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花冠论坛 >  人 如 尘 埃 (人物选记) —全文完

发表于 2009-11-19 04:13    IP属地:未知

查看 18.5W | 回复 50
人 如 尘 埃 (人物选记) —全文完
爱卡币+30
共获得爱卡币
    前几周,难得与可亲可敬的人相处10多天。简单概述我与他感情深厚度:犹胜父子。

    伯父离乡赴美前,慈爱的他给予我幸福感丰厚的童年。分别了二十多载,相隔千山万水,今回难得一聚,彼此似乎已忘记一晃已隔几多个春秋。

    广州白云机场,接与送的前后两个环节里,伯侄俩像要抓紧机会紧紧拥抱一回,泪儿忍耐不住弄湿了眼眶。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此文主角并非我的伯父,而是他的一位异国挚友。

    接着内容都是经过伯父在不同时间的零碎描述所剪接而成,我也不可能花大量时间来编写完整,仅仅挑写几撮。


   归正题,此人名叫汉斯,现已80多岁高龄,德国汉堡人,退休前从事某机械工厂技术员,至今仍然是单身一族。

    60年代初,伯父在国内就任某师范学校俄语科教师,同期加入[中国世界语协会]。

    汉斯掌握多国语言能力,更精通“世界语”,踏入当时中国的目的是富有志趣成分,除了完成国与国之间世界语交流实践深入任务以外,更想去探索亚洲最大最神秘最人如流蚁的国度,

    汉斯向世界语协会申请赴华,随机分配交流搭档,于是在这机缘巧合下结识了我伯父。继后两人几十年不间断使用世界语面谈或跨国书信来往。


    斯在德国的生活习惯包括他的人生观,可能让中国人觉得稀奇古怪。


    从中年到老年,汉斯家里不设固定电话,直到手机流行的时候,也不曾被他眷顾使用。

    有人问他:“哎呀,你家里怎么不装个电话?多方便啊!”

    汉斯回答:“平常找我的人不多,给通知的事一般不急,熟悉好友大概了解我假期在什么时候,那个时候我在家机会很少,安装电话没多大意义。”

    继续问:“一年里,偶然会有要急的事情找你吧?”

    汉斯回答:“致电楼上女房东的电话可以找到我,相信来电者能够打扰我邻居的,肯定是要急的事,我需要快步跑去接听。”

    继续问:“那你不在家怎么办,手机更方便通知你处理急事阿!”

    汉斯回答:“我要是不在家,多数在异地。即使是一件很要急的事情,我也无法及时处理。可以采用写书信方式通知。我有个习惯,回家第一个动作是打开邮箱。”

    问者舒口气:“还好,可以利用E-mail来联系到你。。。”

    汉斯平静地说:“十分抱歉,我家里没有电脑,我刚才指的是传统笔墨书信。”


    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尚且通讯逐渐普及,而先进的西欧国家,竟然还有一个这样执着于传统通信方式的国民?对于中国人来说,对待手机如同必需随身物,是不是不可思议呢?

    了解斯的人,并不觉得稀奇,他还有更多特别处,待下文分解。。。



[wmv2=*****/mail/2004/music/Allegromoderato.mp3]1[/wmv2]


[ 本帖最后由 `MacLee 于 2014-2-17 12:19 编辑 ]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0 17:34    IP属地:未知

    斯居住在二战时期遗留的三层旧式公寓,每层各住一户,他居属是二层单身户主。

    他与常人一般,有着天天读报习惯,然而每天拿到一叠是三楼女房东阅读完的报纸,汉斯等到中午报纸到手,阅读完毕后又转交下层那户人家。等于同一份报纸,每天经过3户人家轮番阅读,既经济又环保。

    国人态度严谨做事认真出了名,也非常注重邻里关系,但凡有特别日子,三户人都找机会相邀聚餐。譬如某家户主某个家人生日,整栋楼房的人都好像做了提醒备份一样,分别准备好送赠礼物和招待客人的所需品,欢乐时间一到,他们就聚首一堂来小范围庆祝一回。几乎每个月,这栋公寓不缺洋溢一次两次温情气氛。

    每个星期里,即便是哪户人心血来潮精心制作些甜品、蛋糕等小食,或者收到别人馈赠的美酒,楼房里的人都乐于传递邻居相互品尝。几十年下来,每个人年龄都在增长,邻里关系十分融洽的递增着一份又一份情谊。

