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高尔夫论坛 >  [Jason原创]关于车辆横向动态性能的改装浅谈。。。。。。

发表于 2011-03-05 19:28    IP属地:未知

查看 207.5W | 回复 222
[Jason原创]关于车辆横向动态性能的改装浅谈。。。。。。
爱卡币+25
共获得爱卡币

[Jason原创]关于车辆横向动态性能的改装浅谈。 ——所有图片和文字均为JASON自己编辑制作,没有复制任何人的言论。

无论是初级改装爱好者,还是业余改装的狂热FANS,改轮毂轮胎、避震、防倾杆,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必然的趋势。
在论坛里也是陆续不绝的改避震、防倾杆的回报。在一些钱包鼓的兄弟换了大牌KWV2V3CLUBSPORTSTREETCOMFORT的绞牙,上了加粗防倾杆后上论坛贴图 “得瑟”的时候,我相信也会有很多很多的下不了决心狠狠投入的哥们兄弟们羡慕无比。


今天我开这个浅谈车辆横向动力学的贴,是希望通过浅显的介绍一些结论性原理,去掉一些车友一味“跟风”的错误改装观念。把“避震最硬,杆最粗,舒适性牺牲到几乎没有,颠的要死。只要能忍,就代表我车操控性能最牛B”的错误观念得以一定程度的纠正。


首先,先将车辆的横向动力学部件分为基本部分:

一.轮胎。
   它作为车辆接地的唯一部分,不仅在车辆加速制动时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弯道行驶中,轮胎的特性也是很重要的。轮胎在弯道产生侧向力的原因就是在于轮胎胎面方向和车辆前进方向,在弯道会形成一定的夹角。就是说,轮胎胎面中线在过弯时候会向弯内偏转,这也就是车辆受到侧向向心力的根本原因。更深的这里不做探讨,因为这点很好做到,而且100%的兄弟没错的都会选择高等级,价格贵的轮胎最为改装方案。


二.就是悬架的结构,对于车辆的横向稳定性有着绝对的主导地位!为什么高档车的操控好,奔驰,宝马,包括奥迪。为什么开起来不改装就比大众的操控好,弯道性能好。他们也并没有牺牲舒适性,并不是通过硬弹簧,大阻尼,粗防倾杆。这就完全的归功于悬架的不可改变的硬件结构了。一般的10-20W的车,前悬架一般都是熟悉的麦弗逊。麦弗逊似乎成了主流。为什么,答案是简单!便宜!避震器桶身较粗,不但提供了阻尼,还提供了悬架跳动的导向作用。这就节省了很多的连杆,安装空间小,维护成本低,制造成本大幅降低。但是麦弗逊一般的问题的,由于结构简单,悬架系统中塑性变形原件少,悬架在压缩和车轮转向过程中,车轮定位角变化大且通过尺寸设计的调整范围小,很难让悬架在各种压缩的转向状态下都达到最佳位置。弯道操控性随着车速和弯道半径的变化大,而且往往是无法到最优的恶化。
而被宝马奔驰奥迪保时捷等等采用的是多连杆的悬架,也就是很多人俗称的拥有长羊角的悬架。这样多连杆悬架的几何可塑性很强,动态学设计容易,可以得到理想的运动曲线。同时可以设计出相比麦弗逊高很多的侧向翻滚中心的。
这个侧向翻滚中心的概念,我不做深入介绍,简单的说,就是一个沿车身纵向的转动中心,车辆绕着这个轴进行侧倾。物理意义在于,车辆重心是一个最高的点,当重心高于翻滚中心很多,就会导致车辆在弯道的侧倾大。原因是作用在重心的离心力,绕着这个侧倾轴的距离远,力臂大,侧倾力矩大。而这个力距,对于整个车来说,就是通过内外轮胎受到的支撑力差来抵消的。这也就是车辆过弯,弯外侧弹簧受压,弯内侧弹簧受拉,导致侧倾的原因了。辅助以下的简陋图作为理解辅助。



因为浅谈,所以就点到为止,结构设计上的不同差距就主要体现在此了。一个宗旨,腰包鼓的,选多连杆悬架的车,没错。天生就是天才,不吃“脑白金”也比蠢才聪明,就这个道理了。

