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24-01-25 15:44 IP属地:未知
查看 128W | 回复 36
【庆新年】穿街过巷鼓浪屿,黄家花园第一墅
鸦片战争以前,鼓浪屿曾长期是一座人烟稀少的荒岛。直至宋元时期,才有“圆沙洲”的名称,明时始用“鼓浪屿”名称。岛上多为半渔半农经济,最初的房屋也多是十分简陋的民房。闽南三角区的原始民居形式,自然影响鼓浪屿的民房形式。因而,在外国人进入鼓浪屿以前,岛上的房屋与大陆本土—闽南沿海金三角(厦门、漳州、泉州)的房屋形式没有差别。现代化的鼓浪屿岛上,还有二进、四进的古老民居建筑群存在。
明末清初直至鸦片战争,鼓浪屿的建筑开始发生变化,西方建筑的涌现。在厦门成为通商口岸之后,外国殖民主义者纷纷来鼓浪屿定居或暂居。鼓浪屿成了他们择地发展的首选地点。鼓浪屿有优越的地理、气候和风景条件,适宜居住,因而,鼓浪屿建筑的90%都是居住建筑。外国人染指鼓浪屿,先是租用民房,行使管理教堂、学校、医院等权力,至实力发展、能站稳脚跟以后,才陆续建造教会学校、教会医院、教堂、圣教书局、领事馆。最大量建造的还是公馆、别墅等居住建筑。大量早期出国谋生的华侨在事业有成之后也纷纷回到闽南祖籍,选中了鼓浪屿为最佳的落脚点,纷纷投资鼓浪屿,兴建了很多离宫别馆。有很多建筑的规模是十分巨大的,超出了外国人,耗资也是十分昂贵的,往往选择最为上等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在鼓浪屿岛上,这些规模宏大的离宫别馆许多已由政府改作公共性建筑使用。

早晨6点半,天已经全亮了。

鼓浪屿的商家不早起,因为大部分人住在厦门不住鼓浪屿。

历史风情建筑多。

这个楼有特色。

按路牌指示去探访一下福建省委机关旧址。

漂亮的建筑。

红杏出墙。

窄巷。

啧啧,青春照相馆

鼓浪屿砖红建筑不少。

都是之前的有钱人盖的

石头门楼有特色。

鼓浪屿很干净。

一群别墅

不错的历史风情建筑

石头门套是闽南特色。

这楼漂亮,候守约宅。
[
本帖最后由 一车米 于 2024-01-25 16:2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