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广东论坛 >  寻探旧日的筑迹(18) 客家古邑河源篇

发表于 2025-02-16 06:12    IP属地:未知

查看 40.3W | 回复 19
寻探旧日的筑迹(18) 客家古邑河源篇
河源是中国少数的纯客家地区,亦是东江流域客家人的聚居中心,随处可以看到传统的客家住宅群,这些砖瓦结构的建筑,皆以宗族或家族为单位,外形多为围龙屋、四角楼、四合院等,趁着春节的氛围,走访河源五县那些被时光遗忘的绝美古村落
东源县仙塘镇南园古村
前称潘家围的南园古村地处东江河畔,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整个古村落是同姓聚居,村民都是潘氏一族的后代,因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潘氏家族从前一直较为富裕,至今仍遗存有大夫第、老衙门、柳溪书院以及古炮楼等30多座传统建筑群

专门培育潘氏族人的柳溪书院正门朝东,寓意是为了吸纳东来的紫气,至今已超过200年历史,因座落在满布柳树的溪流边而取名

书院的天井,地上有一幅由鹅卵石砌成的图案,中间是一个铜钱,四个角是像征福气的蝠鼠

大夫第是由门楼和围墙连接而成的小庭院,是整个古村落中复修最完好的建筑

拆除前的炮楼共有七层,当时里面设置24门大炮,数百枪枝分布在炮楼四周不同大小的枪眼上,规模之大可想到潘氏家族的富裕

老衙门是潘氏族人带职还乡之后修建的,既是办公场所又作为居家住所,设计和雕刻都与普通民居有所区别

东源县义合镇下屯村
依山傍水的下屯村是粤赣水上古驿道东江段为数不多的古村落之一,已有600多年历史,迄今存留着14座清代客家围屋散落于村中

连平县油溪镇茶新村茶壶耳屋
巨大的宗祠式围龙屋,正面造型相对独特,外墙筑成向上微翘的飞檐,形似茶壶耳故得名茶壶耳屋,是连平县最古老、最完整的正方形客家围屋

连平县大湖镇盘石村白云楼
一座方形角楼式建筑,从其高度和风格可以看出这是一座防御性强的围屋,古建筑四个角落各建有1座炮楼,前后围墙的中间位置各有1间瞭望阁

由于年代久远且历经战火,加上没有得到妥善修复,围屋主体建筑虽尚存,但内部已十分破旧不复当年的面貌

和平县至今仍保存许多较完整的古民居,这些传统村落不仅是东江文化发祥地,也是客家古建筑的缩影
热水镇北联村兴隆客家围屋

大坝镇高发村嘉禾岗围龙屋
在网上能找到嘉禾岗围龙屋的资料少之又少,只提及在河源也是一座较为知名的围龙屋

原形呈马蹄状的外翰第有两层高上百间房,现今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马蹄状的房屋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残留地上的石块

[ 本帖最后由 movan206 于 2025-02-16 06:15 编辑 ]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5-02-16 06:35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0
共获得爱卡币
大坝镇水背村
旧称和平峒的水背村,在和平未建县时是明朝巡检司所在地,2019年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至今还保存有20多座古民居,但大部份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

楕圆形的老卢屋,村内规模最大的围龙屋,如今围绕中心往外而建的五环民房,大部份已经坍塌只剩下泥砖墙

和平峒时期种值的古榕树,树龄超过500年,见证了这片土地的变迁

袁屋

岭南第一巡检司

司背朱屋
因其座落于巡检司背面,故称司背

要数和平县的客家建筑集中地,林寨古村是当中的佼佼者,座落在浰江河北岸,占地两平方公里,古建筑分布在石镇村和兴井村内,规模之大和数量之多,在广东乃至全国实属罕见

谦光楼,村中现存单座体积最大的四角楼,2014年,这座庞然大物吸引了西甲球队皇家马德里的主席佩雷斯前来参观

林寨古村以拥有中国最大的四角楼建筑群而闻名,一座座灰白色的方形堡垒点缀在稻田间,以古村落拍摄成的相片,曾在美国发行成邮票

穿行在村中迂回的小巷,时光仿佛倒流,高大的四角楼里现在还有人在坚守,斑驳褪色的墙面上,各种标语仍隐约可见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5-02-16 06:54    IP属地:未知

