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四川论坛 >  号称四川资深驴友TX的来看看——这么多“蜀地秘境”,你去过几个了?

发表于 2010-01-14 16:30    IP属地:未知

查看 37.6W | 回复 122
号称四川资深驴友TX的来看看——这么多“蜀地秘境”,你去过几个了?
爱卡币+8
共获得爱卡币
前几天,一位交往多年的球友送了一本书给我,说:你喜欢东跑西跑的,看看你知道不知道这书里写到的地方?都去过没有呢?当时并没有在意,心想:虽然是北方人,但是来四川也三十多年了,没有去过的风景名胜应该不多吧?
闲暇时拿出书来翻,书名是《蜀地秘境》,先是光看了看目录,一连串陌生的地名附带着神秘、悠远、深厚的历史气息跃然纸上,哦?居然还有这么多地方没有去过,甚至没有听说过,暴汗!!觉得有必要推荐给爱卡TX,也许,不久我们自己也会背起行囊,沿着书中提示的方向。。。。。。
书的作者是从业20余年的新闻工作者。自2005年起,自驾行程5万公里,跋涉于四川境内55处湮没于历史长河的文化遗迹之中,与英雄豪杰、文人骚客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为古战场、古碉楼、古寨古镇拂去岁月的尘灰,为酷爱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旅游者拓展了新的疆域,为劳其筋骨、磨砺心志、乐在天涯无穷路的驴友们继续新旅程,开辟了新的天地。
个人觉得该书有三个特点:一是涉及之处鲜为人知或仅有所的闻探奇性;二是具有严谨的纪实性和优美的文学性;三是具有路书指南般的实用性。
该书所介绍的景区与四川境内的成熟景区互为补充,为国内外旅游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摘选部分目录
一、人文历史篇
神臂城
铁打的泸州天下闻

钓鱼城
上帝之鞭在此被折断

苦竹寨
血沃苦竹的抗蒙古堡

大良城
让蒙古铁骑在此勒马

养马峡
灭蜀的千军万马由此出发

拦马墙蜀道
秦长城的古柏版

宝箴塞
军防要塞式住宅奇观

江油关
改写蜀汉历史的险关

。。。。。。。。。。。。。。。。。。

搜了个宝箴寨的PP贴上来。。。。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05.74 KB)
 
//my.xcar.com.cn/thread/index.php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1-14 17:10    IP属地:未知

哦哟,要审核这么长时间啊??16:30发的,17:10才出来。。。。

全部目录:
一、人文历史篇
神臂城 铁打的泸州天下闻

钓鱼城 上帝之鞭在此被折断

苦竹寨 血沃苦竹的抗蒙古堡

大良城 让蒙古铁骑在此勒马

养马峡 灭蜀的千军万马由此出发

拦马墙蜀道 秦长城的古柏版

宝箴塞 军防要塞式住宅奇观

江油关 改写蜀汉历史的险关

龙脑桥 神州大地第二桥

邓池沟天主教堂
疑是天宫落雪山

报恩寺 藏在深闺的“故宫”

七曲山大庙 战火中幸存的文昌文化发祥地

翠云廊 比罗马大道更壮美的奇观

白马藏族 岷山深处古老而神秘的民族

明月峡古栈道 中国古代的“高速公路”

樊敏碑阙 牦牛古道上的汉家陵阙

江崖墓 天堂里的人间

流杯池 山水参与的赌博之地

窦团山 飘在云端的天然画屏

嘉阳小火车 工业革命的活景观

筹边楼 见证战争与和平

僰人悬棺 历史长河中的千载之谜

凌霄城 南宋王朝最后的骨气
云顶擎天一石城

二、自然地理篇
平羌小三峡
月出峨眉照江流

自怀 珍稀动植物的基因库

王朗 涪江源头的大熊猫乐园

塔公 菩萨喜欢的地方

僰王山 僰人最后神秘消失的地方

叠溪 地震后残酷的美丽

松坪沟海子 天灾逝者的不瞑之目

石海洞乡 名副其实的天下奇观

折多山 通向青藏高原的第一关

赤水 川黔渝“金三角”的明珠

三江 你身边的香格里拉

笔架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


[ 本帖最后由 jw老虎 于 10-01-14 17:27 编辑 ]
//my.xcar.com.cn/thread/index.php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1-14 17:12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5
共获得爱卡币
原帖由 jw老虎 于 10-01-14 17:10 发表
哦哟,要审核这么长时间啊??
记得以前审核要不了这么长的时间呢?

