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8-12-30 14:50 IP属地:未知
查看 1306.5W | 回复 6
冬日瑞风S7携您九州台文化之旅
提起兰州,外地人首先想到的是穿城而过的一条河——黄河;能填饱肚子的一碗面——牛肉面及半个中国吃瓜群众们的精神寄托一本书——《读者》吧! 我告诉你吧,其实兰州最有名的是黄河之北具有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九州台!相传当年大禹导河治水就登临这块黄土高原之巅划分了九州边界,故得名九州台。九州台上除了有蜚声中外的四库全书收藏地文溯阁、皋兰文庙、兰州碑林及当代建筑大师任震英主笔设计的巍峨窑洞式山庄楼群等一堆兰州人谈及眉飞色舞引以为傲的宝贝外,还有一个相当多兰州人不知道的秘密——九州台是世界黄土剖面厚度之最! 黄土地的儿子,龙的传人们,今天请大家跟随我的爱车——魅紫顺着蜿蜒起伏的罗——九公路一起登临九州台,逐一欣赏探索这黄土之巅的厚重文化吧!

九州台是一座典型的黄土墚峁中山,海拔2067米,峰顶似台,平坦如砥,略呈长形,东接城关,西起安宁,总面积约5000余亩,与皋兰山相对峙,形成两山夹长河,拱抱兰州城的态势,巍峨峻秀。登高远眺,九曲黄河,繁华市容,一览无余。传说大禹导河积山,路过兰州时曾登临此台,眺望黄河水情,制定治水方案,并在台上将天下分为九州,故以九州台名之。如今的九州台峁林苍翠,山腰草花辉映,山底黄河相伴,已成为兰州市民避暑休闲的一块"宝地"。
出发上九州台 午后,待兰州冬日特有的云霾散尽,我驾车离开校园经北绕城快速路前往九州开发区,打算从白塔公园后山起始,沿罗——九公路盘山而上,由近及远依次游览兰州碑林、九州台黄土剖面、九州山庄、文溯阁、皋兰文庙。
好了,看图说话!
访问兰州碑林 兰州碑林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白塔山西峰,建筑面积六千平方米。在高低错落的庭院中,座落着以草圣张芝命名的草圣阁、四百米长的东西碑廊以及碑轩、碑亭、张芝雕像、陇右书艺院等。登阁远眺,群山巍峨,黄河如带;鸟瞅峦区,高楼林立,车流纵横。这里是观赏兰州城市风貌的最佳去处之一。 兰州碑林陈列有翻刻或收集到的甘肃著名碑刻,有汉和西夏两种文字的西夏碑、汉藏两种文字的大崇教寺碑、汉蒙两种文字的西宁王碑、汉和八思巴文两种文字的镇海寺碑,王仁裕神道碑、弘化公主墓碑、岣嵝碑等。东西碑廊陈列着历代甘肃籍名人作品和历代名人手札。从东汉的草圣张芝,东汉末年至曹魏时期的梁鹄,西晋 索靖,唐代的李世民、李白,一直至明清及以后的胡缵宗、邹应龙、邢澍、张澍、安维峻、刘尔忻、马福祥、梁启超、范振绪等。
世界之最九州台黄土剖面 在北半球中纬地区普遍分布有黄土,但以我们中国的黄土分布面积最大。但你知道中国黄土最为深厚的地方在哪里吗?就在你我将要仔细端详的九州台!
