日。

甘坑凉帽有名

制作图

是过报纸头版,右下角

婀娜多姿

喜酒啊

传统婚礼全流程

坐摸篮有特色。

记几个有兴趣的博物馆下次去看看,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