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8-01-08 14:42 IP属地:未知
查看 1319.7W | 回复 1074
警示:血的教训,巴郎山及其他冰雪地区
鼓起勇气,回顾下教训,希望大家平安:
12月2日,我们一家三口和女儿同学去巴郎山看雪,大概两点左右上山,过从花岩子隧道,在巴郎山隧道前休息下,3点半左右返回成都,在不远处的花岩子隧道,当时隧道漆黑无照明,我车侧滑,对向车撞击我车副驾位置。导致我爱妻去世。
事故正在处理,交警认定书已下。多余的都不太想说。感谢白总及我的亲朋好友同学的帮助。也感谢交警。
教训:
1、驾车暗冰,道路情况,疲劳,危险因素太多,
安全第一 ,安全第一,安全第一
2.白总和大家经常强调的:
慢点,再慢点,再慢点。
3. 喜欢自驾旅游的同学,一定给家人买意外险,最好买整年的。
经常驾车的,最好买每个座位险10万(一个车一年不到200块钱)
绝对不是打广告,我爱妻去世,我哪里有心情打广告啊。
感谢同学慰问
“”慰问楼主!
习惯走川西的都知道暗冰的集结处,阴山面,隧道里,隧道进出口背光段,希望车友路上特别注意。
还有就是最关键的车速、轮胎问题了,千万不要等打滑了才后悔,一失足成千古恨。“”
出行前我们还在讨论,我们同学前年,在上山过程中,侧滑撞护栏,所幸人没有事。
珍惜现在的所有,最真切的感受。
要感谢当时救助我们的一辆川A车,我过几天伤好完后登门感谢,好人一生平安。
虽然爱妻离开,还是要感谢上苍,她没有受太多的痛苦,爱美的她外表也没有外伤。 我女及儿女同学,对方车上的人都是轻伤无碍。
我们,包括对方司机,也不要自责或者有心里负担,爱妻在天上也希望我们擦干眼泪,高高兴兴的生活。

当天天气很好,上山路面也没有暗冰。16年12月我单车自驾过巴郎山,这次上山我还给老婆说,去年我还在上山路上遇到暗冰侧滑,好在不严重,及时回正。还给她说,山阴面容易暗冰,要慢些。

当天雪很少,只有路边有一片,都是山脚。

我车上都是系了安全带。我爱人后面小朋友是锁骨轻微骨裂。我后面我女轻微擦伤。
以下车友分享:引用 szboyang 于 18-02-28 08:50 发表的回复
楼主节哀,看车型应该是硬派越野车之类的,AT胎四驱大梁还有侧气帘,不过这些相比控制车速都没用
我2016国庆也在青海山路背阴面下坡弯道遇到暗冰(之前下坡已经注意减速挂四驱)只记得车身360度旋转到路中间,没有对面来车或者冲下山崖,什么四驱esp都没用,唯一救命的就是速度慢
------------------------------------------------------------
发表于 2018-02-17 22:22 来自 爱卡Android版
2015年1月从汶川经理县过红原到九寨沟,过鹧鸪山后路上几乎都是冰雪,我的后驱车两次滑到路边沟里,所幸都遇到了好心的藏族同胞帮忙,第一次是下午阳光明媚,还好,有一群藏族同胞帮忙。第二次是晚上九点多了,海拔四千米左右的山上,手机没信号,外面温度零下五度,一喷玻璃水马上变成冰渣,又没有一辆车经过,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当时真的很绝望,终于有一辆面包车经过时我拦住了,两个藏族同胞帮我把车从沟里推出来并装上防滑链,非常感谢他们。看了你的故事,真的觉得当时自己太幸运了。
引用 六颗星 于 2018-2-9 20:01 发表的回复
四驱不是万能的!我的车是斯巴鲁全时四驱,这次回川在十堰市区(双向6车道正常行驶)路面积雪貌似有结冰以70公里的速度行驶突然失控!还好前后没有车没有中间护栏!转了几个圈我都想不起来!最后车头调转停下!大命!!!
斯巴鲁是要在车速40码以下打开X模式才能防止侧滑失控,正常行驶的情况下遇到路面结冰稳定性跟其他车差不了多少,千万别迷信全时四驱的稳定性,我家的那台是傲虎。
引用 carrera911 于 18-01-14 22:33 发表的回复
映秀过去好多隧道限速40,其实99%的车子都是60跑的,甚至还有80得。我也要检讨一下,我自己也是起码按60跑的,跑40确实容易把人开崩溃。还是应该慢下来,欲速则不达啊。
引用 xuser12287480 于 18-01-11 09:15 发表的回复
我有一次回老家,大雪,也就45左右的车速,一大爷横穿马路,条件反射紧急刹车,车转了一个圈,人车无事,在回青岛的路上大约270公里的路程,高速上面大约有20辆车开进沟里。我是那种经常出远门的,高速上什么样的交通事故都有,越开胆子越小,再好的车没毛用,控制好速度。是关键。
-----------------------------
引用 雷龙2 于 18-01-09 02:26 发表的回复
难免不遇到冰雪路,谈下个人经验。1、冰雪山路,真的前后都要套链,特别是后驱车;2、没套链,四驱车,下坡弯道,入弯将车速降至最低,必要时拉点手刹,挂4L,以最小的速度下坡过弯,莫踩刹车。必要时入弯前先停住,派人到弯道瞭望,无来车时选最佳的进出弯路线过弯下坡。3、侧滑甩尾时,也尽量莫踩刹车,甩尾时方向向甩尾侧修正,同时轻点油门,靠前轮把车拖正(漂移过弯的操作方法就是这样的)。转向不足更恼火,不踩刹车要...
引用 scottyx 于 18-01-08 22:37 发表的回复
冲击力如此巨大,估计两车的相对速度都不慢,40 40 ?
该慢一定要慢。但该快也要能跟上(泰国、美国开车感受)
但LZ那情况——隧道、冬季、暗冰。。最多20

借用下网友的图片,这是进口,出事地点是出口
引用 清水之滨 于 18-01-09 10:22 发表的回复
只要通风系统在工作,隧道任何地方就可能存在暗冰,不只是隧道出入口的地方,很多人没有见过而已。家乡去年的一起车祸就是隧道中间发生的,拉煤车水箱漏水地面结了暗冰,隧道正好是又是长坡,悲剧就发生了
因为事故处理的差不多了(双方友好协商,积极处理),本着吸取教训,公布下车速问题:
我自己车速不快(自我感觉),但是警察叔叔肯定的说,我已经超过30了,甚至40以上。 对方车经过鉴定,也超过40了。不管怎样,还是我大意了。上山时过了隧道了解路况,16年自驾时侧滑过,17年8月匝道上掉头。
很多网友也分享了,不要迷信车、4驱和安全气囊、esp。 关键一点, 慢慢慢
慢
慢
慢
[
本帖最后由 phos 于 2018-2-28 16:1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