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温馨提示:此帖已荣登2019年11月5日爱卡游记版块,更多精彩游记请收藏【爱卡游记】
去年7月28日,我们夫妇从南京开车前往上海东海大桥浦东一侧的滴水湖,以滴水湖为出发点,用时112天,历经三万三千五百公里路程,游侠一般围着中国大陆环绕了一圈,饱览了祖国大陆沿边沿海地区的大好风光,体验了各地各民族的风俗民情,也长了很多见识,完成了一个自年轻时就有的心愿。当我们从另一个方向重新回到滴水湖时,在蒙蒙细雨中默默地望着夜幕中的湖面,那种成就感,那种终达目标的喜悦,那种万里走单骑后的松快,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这是我们的路线,顺时针环行。当然,这只是一个形态,表示我们大体是这样游走的。具体线路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有不小的变化,比如,有的景点因为没有去过想去看看,会往内陆去一些;有些边境口岸因为某些原因处于对游客封闭状态,我们最终也没能零距离接触。但总体线路没有离开过沿海沿边的省份。
环行中国这个想法,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在我的心里萌动了很久很久了。大概还在二十岁左右时,曾在人民画报上看到一个体育教练,骑着一辆长江750边三轮摩托车,用一年时间,历经千辛万苦环行了中国。当时是又佩服又羡慕。后来一位在军队媒体工作的朋友,和他的同事骑着自行车从辽宁丹东出发,沿祖国的海疆到广西东兴,然后走陆疆环行中国,一路采写报道军民守疆戍边的事迹。他们到达广西东兴时,时任总参谋长杨得志读到他们的报道,甚为感动,特批了一辆丰田巡洋舰给他们,助力他们完成了陆疆的行程。那时候我就萌生了一个念头,等有了条件和机会,我也要驾车走这一圈。改革开放之后,国家飞速发展,基础建设尤其是道路建设有了巨大的提升,人民也富裕了起来,汽车已经成了很多家庭工作和休闲的必备。这是我完成心愿的宏观助力。当自驾游从一种被追求的时尚变为一种国人最常见的旅行方式时,陆续有一些车友走在了我的前面。时不我待,离开工作岗位的头两年,我三次长途自驾旅行,每次一万余公里,为这次环行中国做了一些体力、心理和经验方面的准备。毕竟是单车行动,年纪又摆在那儿,要有些事先的体验和积累。

为了应付途中可能遇到的复杂道路,出发前对车做了一些轻度改装。减震换了2.0管径FOX,升高2.5吋。轮胎换了KO2275AT。我是素车控,又特别喜欢jeep牧马人龙腾限量版的外饰,在不改变原车外形的前提下,这样的改装应付国内的路况足够。为了能够在野外露营,加装了车顶帐。

看看我们车上装载的东西,不少吧,后排座也放满了,尤其是那个75升的车载大冰箱颇为夸张。出发前感觉这也需要,那也少不了,其实到了路上,有好多东西用处并不大。那个大冰箱因为太占地方,到了深圳就通过物流打发回家了。车顶帐酷热和严寒时居住都不太舒适,全程也只是在丙察察线上因遇到一次塌方耽搁了行程,在附近的目若牧场用了一次。

