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3-07-11 14:39 IP属地:未知
查看 26.8W | 回复 18
【夏季旅游大作战】九华山攻略:拜地藏王月身,登天台寺观景
从九华山背后的九黄公路出发,驾车1个半小时,绕行了一个60多公里的半圆,来到了九华山风景区的正门。
九华山不愧是避暑胜地啊,最高气温才25度,真是凉爽宜人。
九华山,名称源于李白“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的诗句。九华山素有九十九峰之称。九华山文化底蕴深厚,有许多名人留下诗词歌赋画。九华山由11大景区组成,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五台山文殊、峨眉山普贤、普陀山观世音、九华山地藏王)、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首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
在九华镇10公里以外,就开始设置了众多的停车场,必须换乘景区的公交车辆才能进入景区,车票50元。
我们一直开车深入,到了距离景远大门最近的换乘站,南庄。停车在当地的山民家,商定了停车费用15元(景区停车场为30元)。然后换乘景交开始上山。
九华山跟庐山的管理模式一样,非周末和节假日,允许自驾车辆开上山,不需要花钱换乘景交。
乘坐景交,一路盘山而上登山,抵达九华山风景区内的九华镇。在这里,凭票入内。门票160元。
九华山的寺庙,免费为游客提供3枝香。同时,禁止自带的香,现场也没有售卖的香。
我们第一个参拜的,是九华街上顶头的第一寺庙,衹园寺。这是全国重点寺院,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祗园寺与甘露寺、百岁宫和东岩禅林合称九华山四大禅林。
在这里,我们逐个参拜了寺庙里众多的殿堂,这里的游客人气好旺的,很多是团队出游的。
出了衹园寺之后,我们乘坐景交直达2公里外的地藏王肉身殿。
九华山地藏菩萨肉身宝殿原名金地藏塔,俗称“老爷顶”,又名月身宝殿。金地藏晚年以此为南台读经,其圆寂三年后,仍颜面如生,正是菩萨降世应化之兆,遂在此建三层石塔安葬其肉身,即肉身塔,又称地藏坟。肉身殿居神光岭头,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现在看不到肉身了,被收藏保存起来。游客和香客们,只能参观建筑和景观。烧香拜佛的人气旺盛极了,比之前看到的更甚。有跪拜的,有烧香的,有磕头的,有念经的,有转经的。很多是集体行动,统一着装、统一念经、统一跪拜。
注意到了一个细节:关于肉身还是月身。在地藏王肉身殿里,同时出现了“肉身殿”和“月身殿”的名称,既有寺庙自身雕刻书写的,也有地方和国家匾牌印制的。
随后,我们乘坐景交来到了天台景区的缆车站,乘坐缆车上山,再徒步登上了山顶,来到了天台寺。
天台寺是汉地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其又名“地藏寺”或“地藏禅寺”,位于九华山的天台峰顶,为九华山位置最高的寺院。因天台是佛教徒朝拜地藏圣迹必到之处地,所以往往将天台称为九华山主峰,有到九华“不上天台,等于白来”之说。
我们是冒雨登顶的,一路上风雨交加,行程颇为艰辛。登顶后,一睹壮观的天台寺景观。山顶雨雾茫茫,能见度较低,只能在蒙蒙胧胧中遥望山下四周的风景。
从天台寺下山到山下缆车站的景交乘车点,我们连续徒步了5400米。下山的途经过了山间无数个大小的寺庙,经过了号称是天下第一松的凤凰松,经过了闵园尼姑庵建筑群。途中,几乎都是在大到暴雨中行进的,很刺激、小辛苦。直到临近山脚下,才终于雨过天晴,一览九华山风景的壮美。
山上雨大风急,打雨伞只能遮挡一个脑袋,身上其他地方统统被淋透。穿旅游雨衣是不错的选择,效果好于雨伞,而且还安全。唯一不足是雨衣不带帽沿,雨水会流到脸上。
最终,在山脚下的天台景区缆车站边上,乘坐景交返回九华镇,再换乘下山的景交,抵达我们停车的南庄。
至此,结束了此次九华山之旅,于当晚驾车平安返回了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