目录续:
、古镇古寨篇
汉阳镇 遗落在岷江畔的汉代明珠

福宝 一部凝固的空间交响乐

尧坝 川南民居的活化石

青林口 见证惊心动魄的传奇


被千年烟尘湮灭的王城

甘堡藏寨 千年的石头部落

云顶寨
堡垒式庄园的浮华身世

上孟 距成都最近的藏乡

罗泉 大起大落的盐业重地

李庄 一个因战争成名的古镇

罗城  老四川文化的扛鼎之作

火井 汉代的火焰仍在升腾

江口
养生始祖相中的宝地

肖溪 渠江之滨的千年旱船

龙隐 一个没有户籍的山镇

昭化  蜀汉王国的第二都城

望鱼  天遗宝剑化雅鱼
夕佳山民居
川南农耕文化的缩影

高庙  满城星星照二峨
[ 本帖最后由 jw老虎 于 10-01-14 17:28 编辑 ]
//my.xcar.com.cn/thread/index.php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1-14 17:17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阳光大苯熊 于 10-01-14 17:15 发表
肥肠时期,肥肠审核手段

//my.xcar.com.cn/thread/index.php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1-14 17:25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今夜料峭难私奔 于 10-01-14 17:16 发表
好贴,收了,等着更新.
啊?您不会是想让我码字来把书的内容发上来吧?

赶紧去找朋友要电子版的吧。。。。。。
//my.xcar.com.cn/thread/index.php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1-14 17:33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今夜料峭难私奔 于 10-01-14 17:27 发表
嘿嘿,好东西,尤其可以弘扬家乡旅游业开发文化资源的,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辛苦了,上校大人,小兵敬礼!
我的本意是向大家推荐本值得读的好书哦。。。。
//my.xcar.com.cn/thread/index.php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1-15 10:44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jw老虎 于 10-01-14 16:30 发表
前几天,一位交往多年的球友送了一本书给我,说:你喜欢东跑西跑的,看看你知道不知道这书里写到的地方?都去过没有呢?当时并没有在意,心想:虽然是北方人,但是来四川也三十多年了,没有去过的风景名胜应该不 ...
哎!打字太麻烦了。。。。。

应大家要求,还是上点文字吧!

平羌小三峡——月出峨眉照江流



□马恒健 文



岷江,从川西北的崇山峻岭中一路奔来。它润泽了成都平原、造就了南下出川黄金水道之后,在青神县汉阳镇放缓了匆匆地脚步,留下了一个千折百迥的小三峡。


这个名叫平羌小三峡的岷江江段,曾让一名伟大诗人暂停了仗剑辞亲、去国远游的步履。那是在公元725年,诗人的名字叫李白。他从家乡彰明(今江油)出发,一路风尘仆仆、日夜兼程,却在这里难得的流连数日。他将在此的所见所思,凝聚在一首诗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如今,诗圣杜甫“门泊东吴万里船”的诗句人人皆知,但古人出川的黄金水路早已断航。不过,乘舟游一游当年李白铁定漂过的平羌小三峡,多少也别有一番韵味。于是,在2009年春季,我们在平羌小三峡口的汉阳镇,登上了游览小三峡的木船。



伫立船头分别向上下游眺望,令人感到岷江在此成了一条变色龙。上游的汉阳坝江段,水面十分宽阔,浩渺的烟波里隐隐可见处处乱石、片片沙滩,白浪滔滔的岷江之水铺陈在整个天际线上;下游,我们即将进入的第一个江峡犁头峡,两岸青峰对峙,山石笔立,波平如镜,水质清澈,江流宛若一条翡翠带。此时,我们又很自然地联想到长江三峡。如果说长江三峡是粗犷、豪放的汉子,那么,平羌小三峡则是清秀、文静的女子了。



我们乘坐的船,是一只像木梭的窄而长的无篷小木船,船体没有油漆,呈现原木本色,这平添几许仿古游的情趣。但有点扫兴的是,其动力是桨与柴油兼用。那位在平羌江上闯荡多年的船工对此解释道,这小三峡来回几十公里,不用机器,今晚也回来不了。不过,他告诉我们,凡遇景色好的地方,随叫随停,保证尽兴。

   
峡窄水深犁头峡


犁头峡因峡口江边一座山峰状如耕地的铁犁而得名。这一段的岷江峡窄水深,岸转江回。进入犁头峡第一个河湾“大佛沱”,我们发现临近水面的岩壁上布满密如蜂巢的洞穴,有的小如拳头,有的大如篮球,犹如遭到各种轻重武器的射击。这些石孔洞穴在水波的激盈下,发出“咕唧、咕唧”的声响。船工告诉我们,那便是鱼中珍品江团繁殖栖身的地方,当地人称之为“鱼窝”。也就是说,这短短一二公里的江段,才是资格江团的原产地。船工又说,由于江团是吃江底的岩浆长大,因此其肉质才特别细嫩。接着,他又道出一串平羌江里生长的味道鲜美的鱼类:白甲、青波、翘壳、黄辣丁……