在沪宁高速窦庄服务区,放着美食街的店不吃,在店门口席地而坐,吃自己用车上携带的炊具做的饭菜,也是为了演练一下户外解决吃的问题。出发前剃了光头,意思是剃头宣誓,决心一定要把这一圈走完。丑归丑,决心有。哈哈。(选自老婆手机相册)
有朋友问我们有没有路书,很尴尬,没有。我们都是很随性的人,一开始就决定总体有个计划和线路,具体随机应变。每天也不预设里程,走到哪儿算哪儿。到了一地,感觉好了就多住时日,感觉不好拍马就走。所以,我们只是在网上做了一些功课,便带上一套最新版的沿边沿海自驾游分省地图就出发了。至于长途自驾游的必备自救用具,那是不能少的。
还有一些朋友问我这一路走下来大概需要多少费用。说实话,开始我们也一笔一笔认真记个账,好给关心此问题的朋友有个交待,且我们自己也心里有个数,毕竟不是土豪,钱还是差的,途中凡事能省则省。但有些费用是没办法省的,比如燃油费,这一路这是大头了。牧马人动力足,但胃口也大,它的“伙食费”大约在六万三千元左右。我们自己的住宿和伙食费用,有的地区还真用不了几个,有的地区那就是撕心裂肺地掏哦,反正我们掌握在平均每天300元左右,加上各收费景区的门票和购买零食、水果和心仪商品的费用,大约四万三千元左右。过桥过路费因为我们走高速少,出发时冲了五千元ETC卡,回来还余五百多元。
好了,说一路的记录了。
D1:我们从南京经G42沪宁高速-S38沿江高速-G15沈海高速-G1501上海绕城高速到达浦东,然后按事先的计划,先经S2沪芦高速过东海大桥去参观上海自贸实验区临港新区洋山深水港。港区位于杭州湾口外的浙江省嵊泗崎岖列岛,是中国发展上海自贸区,建设海洋强国的依仗。2005年12月10日一期工程顺利开港,2017年四期工程建成,使上海港的年吞吐量突破4000万标准箱,这个数字是全美国所有港口加起来的吞吐总量,也***超过了新加坡。所以新加坡很捉急

。

东海大桥,2005年开港我们来过一次,那时候自驾车还不能通过,必须停在浦东一侧,搭乘专线交通车过桥。今天是一脚油门就过去了。

自贸区收费站

洋山港的标志,矗立在小洋山的制高点上。那儿是个旅游区,也是一览港区的地方。要买门票的喔。

这是早年的一期工程。

后建的自动化码头。无人运转,卸货、堆货、出货全靠人工智能。据说老外来参观后大为惊叹。(选自老婆手机相册)
晚上,我们夜宿在滴水湖畔的一家经济型酒店。
D2:一早我们就沿着滴水湖岸浏览了一遍它的风光。滴水湖又名芦潮湖,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新城,处于杭州湾与长江口交汇处的东海之滨,距离上海市中心约76公里,是南汇新城的中心湖泊。记得2005年我们来时,这里的建设才刚起步,如今已颇具现代气息,企业、学校、各类机构和居民小区林立,湖畔也成为市民的休闲地。

这是早年的滴水湖俯瞰(资料图片)

如今的滴水湖

湖畔高楼林立。

湖畔休闲的小家庭(选自老婆手机相册)
离开滴水湖,我们重走S2沪芦高速转G1501上海绕城高速、S4沪金高速、G15沈海高速进入浙江。浙江和江苏近在咫尺,沿海有的地方已经去过,有的地方以后就近游还可以去,于是我们只选了括苍山一个打卡点。
路过杭州湾跨海大桥时,发现桥上的观海平台开放了(过去多次路过都是封闭着不开放的),上面停车也很方便,于是顺带去参观了一番。

上观景平台的辅道。

平台上的服务设施。

平台观景塔。

平台内部休闲区。

从平台观景塔上看大桥,像一条甩尾长龙。

很认真的样子。(选自老婆手机相册)
过了杭州湾跨海大桥,我们继续沿G15沈海高速转S28台金高速行至临海西下高速,走了几十公里县、乡道,穿过括苍镇来到山下。
选择来括苍山是因为它是网红户外活动打卡地,风景秀丽,气候适宜,山上有很合适的露营地,可以观赏壮观的风车阵,早晚还可以拍摄日出日落。我们也想试试我们的车顶帐篷。但是遗憾,上山的路口杵着一块牌子:因维修道路封闭。我们不死心,越过这牌子盘山而上,开了十多公里,终于被拦下了。一块儿被拦下的还有十几辆当地来度假的私家车,男女老少三三两两在路边树下,支起桌椅和野炊炉具,烧烤、涮锅,好不热闹。这时太阳已近落山,我们用手机上网查查附近括苍镇没有宾馆酒店,也没有客栈,还是要住到临海市去,就赶紧下山往临海去了。

