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四川论坛 >  蔚蓝海岸的假期

发表于 2019-12-23 10:03    IP属地:未知

查看 185.6W | 回复 103
蔚蓝海岸的假期

小编温馨提示:此帖已荣登2019年12月24日爱卡游记版块,更多精彩游记请收藏【爱卡游记】

      2019年的夏天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来到,我们也终于迎来了今年的休假季。7月3日晚,搭乘阿提哈德航空公司的客机,从双流机场出发开始了我们今年的法国之旅。由于这已经是我们第六次的法国之行,所以现在旅行的重点已经不再是急于游走打卡各处的景点,而更多地倾向于一种轻松慵懒的度假之旅。在大家的这种思维共识下,本次19天旅途中,每到一个地方,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把自己当做当地人一样,住着民宿、逛着当地的市场,买食材回家弄饭,然后在酒足饭饱之后出去散散步,微醺微醉中任晚风拂面,逐着夕阳下被拉长的身影,看晚霞在天幕中慢慢收起......在我们居住的小镇周围,斜阳草树和寻常巷陌就是我们眼前的一道道慢风景,惊艳着我们的视觉,也在不知不觉中拉长了时光。每个让我们驻足之地,我们都将身心完全融入所在的恬静小镇:日内瓦湖畔小家碧玉的依云小镇,我们每天饭后散步到源头出水口和当地人一起排队接依云矿泉水;在普罗旺斯圣十字湖畔,博迪纳尔旁的乡村小镇就是我们理想中归隐的世外桃源,吹着小风晒太阳,悠然过几天彼得梅尔笔下那种与世无争的山居岁月,在南法乡村的和风骄阳下,时间仿佛都停滞在了这里;于橘色夕阳下漫步在昂蒂布的古城墙上,目光慢慢扫过这座被毕加索画笔宠幸过的最纯正的南法小镇,转身之间,地中海略带咸味的海风拂面而来,将所有的惆怅在天使湾上空吹得烟消云散......2019年的完美旅途,是一次轻松惬意的悠长假期。


        本次假期的行程安排如下:
       7月3日晚:        成都双流机场出发
       7月4日:            经阿布扎比转机后到达巴黎戴高乐机场,取车前往巴黎远郊,画家西斯莱钟爱的莫雷小镇,住小镇上。
       7月5日~6日:    前往勃艮第马孔附近小镇的民宿,途径博纳,参观《虎口脱险》拍摄地之一的主宫医院。逛马孔的露天集市,品尝自己动手制作的勃艮第风味战斧牛排。
       7月7日~9日:    住日内瓦湖畔美丽小镇依云,去源头接最纯净的依云矿泉水,逛网红鲜花小镇伊瓦尔,驾车去湖对面瑞士小镇洛桑,打卡国际奥委会,在安静的小村特洛什纳寻访人间天使奥黛丽赫本的故居并拜谒她的安息之地。
       7月10日~12日:普罗旺斯山居小镇博迪纳尔三天的悠闲生活,两拨法国友人先后到来,吃喝叙旧,瓦朗索薰衣草娇艳的紫色、圣十字湖水深邃的蓝色和着10℃的桃红葡萄酒,一起醉在了我们的眼中和心中。
       7月13日~14日:途径香水小镇格拉斯打卡+刷卡后,到达著名的戛纳小城。小住两天,白天城中乱逛,海里畅游嬉戏,晚上闲庭信步走到电影宫的红毯阶梯上看游人们的各种花式红毯模仿秀。
       7月15日~19日:小镇昂蒂布,在这座毕加索也深爱的地中海小镇,度过最悠闲的5天。游小镇的古堡,租小艇沿海岸线自驾出海,在小镇狭长幽静的鲜花小巷里漫无目的闲逛,从来不会害怕迷失方向。人头攒动的普罗旺斯集市和遍布四周的鱼市小店,是给我们提供美食和动力的源泉。
       7月20日:          从昂蒂布搭乘TGV高铁回到巴黎,受邀去巴黎朋友家晚餐,晚上11点坐公交车回酒店,在公交车上穿梭于夜色中的巴黎,感受海明威笔下描述的那一席流动的盛宴。         
       7月21日:          巴黎戴高乐机场出发,回程。
       还是习惯了先上两张地图,第一张是本次旅程的航迹图,虽然此次是主打的度假,但自驾的路程也不短。最最最关键的一点是,本来作为司机的我,这次居然忘了带驾--驶--证!!!在双流机场进了安检才发现,当时那种尴尬和自责就不用说有多强烈了。作为一贯遵纪守法的我们,肯定不会冒险违规,所以本次旅程中的驾驶工作都是由蔡哥完成的(点个大赞
),而且全程没有替换的司机,这次蔡哥集策划、导游、翻译和司机于一身,真可谓是劳苦功高,再次特别表示感谢