据我们研究考证:九州台地区主要见三套地层,下伏基岩前寒武系皋兰群的变质岩与古近纪本地广泛沉积的红层;上覆即为大约形成于150万年前的黄土地层。今天我们要看的九州台黄土剖面,实际上就发育在遭受强烈侵蚀切割的黄土残塬上。这个黄土剖面厚度,我们上大学时的测量数据为328米。兰州九州台黄土剖面是现今世界上公认保存最完整最直观最深厚的黄土剖面。
九州山庄(建筑奇观) 坐落在黄土半山腰的九州山庄,与罗九公路相依,幽静闲逸,分外别致,有人赞美这里就是兰州北山的“小布达拉宫”。 据说这所别致的建筑由我国窑洞及生土建筑学科研究的奠基人任震英先生亲自规划设计。山庄依山体而建,呈梯级上升,建筑造型十分独特,亭榭楼阁,花木扶疏,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树的掩映下,显得格外美丽。这里从19***起由工商银行甘肃分行打理,他们一边建设一边开发,至今一个集绿化,果树种植、养殖、餐饮、休闲、住宿、会议接待、旅游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山庄已初具规模。
文溯阁(四库全书) 文溯阁本《四库全书》收藏历经坎坷,直到1966年,文化部正式决定,文溯阁本《四库全书》拨交甘肃省图书馆收藏,从此,文溯阁本《四库全书》便成为甘肃省的镇省之宝。 文溯阁《四库全书》作为甘肃省图书馆专库精心保藏的重点特藏文献,具有极高的文献和文物价值,为了更好地保存祖国文化遗产,2000年甘肃省人大、省政府决定重新选址,新建文溯阁《四库全书》楼。藏书楼新址位于兰州市北山九洲台,这里凉爽干燥,背山面河,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新馆建筑面积5757平方米,按照国家特级文物馆藏标准与安全要求建设,继承四库七阁的传统风格,为外二内三的仿古建筑,设计独特,构思精巧,馆内功能齐全,设施先进,是丝绸之路甘肃段上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主持编纂的我国历史上卷帙浩繁的一部丛书,它集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之大成,是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该书分经、史、子、集四大类,收书3400余种,计有7900余卷,分成36000余册,纳为6000余函,约有8亿字。汇集了乾隆以前的历代重要著作,基本囊括了到那时为止的各学科领域的优秀典籍。其规模之宏大,卷帙之浩富,亘古未有,是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 《四库全书》由纪晓岚等任总纂官,各科学者360人参加编纂,历时10年,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第一套《四库全书》缮竣,贮藏于北京紫禁城内的文渊阁。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又有6套全书相继缮竣,分贮于奉天(今沈阳)故宫内的文溯阁、京郊圆明园内的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内的文津阁、扬州大观堂的文汇阁、镇江金山寺的文宗阁、杭州圣因寺的文澜阁。200多年来,《四库全书》历经战乱,文源阁本、文宗阁本、文汇阁本全毁,文澜阁本损毁不全,完整保留下来的只有3套,即分藏于台北的文渊阁本,北京的文津阁本和兰州的文溯阁本。 文溯阁本《四库全书》是第二部缮写完成的《四库全书》,文溯阁在北四阁中起建最晚,但早于南三阁。文溯阁藏本系内府写本,装璜精美,书写上乘,书函均配有特制的楠木书匣。每册首、尾二页,均钤有"文溯阁宝"和"乾隆御览之宝"玺印。全书各册均用开化榜纸,质洁白坚韧,工楷书写,字体绢秀,墨色古雅,并附有金题玉册之阁记,是现存各本《四库全书》中收书最多的一部。
皋兰文庙(兰州国学馆) 兰州国学馆是依托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皋兰县文庙古建群而建立的以"弘扬国学精粹,传承中华文明"为宗旨,集展示、观光、教育、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景点。历时四年时间,经改建、创意、充实、丰富而成,占地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余平方米,沿中轴线为文庙建制的棂星门、泮池、戟门、明伦堂、大成殿、尊经阁、崇圣祠等,殿堂亭庑俱备,戟门棂星相辉,左右绿山环抱,正面揽城瞰河,尽占北山风水,恰似蓬莱飞至,为百里黄河风情线点睛一盛景。
返程下山回学校 夕阳西下,气温降低,因恐下山局部路面结冰魅紫脚下打滑,所以匆匆结束今天九州台之行,如果不尽兴,改日再来!

夕阳映照下驾车平安下山回到学校,顺利结束九州台文化之旅!
五湖四海的车友们走过路过兰州,言语一声,老哥一定用正宗牛大招呼,然后义务带您去九州台探秘!
[
本帖最后由 西北独行侠 于 2019-1-1 18:4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