在帖子第八页,有关于结构方面的一些讨论,所以在此新增关于悬架结构,对弯道性能的决定性影响的解释。侧倾中心高度决定H,H越趋近于0,愈好。
配以下图。

原帖内容:
负值H对于民用车是不太可能得到的。而且也是不希望得到的。
现在市面上也没有一款车拥有负值,趋近于零是所希望的,但是也是很难,或者说,多余多连杆的悬架,也只是尽量的提升侧倾翻滚中心。
趋近于负值会带来一个明显的大问题,就是弯道侧倾是朝向弯内的,这样的车在路上量产车是谁都没见过,也没开过的。
如果达到了负值,那么,弯道倾向内侧,会导致弯道加速时,由于弯内轮荷大,导致严重的转向不足,甩出弯道的危险,是不会这样设计的。
我画了两个图解释这个弯道翻滚中心的根据悬架结构的几何决定方法。
如下:大家也可以按照此方法自己画画试试,如果麦弗逊要是想达到多连杆的小H值,或者是达到负值,是不是可能的?
答案一定是不可能的。



下帖继续。。。

[ 本帖最后由 jasonbora 于 2011-3-10 21:31 编辑 ]
G-Tuning Jason (淘宝)
努力做一个好ECU Tuner!
暂在德国混~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03-05 19:34    IP属地:未知

三.我们进入关键点,大家可以在买车之后进行重要改变的避震器和弹簧!


避震器的种类,大体分为被动,自适应可调式,半主动,和全主动。
被动也就是普通50W以下车用的一般阻尼器,阻尼固定,阻尼力和冲击速度成正比。
自适应可调式,就是奔驰宝马经常用的电动阻尼可调,通过调整避震器活塞孔的大小,来实现阻尼的等级式调节。奔驰S里常见的SPORT(DYN),NORMAL,COMFORT之类的。
半主动,一般量产应用极少,也是下一步量产的方向,就是电动可调的频率极高,可以针对每一次颠簸进行调整,获得最好的舒适性和运动型。但是由于能耗大,控制复杂,还没有厂家进行量产。
全主动悬架是完全脱离现有的被动活塞液力式的阻尼,采用完全的外控,更是停留在实验阶段。
这里我就简单的介绍一下最简单的被动式:
首先,重要的概念,就是两种被动式悬架。单管和双管式。



上图左边为单管,右边为双管式。单双管的作用原理,讲起来需要大概好几百字,还会牵扯到气穴现象,这里也不做深入了。
简单的说结论,双管是几乎100%的量产车使用的结构看着复杂,优点是,内部压力小,对于避震器的密封要求低,寿命长,制造成本低。缺点就是由于外层还有一层用于压缩过程中体积平衡的外腔(也叫外管,内外双管,所以叫双管),这个外腔相当于暖壶的外层,阻碍了内部热量的散失,在比较暴力的赛道和竞技运动中,会导致内部过热,破坏密封胶皮,寿命大大缩短损坏。当然,这种强度在日常驾驶,公路上,你就算玩疯了,也几乎到不了我所谓的竞技强度,因为车速和弯角不够。
单管避震器一般用于竞技运动,散热好,大阻尼实现容易,可以倾斜甚至横躺安装。
缺点是内部压力大,一般达到30-40BAR,制造密封成本高恩多。而且非常容易漏油,对于竞技场上,比双筒寿命长,但是对于日常污浊的道路驾驶,寿命会短。一般改装不适合选择这种单管避震器。H&R和大名鼎鼎的BILSTEIN就有MONO-TUBE提供,比如B牌的B14 B16。很多B牌爱好者也是对KW不懈,因为单筒是竞技级别的东西,KWV1 V2 V3 CS都是双筒民用级别。但是,我个人是不建议在国内用单筒,主要是路面污浊,寿命会大幅降低。不是和MOTORSPORT有关就一定是民用改装的佳品的。这也是KW为什么不对一般消费者提供单筒避震器的原因。