        把本次的轨迹和前几次的汇集,这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这几年自驾的全部GPS轨迹记录。

        7月3日,出发地双流机场候机厅,外面刚下过雨,但现在已经停了,目测没有误机的风险。

       成都至阿布扎比转机,阿布扎比再到巴黎,两段航程都是7个多小时的样子,一路顺畅。7月4日到达巴黎办好取车手续后,在机场的停车场找到了提前预约租好的车,这次我们只有5个人,本来租的是标致308旅行车,结果租车公司临时给我们换成了Jeep的自由侠,虽然紧凑了一些,但还是能装得下我们5人和行李,也就没有再过多计较。

        开车出机场,直奔今天的目的地----100公里之外的小镇莫雷。今年我没资格开车了,变身领航员。

       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后,顺利抵达莫雷小镇,这是我们预定的酒店,一座看起来很有历史感的老房子。一面是小镇宁静狭长的街道,另一面就是风景秀丽的卢万河。

[ 本帖最后由 BOBI0622 于 2019-12-25 08:36 编辑 ]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2-23 10:16    IP属地:未知

好久没发帖了,咋个后续帖子发不来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2-23 10:22    IP属地:未知

这是小镇莫雷入口处的一座石桥,正前方的塔楼门洞就是小镇的入口。为什么把这里选择成我们的第一站呢?因为下一个行程点勃艮第距离较远,如果第一天就赶到的话可能太累,其次,这里离巴黎只有百公里左右的距离,刚好住在巴黎的朋友可以过来和我们在这里小聚一个下午。
  
       莫雷是一座位于卢万河畔建筑优美、典雅的小镇,建于12世纪,是法国小镇与乡村别具特色的结合。法国有一个景点评选叫“最美绕道”。意思是远离城市主干道却因为独具特色而吸引人们绕道而往,莫雷小镇就是其中上榜景点之一。

      小镇宁静安详,卢万河绕城而过,这个季节的潺潺河水没脚齐膝,清澈见底的,在河床下的树荫中小坐片刻,看河岸边高大的教堂塔楼和一排排斜顶瓦房,岸边一群群野鸭水鸟往来嬉戏,好一派惬意的乡村景色。


      莫雷,也是印象派风景画家阿尔弗莱德.西斯莱钟爱的小镇,画家在此居住多年,创作不少杰出的画作。小镇随处可见矗立在路边的这种广告牌,站在这里往前方望去,映入眼帘的正好就是画面上的风景,100多年的时间仿佛凝固在此,没有一点改变。

[ 本帖最后由 BOBI0622 于 2019-12-23 10:29 编辑 ]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2-23 10:34    IP属地:未知

巴黎的朋友专程为我们的到来准备了一顿丰盛的野餐,从机场接到我们就一起驱车来到这里,在河边树荫下,铺开野餐垫布,一顿丰盛的下午茶时光就此开始。
两杯沁人心脾的桃红葡萄酒下肚,一洗旅途的疲惫和时差带来的困倦,被骄阳暴晒了一路的身心也在小镇凉爽的微风中慢慢安静了下来。
法国甜点的精致是出了名的,这一盘五颜六色的马卡龙看着就让人觉得惊艳。不过味道的确太甜了,我吃了一个就被腻着了。
热情的法国友人米歇尔和他的爱犬“菲卢”。
对面这个房间就是我们酒店临河的那一面,我们的房间在最上面一层,推开窗门就见河景,位置挺不错的。
小朋友在河边的留影,远处高大的建筑就是在西斯莱画中多次出镜的莫雷教堂。