    中国几十年前的历史里,这类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邻居文化,还依存在四合院或集体楼房里。可现在,出门面对时隔壁冷冷严密的防盗门,相邻多年也不知晓其姓甚名谁。。。
[ 本帖最后由 `MacLee 于 2014-2-17 12:20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0 18:23    IP属地:未知

  汉斯温文尔雅,但偶然也放出些一般人未必一下子认同的话儿,。

    有一次,一位中国人得知他精通德、英、法、俄、西班牙、阿拉伯、世界语七国语言后,接着说了一大遍恭维他老人家的赞赏词句。等到这位仁兄乏词停顿时,翰斯淡淡地回应他说:

    “请你别误以为懂多国语言就了不起,就以你作个比方,你肯放些时间和精力,相信你也可以掌握多几种语言。”

    那人摊开双手,表情带点无奈的说:

    “虽然我留洋几年,英语算是混得过去,可再要我掌握多一个语种,恐怕太难。”

    汉斯微笑着说:

    “你可以尝试花一点时间,找法语或西班牙语入门,很快你会掌握些窍门。”

    那人有点困惑:

   “是吗?什么窍门呢?”

    汉斯认真地说:

   “欧洲范围内的所谓多国语言,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原因,相互渊源深远,语言流通融合度颇高,不但许多名词读音相近,甚至许多语法造法都相近。我说的是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学起来不像你想象的难,你很快便能应付日常沟通。”

    汉斯接着鼓励他说:

    “我们有空多点书信来往吧,你选你喜欢的语种来写信给我,假若一年坚持下来,相信你会越写越好。”

    斯的书房,光是保存各国友人的书信已经占据了1/3的空间。数十载光阴,他坚持着仔细分类分档地保存书信。一个独居老人,沟通对象的年龄辈份并不单一,分别来自不同地域的老中青年,涵盖在他书房内一层又一层的信封大厦里。

    说到斯的书信来往,这里又引申出一段故事,下文再续。
[ 本帖最后由 `MacLee 于 2014-2-17 12:22 编辑 ]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1 10:31    IP属地:未知


观客注意开放网页播放插件Media Pleyer

帖子配乐取自[柏林室内乐]。。。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1 11:18    IP属地:未知

    斯是一位名符其实的旅游爱好者,退休前的长短假基本都安排在或短或长的异地观光旅途里,除了南北极以外,他的旅途足迹几乎踏遍五大洲。

    10多年前,他独身过境尼泊尔,在那段不长的日子里,结识某个小镇一个贫寒家庭,汉斯直觉这小男孩天资聪慧。他离开尼泊尔之前,互留了通信地址。

    接着的时间里,他俩以英语书信持续沟通,书信内容从简单问候开始,后来慢慢涉及到学习讨论、英语辅导、彼此国情探讨等等话题。不到半年时间,除了寄送辅助教材,汉斯始终认为:有必要扶持这个勤学小男孩,于是决定每隔半年划送一笔资金去扶助这少年的学业开支所需。

    少年读上高中的时候,汉斯再度亲往尼泊尔,经过他的一番深入考察,汉斯认为少年当地学校的条件并不理想,于是带着少年离开家乡直奔尼泊尔首都,寻择条件更优越的学校,并将少年学习寄宿等问题理顺下来。

    汉斯回到德国后,在给尼泊尔少年的信中说到:

   “我了解到你家境并不宽裕,并体会到你的国家情况,大部分国民都在贫困线中挣扎,这些都不重要,一切关键是你成年以后的文化程度,若能通过个人长时间的努力造就出成绩,必对你将来的前途和国家人才需求起到一定作用,因此你不必担忧学业所带来的一切开支,只要你用功学习,等到高考阶段,我会再来一趟尼泊尔,为你挑选首都里最好的大学进读。

     代为问候你的父母,我想我们已建立爷孙般的感情,而且,我也很爱你的国家。”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认为斯这行为是偶然单一的义举。其实不然,我有我的亲身体会,这位老人所散发的福荫,并不局限在某个国家或某个人,中国的少年儿童也在受益名单列里,包括了伯父儿子和我个人,下文继续叙说。。。

(下接25楼)


[wmv2=*****/sourcefile/0/0/4/4717.mp3]1[/wmv2]