下面就要提到避震器改装,弹簧软硬,阻尼器阻尼大小的选择,以及一般可调阻尼避震器的调整原理和调整方法了。
这是一个大课题,也是一个因人而异的问题。
首先要提到相矛盾的评价标准,舒适性,安全性,和弯道的操控性。
这里直接给出一个实验性结论,在不考虑侧倾,从舒适性和轮胎抓地力的角度讲,弹簧要越软越好。也就是说,不拐弯时,直道行驶,弹簧越软的车,抓地力越好,越安全和舒适。
在弯道,则必然是硬弹簧侧倾小。但是侧倾小不是弯道操控的终极目的,仅仅是侧倾小,代表不了任何的问题,也没有任何汽车设计者用侧倾角度来衡量车辆的弯道操控性。这里的关键问题是,车辆在弯道的内外轮轮荷差(前面已经有所介绍,弯道侧倾的产生机理,和弯道内外轮为什么会有轮荷差)。这个轮荷差越小,弯道的极限车速也就越大,弯道操控性的越好(这里是由轮胎侧向力极限随轮荷变化特性曲线得到的拳头结论)。所以,更换短弹簧,是一个入门改装的非常好的方式。短弹簧,一般伴随2个特性,短+硬。这里其实短是目的,硬是伴随而来的问题。短了,就会降低车身高度,使得车辆重心距离悬架结构决定的侧倾轴近,从而从根本上降低侧倾离心力的做用力臂,来从根本上降低侧倾和弯道内外轮荷!这个才是改装的目的!弹簧短了,为了保证足够的最大承载质量,不至于换了短簧,满载轮胎蹭车身,一般短弹簧都会采用更粗的钢线,更少的圈数,来实现硬度的一定提高(这里就出现一个选购短硬弹簧的拳头原则:粗的,圈多比细的,圈少的质量好)。所以一般名牌短弹簧,降低车身越多,也就会越硬。
另一方便,同样降低高度的弹簧,某些厂家造的就硬,某些就软。这其实不是关键问题了,进一步的加硬,会进一步补救性的降低侧倾,这点没错,但是这个侧倾的降低,已经几乎不能降低内外轮在弯道的轮荷差了。或者说,也只能减小,车身重心侧倾后加重的那一小部分轮荷差。其效果其实已经是给驾驶者的感觉多过对性能的改善了。
弹簧硬了,侧倾小了,驾驶者就会感觉,花钱花对了!有变化了,侧倾小了!我车变牛B了!其实这已经是对性能影响很小的感觉性改装了,同时带来的是恶化的舒适性,车身颠簸厉害。就是一个误区了。
所以短弹簧,一定要选对厂家,高度按照自己的路况,越低越好,但是硬度,只要够承载就行,不要追求硬,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下面就牵扯到阻尼器了,也就是俗称的桶子。阻尼和弹簧刚度的匹配,也是一个学问。
首先,大家都见过换了某些降低高度很多、很硬短弹簧,但是没有匹配更换大阻尼桶的车,在好路面,会有车身无故上下不停跳动的现象,严重恶化行驶性能和操控性。这就是因为车身的固有频率在1HZ左右,在好路面受到这个路面不平度激励是很正常的,就会导致车身共振,阻尼不够,无法及时消除震动。等于花钱除了外观,什么也没得到。舒适性也没了,操控性也没换来。
阻尼的大小,对舒适性和性能的影响很大。简单的说,阻尼过小,车身会无故乱跳。阻尼过大会在普通路面有过大的震动,颠簸传入车身。选择一个和弹簧匹配的最佳阻尼,高了对操控性能提升没有什么大作用,恶化舒适性,低了拉不住车身震动。所以和你更换的弹簧匹配,才是关键。对于非绞牙,明白这个也就足够了。
所以说,对于非绞牙的改装,只要降低高度和你用的阻尼大小匹配,就很完美,没有必要追求弹簧过硬和阻尼很大。或者说,同样高度的短弹簧,用硬的簧和大阻尼的桶,除了感受上的颠,侧倾更小一点,对性能提升其实并不显著。
G-Tuning Jason (淘宝)
努力做一个好ECU Tuner!
暂在德国混~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03-05 19:34    IP属地:未知

