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北汽新能源EC3论坛 >  独一无二的理念 华人运通用一场发布会向我们传达了哪些讯息?

发表于 2018-10-27 12:51    IP属地:未知

查看 46.3W | 回复 12
独一无二的理念 华人运通用一场发布会向我们传达了哪些讯息?
“小宝贝,过来接我去上班······”,看着面前残留着些许豆腐脑残渣的碗底以及旁边的半根油条,擎哥对着手机甜蜜的、留着口水的、略显猥琐的呻吟了一声。
不久,一辆水陆空三栖的汽车悬浮到我面前,从主驾窗户上射出一道光对着擎哥一通扫描,然后自动开启了车门······
以上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请出门左拐······
当然了,也许在未来的N年后,这一场景会得以实现,正如几年前或者十几二十年前,我们无法想象现在可以用手机来看片、购物、找女朋友一样,对于未来的汽车,我们也要保持无限的想象力······
也正如在10年前,我们无法想象如今的汽车不仅可以用来开还可以用来玩一样,未来的汽车也许不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一个贴心的小秘书。
这一切有待我们的想象,更有待我们的开发······
现在,有一家公司正在默默的埋头苦干,以期从现在到未来能够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为此,它还专门举办了一场发布会来昭告天下,并发布了“三智”企业战略,它就是华人运通。

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它主张“以人为本”,从人性化需求出发,依托人性化智慧,以研发创领智能出行技术为基础,从新能源智能汽车的开发和产业化出发,布局智捷交通,并以此为入口为构建智慧城市做贡献,改变人类未来出行。
在华人运通董事长丁磊的眼中,未来智能汽车将作为智慧城市最重要的载体,因此在此次华人运通战略发布会上,华人运通宣布开发出超体智能架构HOA,使得车辆的开放式信息电子架构能够高速对接路与城的信息数据与服务。

超体智能架构HOA是以人为导向的超体智能架构平台,是全球首个打破“车、路、城”三大体系界限的智能架构。由开放的车辆电子平台VEA、道路监测平台RSA和城市数据平台CDA三部分组成,是把车、交通、城市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架构体系的设计。就好比将这些连接在一起的桥梁,让未来出行变成想你所想,做你所做的一个高度,为人类提供更多、更广的感知信息,提供更多的计算服务。
以人为本的概念车 长什么样?
在当晚、以人性化设计理念HOD、HOV开发的Concept H Hypervelocity另类移动概念车、Concept A Active-agility全新连结概念车也首次震撼亮相。
这两款概念车由华人运通首席设计官,被誉为华人设计教父的石志杰领队完成,以“为人所有、为人所造、为人所享”的设计理念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全球首个气流导正管理系统A.F.I.R.M被运用到Concept H Hypervelocity另类移动概念车上,将车身造型与动态气流的轨迹相结合。
Concept-H另一大特点是采用了华人运通的专利技术——前瞻底盘转向集成系统 A.C.C.S.I。“悬架-转向-轮罩”集成系统则是受到了F1赛车悬架设计的启发,确保在任何弯道转弯时都拥有最佳的稳定性。

而Concept A Active-agility全新连结概念车象征着个人自由,华人运通首席设计官石志杰表示,Concept A彰显了华人运通对于地球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也展现了华人运通力求实现高度灵活的未来出行方式的理念。它特有的城市多元出行载体POD-System,使路上行驶及融入社区形成系统交通的一部分。
就石志杰而言,它不仅仅是一辆车,未来更会形成不同的交通出行模式。这台车显然就是一个“旅行胶囊”,小巧的身形并不妨碍它与各种不同的出行系统相结合。这一概念可供选择的模式涵盖在特定区域内的陆地、铁路、单轨铁路、海上及航空出行等交通形式。
首个基于量产导向开发的四轮转向轮毂电机工程车-RE05
除了上述“黑科技”,华人运通正在研发首个基于量产导向开发的四轮转向轮毂电机工程车-RE05也出现在了发布会舞台上。

它采用了先进的轮毂电机驱动系统,实现了精确和独立的四轮电机控制和制动。提供了14套不同工况/模式下的智能驱动逻辑,根据不同路况,4个独立的车轮都可改变方向,并且能实时地正反转,自由度极高。华人运通已开始计划把这项技术落实在未来的产品中,并在轮毂电机整车控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写在最后:通过一场发布会,想要深刻的理解设计师的全部设计理念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我们抛开大的概念来看待这一说法,就显得轻松多了。毕竟这些概念车的出现还是基于我们未来出行,到目前为止,很少有企业会将人的生活方式加入到车当中。
丁磊先生在会上也做出了强调“我们不同于PPT造车,更不同于新能源造车。”其实,在我看来,华人运通的理念可以说很超前,甚至让我们感到匪夷所思。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未来彻底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并不是无稽之谈。但是,这需要时间的沉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也是要建立在相应的政策上面,不可一蹴而就。所以,所以让我们静观其变,看看二十年后人类的出行方式将会被哪些新势力而改变。
来源:搜狐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