东源县叶潭镇山下村八角楼
作为客家建筑,山下村的八角楼与传统围龙屋有着明显区别,它的独特在于三面环水,由一条弯曲石梁桥连接门楼

八角楼分为内外两环建筑,外围的炮楼体积巨大,给人感觉更像一座城堡

内环以房屋为主体,四个角落亦建有较小的炮楼

侧门还有一条简便的石桥连接外围

东源县蓝口镇乐村石楼
乐村石楼是东源县客家民居中四大围屋之一,是河源老式围龙屋中建筑规模较大的一座,它曾经庇护过一个大家族

走近石楼,四周的墙壁全用条形花岗岩砌成,厚达80厘米,四个角落建有高度一样的炮楼之外,还有一座更高的主炮楼

进入楼内,门后有门厅中有厅,大小房间共108间,整座石楼恍如一个迷宫

东源县蓝口镇塘心村
壹修堂在村内算是最豪华的客家围屋,集私塾、粮食加工厂、戏楼于一体,还设有专门的习武场,可惜无法联系持匙人,只能在外围拍摄

村内还保存了一些完整的典型客家古民居,这座四角楼最原汁原味

可惜在一个高举红本子年代,内部装饰全被毁,现在只能隐约看见一点点当时没完全毁掉的一些雕饰

屋檐下还有一个福字,笔画内绘有仙鹤、祥云、蝠鼠等图案

东源县康禾镇仙坑村
座落在群山环绕的盆地中,颇有特色的古村落民居,村内保存着许多典型的客家围龙屋

八角楼是仙坑村最早、防御系统最完善的古民居,初建时原是四角楼,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治安环境,在主体建筑外侧用花岗岩加筑了石墙和炮楼,整座建筑仿如一座牢固的城堡

从石楼梯登上城墙,外围的炮楼是互相连通,但通道非常狭窄,仅够一人通过

穿过小广场,来到了毗邻而建的四角楼,亦是仙坑村古建筑的代表之一,规模比八角楼更大

远离尘世喧嚣的小村庄,至今仍保存有20多座大大小小的清代围屋,堪称客家建筑的宝库

客家人尤其注重自然风水,门前通常都会有一个池塘

村旁还有一间网红民宿,传统与现代建筑巧妙融合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5-02-16 07:09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20
共获得爱卡币
紫金县水墩镇群丰村
在群丰村,12座客家古民居散布在1平方公里范围内,这些传统建筑的格局并不是很大以二进为主,多为两角楼,门楣均标有楼名,因紫金在地理位置上靠近潮汕地区,建筑及装饰细节均带有点潮汕风格

其中选安楼的规模最大,是村中唯一的四角楼,4层高的炮楼耸立在每个角落,既是防御也用作储存粮食的仓库

楼内还有人居住,通常仍有人居住的古民居会保存得更好

紫金县南岭镇高新村德先楼
一条优美弧形的小桥横跨在溪流上,经过的游客都会停下脚步在小桥上留影

走过横跨溪流之上的小拱桥,映入眼帘是一座紫金县有名的客家围屋德先楼

依山傍水而建,上、中、下三叠有落差的建筑连成一体,四角还耸立着高高的炮楼,与其他客家围屋不一样,楼前没有池塘,有的是从门前流过的一条清澈小溪

宏大的规模和精巧的室内装饰,修建德先楼不仅耗资巨大,还经历30多年才竣工

屋内不仅光线充足还充满古代书香气息,墙上挂著书画,楼牌雕着各样的花、鸟和人物,内容丰富又精美,经过活化后厅内比想像中要干净整洁,是这次行程中见过最好的客家围屋

紫金县龙窝镇桂山石楼
石楼建于桂山村中心地带,在周边新建筑的包围下仍显得很突出

主楼其20多公尺的高度令人叹为观止,要仰头才能够看到顶端

不愧是雄冠河源的客家古建筑,石楼由主楼、正屋及内外横屋组成的一个大宅院

旁边的横屋由于年久失修现已破烂不堪,屋顶坍塌不全,可喜的是围墙还在

炮楼一、二层外墙由花岗岩石筑砌,二楼以上是青砖,外围墙上有许多瞭望孔和枪眼

重修后内部的结构保存完好,木造的楼梯和楼板都非常结实

爬到顶层,透过瞭望孔可以俯瞰整个村庄

谢谢收看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