对于绞牙避震,优势在于,高度可以满足各种人的需要。能够根据路况,低下去!低下去,性能就从根本上提升了。当然,对于绞牙,只要能调很低,就肯定意味着弹簧会比短弹簧硬来满足满载轮胎不蹭车身。硬的话,就会比短弹簧的套装避震舒适性差。这也就是一个矛盾了。

对于可调阻尼大小的绞牙,调整就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一般大厂的可调阻尼绞牙避震,都会在和弹簧硬度配合合理的范围内,让你能够在勉强能拉住弹簧,和过硬之间自由调节。就拥有了一定的所谓舒适和运动调整空间。
这里要简单的介绍一下不同厂家都是用的各种阻尼调节机理,让大家对功能性,制造成本,如何选择,有一个简单的理解。一个简单的“阻尼可调"是不能说明任何问题的。

这里首先还要区分桶的拉伸阻尼,和压缩阻尼。
压缩阻尼大,形象的说,就是你过减速带,上坡过程中的硬度,压缩阻尼大,就压缩硬,遇到颠簸时候舒适性差。压缩阻尼,更多影响舒适性。
而拉伸阻尼大,情况相反,就等于车轮压过减速带,下坡过程中的回弹硬度,这个硬度不影响舒适性,但是大回弹阻尼能够尽快的消耗掉震动能量,保证车身通过地面冲击后,不在上下颤动,稳定车身,提升抓地力。拉伸阻尼,更多影响行驶性能。
所以,小一些的压缩阻尼,和大的拉伸阻尼,是我们所需要的。
大的压缩阻尼是对于好路面和赛道是希望的,可以在过弯的第一时间,抵抗车身侧倾,从开始就抵消车身震动。但是在一般路面,大压缩阻尼会带来很大的不舒适。和硬的弹簧一样,对性能提升影响其实不大。能够减少侧倾,带给驾驶者的小脑一种安全的信号,让你能够进一步加快车速,对赛手来说是充分发挥车辆极限的一种方式。
其实也正是由于这种人的感受,使得很多人误认为,只要能牺牲舒适,一个劲儿的硬!硬!硬!拉伸阻尼硬,压缩阻尼也硬,弹簧也硬,什么都调最硬,完事!最牛!其实呢,可能很大一部分是无谓的在**自己的身体……


阻尼调节的区别,大家可以通过结构简单的区分,这里只介绍民用的双管阻尼可调避震器。如图。



上工作活塞,也就是图中橙红色标记,是拉伸工作活塞。
下底活塞,图中绿色,是压缩工作活塞。
这样由于双管避震器的这个工作原理,就可以通过两个调节旋钮实现了拉压阻尼单独调节。
顶部拉伸阻尼调节一般在避震器顶端,铁杆内,由一个内六角螺母或者固定在其上的调节旋钮实现调节。




底部压缩阻尼调节,一般在最底下,也是留有一个内六角小孔,或者如图的高档避震直接融合调节旋钮。


其实,在一般的绞牙所谓的阻尼可调,都是单阻尼可调,比如KW V2, AP RSXKONI 1150等等,都是这类。因为是非专业绞牙,从方便调整的角度讲,前避震一般在避震顶端的固定螺杆内配备可调拉伸阻尼的内六角螺纹机构,可以方便的从塔顶扣开塑料盖进行调整。后避震,由于避震筒顶一般固定在不可触及的地方,所以只配备压缩阻尼可调,在底端,方便我们趴地上调….或者上架子。
所以,对于一般的初级阻尼可调绞牙,前拉伸可调,完全可以调到最硬,因为我前面说过了,拉伸并不很大影响舒适性。而后压缩可调,会明显的改变舒适性,软硬变化十分明显。如果你需要车尾跟弯快,后座又不坐人,希望抵消一部分弯道转向不足倾向,那么可以选择调硬一些。当然,不要过头,过头了有弯道转向过度,车辆失控的倾向。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一个问题,匹配的好的不可调绞牙,不一定性能上比可调绞牙差多少。比如KW V1V2比,就算V2阻尼调最大,和V1比性能也几乎无异,没什么明显提升。KW V2其实是一个像专业可调避震过度的中间产品,为了和其他厂家竞争,但是又要保证低价。我个人建议是不V3,就V1V2是鸡肋。


