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花冠论坛 >  钢琴玩家马克西姆和电影《海上钢琴师》

发表于 2005-08-12 21:37    IP属地:未知

查看 7.2W | 回复 19
钢琴玩家马克西姆和电影《海上钢琴师》

我有张DVD音乐蝶《马克西姆.钢琴玩家/Maksim - The Piano Player》,第一首就是我粘贴的 The Flight Of The Bumble-Bee (野蜂飞舞)
[ Last edited by 资深花匠 on 05-08-12 at 21:42 ]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30.64 KB)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08-12 21:47    IP属地:未知

Maksim(马克西姆)是2003年最受瞩目的跨界钢琴演奏新星!马克西姆于1975年生于克罗埃西亚的雅德里亚海岸、一个叫做?ibenik的小镇,九岁开始学习钢琴,随即展现他在钢琴演奏上过人的天赋。1993年马克西姆赢得萨格勒布音乐比赛钢琴大奖,之后的五年他在萨格勒布音乐学院学习钢琴演奏,再前往布达佩斯的李斯特音乐学院进修,值此之时(1999年)马克西姆赢得鲁宾斯坦钢琴大赛首奖。2000年马克西姆定居巴黎,师事Igor Lazko。2001年他赢得巴黎庞拓斯钢琴大赛首奖。
    马克西姆在克罗埃西亚非常受到年轻人的欢迎。他在故乡发行的克罗埃西亚现代钢琴小品专辑成为2001-2002年最畅销的古典跨类专辑。马克西姆外在的魅力与独特的表演氛围吸引了克罗埃西亚知名的音乐家、也是作曲家Tonci Huljic(他曾帮棒辣妹写过好几首曲子)的注意,并将他介绍给音乐制作人/经纪人Mel Bush(同时也是陈美的经纪人),让Mel惊为天人,立刻与马克西姆签下合约,并交由EMI Classics全球发行他的超重量级专辑【The Piano Player钢琴玩家】。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51.9 KB)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08-12 21:49    IP属地:未知

前卫的外表、过人的钢琴演奏技巧
      马克西姆虽然是在世界知名古典大厂EMI Classics发行新专辑,马克西姆却希望吸引不同年龄层的乐迷欣赏他的音乐:「我希望能创造出令人兴奋的的情境。」于是在马克西姆的现场演奏中,观众会看到激光束、干冰、电视墙…等等非常摩登的视觉效果,让年轻人疯狂不已!但是当马克西姆演奏古典的钢琴曲目时,展现出来的又是截然不同的沉稳内敛风格,向死忠的古典乐迷证明他洗炼的钢琴演奏技巧,同样叫人低回沉醉。在这张众所期待的【钢琴玩家】专辑当中也是如此,马克西姆将古典乐迷熟悉的「大黄蜂的飞行」、「葛莉格钢琴变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等经典名曲加入现代节奏元素,在马克西姆的巧手弹奏之下,听来新意十足,让人大呼过瘾!而Tonci Huljic帮他谱写的「克劳汀幻想曲」、「新乐园」、「古巴!古巴!」…等新曲,更是让马克西姆充分展现他神奇魔幻的诠演才华,让整张专辑充满的无限的惊喜。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宜古典宜现代的马克西姆,注定成为今年全球古典跨界乐坛最闪亮的一颗新星!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38.43 KB)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08-12 21:57    IP属地:未知

《马克西姆.钢琴玩家/Maksim - The Piano Player》DVD资料:
万众瞩目的古典跨类音乐界又一超级巨星
帅酷偶像外型+洗练演奏技巧+现代节奏元素
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现代钢琴风潮
首张震世杰作
《马克西姆.钢琴玩家/Maksim - The Piano Player》炫技登场
韩三版+磨码ifpi金盘基
正片、花絮都是可变16:9
LPCM/DTS音轨
花絮是2首马克西姆的钢琴MV
1、The Flight Of The Bumble-Bee(大黄蜂的飞行,就是大家熟悉的“野蜂飞舞”)
2、Exodus (「出埃及记」电影主题曲)
主要曲目:
1. The Flight Of The Bumble-Bee (大黄蜂的飞行)
2. 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 (葛利格钢琴变奏曲)
3. Sarabande (韩德尔「萨拉邦德」变奏曲)
4. Croatian Rhapsody (克罗埃西亚狂想曲)
5. Exodus (「出埃及记」电影主题曲)
6. Dance Of The Baroness (巴隆尼斯之舞)
7. Nocturne In D Flat Major (萧邦作品27降D大调'夜曲')
8. Hungarian Rhapsody No.2 (李斯特升c小调第2号'匈牙利狂想曲')
9. Claudine (克劳汀幻想曲)
10. Hana''s Eyes (汉娜之眼)
11. Wonderland (新乐园)
12. Revolutionary Etude In C Minor (萧邦「革命练习曲」)
13. 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14. Cubana Cubana (Encore)  (古巴!古巴!)
15. The Flight Of The Bumble-Bee (Original Version, Encore) (大黄蜂的飞行-古典版)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25.73 KB)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08-12 21:59    IP属地:未知

