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福建论坛 >  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看俄罗斯的前世今身——我的俄罗斯旅行见闻

发表于 2024-10-19 21:26    IP属地:未知

查看 97.4W | 回复 37
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看俄罗斯的前世今身——我的俄罗斯旅行见闻
爱卡币+7
共获得爱卡币
       最近看新闻,俄乌战争打了两年多不仅没有结束的迹象,反而战火已经延伸到俄罗斯国土上,愈打愈烈。回想我们六月初去俄罗斯旅游时的情形,彼时的俄罗斯本土还一派外紧内松,祥和平静,根本感觉不到这是个战争中的国家。其实,一部俄罗斯的历史,就是侵略和被侵略的历史,但愿眼下的战争能早日结束,重归和平!
       想去俄罗斯看看一直是我们的心愿。俄罗斯东正教堂色彩浓烈的洋葱建筑以及对俄罗斯战斗民族好奇,都吸引着我们去探索和了解这个国家。四月份从斯里兰卡回来就筹划六月份去俄罗斯的事。据说到俄罗斯旅游最佳时间是六月份和秋季(9-10月份)。考虑到语言和交通的问题,我们还是选择了参加旅行团。
       6月10日    我们提前一天从上海飞抵北京,在北京首都机场和团队集合,搭乘海航的飞机前往莫斯科。大约7个多小时的航程,飞机在当地时间下午5:30抵达莫斯科谢列梅捷沃国际机场。
       当地导游接机后,把我们送往酒店住宿。我们的大巴车离开机场不久,天就开始下雨了。我们在雨中穿过莫斯科的金融区,这里高楼大厦林立。虽然没有上海陆家嘴那样耀眼的霓虹灯,但写字楼里倒也灯火通明。
6月11日  住在城外,早餐后出发,今天的第一个参观景点是莫斯科郊外的谢尔盖耶夫小镇。
       莫斯科市周边有许多小的城镇,它们像群星拱月一样环绕着莫斯科城。这就是著名的“俄罗斯金环”。 金环上的这些城镇都不大,却个个历史悠久,经历过各自的繁荣和衰败,也因此保存下俄罗斯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历史遗迹,见证了俄罗斯的历史变迁,堪称一座巨型的“露天博物馆”。
      我们今天参观的谢尔盖耶夫镇,就是金环小镇之一。这里被称为:东正教的梵蒂冈!
      谢尔吉耶夫建成于15世纪,位于莫斯科市区以北70千米,是一座风景如画、建筑独特的城市,只有1万多居民,至今仍保持着俄罗斯乡村的传统特色。全镇以圣三一修道院为中心向四周的森林和草地延伸。我们从公路上远远望去,在一片绿色之中,色彩鲜艳,形状各异的房屋若隐若现,彷如童话世界。
       俄罗斯的历史跟东正教息息相关,而谢尔吉耶夫正是俄罗斯的东正教中心,在东正教中的地位就像是天主教中的梵蒂冈。谢尔盖耶夫的圣三一修道院是东正教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圣三一修道院的创建人谢尔吉·拉多涅什斯基是一位杰出的宗教活动家。1337年他在荒郊丛林中建立起一座小教堂,过着隐居生活,他倡导集体住宿和修道,追随他的修道者日渐增多,这里也逐渐发展成为俄罗斯最大、最富有的修道院。修道院不仅拥有过大片土地,而且贮存过大批粮草、武器和弹药,成为当时莫斯科北方的防御阵地。1608年,波兰军队围困谢尔吉耶夫,想从这里打通通往莫斯科的缺口,但竟在这里被顽强地阻击了16个月之久,修道院也因此成为俄罗斯坚强不屈精神的一面旗帜。1993年,修道院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修道院实际上是一个占地巨大的城堡。从城门进去,里面有一个广场,周边分布着十几座历经各朝代改建和扩建的各种形式的教堂和附属建筑群,拥有保存有1219世纪的工艺品和18世纪的俄罗斯绘画,还藏有各种民间艺术品。