[ 本帖最后由 BOBI0622 于 2019-12-24 16:43 编辑 ]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2-23 10:44    IP属地:未知

莫雷小镇的卢万河边闲暇时光过得真快,转眼酒过三巡,甜点也吃得差不多了。法国朋友推荐我们一起去附近的小镇巴比松闲逛。这个位于枫丹白露森林进口处的小镇,在19世纪前期的时候,还是一个连教堂、邮局都没有的偏僻小村,后来随着一批又一批对创作现状不满的画家来到巴比松创作,这里逐渐也摇身一变成受到世界瞩目的艺术小镇,画家们走出画室,对着自然创作,以描绘真实的自然景观和人物。慢慢地也就诞生了一个新的画派---巴比松画派。
巴比松画派对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或许是一个很陌生的词,但要提起它的代表人物让弗朗索瓦米勒和他创作的《拾穗者》,相信许多人就能反应过来了,哦,这幅画我见过。
巴比松的房子现在很多都变成了画廊,展览着当下流行的各种风格的绘画。而巴比松画派的名家之作,通常被制成马赛克镶嵌画,点缀在街道的墙壁上。
这里最出名的就是米勒的故居了,它于上世纪20年代左右改成了博物馆供大家参观。
米勒故居的小院子,房子里面就是博物馆,需要买票参观。我们没有进去,就在外面照了一张。
走在小镇的老街上,你会发觉这是个让人心情放松的好地方,街道石墙上琳琅满目的大师名作,将这里打造得宛如一个露天博物馆。同时这里也不失法国小镇一贯的精致和恬静,娇艳的阳光下,各色的花朵争相怒放,在艺术的加持下,小镇似乎也显得高雅起来了。
在鲜花的簇拥下,在一步一景寻找大师笔下描绘的场景中,我们悠然地品味着这个阳光下美丽的艺术小镇。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2-23 10:53    IP属地:未知

下午回到莫雷后,夕阳已西下,黄昏的卢万河畔又是另一番景色。在高大的莫雷教堂的背景下,河畔的人们或三三两两信步漫游,或坐河边窃窃私语。慢速快门长曝光下的河水如丝般平滑,将小镇的傍晚衬托得更加静谧安宁。
夜色中的小镇,抬眼望去,莫雷教堂-----小镇C位上的绝对主角。
鹅黄色的灯光照亮着门前的小路,远处教堂被白色的灯光从下面照亮,透出一种肃穆森严的感觉。
卢万河桥面上,来来往往的车灯在长曝光下,被拉扯成一条条光带,和小城在夜色中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流光溢彩的画。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2-23 11:00    IP属地:未知

第二天起了个大早,这似乎已经是我的习惯了。每到一个自己觉得心仪的小镇,第二天我都会一大早就起来闲逛一下,避开了白天的游人(虽然莫雷小镇白天的游人其实也并不多),更能感受到小镇原汁原味的质朴和生活气息。
        出酒店不远,就看见画家西斯莱半身雕像的纪念碑,后面是画家的作品《莫雷桥》。1888年后,西斯莱移居到这个位于枫丹白露森林东端的卢万河畔小镇,画家曾动情的描述:“莫雷,我的艺术在这里豁然开朗起来......我会永远留在这个风景如画的地方。”
小镇的主道,入口处塔楼正中间,也挂着带有西斯莱名字的巨幅画作。这个当年让西斯莱钟爱至终老的地方,今天也用同样简单直接的表白来隔空回应着画家。
信步走到了莫雷教堂,教堂街对面立着一个广告画牌,正是同一个角度下西斯莱画笔下的莫雷教堂。这座圣母教堂重建于十三至十五世纪,是巴罗克风格和丘里格拉风格完美结合的产物,西斯莱曾为它画了十四幅油画。
清早的小镇似乎在未从昨夜的一番好梦中醒来,虽然天色已亮,但四周都还是一片寂静。整洁的街道,被磨得光滑的铺路石,只有悠闲的脚步声在狭长的街道中悄然回荡着。
这是小镇中心位置的一个小广场,正面这座漂亮的木质结构房子据说是当年拿破仑从厄尔巴岛逃跑到法国,集结军队,攻打波旁王朝的前一日下榻居住过的地方。
小广场上的早市已经开卖了,顺道买了一些峨螺和青口,久违了的味道。
不知不觉又走到了卢万河上,西斯莱笔下经常出现的磨坊沐浴在晨光中。
站在桥上,此时卢万河浅浅的河水清澈见底,平静缓慢地流向远方,宛如儿时记忆中家乡野外的小溪一般让人垂怜。