后来我们登岸后,当地一位村干部还告诉我们,上世纪70年代西哈努克亲王到成都,接待部门专门派人来此收购江团款待,令这位风流倜傥的亲王享受到了“接吻的感觉”。


犁头峡江段两岸的峭壁不算高,一般高出江面数十米,由于垂直于江岸,因此感觉整个江峡是被一柄巨大的利剑劈成。江面没有一点波澜,甚至感觉不到江水的流动,狂野的岷江水在此变得这般文静,令人简直不敢想像水有多深!两岸的山峰郁郁葱葱,连陡峭的崖壁也覆盖着各种藤蔓植物。在这里,时光停止了流逝,山水也有了灵魂,游人也焕发出青春。

//my.xcar.com.cn/thread/index.php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1-15 10:46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jw老虎 于 10-01-15 10:44 发表
哎!打字太麻烦了。。。。。
应大家要求,还是上点文字吧!
平羌小三峡——月出峨眉照江流
□马恒健 文
岷江,从川西北的崇山峻岭中一路奔来。它润泽了成都平原、造就了南下出川黄金 ...
静谧幽深背峨峡


船行约三四公里,便进入了背峨峡。此峡江面比犁头峡开阔一些,江水平静。两岸高低错落、千姿百态的青峰倒映在水里,有的如蛟龙潜行江畔饮水,有的如临江的美人顾影梳妆。



在背峨峡,有一块突出崖壁的巨石引人注目。这巨石顶部平整,约可摆放两张方桌,距水面约五六米,其上方有如伞的古树将石顶掩映。据船工介绍,此处是李白钓鱼台。相传当年李白乘船至此,被秀绝的江景和味绝的江鱼所吸引,禁不住在此停留数日,天天在巨石上垂钓。



由于背峨峡水面较阔,江上便有处处江渚。动辄数十只一群白鹭,密密麻麻地在江面掠过,然后一排排地站在江渚上,似乎在列队接受我们的检阅。每当看到这种情景,我们便叫船工关掉柴油发动机,也不再喧哗,因为这本来就是它们的天堂。



背峨峡江段可见平缓的河滩,河滩之上的坡地芳草萋萋,有敞放的牛儿徜徉其间,两岸深处的茂林里,偶尔可见竹篱茅舍、石径菜畦。这一段江峡给人的感觉是既静谧、幽深,又生机盎然,有传说中的桃花源意境。



正当我们陶醉在这诗情画意之中时,船工的一句话不禁令人一愣:“快看,石棺材!”我们顺着他手指处看去,只见一口长达30余米的巨型棺材,顺江搁在岸边。这口大自然雕琢的石棺,简直就是真棺材的放大版,越看越感到阴森。

//my.xcar.com.cn/thread/index.php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1-15 10:47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jw老虎 于 10-01-15 10:46 发表
静谧幽深背峨峡
船行约三四公里,便进入了背峨峡。此峡江面比犁头峡开阔一些,江水平静。两岸高低错落、千姿百态的青峰倒映在水里,有的如蛟龙潜行江畔饮水,有的如临江的美人顾影梳妆。
在背 ...
五色斑斓平羌峡


当右岸的山势明显变得高大巍峨时,船工告诉我们,平羌峡到了。由于河面在此豁然开阔且向右拐了一个呈90度的急弯,左岸便形成了一个微型三角洲。停泊在三角洲回水湾的那些仅容单人作业的小渔舟,木制的船体被风雨侵蚀得呈乌黑色。三角洲土地肥沃,栽种着油菜、胡豆等小春作物,嫩黄的油菜花、紫灰色的胡豆花,点缀在潋滟的水光和叠翠的山色里,令平羌峡平添了几分绚烂。



进入平羌峡两三公里后,右岸一座山峰突兀,如泰山压顶般高出江面约200多米。船工指着这山顶问:“看,那里像什么?”我们细看,发现接近山顶的一处断崖,光溜溜的寸草不生,呈竖立的椭圆形。我们不约而同道,像个人头吧。船工这才告诉我们,那是一个佛像头部的雏形。相传乐山大佛最先计划营造在这里。但刚凿出头部,忽然间地动山摇,人们以为是龙王爷担心吓跑了镇江之鱼江团而发难,便将大佛改凿于现在的乐山凌云山。



传说的另一个版本是,在凌云山修建大佛的是徒弟,在此修建大佛的是师傅。当师傅刚凿出大佛头部,对面山崖上传来雷霆般的公鸡打鸣声,他一看对岸,只见两块大石如一只公鸡昂首瞪眼,心想怕是触怒了山神,遂将凿子丢进江中,放弃了在此修建大佛。