正在维修的这座建筑,就是著名的圣母升天大教堂,是仿造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圣母升天大教堂而建的,教堂内有l7世纪的壁画。
       修道院中最著名的圣三一教堂建于14231442年,是俄罗斯早期白石建筑艺术的典范。教堂四壁白墙,上盖金顶,显得十分庄严神圣。在教堂内侧角落放有棺木,里面供奉着圣谢尔盖遗骨,他正是这个修道院的创始者。我们走进教堂内,里面光线稍暗,长明灯闪烁,气氛庄严肃穆。信徒们排队顶礼膜拜,亲吻棺木上的玻璃盖。据说圣三一教堂唱诗班的无伴奏和声举世闻名,四位信徒各自站在教堂不同方位唱起圣诗,美妙和声有如天籁之音,让人感动万分,余音绕梁久久不散。可惜我们没能亲耳聆听。
       建于17411769年的五层钟楼则高达88米,内有挂钟42口,是修道院建筑整体中最宝贵的部分,也被称为“俄罗斯最美的建筑物之一”。钟楼前有圣水池,很多信徒会来这里汲取圣水,据说很灵。
修道院内还有一个值得一去的景点是沙皇行宫及圣器展览室。沙皇宫殿内金碧辉煌 ,墙上,天花板上全是令人眼花缭乱的精美壁画。充分展示了皇家财富和威严。
       在我看来,谢尔盖三一圣大修道院不仅是了解俄罗斯悠久的宗教历史文化的场所,也是展示俄罗斯独特的宗教建筑艺术的窗口。很值得一看。如果是秋天来,在红叶衬托下的修道院建筑将会更加绚丽多彩。
修道院内随拍…
       在谢尔盖耶夫镇用完午餐后,我们返回莫斯科城,参观俄罗斯最重要的历史建筑——克里姆林宫。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在俄罗斯的地位相当于我们北京的故宫,是历代沙皇的居住和办公之地。不同的是,她过去是,现在依然是俄罗斯的权力中心。普京总统依然在里面办公,游客甚至偶尔能在哪里遇到普大帝。
       克里姆林宫是一组建筑群,四周由红色宫墙围绕着,像是一座“城中之城”。 克里姆林是俄语发音,意为内城,边缘2235米长、14米高、6米厚的红色围墙上设有18座塔楼。这里也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可以参观的主要建筑包括景区由圣三一桥、兵器博物馆、牧首宫、圣母升天大教堂、圣袍存放教堂、伊凡大帝钟塔、元老院10部分组成等。从红场就可以看到克里姆林宫的那一圈红色宫墙了。主要入口在西墙外的库塔菲娅塔楼,需要安检。
       这个外观并不起眼的国会大厦,相当于我们的人民大会堂,地上三层地下五层。建筑用料考究,外观简洁,内部豪华,现在主要作为重要的演出场所。对面这栋建筑外面环绕着许多古炮的是兵器博物馆。这些炮据说是缴获的拿破仑一世大炮。
   