我觉得真正好的民用改装避震是KWCLUBSPORT。也是功能最丰富的KW 绞牙,拥有压缩阻尼的高低速阻尼分离调节。



低速压缩阻尼调高,好路面时候,可以做到大方向第一时间抵抗避震压缩,削减震动。坏路面,高速冲击时压缩阻尼低,比不分高低速的压缩阻尼可调相比大幅提升舒适性。也算是被动避震里的很好的结合了。

G-Tuning Jason (淘宝)
努力做一个好ECU Tuner!
暂在德国混~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03-05 19:37    IP属地:未知

对于B牌(BILSTEIN)的绞牙B14B16由于是单筒设计,而且是和我前前面的原理图上,上下翻转的实用方式,B16的可调虽然只有在低端有一个。由于单筒的工作原理,一个旋钮就可以同时调节拉压阻尼,当然自由度也小了,只能在固定的参数对进行设置。不过人家B牌是专业的单筒竞技避震,从身价地位上,就高了很多,呵呵。但是我说过,从寿命上,不适合日常公路驾驶,过于大材小用了。



最后就是平衡杆的选择了。这里几乎可以直接说,加粗平衡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除了在左右连续不同时颠簸时候有些恶化舒适性外,日常驾驶几乎不影响舒适性,但是弯道侧倾会得到很好的控制。但是还是那句话,侧倾不代表过弯极限速度。而平衡杆的一个重要作用,而且是往往被忽略掉的主要作用!
是通过安装名厂针对不同车型的量身定制搭配的前后防倾杆套装,可以很好的优化转向特性,让前驱车接近中性转向,也就是削弱转向不足。直观的感受是车辆入弯随动性很好,紧贴弯道,方向指向性更佳。当然,千万不要只假装后防倾杆,前杆不动,这样有某些状况下失控的危险。而只换前杆也不是太明智的选择,只能减低侧倾,来换来较好的一个感觉,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弯道极速和操控性,会加重转向不足,使得车辆更不随动(但是只加前杆没有操控危险性,是安全的)。

悬架系统还有一些比如塑性变形胶块的改装,也就是俗称的换杯士~等等,今天就先写到这儿吧~~改日继续~~


JASON在无聊的德国问候亲爱的哥们们。
Best regards!
Your G-Tuning Team!


G-Tuning Jason (淘宝)
努力做一个好ECU Tuner!
暂在德国混~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03-05 20:08    IP属地:未知