据当地渔民介绍,还有一种说法是在此处营造大佛,是为在凌云山修建乐山大佛进行技术准备和经验积累。因此,平羌大佛可以说是乐山大佛的草稿或蓝本。



当我们在江上从不同位置仰视这座山峰,确实感觉它的轮廓是一尊端坐的大佛。如果这座大佛修成,比乐山大佛高大多了。与平羌江大佛山隔江相望的“石鸡公”仍在,但不经船工提示,其形状难以与公鸡联系起来。不过,由此我们也更加钦佩古人非凡的想像力。



船再往下行,便是乐山境内的板桥溪了。板桥溪在唐代称为清溪驿,当年李白便是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由此登上了下渝州、出三峡的航船,吟哦着“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诗句,继续他的漂泊人生。



李白走了,那平羌峡江水中碎银般的月影,便成了乡愁,成了寄托。其后的许多墨客骚人,或因为激发文思、寻觅灵感,或因为瞻仰美景、垂涎美食,踏着李白的足迹来了。杜甫从这里走过,留下“外江三峡且相接,斗酒新诗终自疏”;陆游从这里走过,留下了“淡烟疏雨平羌路,便恐从今入梦魂”;张船山从这里走过,留下了“平羌江水绿迢迢,梦冷峨眉雪未消”;赵熙走过这里,留下了“凉烟秋满灞,出平羌山光水光如画”……


由于时间关系,板桥溪虽已近在咫尺,我们在船工的催促下,只得原路返回了。


平羌小三峡中,虽不见长江三峡的白帆点点,不闻长江三峡的纤夫长号,不遇长江三峡的激流险滩,但它青山如黛、绿水中流、鹭翔鱼跃的如画景观,仍然散发着无穷魅力。

//my.xcar.com.cn/thread/index.php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1-15 11:29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海洋巫师 于 10-01-15 10:49 发表

凌霄城——南宋王朝最后的骨气



马恒健
文/图

兴文石海国家地质公园扩充地盘,将把以地表峡谷、瀑布、桫椤、楠竹等自然景观为特色和以抗蒙古城、人遗迹为依托的凌霄城,开发成一个旅游园区。凌霄城,这座在十三世纪惨烈的宋蒙战争中,南宋的半壁江山最后一个被蒙古军队攻克的堡垒,被历史的烟云湮没700多年后,又隐约进入今人的视野。
据中国古代地名大词典载:凌霄城三面峭壁,西连五斗坝,深箐雄峻如城,宋置,明初都掌蛮(人)依为巢穴,成化四年,枢臣程信督兵讨叛蛮,别将李矿攻凌霄城,遂大破之……又据凌霄山四十八道拐崖壁上刻于南宋宝五年(公元1257年)的题记,为防备蒙军从云南进攻四川,四川宣抚制置使蒲泽之令泸州帅臣朱孙措置泸州、叙州、长宁军面,由长宁守臣易士英等人负责,在凌霄山巅修筑凌霄城,以防占据云南的蒙古军队从背后夹击泸州防区,且情急时将长宁军治于城内固守。
1279年2月,被蒙古军队围困于广东崖山(今广东新会)海上的南宋末代皇帝赵投水自尽后,凌霄城的南宋军民明知南宋已亡,四川境内抗蒙的方山城堡钓鱼城、神臂城、云顶城等已全部失陷,南宋境内已无成建制的抗蒙力量的情况下,仍以一座孤城屹立于蒙古军队如雨的箭矢、如林的弯刀之中,坚持抗击马蹄卷起的旋风也能将山川荡平的蒙古军队达9年之久。1288年,凌霄城在最后的激战中被攻破。
南宋将士凌霄城玉碎,被史学家称为南宋抗蒙的绝响:被文学家称为南宋最后的骨气。
秘道陡如天梯
初夏的一天,我们从成都出发,目标是凌霄城。由于凌霄城尚未正式开发,其上山之路,只能从那些徒步穿越的驴友处打听。遗憾的是,多数号称到过凌霄城的驴友其实并未登顶入城,少数入城者因上山之路过于隐秘迂回又说不清楚。无奈之下,我们只得聘请一位当地人带路。其实,当地**为方便凌霄城山上村民的生产、生活,已开辟了一条自南向西再向北的半环山简易车道,此车道的尽头,与凌霄山西北陡壁上的古道四十八道拐相接。由于此车道普通轿车难以通行,步行时间又来不及,向导便带我们从凌霄山的西南面抄近路上山。
山色迷蒙,既像下雾又像是飘雨。仰望头上海拔1千多米的凌霄山,状如一株底部盘根错节、腰部齐斩斩锯断的庞大树桩,整个山峰犹如一座空中城堡。其平阔的山顶,具有南宋时期四川抗蒙方山城堡的典型特征。
[ 本帖最后由 jw老虎 于 10-01-15 13:28 编辑 ]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05.97 KB)
 
//my.xcar.com.cn/thread/index.php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