       从国会大厦往东可以看到牧首宫,里面值得一看的要属庄重的十字厅了,这曾是沙皇和使节举办宴会的场所。宫殿内还有17世纪王室物品的展览,包括珠宝、家具等。因为是跟团旅游,我们像赶鸭子式的匆匆看一圈(根本无法停下来细细观看)。1812年拿破仑率领的法军占领莫斯科后,城市在大火中焚毁。拿破仑败退后,莫斯科很快就地重建。眼下的这些建筑大部分是1838年重建的,宫殿群气势恢宏、造型美轮美奂,1990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从牧首宫旁边是大教堂广场,这里有四座教堂。圣母升天大教堂有五个金色的头盔式圆顶,大门上一幅醒目的圣母玛利亚壁画正对着大教堂广场。旁边的圣袍存放教堂要小一些。天使长大教堂是沙皇的加冕礼、婚礼及葬礼教堂,其扇贝式山形墙很有特点。另一座圣母领报大教堂里有一个画廊,可以看到许多16世纪的壁画。说实话,一般游客是分不清这些建筑的名称及用途的。即便是后来看资料,我还是有点晕。
伊凡大帝钟塔耸立在大教堂广场东边,两个金色的圆顶十分亮眼。这是克里姆林宫内最高的地标性建筑。靠广场钟塔的地面上有一座巨大的缺了一个口的钟,称“沙皇钟”,据说是从钟塔上掉下来的,它重达200余吨。伊凡大帝钟塔整个建筑洁白挺拔,非常独特,是克宫的建筑精品。
附近还有一座沙皇炮,炮身和基座上的雕饰极尽华丽,堪称一件艺术品。
在克里姆林宫内广场边有一座黄色园顶建筑,这是元老院,也是普京办公地。
克里姆林宫随拍…
参观完克宫后去看红墙下的无名烈士墓的换岗仪式…
这时天下雨了,而且越下越大,原计划参观红场只能取消。六月份的莫斯科,基本上每天都是晴雨交替,旅行团的游览行程也要根据天气而调整,旅游有时还需要一点运气。
雨中的莫斯科街景…
6月12日  今天的行程是参观2座皇家庄园和参观莫斯科红场。
上午首先来到莫斯科查里津诺皇家庄园。察里津诺皇家庄园,位于莫斯科东南,坐落在莫斯科河右岸的一个高坡上,是莫斯科著名的宫庭建筑园区,占地面积116公顷。1775年,叶卡捷琳娜二世买下这个村庄,将之改名为“查里津诺村”(意即“女皇村”)。为了庆祝在第一次俄土战争中取得胜利,1776年由当时俄帝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下令修建这座皇家庄园。但之后女皇对建成的宫殿非常不满,又下令进行重建。女皇去世时宫殿还没完全竣工,便就此衰落了。现在这里成了免费开放的公园,里面植被茂盛、湖光粼粼,宫殿宏伟华丽,整体环境非常优美,是莫斯科市民郊游、户外野餐的好去处。
公园有10个门,我们是从2号门进入的…
从一座拱形城门进入,映入眼帘的是在一片开阔的绿茵草地上耸立着一座宏伟秀丽的宫廷建筑。建筑体量很大,以红白色调为主,哥特式风格,有一种女性式的柔和、优美的格调。
注:草坪山圈起来部分为保留的遗址
注:小建筑为佣人房
这是设计师巴热诺和重建设计师卡扎科夫的塑像,身后是著名的面包房。这里还藏有一座规模不小的博物馆,设在宫殿地下。这个玻璃房就是入口处。博物馆是免费的,可惜旅行团给的参观时间太少,没进去看。从网上搜了别人拍的照片,供参考。有时间建议一定要进去看看。
(网络图片)
2007年察里津诺皇家庄园由政府出资,改建为“察里津诺保护区国家博物馆”。9月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出席博物馆竣工开幕仪式上说:“沙皇庄园的重建不是为了沙皇,而是为了人民,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的人民能在此休息。”
现在的查里津诺皇家庄园,环境非常优美,宛如一幅油画。这里有美丽湖泊,茂密的森林,绿茵茵的草地。时常可见小松鼠在你身跑动。我们行走在这座有着五百多年历史的皇家行宫,被这里的人与动物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所感动,被这里的迷人风景所迷恋。莫斯科人真幸福!