必须原创,我从不COPY别人错误观点,哈哈。
多谢HUNTSHAW
G-Tuning Jason (淘宝)
努力做一个好ECU Tuner!
暂在德国混~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03-07 18:28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格鲁吉亚 于 2011-3-7 17:03 发表
请问楼主,我想提高点通过性,我车经常坐5人出去玩,怕郊区的烂路,觉得高6满载141MM不真实,看论坛上大侠改装,说换全套GTI避震,外加后面2个GTI的弹簧,车能高点,这样做行吗?如可行我去收GTI的拆车件去。
...
您这种要求。。。有点另类,经常满载。你可以考虑换GTI的弹簧,但是,不满载的话,车头会翘。我没估计错的话,国内GTI的后簧应该和普通高尔夫的一样。当然,弹簧不一定要高,你可以选择加硬的短弹簧,空载低下去,满载也不会低多少。可能空载两指半,满载1指半这个样子。我估计你的车5个人满载,原厂弹簧可能连一指半都没有吧?
G-Tuning Jason (淘宝)
努力做一个好ECU Tuner!
暂在德国混~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03-07 23:11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xiaoxin80 于 2011-3-7 22:42 发表
这也太专业了啊 半天没有看明白 我的是爱巴赫prokit 加GTI的筒子 怎么前面是两指半 后面是两指啊 前面反而高一点 这套弹簧 别个爱巴赫的代理说铁定是高尔夫6用的 一直这么卖 你们换的都是前低后高
最大轴荷不搭配,弹簧对于同种车型也是要分配种的。1.4TSI 1.6NA 2.0TSI都不同。
他们什么时候不瞎卖了,就能叫真正的代理了~
中国大陆应该没有EIBACH的正经代理商,只有一个兄弟公司。他们做生产配套弹簧,不做改装弹簧的销售。
G-Tuning Jason (淘宝)
努力做一个好ECU Tuner!
暂在德国混~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03-09 19:11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arion 于 2011-3-9 12:50 发表
eibach在国内游正规代理商
压缩阻尼大,弹簧压缩的速率慢,K值选择合适,也可以舒适;
回弹阻尼大,弹簧伸张速度慢,假设车身低矮的话,遇到跳坡容易起飞,遇到坑容易座底
EIBACH在国内只有兄弟公司——艾巴赫(太仓)有限公司,没有正经授权的经营性能提升用品的授权经销商吧。至少我在德国EIBACH网站是没有看到。
要让弹簧在颠簸中的压缩速度和弯道的压缩速度慢,前提必须是弹簧硬,或者是压缩阻尼大~这两个的因果关系是这样的。
我说的是对于绞牙的调整,而不是简单的F=-KV的公式关系。
所以,对于弹簧已定的绞牙避震器,调整来说,已定的调硬之后舒适度大大降低。结论是基于这个前提的。而非你有一堆弹簧供你的绞牙避震器使用,搭配。那样就需要具体的在液压悬架测试台上进行测试匹配了,这些工作个人很难完成。名厂的绞牙产品,也是这样测试匹配出来的。
回弹阻尼大的问题,车身矮,遇到坑容易托底,这个问题。我觉得很不是问题,能让车轮短时间下沉很多的坑。已经是绞牙那么低了,即便怎么调回弹阻尼,也不太可能不托底了。
还有您说的H的问题,我前面理论里就是那么说的。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普通民用轿车,跑车的麦弗逊和多连杆悬架设计,由于空间,和悬架动态学的设计,很难让侧倾中心足够高,离重心很近。重心永远是相对侧倾中心很高的位置!所以,可以简单的说,车身越低对弯道操控越好。H越小。一般的车 99%是不可能做到降低避震可以让侧倾中心位于车身重心之上的(就算低到地盘贴地)。是不可能的。
方程式赛车是很容易做到的,场地赛车对悬架连杆,改动很大,恐怕也很难做到无侧倾H=0,甚至负值。
G-Tuning Jason (淘宝)
努力做一个好ECU Tuner!
暂在德国混~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03-10 21:12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arion 于 2011-3-9 21:52 发表
从MK2开始,以球头和下摆臂前胶套为一水平线,当前胶套低于球头了,基本上H已呈负值
您说的是GOLF系列的MARK II开始吗?
负值H对于民用车是不太可能得到的。而且也是不希望得到的。
现在市面上也没有一款车拥有负值,趋近于零是所希望的,但是也是很难,或者说,多余多连杆的悬架,也只是尽量的提升侧倾翻滚中心。
趋近于负值会带来一个明显的大问题,就是弯道侧倾是朝向弯内的,这样的车在路上量产车是谁都没见过,也没开过的。
如果达到了负值,那么,弯道倾向内侧,会导致弯道加速时,由于弯内轮荷大,导致严重的转向不足,甩出弯道的危险,是不会这样设计的。
我画了两个图解释这个弯道翻滚中心的根据悬架结构的几何决定方法。
如下:大家也可以按照此方法自己画画试试,如果麦弗逊要是想达到多连杆的小H值,或者是达到负值,是不是可能的?
答案一定是不可能的。


G-Tuning Jason (淘宝)
努力做一个好ECU Tuner!
暂在德国混~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03-10 21:33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快乐的活着123 于 2011-3-7 23:51 发表
好像在那看过这贴子,以前发表过吗?兄弟在德国?能否帮忙代购点配件?
以前没有发表过~同期在大众公园MK4区发了~具体有什么事您可以发站短,或者登陆我个人信息里的网站。谢谢
G-Tuning Jason (淘宝)
努力做一个好ECU Tuner!
暂在德国混~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