城门入口处的塔楼在阳光下巍然耸立,像刚刚上岗的卫兵一样精神抖擞,让这个古老的小镇展现出勃勃的生机。

酒店门口的景色,质朴的石头堆叠出一段段历史,斑驳的墙体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而门洞外透过来的晨光和绿意,是生命生生不息的延续和传承。

[ 本帖最后由 BOBI0622 于 2019-12-23 11:10 编辑 ]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2-23 11:29    IP属地:未知

莫雷短暂一天的歇息(准确说还不到一天)结束,今天准备到达我们的第二个目的地------勃艮第马孔附近的一个小村,在那里过两天勃艮第乡村慢生活。从莫雷出发,全程共385公里,途中路过小城博讷,顺道去打卡电影《虎口脱险》的拍摄地:主宫医院。
博讷,勃艮第一座不算太大的城市,我们五年前曾经和她有过一面之缘,这一次再度重逢,注定我们要在这里驻足,亲自去揭开她的面纱。虽然地理上属于法国的东部,但这里和南法的天气已经非常相像了,7月的小城上空骄阳似火,连酷爱日光浴的法国人也不得不躲在太阳伞下面了。
博讷也是法国葡萄酒的圣地,这里酿造着法国顶级的红葡萄酒。博讷位于一片葡萄田连绵不断的被称作“科特德尔”(黄金之丘)的丘陵地带,据说当年的罗马军队带着葡萄的种子到达位于高卢的博讷时,发现这里充沛的阳光与丰厚肥沃的砾石土地特别适合葡萄的种植,于是他们便和当地农民一样边种植葡萄边酿酒。谁知三年后,当军队要开拔时,有近半士兵都留了下来,因为这里的葡萄美酒俘获了他们的“芳心”,他们宁可留下来当酒农也不愿意再去南征北战,拓展帝国的疆土了。为此,查理曼大帝后来还不得不颁布法令,禁止军队经过博讷。甚至在临终前,他还说过这样的话:“罗马帝国靠葡萄酒而昌盛,又因葡萄酒而毁于一旦。”
       难怪莎士比亚会借李尔王之口说出“罗马帝国征服世界,博讷征服罗马帝国”。
偶尔走失,但从未离开。没有比生命更古老的过去,也没有比生活更高远的未来。无论经历多少波折、困苦与残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寻,亘古如新。总有一天我们会发现:想要的东西很简单,就是简单快乐的生活。一切帝国都会崩塌,唯有生活与爱永恒。这也是我们喜欢在小城镇到处游历的原因,喜欢这些地方浓浓的烟火味道,生活气息。平凡,但真实的。
对于博纳来说,最有名的不止是红酒,同时也还有一座医院,这也是我们本次打卡的主要目的地,主宫医院。在小城的很多地方,主宫医院那高耸的灰色塔尖都能早早地映入眼帘。
主宫医院的名字就来源于其正门上的这个“Hotel Dieu”译文,它是15世纪由法国掌玺大臣、勃艮第的尼古拉罗兰和罗兰夫人所建造,目的是为了给贫病交加的穷人提供一个避难所,并给他们提供医疗救助等服务。在那个时代,许多法国的贵族,有产阶级,善心人士,都给这座济贫院捐过款。
进入大门,踩在碎石铺底的小院里,映入眼帘的是一排颜色绚丽的屋顶,开始乍一看,还让我觉得有点像东南亚寺庙的建筑风格。其实这种彩色琉璃瓦顶在勃艮第地区的老建筑中是比较常见的,也算是这个地区的建筑特色。当年我们在勃艮第大区的另外一个城市第戎的时候,第戎主教座堂的屋顶也是这种五彩斑斓的颜色搭配。
主体建筑顶部高耸着哥特式的塔尖,据说是小城里最高的建筑屋顶。有了它,不需要地图就可以寻到主宫医院的入口了。
近看屋顶和塔尖,几百年的建筑,做工非常精细,雕栏画柱和我国的古建筑一样隽秀精美。感谢当年这些设计者和建造者的精湛技艺和他们一丝不苟的职业操守,一笔一线,一砖一瓦,使这些被艺术加持了的建筑物能流传于今天让后人得以窥见,也向我们诠释了工匠精神的含义。
华丽的外表下面深藏着一颗心怀大众悬壶济世的心,当年有许多人为这座济贫院提供义务服务。照料贫穷病人的都是一些善心人士。他们中许多人为了帮助穷人奉献了自己一生。虽说法国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具备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险和医疗制度,济贫院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但是博纳小镇的人们并没有拆掉这座建筑,而是把它保存下来,作为一种慈善的精神象征。
当年风靡一时的法国电影《虎口脱险》曾在这里取景,描述的是主宫医院嬷嬷将落难的盟军士兵藏在这里,逃避纳粹追捕的片段。电影剧照中内部的病床摆设也几乎和现实一模一样。主宫医院内的博物馆里还陈列了许多大幅的挂毯画,其中最有名的也可以堪称这里镇馆之宝的乃是 Van der Weyden 的画作“最后的审判”。