暮色中的括苍山。

(采自老婆手机。行车中拍摄,有点模糊哦。)
D3:临海的清晨,我们在酒店收拾好行李,就去吃早点,顺便看看这座小城,就近散了散步。

矗立在市中心的崇和门,旁边的崇和门广场是临海最大的形象工程。我们昨晚就住在附近。

崇和门一侧的东湖公园。

晨练的临海市民。

附近的菜市场,这是最吸引负责弄吃的人的地方。我们一路用坏了一个车载电饭煲、一个车载电蒸锅。厉害吧。
吃了早点,逛了街,买了菜,我们就继续出发了。今天的行程是走G15沈海高速到福建的太姥山,高速出口就叫太姥山。
太姥山地处福建宁德,是5A级景区。这是一处以花岗岩峰林岩洞为特色,融山、海、川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风景区。太姥山是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的主体风景,名字据是说尧的母亲种兰于此山中,所以叫太母山,后又改称太姥山。门票价格100元,年满60岁凭本人身份证可半价购票。观光车票40元,我们没有坐,不是为了省钱,而是......就是为了省钱吧


远眺太姥山。

近观太姥山。

登山道。

登顶观海。

险峻的栈道。

初始进山的路还是好走的。(选自老婆手机相册)

越走就越有难度了,哈哈。(选自老婆手机相册。抖摄。)

通天洞,七星洞,裂隙窄洞,头顶危石,长约一公里多,有的地方基本是要爬着走。我背着装有两套相机的双肩包,有的地方过不去,只能把背包取下先递过去,人再过去,着实把我累得不轻。看看这照片糊的,手抖腿抖哦。

远方多彩的山峦。
从太姥山出来,我们就直奔福建霞浦,晚上计划住霞浦。
霞浦是摄影天堂,无数摄影爱好者纷纷打卡,也出了不少大片好片。我这个“瓶底醋”也想去过过招。到了霞浦一看,有点乱,网上和旅游图上的那些摄影和游览的打卡地分布甚广,有的一眼望去也很一般。到底住哪里呢,到哪里去“发现美”呢?有点挠头。站在一个渔村边上正纠结呢,遇上一个当地渔家老哥,看我们开着车,背着摄影器材,就主动上来打招呼。得知我们的难处后,他坦率告诉我们,霞浦的摄影地和景点最好有当地人带着去,自己找费劲还不一定找得到。他说他儿子开了一家叫“摄影主题民宿”的客栈,经常有摄影爱好者来住宿,而且都是他儿子带到各个摄影点上去,问我们是否愿意住到他的客栈去。我们一听像得了救星似的,头点的像鸡啄米。事实上,他也没忽悠我们,我们两个晚上一个白天,住的舒服,玩的开心,拍的也很爽。

我们住的小客栈,里面还挺舒适。(选自老婆手机相册)

客栈小老板,热情地帮我背着器材。(选自老婆手机相册。这图有点抱歉哦。但不是有大咖说得好嘛:技术不重要,重要的是情怀。随着游程增加,她的手机拍照技能有了飞速提高:))
D4:在客栈小老板的指点下,我们一早起床,先去花竹村看日出。

太阳升起了。

我们的坐骑的剪影。

我的剪影,哈哈。(选自老婆手机相册)
然后去小皓村、北岐村和高罗村看滩涂。

滩涂上都是旅行团的游客。

据说滩涂上跋涉的都是有摄影人出钱请来的“模特”,我也不知真情,反正没有人要我出份子。

退潮后。

这个我以名誉保证不是模特儿。
然后去大京古城游览。

大京不大,是个很小的城,现在看也就是个大的村子。但作为城的要素一样也不缺:城门、城墙、还有护城河.....。古城建于明代初年,有着抗倭的历史,也是当年海防巡检机构的所在地。

古城墙。

买点土特产。

老宅子。(选自老婆的手机相册)
D5:第二天一早,去了北兜看日出。

我在拍摄时,客栈小老板非常敬业地默默守在一旁。(选自老婆手机相册)

晨曦里。

日出。

垂钓的小船。
回到客栈吃了早饭,我们就出发了,目的地是福建南靖,去看两个点:一是电影《云水谣》的拍摄地-长教镇,二是南靖土楼群。实际上两处可以算一个点,很近。顺便路过一下惠安,去看看崇武古城。我们一直走G15沈海高速,然后转324国道到了惠安。由惠安到崇武,有一条专门的宽阔大道,记不得标号了。在崇武古城门口停车有点小插曲:我们停在路边(有很多车都沿路边停着),来了两个大妈,说收费。我看看不像。收费的大爷大妈很多啊,但着装啊什么的基本能看出个模样儿来,这两位呵呵。我说你们有票据吗?把你们的收费证件给我看看。她们自然是拿不出来,悻悻走人了。