参观完查里津诺皇家庄园,我们重返莫斯科城,去游览红场。
进入红场前,远远地就看到了俄罗斯的象征性建筑——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大教堂位于位于红场东南部,和克林姆林宫的斯巴斯卡亚塔遥遥相望,它以九个形态和颜色各异的***教堂顶闻名于世。教堂建于1555年-1561年间,是为庆祝当年伊凡雷帝收复喀山而建成的,精美绝伦的东正教教堂建筑艺术在这里呈现得淋漓尽致。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国家历史博物馆的一部分,内部有很多东欧民族16世纪前后的壁画值得鉴赏。可惜今天的红场因为有活动而关闭,我们无法进入教堂参观。没来俄罗斯前,只能在脑海里满足对“***”穹顶大教堂的各种想象。看着近在眼前“***”教堂,我们在周边狂拍,终于实现自己想亲眼目睹这座绚丽多彩的东正教神圣教堂的愿望。
红场是莫斯科历史的见证,也是莫斯科的象征。它是群众集会和阅兵的地方,如每年的胜利日会在此举行阅兵活动。红场不大,形状狭长,只有北京天安门的1/5,但是在它周边都是非常知名,具有俄式特色的建筑群。长边的两侧,西侧是克林姆林宫,东侧为百货商店。而两条短边,南端为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北边是红砖建筑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
红场旁边的古姆国立百货商场,莫斯科的商业中心。
红场旁边的古姆国立百货商场。(网络图片)
红场边的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馆藏内容丰富,可惜没有时间参观 。
国家历史博物馆
国家历史博物馆前的战神——朱可夫元帅塑像 。
马涅什广场 ,莫斯科最热闹最繁华的地方,很多活动都在这里举办。
参观完红场我们又马不停蹄去游览另一个重要广场——莫斯科二战胜利广场。
我们首先参观了胜利公园的广场东侧的莫斯科凯旋门。凯旋门高28米,门顶是一尊手执月桂花环,背生双翅驱驾六套马车的胜利女神像。其下方的女子手持橄榄枝,象征胜利和平。门柱之间,四尊武士,身披盔甲,手执盾枪,手指上刻着“驱逐法兰西,解放莫斯科”。 门楣上饰有抗击过拿破仑军队的44座俄罗斯城市的城标。整个造型气势宏伟,庄严典雅。   
莫斯科凯旋门始建于1814年,是为纪念1812年俄军击败拿破仑而建,初为木制。1829年开始重建、5年后建成。但在1936年苏维埃政府重修附近广场被拆除,眼下建筑是1968年建成。
资料:1812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一世以俄罗斯帝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破坏《提尔西特合约》为借口,率64万大军进攻俄国,劣势下的俄国军队,采取主动撤离莫斯科、坚壁清野的策略,拿破仑放火烧毁已经空无一人的莫斯科城后撤军,返回途中频遭到俄军民狙击,加之天寒地冻、粮草不继,俄军趁机追击反攻,致使拿破仑军队伤亡惨重,损失了几乎全部的骑兵和炮兵,退出俄国国境时只剩3万人。此役普遍被看作是俄国的胜利,法兰西第一帝国由盛转衰,拿破仑刚刚建立起的欧洲秩序很快发生逆转。