荣获1999年金球奖最佳电影配乐的电影《《海上钢琴师》,正是马克西姆为其配的钢琴演奏。
这是一部非常感人的电影,剧情简介:
英文译名:The Legend of 1900(1900传奇)
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Giuseppe Tornatore
主演:蒂姆?罗斯Tim Roth 普鲁特?泰勒?文斯Pruitt Taylor Vince
19世纪初,一艘载着无数梦想的巨轮——来往于欧美大陆之间的“维吉尼亚号”。男主角1900是一个被人遗弃船上的孤儿,过人的天赋使他无师自通成了一名钢琴大师,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对红尘俗世深怀戒意,他从不敢离船登岸,只因纽约无际的高楼和川流不息的人群令他没有安全感。他对传说中什么都可能发生的大陆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恐惧,害怕迷失,害怕在船上拥有音乐、拥有一切的自己可能将会变得一无所有。纵使后来遇上了一位一见钟情的少女,他思量再三,还是放弃了上岸寻找初恋情人的冲动。他永远地留在船上了,直到唯一的好朋友警告他废船将要被炸毁,他还是不愿离开,于是从出生开始就没有离开过“维吉尼亚号”的1900殉船于海底。1900,这个既没有出生纪录,也没有身份证明的人,没有留下一点痕迹就在人间蒸发,如同流逝了的音符,渺无踪影。
1900是个音乐天才,他海一般蓝色的双眼能透过事物的表象感受到其内在的生命律动,也因此他的音乐灵感源源不断,不管看到什么,都能随即创作出一曲新鲜、动人的音乐。
在船与陆地的抉择中,他选择了船。“我害怕的不是我所看到的,而是我所没有看到的。”船上没有他看不到的东西,从头到尾也不过一艘船而已,就好比钢琴,“钢琴有始,也有终,八十八个琴键是有限的,而音乐是无限的”,在有限的琴键上奏出无限的音乐,他能熟练地掌握。而走出跳板,外面的世界有着无数的琴键,无穷无尽,“无限大的琴键,怎奏得出音乐?”
艺术的天才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只有在自己有限的世界中无限的徜徉,旁人无法理解。在1900面临死亡之前的神情中没有畏惧,甚至因一份特别的归属感而感到安心;但是,那种神情中分明还有一丝期盼,仅有的一丝,期盼有人的理解,可惜没有。以至于最后连那一丝期盼都化为落寞,便索性将所有的感情融入忘我的音乐里。“太多的选择,我无所适从。陆地,对我来说是艘太大的船,是位太美的美女,是条太长的航程,是瓶太浓的香水,是篇无从弹奏的乐章……我没法舍弃这条船,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
人的一生实际上每时每刻都在面临选择,每一个细小或者重大的选择决定了各自的人生走向。1900选择了留在船上,他无法迈出走下甲板的那一小步,哪怕是为了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恋爱。孤寂落寞的经历,使他更能敏锐的看透人心,并藉此弹奏、创作出感动人心的乐曲。
1900不是惧怕船外的世界,而是拒绝它。那与他本人的价值观有关,而与他人的劝说和态度无关。生于船上,长于船上,最终与船共亡,这就是他的人生轨迹,看似荒诞,实则自然。沉浸在他的音乐天地中,他将世界看得清楚;一旦走出船舶,离开他的钢琴,那他的一切也就死了。一旦走入城市的钢筋机械丛林,那么他也不得不纠缠于无数的“为什么”,内心再也得不到宁静。所以他撇下了朋友和所有崇拜他爱他的人,在爆炸声中和维吉尼亚一起消失,这其实是他对自己人生原则的一种坚持。
片中洋溢着优美的旋律,铺陈隽永,有谦卑与骄傲的交战,有憧憬爱情的遗憾,有见证患难与共的友情,有面对死亡哲学的从容……,真实与虚构交织,音乐与海洋同在。
……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40.65 KB)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08-12 22:03    IP属地:未知