古城头。

在海滩作小买卖的惠安女。

崇武古城建于1387年(明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时为抵御倭寇所建,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丁字型石砌古城,也是历史上万里海疆60多座卫所城堡中仍保存完好的一座。(采自老婆手机相册)
从崇武古城出来,我们就驱车直奔“云水谣”-南靖长教镇。晚饭前到达,找了间民宿住下。吃了晚饭,去镇上看了看夜景。

灯影里的云水桥。

古镇夜市。

逛夜市的游客。(选自老婆手机相册)
D6:早饭后游览“云水谣”和土楼群。

标志性打卡地。

村头漫水桥。

古榕。

榕树下(选自老婆手机相册)

河边的休闲茶摊。

南靖土楼群和永定土楼群相比有一个特点,就是比较集中。

中国式古堡。

楼内环廊。
游览完南靖土楼,看看时间还早,决定进入广东,选择晚饭前能到的,有想看的景点的地方。一查图,广东潮州,那儿有座广济桥,建于南宋,与赵州桥齐名。这就是“比较随意”的好处,不受“计划”的约束。
上路后下起了瓢泼大雨,起先走的S309省道,大雨中穿行在大山里,别有一番味道。然后在福建平和上沈海高速复线,行驶到闽粤边界上G15沈海高速进入广东,下午五点多到达潮州,在广济桥附近找了家经济型酒店住下。晚上逛了附近一条美食街,品尝了当地小吃。
D7:去看广济桥。

从福建进入广东。

一早酒店附近的一个农贸市场人声鼎沸,老婆经不住诱惑,早饭没吃就去采购路上吃的荤素。

早饭后去了广济桥。此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明朝嘉靖九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解放前夕已是残破不堪,1958年加固维修,拆除了十八梭船,改建为三孔钢架及两处高桩承台式桥梁。2003年10月,开始进行全面维修,总体按明代风格,功能定位为旅游观光步行桥,2007年竣工。1988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潮州八大景之一。

潮州城里的韩江。

桥边垂钓人。

打个卡。(选自老婆手机相册)
游览完广济桥,我们就向深圳进发了。沿海前些年每年冬天去海南,很多地方都去过,以后去海南还可以再去,所以不打算细游,省下时间给西藏、新疆。但深圳、珠海还是要打打卡的

。我们基本上还是走G15沈海高速。傍晚时分到深圳,先车游了一下市容和皇岗口岸。晚上住到了沙头角。

(选自老婆手机相册)

(选自老婆手机相册)

皇岗口岸。

(选自老婆手机相册)
D8:转了转沙头角和中英街。中英街长不到250米、宽不到4米,街心以“界碑石”为界,街边商店林立,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内地人购物的圣地,现在随着内地商品物资的极大丰富,这儿已经没人看上眼了。转了一整条街,感觉不是一般的萧条。
到中英街,我们在户籍地公安机关办的边境通行证不管用了,还需要在深圳市公安局驻口岸的机构办理一张“前往边防禁区特许通行证”才能进入“中英街”。办证工作时间为8:30~12:00和13:00~16:00,就在景区门口的办证大厅。免费。

入口。

界碑。

界桩。

估计这段是中英街最窄处了。

老界碑。稀疏的行人。

沙头角海滨步道。

远处是沙头角居民小区。

远摄盐田港。
游完沙头角,日头还很高,天气酷热。我们在附近的一个德邦物流站将没啥大用处的车载冰箱打发走了后,便环绕着珠江出海口,走深圳滨河大道-滨海大道向西转S3广深沿江高速过虎门大桥,在转G9411莞佛高速-G0415广澳高速直奔珠海。珠海在我眼里是一个美丽干净的城市。
晚饭时分到达珠海,原订的酒店没有停车场,很不方便,当即换了一家。

此酒店地处繁华街市,晚上很热闹。我们利用晚饭后散步的时间,逛了逛珠海的夜市。
D9:城里自然不是我们的首选,在珠海海滨几个打卡地转了转,天气炎热,烈日当头,多少影响了一些游兴。

