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Polo/Polo Plus论坛 >  把闲置的爱卡从柜子上翻出,整修一番。好给女儿录点故事什么的。。

发表于 2013-04-24 16:06    IP属地:未知

查看 66.6W | 回复 29
把闲置的爱卡从柜子上翻出,整修一番。好给女儿录点故事什么的。。
受赠的一台TC-RX711单卡座。旋转磁头,三马达。是后期的中低端机器。
拿到以后。发现机芯皮带已经成面条。包括主轴皮带和加载皮带。遂淘宝寻得主导电机皮带。加载电机
皮带用光驱托盘皮带代替刚刚好。
换皮带过程略。换好皮带,发现两个压带轮橡胶也发生老化现象。请看图。
后期SONY低端卡座的压带轮都是塑料轴套了。

轴套可以轻松顶出来,可以看到塑料已经粉末化老化。。

橡胶垫圈已经老化,从内部膨胀出来的一个瘤子。

我拿刀片切开了。可看到老化纹理。

遂上哇能的淘宝寻找合适的压带轮。
首选寻到卡坛买皮带之名人处询问合适的压带轮,过程不表,鄙人不觉得其是一个适合初学者交流之人
。层次高了,自然不能等同于下里巴人。
俗话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想不到在鄙人经常购买配件的一淘宝卖家有卖SONY原装压
带轮。不过他在商品描述中只标注了压带轮直径,要求他量了一下轴径和厚度。基本上符合,因为他没
有更高精确度的量具,只能毛姑姑尺寸。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遂订购一对,次日到货。
外包装。

可以看出此压带轮原配为TC-4350SD卡座。
压带轮正反面特写。
铜轴套,铁支架,用料是绝对的靠谱。

轴心另一头是咬合在支架上的。

现在就要尝试把轮子给取出来,我一度准备了冲头,准备把轴心冲出来。
没想到实际情况很简单。因为轴心有一头没有咬合在支架上,所以只需要两把钳子就可以轻松扳开。

取出轮子, 和原机的比较。

原机压带轮轴心可以无间隙插入。

在轴心内滴入一滴机油。请入机芯了。


本来应该折腾告一段落。已经可以细细享受磁带的底噪了。缺发现底噪之内还夹杂了交流音,而且是左
向走带交流音很重,右向基本正常,基本不可闻。
考虑是磁头接地不好,拆出机芯,发现磁头过来的小线外皮已经腐蚀。

准备把磁头小线全给截断了,插座也拔掉,直接接上PCB。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4-25 21:14    IP属地:未知

刚才用MD做音源录了一首歌,动态和底噪都令人满意。
和当年9.80元买的引进版原版带不相上下。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4-26 15:23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beforesun 于 2013-4-26 14:42 发表
家里还有三个,sony,松下,杂牌,哈哈
最早一个随身听是国产AODI牌的,也叫奥迪。。。单放机,后来送给读高中的表弟了。这个是正规商场买的,初中时期,100多元吧。不便宜了。
第二个是SONY的FX176(???)具体型号忘记了。单面走带金属机芯,数码调谐收音机,没有SONY的低音提升系统MAGE BASS。
第三个是SONY的FX487,全电控逻辑金属机芯,自动返带,数码调谐收音机,带两段MAGE BASS,GROOVE低音。用了4-5年吧,坏了拆零件了。
后来就是电脑大行其道了,随身听就一直没有在玩。。
最近几年,感觉人有点老了,就开始怀旧。开始收集一些当年自己玩过,羡慕过,渴望过的机器。
收到的第一台,aiwa T23MKⅢ大砖头。低端机型,单面走带,手动调谐收音机,三段均衡。当年隔壁大哥有一台,FM收音效果是立体声的,在当年磁带都很匮乏的年代,能听到立体声FM广播,无异于听到了天籁之音。这台机器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毫不夸张说,比初恋的记忆还刻骨铭心,所以看到了就马上收下来了。
第二台,松下RQ-SX80V。全金属机身(包括机芯和外壳)。电控逻辑机芯,FM收音机。收它的原因是有个漂亮的液晶屏幕。貌似是松下在本土生产的。后期有个88V就在台湾产了。
第三台,松下MD,SJ88当年最薄,最轻,最省电的MD随身听,尤其是那个线控很漂亮。
第四台,松下MD,R230。可录随身MD机。没收到全套。可惜。
这些机器,都在空的时候拿出来把玩。把玩这些,玩的是感觉,是一种心态,怀旧的心态。时光,走了就回不来了。但是很多物件,因为留下了当年的印记,那是无法抹杀的。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4-28 13:37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ABT66 于 2013-4-27 11:51 发表
求上图
··
昨天上午定的二类带芯到货了。
一大盘装,每60分钟有半透明接头,一大盘能卷28盒空白带。看起来像是磁带分装厂弄出来的。
晚上拆了一盒TDK B60的空白带,把里面的带芯全拉掉,然后移花接木,接上刚买的二类带。拆了个佳能打印机的字车电机,打磨一下齿轮,套到卷带轮上刚好。转啊转。。电动的比手动的快多了。
卷到透明头子出来了,60分钟磁带卷好,剪断,接入。
再把带盒上的二类带识别孔打开。
试录一曲。重放。
咋没声音?
仔细一看。带面装反了。没招,再拉出来,翻个面重新收。
再试录。
然后拿出引进版的带子,相同歌曲比较。
二类带的确在中频上因为高低频的过于丰富,感觉比原版带有所衰减。。
对了,老爱华T23MKⅢ还有个磁带类别选择开关,更高端的松下80v超薄机上竟然没有的。。。

老机器就是丑了点,放音质量甩松下超薄三条大街。。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4-28 20:50    IP属地:未知

够于TB的二类带带芯,
数了数空白带头,这一大盘可以绕制60分钟的卡带28盒。
一整盘50大洋,加上顺丰运费22元,合计72元,
再除以28盒,每盒2.60元不到点。
若有空余的带盒,直接绕进去就行了。
一大盘,活像黑胶唱片,有分量!

折射出金属光泽。非常漂亮。

然后考虑绕带设备。
找个佳能喷墨打印机的小车电机。

把外沿用斜口钳钳掉,齿轮直径刚好可以插入卷带轮而无松动。


然后找一个空白磁带的盒子,我这个是全新带盒,里面的一类带芯已经抽掉。只剩两头的空白带头。

别忘记把二类带识别孔挖开。美工刀即可。

绕制过程略。别搞错正反面即可,这个大盘带芯,记录面是朝内的。我第一次绕,就绕反了,把带基放外面,结果又抽出来重新反面再绕回去。
左边一盒是一类带,是个张信哲的上海声像引进版。右边就是刚绕好的二类带了。颜色明显不同。


试录一下,用原版带对比。解析度是大大超出原版带,中频就是二类带这个味,不绵软,硬。我用的卡座还是比较烂的2头机,若三头的机器,肯定
完胜原版。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3-09 18:22    IP属地:未知

引用 泉州四眼polo 于 2016-3-9 17:00 发表的回复
你妹,怎么是13年的贴子?老机器进垃圾堆了吧?
80块钱,也是个本地玩家过来自提。
没进垃圾堆算是个好归宿。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