影评《海上钢琴师》---------
生于船,
长于船,
死于船,
这是一个虚幻的奇迹,一个伤感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他的传奇。
大海、轮船、钢琴、陆地、孤独、友情与天才交织的故事。
孤独,自从他被抛弃在维珍尼亚号开始就注定了他一生的悲剧,
乐者,自从在丹尼的海葬听到音乐时就注定与音乐的一生纠缠,
传奇,自从他无师自通流出的第一首曲就注定了他一生的传奇,
他有个好长的名字叫【丹尼·伯特曼·T·D·林蒙·1900】。
          音乐是他对人生的感悟
  他的一生是无根的,终生都在飘泊的维珍尼亚号上,至死也没有踏足陆地,他的一生就是一艘船与音符所组成。与他最不可分隔的就是音乐,他用率性而为的灵感,谱出最有情的音乐去解读人生。
  他有惊人的音乐天赋,那是一种超忽常规的能量,是一种超敏锐的洞察力,与灵歌之王雷·查尔斯不同,雷·查尔斯是用音乐来完成对生命的依托,而他却是用音乐去解读生活,感悟人生,虽然他们对音乐都有异乎常人的感悟力,但却有着不一样的执着,雷·查尔斯将一生都放在了音乐这个精神生活上,而对于1900来说,音乐就是他的语言。他用心灵演绎融入了世间百态的乐曲。
  他是音乐演绎的天才,轻巧的手指流水般的滑过琴键,在他的指尖下所流淌着的就不仅仅是音符,而是对生活的真诚。深情飘逸的曲风,唯美、优雅的飞扬,他的音乐时而精巧,时而大气,时而细腻,时而磅礴,时而小心,时而大胆,时而激情,时而委婉。他以音乐来体现人物,用音乐来表达情感,用音乐来讲述人生,他用音符来代替语言来触及人们的心灵,听着他的音乐,就像是听着人生的经历,听着人生总总,他的手在键上,但是心如痴迷的乐者一样随着自已的音乐一起翱翔。我第一次强烈地感觉到音乐的世界是这么广阔,原来音乐讲述的世界是这么的迷人,这种音乐与人生的立体结合真的是让人大开眼界,对于音乐也有了另一番的认识。
          孤独的寂寞与他的海上宿命
  他一生都在海上,那艘客轮就是他的家,他的执着就是对海的依恋,海是他的宿命。
周而复始的人来人往、悲欢离合、人间万象,一幕一幕的在他面前上演,他似乎已看尽了人间的繁华、冷漠、凄凉与虚伪,也看尽了人生。
  “我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在一个找不到尽头的世界生活,我之所以走到一半停下来,不是因为我所能见,而是我所不见……”。
  在陆地上,他掌握不了自已的命运,他也无法操纵那幺多的选择,他的能力仅限于用88个键子所创造出来的世界,所以他选择了不变。船就是他保护自已,囚禁自已的地方,同时也是他与红尘隔离的地方。没有身份证,没有出生证明,这些都不是阻止他去陆地的牢笼,真正是牢宠却是他的心,是一个在他的心中永远的家。对于外界的不可知与不确定,他只有幻想、好奇与极大的恐惧。而维珍尼亚号才是他唯一的方向,在这里,他有时像个顽皮自在的孩子,有时却又孤独的叫人心酸,孤独的艺术人生与无尽的大海也就是他的宿命。
我本不信宿命,命由人改,但深思后醒悟,性格岂非宿命,决定人一生,性格就是宿命,而对于1900,他宿命的一生岂非正是他的性格所定。
  他是纯粹的天才,他的个性是天才与幻想交融,他没有下船,他选择了他的幻想世界,他的懦弱似乎有些不正常,有些不可思议,但什幺是正常的?最起码,他选择了自已的路,为自已而活,而我们是不是还在为了一些遥不可及的所谓理想而奋斗,是不是还在为了压力、为了别人而活,对一些唾手可得的却没有珍惜,对这些身边的美好都没有触摸过。这岂非也同样不正常。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0.73 KB)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08-12 22:03    IP属地:未知

