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3-11-02 07:54 IP属地:未知
查看 4.9W | 回复 0
不要让爱变成伤害 总结儿童乘车的8种错误做法
相比成人而言,儿童在乘车的时候需要更多的安全防护,而很多家长恰恰忽视了这一点,比如说抱着孩子坐在前排或者后排、没有给孩子配备专门的儿童安全座椅等等。这些潜在危险虽然有时看着并不起眼,不过一旦发生意外,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家长们在带孩子出行时,不妨检查一下,是否有下面的一些错误做法吧:
错误做法一:孩子独自坐副驾驶位置
首先,小孩天生好动,对什么都好奇,汽车中控台的各种按钮还有挡把都有可能是小孩摆弄的对象,这就增加了行车的危险性。其次,如果孩子在副驾驶座一人独坐,当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孩子会以很大的力量弹射出去,孩子本身婴儿的骨骼十分脆弱,很容易导致重伤或死亡。同时对于成人来说是安全保障的安全气囊,此时也会对儿童构成危险,气囊弹出时的冲击力足可导致儿童发生骨折等严重伤害。
安全气囊弹出时速度高达每小时300公里,其冲击力可达180公斤,即便是打在成年人身上,只要角度、力度稍有差错,也可能酿成悲剧。
错误做法二:让孩子独自坐在后排
孩子独自坐在前排不行,那么让孩子自己坐在后排就安全了吧,答案也是否定的,同样的道理,坐在后排急刹车的情况下,孩子还是会以很大的惯性冲出去,虽然前排座椅相比中控台要软,但是儿童肌肉骨骼都较成年人脆弱得多,再就是配备车辆座椅气囊和侧气囊的车辆气囊爆开同样也会对孩子产生严重的伤害。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必要时用上儿童锁,比如让儿童坐在后排,天生好动是儿童的本性,锁好儿童锁很重要。使用方法是,在上车之前扣下儿童锁,然后关闭车门。这样儿童在车内就无法打开车门,只有从车外才能打开。
错误做法三:抱着孩子坐在前排或者后排
家长抱着孩子坐在副驾驶的位置或坐在后排,这在街头是经常可以见到的一幕,父母可能认为孩子只有在自己的臂膀保护下才是最安全的,不过据测算,当汽车在每小时40公里速度行驶时突然紧急刹车,在惯性的作用下,5.5公斤重的婴儿会变成110公斤,在此情况下,如果把婴儿放在普通的座位上或抱在怀中,家长根本无力保护孩子,相反孩子会成为你的撞向中控台的缓冲物,你的身体重量会全部作用在孩子身上。
错误做法四:成人安全带系法用于孩子。
汽车座椅和安全带一般都是专为身高高于1.5米的成人设计的,这样的设计根本就不适合婴幼儿的身高,如果孩子身上套着成人的安全带,在车祸时容易造成致命的腰部、脖子和脸颊的勒伤,严重的话会有生命危险,再有就是想想安全带如果竖起来,极速境况下和一把锋利的刀子也无差别了。
错误做法五:暂时把孩子独自留在车中
有的家长要临时停车去办事,于是把孩子独自留在车中,这种做法其实很危险,父母一般离开时都会把车窗关闭、车门紧锁,这样就会让孩子长时间处在空气不流通的狭小空间,车内的空气质量会比较差,很容易对他们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时间过长甚至会让孩子因窒息而死亡。
错误做法六:让孩子把头探出天窗或车窗
在行车过程中,孩子好奇心强,往往会要求将头探出天窗或车窗,若车辆紧急刹车则有可能伤及孩子的脖子和肋骨,此外,现在很多车辆在引擎熄火后有自动关闭车窗和天窗功能,万一小孩未来得及将头收回,天窗关闭时可能夹到他们的头部。虽然有的天窗的防夹功能,但是孩子细嫩的皮肤还是很容易受伤的。
错误做法七:驾车途中逗小孩玩
很多人在行车途中会边开车,边与孩子聊天、讲故事,甚至说笑,这可能是不少爸爸妈妈常做的事情。不过,这样开车可是暗藏风险的。视线离开前方路面,转向后排小孩的刹那,最有可能就是追上别人车尾的时刻。这个时候或许对小孩造成的伤害更大,更有甚者,为满足孩子的要求,让孩子坐在驾驶者腿上一起驾车,可以说这样的父母就是拿孩子和自己的生命当儿戏。
错误做法八:让孩子自行上下车
其实这种看似平常的举动其实隐含着危险性,现在大多数车辆为使车门不至于一下子开启到最大,车门行程分两段设计,当门开到1/3左右时可固定,但若未开到固定位置,车门可能回弹,孩子力气小,有时车门太重孩子推开后车门会自动弹了,很容易把孩子的手给夹伤,此外,急着下车的孩子不会注意开门一侧的行人或自行车,下车后容易被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