身处莫斯科胜利广场,我觉到这座城市的多灾多难和英勇顽强!她的经历,造就战斗民族不屈不饶、彪悍好斗的民族性格。历史上莫斯科曾4次沦陷并被摧毁。1、1238年蒙古铁骑攻入莫斯科大公国。2、1380年被金帐汗国攻陷,莫斯科城几乎被夷为平地。3、1572年莫斯科被克里米亚汗国偷袭得逞。4、1610波兰大军战领了莫斯科长达2年。5、1812年,横扫欧洲的拿破仑也占领了莫斯科,不过这次是俄罗斯军民主动撤离,把莫斯科空城让给拿破仑的。最近的一次最惊险,就是二战期间的莫斯科保卫战,当时希特勒的德军离莫斯科城可以说是近在咫尺,莫斯科城差点被攻破。
胜利广场有个战争博物馆就在讲述这些历史。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俄罗斯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地侵略扩张和不断地被侵略占领的历史。东斯拉夫民族的历史经历,造就不屈不饶、彪悍好斗的民族性格。这也就是“战斗民族”称呼的由来。
一战胜利纪念碑
一战士兵塑像
胜利广场
                 (网络图片)
这几天在莫斯科市游转,无论是闹市区还是郊野,感觉整个俄罗斯市场繁荣,人们安宁平静。除了公路边偶尔见到一些征兵广告外,基本感觉不到这是一个正在战争中的国家。直到我们在莫斯科胜利广场上见到了正在举办的“对乌特别军事行动战利品装备展”,才深切地感觉到,这个国家正在战争状态中,正以一国之力同由众多美欧国家支持的乌克兰打战。战争仍在继续,双方每天都在流血伤亡。广场上展出的武器装备,有很多是直接从俄乌战场上拉过来的,带着战场的温度和血腥,让人直接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死神的恐怖!这里面有些是美欧最尖端、最昂贵的重型装备。例如德制“豹2A6”主战坦克,美MIAI“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美制M88A1装甲抢修车和美制M1150突击破车等等。
我不是军械迷,也看不懂其中的奥秘。我只知道这些都是杀人工具,能不使用最好。正所谓“刀枪入库,天下太平”。

结束当日行程之前,我们还去体验莫斯科地铁,乘坐了两站。总的体会是:1.作为从三十年代就开始建地铁的国家,莫斯科地铁建筑建筑水平非常高,从用料到装饰都非常高级,用了大量的大理石材料。每个站台都均有不同的建筑和雕塑风格,每个站犹如建筑雕塑博物馆,很值得细品。2.莫斯科地铁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地铁中无信号、噪音大,有的车厢还无空调。最糟糕的是站台上无围栏,站台内无厕所,硬件设施较差。
我们是从Park Pobedy地铁站开始体验的。此站是莫斯科所有地铁站中离地表最深的一站,深达260米,由单个超长的扶梯到底。各种雕塑、壁画、吊灯等等,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6月13日  今天的行程还是上午看庄园,下午逛市容。
今天要看的庄园也跟皇家有关,叫卡洛明斯科娅庄园。卡洛明斯科娅庄园位于莫斯科河的右岸,占地面积达390公顷,能将俄罗斯河那如诗如画的景致尽收眼底。十四世纪,卡洛明斯科娅庄园开始成为俄国沙皇的避暑山庄。现在庄园成了开放式的公园。这里绿树成荫,风光秀丽。夏天,果园飘香,允许市民在公园搭帐篷,举办露天歌舞晚会。还可以乘快艇畅游莫斯科河。秋天,果树成熟后,允许百姓随意采摘,很多当地老太太们,将它们采摘回去,做成果酱,慢慢品尝。冬天,雪映古塔,银妆素裹,很多人来这里滑雪,溜冰。我总感觉,俄罗斯的公园才是真正的人民公园,公园是人民自己家的花园!