    友情是世间赐予他的唯一的温暖
  自从出现了光影的留念后,影片里就从来就不缺爱情,但偏偏这个海上钢琴师却没有这样的好运,对海的依恋,对选择的恐惧,使他错过唯一一次去爱的机会,他掰碎了那张记录了初恋的唱片,他也掰碎了那段没有结果的回忆。
  还好,宿命在剥夺了他爱情的权力后,又给了他一段难得的友情。
  这也是一个没有女主角的电影,影片就是随着胖子麦克斯的旁白开始,麦克斯也成了他主动与社会相关联的唯一钮带,而与胖子麦克斯的友情也是1900在影片中除了大海与音乐外的最重要的感情寄托,也正是由于这个老友的存在,我们才会觉得他这孤独的一生有了些许的温暖。
  当胖子抱着唱机,播放着柔情似水的无名乐曲在即将炸毁的维珍尼亚号上寻找他时,随着影片的剪辑,胖子与柔情的音乐出现在了船上的一些旧地,这时与其说他的行为是寻找,倒不如说是缅怀,缅怀与1900一起走过的日子,缅怀对过去光影的留念。
  你为什么晕船浪?这是两人多年后再次重逢的第一句话,这也是他们友情最开始的记忆。
胖子最终没有劝阻1900的最后决定,理解的面对他不归之路的选择,这是一种什幺深度的感情,换了是你,你会怎幺做,是自私的拉他下船还是放手让他达到灵魂的升化。当麦克斯默默地含泪离开即将炸毁的维珍尼亚号时,1900叫住了他,给他讲了一个不好笑、但动人的笑话,我也发觉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倾诉竟也感性、如此动人,也如此伤感,这时我有了一种莫名的悲伤,是一种孤独的伤感。
          吸引你眼球的影片灵魂
  整部影片的气氛都是由这个男人来营造的,从来没有看过蒂姆·罗思这样的儒雅,从来没有见过他这样的朴实,他的表演是那幺的不着痕迹,洗尽铅华、浑若天成,骄而不躁。
他赋予了1900最大的生命力,并不年轻帅气的他,用了富有童稚化的表演,将与红尘疏远的海上钢琴师的无世俗、轻松、自然、雍容的性格进行了最有力的诠释。他的眼神,亲密而疏远,清辙且忧伤。他将人物进行细节的刻画,用点托起了人物,“隐”而不发的霸气,悠然自得的优雅气质,却又略带童稚纯真。
  在他的演绎下,这个海之子,就像是一个惹人怜爱、顽皮反叛、随性而为的孩童,却又有着叫人伤感的孤独宿命。这会是一个不朽的角色,这会是一个真正的演者,至少是在我的心中。
  影片透露出沉静的欧州风格,非现在一些狂轰烂炸的好莱坞影片可比,虽然有几段因要带出剧情的而设置的回忆也稍嫌突兀与冗长,但这些并没有影响我对影片的喜爱。它虽有看似稍有荒诞的剧情,但演员出色的表演赋予了影片太多,将你带入了故事,让人完全忘了这是一出戏,只是一个关于奇迹的传说。 当他平静的抬头望向天空,那清辙直透入人心灵的眼神至今叫我难忘,看着他随着爆炸的像涅盘一样的维珍尼亚号号沉入了海底,留下的唯有心酸与感叹。
  从来没有一部片子能带给我这样的感伤,我想把文字写的伤感,细腻一些,奈何我生硬的文笔无法达到。这部影片的原声音乐应该是最有价值,因为每一段流水般的音乐都记录着他一生中的故事,精彩却不矫情,平淡却又不失回味,而他的故事就像是这部片子的直译名《1900的传奇》一样,这是一个奇迹,是一个海上传奇,伤感的。
                                               ---完-----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24.17 KB)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08-12 22:28    IP属地:未知