南海渔女-珠海的标志性雕塑。

叫什么不知道,我叫它贝壳大厦。

海滨烈日下的练舞的市民。有点专业哦。

海滨大道。

附近的港湾。看看这云层和蓝天,唉,啥时候咱大蓝鲸的天空也能这样洁净。
当天离开珠海,我们走珠海大道-S270高栏港高速-西部沿海高速在广东阳江重上G15沈海高速经广东湛江转G75兰海高速-S31南北高速,于傍晚到达广西北海住下。那儿有个叫银滩的著名景区一直吸引我们。
D10:一早吃过早饭,就直接去了银滩。

说实话说,到了地方,觉得银滩在我去过的众多海滩里,真算不上什么好,唯一的不同就是无垠的白色沙滩有些亮眼。

在一个较僻静的角落里,本来打算放一下无人机,结果发现遥控器和无人机链接不上。看见一位消防战士也拎着一个无人机,便虚心求教,两人捣腾了半天没解决问题。直到我们到了云南,一天晚上无意中发现,是连接遥控器和作为遥控屏的手机的数据线拿错了,拿了一根充电线。再找数据线,找不到了,只好上街重买了一根。图片近处是那位消防战士的同伴,看我们折腾得一时半会儿不会完,干脆树底下呼呼了。
离开北海银滩,我们走S31南北高速-G75兰海高速-G7511钦东高速,于当天傍晚到达广西东兴。东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的县级市,位于祖国西南边陲,东南濒临北部湾,西南与越南接壤,有世界三大红树林示范保护区之一的北仑河口红树林保护区,有京岛风景名胜区、屏峰雨林公园等国家4A级景区;也有大清国一号界碑、中越人民友谊公园等历史文化景观。2008年东兴市被授予“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称号,2010年被评为中国长寿之乡,2012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养老胜地,2018年入选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东兴有一个边境口岸。东兴口岸距市中心1公里,口岸区处在北仑河与越南哥龙河交汇处,相距越南芒街口岸仅100米,是我国唯一与越南海陆相连的国家一类口岸。可能因为我在部队服役多年,有些边防情节,老婆也受我影响,此次沿边旅行就是想有机会多看一些边防线和口岸以及边疆海疆的风光。所以东兴口岸区是我们观光的重点。

到的当天晚上,我们住在口岸边上一家酒店,从酒店的观光电梯里看口岸街区的夜景。
D11:老婆在酒店的一个旅行社仅凭身份证办了出境一日游的手续,一早去了对面越南芒街。我因为一点客观原因,仅凭身份证出境受限,护照又没带,就没有一块去。早上睡了个懒觉,起床后一个人去了二十几公里外的北仑河口转了转。

北仑河口的大清国一号界碑,碑上有当时钦州知事李受彤所书“大清国钦州界”。在清代,东兴属于钦州地界,这块刻有“大清国钦州界”的一号界碑,记载了东兴作为一个特殊地理坐标和边界城镇的历史。1885年,清政府和法国在天津签定的《中法越南条约》规定,中越两国边界从北伦河起,自东向西,以河心为界线,立石碑为标致,东兴境内共有七块。全段共立1至33号界碑。其中以河为界的,双方各于已方河岸相对立石碑,以山为界的则双方共立一块界碑。

北仑河口风光。

象征中越友谊的纪念碑。
从北仑河口回来,又把口岸区游了一遍。

这是前一天晚上拍的中国国门。

越南的国门。越南近些年学习中国的改革开放,推行经济革新政策,发展也很快,这个国门是我们此次沿边行所看到的最好的外方国门了。

这条线就是中越界线,基本没什么管控。

越南过来的小商贩。

越南芒街,还残存一些法式风情。(选自老婆手机相册)
(未完待续)
未完待续状态的感言:112天,三万三千五百公里的行程,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下来哪怕是大概,都会很长很长,真正开始码字贴图时才发现,工作量真不小。原本打算有空就码一点,保存在草稿里,完工了在发布,结果拖得时间太长了,还因为自己的不慎,弄丢了几次草稿。想想还是码多少先发布多少吧。
未完待续。
未完待续。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