[ 本帖最后由 `MacLee 于 2014-2-17 12:26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5 15:30    IP属地:未知



没有激情、没有暴力元素,大概能继续写几回。

虽然最近空闲时间比较少,相信一定坚持续篇的。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9 21:04    IP属地:未知


为等候此文结局的朋友预告一下,

这文章会持续。。。不久,有血有肉的资料呈现出来,

那批档案正从美国远道而来,估计现正在飞机上。。。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9 21:23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七星灶 于 09-12-29 21:08 发表
顺便捎带点胃药,花坛好几个大侠被你这篇文章吊出了胃病。
此文乃小麦09年度尾声的纯文字力作,对各位没有个交代我也不好意思来这混。。。


嗯,花坛清理门户之年过后,

2010年初,必专为男性坛友们奉献开门红钜作,图文并茂般。。。

让不认识小麦的XD见识一下何谓精品?何谓精华?何谓佳作?何谓过目难忘?

毫无忌惮地拽它一拽,老老嫩嫩们都得瞪大眼睛瞧一瞧,何谓花坛老臣昔日风采重现。。。



靠,小麦在爱卡默默无闻、声名日下的3年总算过去了,我看是时候发飚咯!
[ 本帖最后由 `MacLee 于 09-12-29 21:28 编辑 ]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1-16 18:49    IP属地:未知

插  曲:

开贴至今两个月,有心读者在等,我也在等。。。

等什么呢?等真实人物写照出现、等历史插图再现!

没有这些,我是负压的,些许恐惧的,本来写作水平较低的我,很可能无意地蒸发掉整个人物记事的灵魂所在。

这叠有血有肉的素材,终于从美国远道飞信到了我手上,为丰满此文结局奠定了基石,也启动我续写的后继动力。


这里插句话,开个帖很容易,可达到某个价值高度的帖子却很难。

为什么呢?人本来善变,也存在记忆衰退。有的时候,开帖者贡献出的不单是与人共享的东西,也包含一个纪念,或者是一个足迹、一个印记,方便日后从遗失的废墟中重觅到宝物。

无论是纯文字的也好,纯图片的也好、图文兼并的也好,我们大家都一起来尊重原创,支持原创!
[ 本帖最后由 `MacLee 于 10-01-18 11:36 编辑 ]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99.82 KB)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1-16 20:09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7
共获得爱卡币
(上接11楼)

    斯是一个旅行家,一生很大部份工余时间都在旅途上。汉斯的旅游经验十分丰富老道,几乎每次旅途开支都在他预算之中。

    说到汉斯的旅游习好,每到一个国家或一个重要城市,他首办一件事就是奔往邮局,买上一大叠当地明信片,接着掏出笔记本,查找该要寄送的友人名单资料,然后一个一个的逐一填写地址。几十年下来,不分先后收到他寄送明信片的人都不知不觉被他渲染了,他们旅游到每一个新地方,同样寄回一张明信片来回报汉斯,在汉斯眼中,所到国家不论大小,最能概括反映当地文化、历史、政治等特色,莫过于明信片。某天友人礼尚往来的一张明信片寄到汉斯手上时,他总是喜悦的。

    这个圈子里,汉斯乐于与友分享环球文化,寄赠众友人明信片这环节,无疑是他的一个老习惯。老德国人的礼貌传统?一个谜。。。

    完成寄出明信片例行事之后,汉斯按原计划寻找旅店,他心目中的理想旅店,是一种价格实惠低廉,最好能兼备简单厨房烹饪配套,若未能如愿时,他就要赶往靠近的超级市场,买些可生吃的蔬果、面包、牛奶带回旅店充饥,甚至边走边受用。他不愿在旅途上随意奢侈花费,旅游区高级酒店、高级餐厅并不适应他所求;非必要极少光顾出租小车,所有公汽、地铁、火车等公用廉价交通工具,才是他筛选之列;汉斯越洋远道每一个国家,身体力行所见所闻,用最少的旅费,走最远的路。

    即使是异国朋友招待,汉斯只应邀一些普通级别的餐厅就餐聚会。他的旅途饮食标准很简单,能表现当地风味而又价格实惠即可,偶然为了节省进食时间,宁愿啃着红萝卜、芹菜、面包、加喝瓶牛奶,行军中充饥的样子!

(待续)

[ 本帖最后由 `MacLee 于 2014-2-17 12:31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