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7-01-16 08:44 IP属地:未知
查看 30.9W | 回复 18
闹中取静的通教寺
通教寺位于北京东直门内针线胡同的尼僧寺庙,它的历史可追溯到明代。它最早为明代一太监创建,清代明改建为尼寺,更名为"通教禅林"。1942年,开慧胜雨对该寺进行了扩建。将山门改为坐西朝东,又迁移寺庙周围的居民,庙区扩大到4亩多地,还将庙更名为"通教寺"。
北京坐西朝东寺庙不是很多,通教寺是其一。
该寺不收门票。开放时间也没有限制。
山门,殿内供奉弥勒佛
弥勒佛身后的韦陀
通教寺简介
大雄宝殿前的香炉
大雄宝殿
殿前古物与法器
念佛堂
五观堂——相当于寺庙里的食堂,是僧人吃饭的地方。 【食时五观】 在佛门中,学道者吃饭时,要观想: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面对供养,要算算自己做了多少功德,并思量粒米维艰,来处不易。 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藉着受食来反省自己,想想自己的德行受得起如此供养吗? 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谨防心念,远离过失,对所受的食物,美味的不起贪念,中味的不起痴心,下等的不起瞋心。 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将所受的食物,当作疗养身心饥渴的良药。 五、为成道业,故受此食:要藉假修真,不食容易饥饿,体衰多病,难成道业;但是如果贪多,也容易产生各种疾病。所以必须饮食适量才能资身修道。 吃一顿饭要把它与佛法结合在一起,能如此,即使硬如钢铁的食物也能消化;反之,就是滴水也难以消化。因此,佛门中过堂有一语:"五观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也由于观想此五事之故,斋堂又称五观堂。
法事活动多,香火旺盛,您吉祥
通教寺仅靠“南馆公园”
寺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