所以,我不喜欢在网上黏帖音乐。这是我第一次试粘。
这效果和在DVD中播放的差距,如同QQ和宝马比,太悬殊了。
“野蜂飞舞”这1/16拍如此快速的节奏,真是“叹为听止”。
我有张CD,是黑人小号手WYNTON MARSALIS演奏的““野蜂飞舞”,演奏技巧绝对高超,仿佛野蜂发出震动的翅膀,在屋子里飞舞。
害得LD差点去拿灭虫剂。
[ Last edited by 资深花匠 on 05-08-12 at 23:21 ]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08-12 23:53    IP属地:未知

小叮当叮当 于 05-08-12 23:47: 在第14楼写到
海上钢琴师,是需要一个人安静得看得
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比赛钢琴的那一段,狂美,看得我陶醉不已
没向他们借个火啊?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08-13 09:07    IP属地:未知

回飘飘和小叮铛,你们看的《海上钢琴师》是加长版?还是剪辑版?市面上有两个版本。加长版片长度为162分钟,和剪辑版对比,多出的40分钟。
内容如下:
《海上钢琴师》加长版与剪辑版对照  
以下主要是加长版增加的内容:
1、0分20秒加长版的开场镜头是由小号转向长长的黑石板阶梯,剪辑版直接是阶梯。
2、4分10秒当船上的旅客欢呼“美国”到了,海面上出现了自由女神的水中倒影。
3、18分40秒丹尼疼爱地抱起满身臭屎的TD LEMO,哼唱着“THANK SDADDY”哄他睡觉。
4、23分20秒 1900长成了淘气的小男孩,船上的医生给他检查身体,厨师们都很宠爱他,充许他在厨房玩,正当他拿了个大蛋糕准备溜走,迎面却撞上船长,最后他终于不能忍受船长的教训,猛的把蛋糕扣到他脸上,从此以纯真和叛逆示人。
5、30分失去了丹尼的1900开始沿着音乐声走向头等舱舞厅,他看到了一个正在穿长筒丝袜的女人,镜头只给了女人的腿部特写。
6、32分10秒船长找来了警察,说1900在船上的身份不合法,要求把他送到孤儿院,可人们找遍了全船也没有1900的影子。
7、38分马克斯在乐器行发现了1900的那架钢琴。
8、43分10秒马克斯到船上当了号手,可他只能在摇晃的船舱中连滚带爬。
9、51分50秒马克斯找到了就要被炸毁的船,可人们却阻拦他上船找人,马克斯跟他们大打出手,又和船长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10、54分在1900正式在头等舱舞厅演奏前,多了一个开场。在其后的演奏镜头中加了旁白。
11、59分40秒1900的演奏才华受到了美国国会议员的倾慕,当船一靠岸人们匆匆离去时,议员独自留下来对他表达了崇拜。
12、60分50秒冬天甲板上落满了雪,乘客们打起了雪仗。
13、71分处少了剪辑版的45分钟处的一段4分多钟的内容:深夜人们已睡去,1900还独自坐在钢琴前边演奏边凝思,不觉中有个中年男人来到他身旁,用法国风琴为他伴奏。交谈中男人讲述了自己的家境经历,此行的缘由和大海给予他的人生启示。这段轻悠低缓的对白只有剪辑版中才有,加长版却没有,比较奇特。
14、80分50秒马克斯继续带着人在废弃的船舱中寻找1900,他向人们提起了钢琴较量的故事。
15、122分马克斯溜回琴行想要拿走那张唱片模板,被老店主发现,马克斯激动地对他讲述了当那个女孩下船后,1900内心的波澜。
16、135分40秒当1900决定永远不下船之后,马克斯深深的为他感到惋惜,在两人的共同演奏时,他不禁泪流满面。
看得出来,多纳多雷对剪辑版做了精心雕琢,可以确定,两个版本所用的都是同一条镜头,而且几乎所有镜头在剪辑版中都是修剪过的,精练紧凑,相比之下加长版则成了带点意大利特点的罗嗦版。另外两版所用的也是同一条字幕,只是根据情节做了修剪。
这是我最钟爱的一部电影,它的玄妙就在于一切都游离在可能与不可能之间,对我这个喜欢想象的人来说,它就是一个带我入梦的完美故事,1900的方式就是用天质去爱,用灵性去表达。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