[ 本帖最后由 BOBI0622 于 2019-12-24 16:50 编辑 ]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2-23 11:49    IP属地:未知

虽然我们是一早就从莫雷出发的,计划中今天也只有三百八十多公里的路程,但因为我们在博讷主宫医院的打卡停留,再加上此后又顺路去了途中一个叫蒙梭莱米讷的法国朋友家里给他带东西,还遇上了GPS因为前方主路断道修路无法规划乡村小路,只得人工接管看着地图手动导航,一路下来,到达我们在马孔附近小镇预定的住宿地时,已经是下午7点多了。
这里绝对就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小村了,郊外只有几十户人的一个地方,背后这个二层建筑的二楼就是我们的住宿地,看起来很简朴随意,我们将在这里过两天勃艮第乡村的慢生活。
法国人的房子外表看似简单,但内部其实都比较精致。在Airbnb上出租的民宿都是要求有标准配置的:家具、厨具、炉具、餐具、冰箱洗衣机等都一样不少。拿出我们在蒙梭莱米讷超市里买好的食材,各位达人通力合作,一顿看似还比较美味的法式晚餐很快就准备完毕了,桃红葡萄酒摆上,晚餐正式开始。
中间不锈钢锅里面是贻贝,从这一顿开始,只要是有条件,蔡哥都会做上这样一锅浓香扑鼻的贻贝,除了不太爱海鲜味的小朋友之外,这道菜深受大家的喜爱,感觉整个行程下来,就没有吃腻过。
第二天一早起来,郊外空气很是新鲜。天气虽然不是太好,但丝毫不影响这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色。远处斜坡上那一大片收割小麦后留下的平整地面和躺在它脚下已经被卷成柱状的麦垛,似乎在告诉着人们盛夏已经慢慢到来。
房前屋后都有花,开得很盛,随手拍一张照,都是风景画。
这是房屋前的葡萄藤,它顺着主人搭的架子刚好爬到了我们租住的二层楼处,同时也在底部造就了一处绿荫长廊。坐在这下面吃早餐、喝咖啡或是葡萄酒,放眼望去,四面的绿色给人宁静凉爽的感觉,就这样坐在这里发呆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既然是乡村慢生活,那去一趟距我们居住地10多分钟路程的小城马孔(Mcon)绝对算不上是奔波。吃过早饭收拾好后,一路悠闲来到马孔,这是法国中东部的一个小城市,公元前一世纪凯尔特人在Aedui内河港聚集,建立了马孔,其在罗马帝国时代发展为城镇。
停好车后,一路闲逛,经过圣彼得大教堂后就来到了索恩河边的露天集市。
虽然这是一种没有灵魂的烤鸡,但味道还是不错的,排队买一只回去。
山羊奶酪,从完全闻不来这个味道到开始喜欢上它,感觉自己的口味也变得越来越重了。
旁边小超市里面的一个葡萄酒专区,第一次看见这么多葡萄酒扎堆在一起,感觉像是到了酒窖里。