                   (网络图片)
升天教堂(Church of the Ascension)是为伊凡四世出生而建于1532年,白色为主, 1994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是庄园内最古老的建筑。正在装修,外面包裹着,没有拍照。下面是网络图片
客山圣母大教堂也是庄园里同年代的古老建筑。
喀山圣母大教堂
卡洛明斯科娅庄园的“黄金时代”是在17世纪中叶,这里修建起美丽绝伦的建筑物——木結构宮殿,该宮殿拥有270个房间,3000扇窗戶,是沙皇的郊外避暑官邸,被喻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可惜1812年俄法战争时被毁,现在看到的是二战后按原图重建的复制品。所以我们也没有兴趣去看了。这也是网上找的图片,让大家了解一下。
彼得一世就是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代。为了迷惑他的同父异母姐姐,摄政王索菲亚的警惕,他以儿童游戏为名在这里组织和训练童子军。这些人日后成为了他执政的核心力量----近卫军。这是他当年居住的小木屋。
北门及圣乔治钟楼…
出北门是一大片草坡,一直延伸到莫斯科河畔,风光非常优美。草坡上有一座精致小巧的教堂——圣乔治教堂和小钟楼。
站在庄园河畔,眼前是莫斯科河静静地流淌,河两岸是成片的森林和果园,再远处是莫斯科城市的背影。这让我想起那首脍炙人口的“莫斯科郊外的夜晚”…
因为晚上要坐卧铺火车到圣彼得堡,下午还有点时间看看莫斯科市容,走了几家购物店。苏联斯大林时代曾经创造了许多具有那个时代特征的经典建筑,人称斯大林建筑(号称七姐妹)。有点像我们建国初期的北京十大建筑。斯大林式建筑是典型的中央集权式建筑,大底座、高尖顶,气势磅礴、高耸雄伟,有强烈的“威权”观感。我们参观了(外观)其中有代表性的位于市区的外交部大楼和位于郊外麻雀山的莫斯科大学…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的第二大城市,要了解俄罗斯的历史文化,就必须走访这座俄罗斯的“北方首都”。从1712年沙皇迁都至圣彼得堡到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迁回莫斯科,圣彼得堡就一直作为俄罗斯的首都存在,迄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是世界著名的古城,拥有众多名胜古迹。作为唯二两个,整个城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城市(另一个获此殊荣的是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市),圣彼得堡不仅是俄罗斯也是世界的宝贵历史遗产。
莫斯科到圣彼得堡直线距离约700公里,我们是坐夜卧火车去的。多年没坐过卧铺车了,有一种莫名的兴奋。莫斯科市有几个火车站,到圣彼得堡有专门的车站。车站很老旧,拥挤窘迫。卧铺火车倒是很漂亮,上下两层,每间上下床4铺。
火车是晚上九点半发车,早上5点多醒来,已经到圣彼得堡了。窗外,清晨的阳光已经洒满了森林草地,新的一天开始了。
早晨,圣彼得堡火车站广场空旷宁静,天空湛蓝,预示着今天是个好天气。要知道,圣彼得堡一年只有九十多天是晴天。但愿接下来的圣彼得堡之旅一直会是好天气!
我们的圣彼得堡游程从参观斯莫尔尼宫开始。
斯莫尔尼宫建于1806—1808年,原为受叶卡捷琳娜二世命令而建的贵族女子学校。建筑群为三层巴洛克式建筑,正中间最高的建筑是教堂, 巴洛克风格和拜占庭风格的融合,蓝白相间,色彩明亮,典雅清新。看过电影【列宁在1918】的人都知道,1917年十月革命武装起义的日子里,列宁把革命指挥部设在斯莫尔尼宫。10月25日(旧历),在这里发表了苏维埃政权的成立宣言。直到1918年首都迁到莫斯科为止,这里一直是苏维埃政权的中心。
斯莫尔尼宫现在成为圣彼得堡市政府办公地,大楼前有一座列宁的雕像。周边为市政广场,有马克思和恩格斯塑像,绿树成荫,鲜花怒放,环境优美。
接着,我们参观了位于格里鲍耶陀夫运河旁的滴血大教堂。