[ 本帖最后由 BOBI0622 于 2019-12-24 16:56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2-23 14:38    IP属地:未知

回头望去,建造于1808年至1818年之间的圣彼得大教堂,两个塔尖高高耸立着。
索恩河边,建造于11世纪的圣劳伦桥伸展着十二个拱门跨过河流。
古老的石桥伴随着这条发源于孚日山脉西部的河流,日复一日遥望着它滔滔向南流向里昂,最终汇入著名的罗讷河。
离开马孔,我们驶向小镇克吕尼,前去参观一下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修道院---克吕尼修道院。这是镇上一个教堂的门口,这种有飞扶壁支撑造型的,也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结构中的一部分。
修道院现在已经是博物馆了,需要买门票进入。
进入修道院,入口处的一条长廊。1100多年前,一位身份高贵,既是阿基坦公爵,也是马孔伯爵的虔诚者修建了这座修道院,被称为“克吕尼修道院”,直属教皇管理。克吕尼修道院是中世纪的宗教圣地,鼎盛时这儿有一万多修道士,曾是世界上除了罗马的最大的修道院。
然而,繁华胜景并不是永恒的,这座修道院也曾经经历了大起大落的遭遇。在中世纪末期,克吕尼修道院开始走向了衰落。
如今的修道院感觉更像是一个博物馆,购票进入参观。除了修道院建筑本身以外,还有这么大一个草坪广场也包含在其中。
我们对这段历史也完全不了解,所以进来也只是走马观花。但克吕尼小镇逛逛也还是挺舒服的。
闲暇的时间过得也快,转眼已是近黄昏。驱车回到了我们的乡间小屋,回头望去,夕阳已照深深院。
走到背后的山坡上看我们的住处,这是一个修得像简配了的小城堡一样的建筑群落,我们住的是画面正中间那一排矮的房子,估计就是以前下人住的地方。整个房前屋后,包括上面我们停车的那片地,都是这处房主的私人领地。
闲逛了一整天,还是稍觉疲惫。一顿丰盛的晚餐是每天结束之前的压轴期盼,这是在马孔市场买的西班牙海鲜饭,第一口嚼下去,那夹生米饭的口感让我一下子就回想起了当年在安道尔吃的西班牙海鲜饭,米饭的夹生程度都几乎一模一样。嗯,这绝对正宗的西班牙海鲜饭。
这只没有灵魂的烤鸡,其实味道还真不错,撕开以后,还能看到鸡肚子里面码放的植物香料,起码是货真价实的。
贻贝当然不能少,还有就是鼎鼎大名的勃艮第蜗牛,超市里面把调料都封好了,回来放进烤箱直接烤熟就可以了,味道和餐馆里面的没啥区别。再搭配点鹅肝下葡萄酒,简直是不要太丰盛了。
当然,在外面阳台上一边欣赏勃艮第乡间黄昏景色,一边品酒用餐,自然又是另外一番心情和风味。

[ 本帖最后由 BOBI0622 于 2019-12-24 16:58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