181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人民的意志”成员炸死,1883年-1907年间,滴血大教堂便修建于沙皇遇难地点,并因此得名。滴血大教堂的设计借鉴了莫斯科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的风格,五光十色的“***”顶建筑十分耀眼,最高处约81米,气势颇为雄伟。教堂的轮廓也优雅秀丽,装饰华丽,镶嵌有复杂、艳丽的影像图案。整个建筑堪称东正教堂的艺术杰作,是来圣彼得堡的必来景点。
格里鲍耶陀夫运河旁的滴血大教堂
滴血大教堂(正面)
滴血大教堂(侧面)
滴血大教堂(背面)
游记有点长,图片有点多。系统显示图片输入已经达到最大上限200张。现发布这些,谢谢分享。待续。

[ 本帖最后由 自在就好 于 2024-10-21 17:45 编辑 ]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1 09:25    IP属地:未知

引用 快乐大迈 于 24-10-20 11:15 发表的回复
不错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1 09:26    IP属地:未知

引用 奥特曼大哥 于 24-10-20 13:42 发表的回复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1 09:27    IP属地:未知

引用 兰州霸锐车 于 24-10-20 14:46 发表的回复
谢谢分享!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1 09:28    IP属地:未知

引用 有不为 于 24-10-20 16:45 发表的回复
谢谢您的分享!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1 09:29    IP属地:未知

引用 黑犬黑犬白勺 于 24-10-20 19:38 发表的回复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1 09:29    IP属地:未知

引用 自在就好 于 24-10-21 09:25 发表的回复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1 09:30    IP属地:未知

引用 自在就好 于 24-10-21 09:26 发表的回复
谢谢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1 10:09    IP属地:未知

谢谢爱卡朋友们的分享和点赞,我继续盖楼。
       紧接着,我们来到不远处的圣以撒大教堂。圣以撒大教堂,又名伊萨基辅大教堂是俄罗斯北方最大的教堂,整座教堂建筑造型雄浑壮观,被视为俄罗斯晚期古典主义建筑的杰出作品,是世界四大教堂之一。这座教堂在圣彼得堡的建筑群中是鹤立鸡群一般地存在,即使在远处也能看到其金光闪闪的“洋葱头”圆顶。整个教堂的空间可同时容纳近1.2万人,将东正教教堂的雄伟宏大的建筑风格诠释得淋漓尽致。教堂的四面各有10多根巨大的石柱,每根石柱重达120吨,成双排托起雕花的山墙。教堂外墙用灰色大理石贴面,内部使用了有色大理石、孔雀石、青金石等名贵矿物进行装饰,仅装饰用的黄金就达410公斤,包括用于穹顶外部镀金的约100公斤。自1858年建成后,这座教堂至今再没有重新镀金,但穹顶光彩夺目的姿态依然足以令游人叹为观止。
这座教堂在圣彼得堡的建筑群中是鹤立鸡群一般地存在,即使在远处也能看到其金光闪闪的“洋葱头”圆顶。(网络图片)
       教堂在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严重破坏,战后用了20余年才修复为今天的面貌。在光洁的花岗岩石柱上,仍可以看到弹痕累累的印迹,这些印迹在修复工程中没有进行修补,目的是告诫后人不要忘记过去的历史。
据说教堂内部富丽堂皇,大量使用有色大理石、孔雀石、青金石等进行装饰。使用镶嵌画手法绘成的圣像中,大部分都是珍品。在中央圆顶下的卡尔·布留洛夫的作品《玉座上的圣母玛利亚》是最值得一观的,而装饰教堂的300多幅浮雕和雕像个个精致无比…。装饰精美、恢弘气派,令人叹为观止。进入教堂需要购买门票,里面可以拍照。太可惜我们跟团旅游,没有留给我们时间进去参观。这就是跟团旅游的弊端。从网上找了几张图片,满足一下好奇心。
以撒5  
俄罗斯的土地真多,所以广场也多。圣以撒大教堂前后都是广场。周边有许多重要的党政军机构,如海军总部,最高法院等都在这里…
教堂内部富丽堂皇,大量使用有色大理石、孔雀石、青金石等进行装饰。使用镶嵌画手法绘成的圣像中,大部分都是珍品。(网络图片)
整个教堂的空间可同时容纳近1.2万人,将东正教教堂的雄伟宏大的建筑风格诠释得淋漓尽致。(网络图片)
海军总部
俄罗斯高院
俄罗斯高院
广场周边建筑
广场雕塑
广场
       青铜骑士位于圣彼得堡的十二月党人广场上,原名彼得大帝纪念碑,由知名雕塑家法尔科内创作,是圣彼得堡市的标志性雕塑。
       这尊骑士雕塑被安置在一块巨石上,胯下的骏马前腿腾空,英勇姿态奕奕而生。伟大的诗人普希金曾为此写下了他知名的叙事诗《青铜骑士》。从任何方向欣赏这座雕塑,你都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它的艺术魅力。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1 17:43    IP属地:未知

       圣彼得堡市位于波罗的海沿岸、涅瓦河口,水道众多,市区内共有400多座桥梁,被称为俄罗斯北方首都、北方威尼斯。我们来到涅瓦河边,欣赏两岸的美丽风光。
人面狮身像…
远处河岸上的城堡建筑便是著名的彼得堡要塞,是这座城市的发源地。我们下午将去哪里游览。
       彼得保罗要塞(Peter and Paul Fortress)坐落于市中心的涅瓦河畔,最初是防止瑞典人进攻而修建的堡垒,是由彼得大帝于1703年在兔子岛上兴建。此后,在要塞周边陆陆续续修建了各种建筑设施,逐步形成了现在圣彼得堡市的雏形。所以说,Peter and Paul Fortress是圣彼得堡标志性的发源地。
       我们走进塞堡内,发现里面热闹非凡,正在举办各种欢庆活动。经了解,今天是当地的民族日。人们穿着自己民族的盛装,载歌载舞,一派欢乐和祥景象。我们也被深深地感染,加入欢乐的人群中。
彼得大帝和美女
彼得大帝和他的子民们
        确实,俄罗斯不仅地大物博同时也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194个,其中俄罗斯民族占77.7%,主要少数民族有鞑靼人、乌克兰人、巴什基尔人、楚瓦什人、车臣人、亚美尼亚人、阿瓦尔人、摩尔多瓦人、哈萨克人、阿塞拜疆人、白俄罗斯人等民族。我们分不清各民族的服饰区别,只觉得多姿多彩的民族服装,像百花盛开,令人目不暇接。
       圣得保罗要塞中有彼得保罗大教堂、钟楼、圣彼得门、彼得大帝的船屋、造币厂、兵工厂、克龙维尔克炮楼、十二月革命党人纪念碑等建筑物。彼得大帝对俄罗斯的最大贡献,就是把俄罗斯从内陆封闭国家变成不断对外扩张的海洋国家。
       要塞内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彼得保罗大教堂,教堂外表庄严肃穆,内部装饰富丽堂皇。大教堂上金光闪闪,挺拔耸立的钟楼尖顶,一直是是俄罗斯在涅瓦河畔以及波罗的海边领土的统治象征。 这座教堂的特别之处是,沙俄历史上的牛人如: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大帝到亚历山大三世的俄国历代沙皇都葬在教堂内。许多大公也附葬于此。末任沙皇全家被处决后多年,遗骨被移至此要塞!今天要塞的节日气氛太欢乐了,所以我们不想进阴森森的教堂了而坏了兴趣。
                      (网络图片))
这尊彼得大帝的后现代主义风格的铜像很有喜感,他的手被游客摸得油光铮亮,据说摸了会有好运气。
从广场通往要塞城堡的大门叫彼得罗夫门,门上装饰有双头鹰浮雕。
        环绕要塞的后城墙高12米、宽达2.5~4米,另外还有6个棱堡。其中面向涅瓦河的纳富什金棱堡,每天正午时分会向空中发射一枚空炮弹,向全城居民报时。今天纳富什金棱堡小广场也在搞活动,好像是军人和牧师在为和平祈祷。此时此刻又让你想起“这个国家还在战争中”。这种感觉很奇妙。
彼得保罗要塞(Peter and Paul Fortress)建在兔子岛上,这是兔子岛 精灵——兔子
要塞的一些建筑曾经改为政治犯监狱,高尔基、拉季舍夫等名人曾被关押于此。
要塞可以欣赏涅瓦河的迷人景色,眺望对岸的都市景观。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