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昊铂HT论坛 >  致敬劳模|罗开才:育才传承 匠心筑梦

发表于 2025-05-17 13:00    IP属地:未知

查看 5.5W | 回复 0
致敬劳模|罗开才:育才传承 匠心筑梦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云南中烟红塔集团玉溪卷烟厂特级维修师,工程师、高级技师罗开才荣获2024年度“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如何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用自身的行动展示劳动者价值,展现劳动者风采,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新时代“劳动者”。
罗开才
“锻造”过硬技术
1993年的盛夏,刚参加工作的罗开才踏进玉溪卷烟厂生产车间,迎面扑来的除了夏日燥热的风,还有设备的轰鸣、金属碰撞的节奏,以及工人们忙碌的身影。
彼时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工厂加快技改工程进度以扩大产能,车间内外工程同步进行,车间里每铺好一块地板就要马上在上面装一台机器。
白天带着思考主动积极地干;晚上学,看资料、写日志、思考总结,几乎放弃了所有休息时间,他像海绵般汲取知识。
他跟在师傅身后拧螺丝、调齿轮,扬起的尘雾裹着汗水布满在脸上,而眼里却闪着光:“一定要利用好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好好学习,等工程结束,生产线投入生产时,没准就能像师傅们一样熟练地维护设备了。”
1995年玉溪卷烟厂关索坝工厂新线安装时,车间外还是黄土飞扬,他蹲在未铺地板的工位上,用粉笔标记设备坐标,与装修队“打时间差”。就这样日积月累,在设备的轰鸣声中,到产线投产时,他已从一名“新兵蛋子”蜕变为能独立排故的制丝修理工。
回忆当时,他笑称:“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虽然没有现在这么系统科学的培养体系,但是实践机会非常多,每天都感觉在进步!”也正是由于这段经历,锻造了他的扎实的工作作风,学习-实践-思考-总结的工作模式,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贯穿了他的整个职业生涯。
罗开才在调试制丝设备
技改结束成为修理工后的罗开才,似乎已经“闲不下来”了。他发现无论进口还是国产设备在投入使用后,随着生产需求变化,设计上的缺陷也逐步暴露出来。于是他开始不仅仅满足于修理,而是试图改进提升。
他把自己埋到大量书籍当中,钻研设备原理,并在工作中通过开展技术攻关和设备改造进行验证。很快,他便被身边同事笑称为“加班达人”。但他说:“只要一进入那种状态,人就‘魔怔’了,会忘记时间,根本分不清上班还是加班,只要没搞懂,回家也会睡不好,就干脆一直搞下去。”经他改进的制丝设备为工厂降本增效提质做出了重要贡献。
走上“教练”之路
数年沉淀后,罗开才的理论基础已经愈发扎实。穿梭在设备之间,眼中看到的除了设备,还有设备旁的人,一个念头开始在心中泛起——传承。于是,他开始涉足行业竞赛领域,逐步将自己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传承”上来,走上了“教练”之路。
罗开才(中)指导徒弟杨存龙(左)、余彬炀(右)调整设备
2005年下半年至2006年上半年,是他记忆深刻的一段时间。那时候他一边撰写专业论文,一边准备技师考试,一边还参与编写KTC制丝生产线的技师培训教材,负责配套的实操卷库。“那时候激情满满,从早到晚编写实操卷库,然后接着写论文,有时候通宵达旦,还要学习理论。半年后,任务顺利完成,考试、答辩也通过了,很有成就感。”说到此处,他脸上满是笑容。
2010年,他前往上海参加高级技师考试,接触到了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尤其是关于团队建设的内容,让他深感震撼,心中久久难平。回来后便写了两份报告——《选手综合培养训练方法》和《金字塔维修团队建设》。
有了更先进的团队理念,他先是整合技术知识、人才培养、技艺传承三大模块于一体,优化企业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出更系统的培养模式,逐步构建起金字塔式维修团队,并与李春华、王宏伟等工匠联手,将严谨创新、优势互补刻入团队精神之中。
罗开才正在进行教学培训
传承劳模精神
“师傅们当年手把手教我,如今轮到我把师傅们艰苦奋斗的精气神传给下一代年轻人。”罗开才意识到周围的师傅对他自己的影响,最重要的就是做事风格的影响,所以在进行选手培养的时候,他非常注重言传身教。
“教徒弟,首先用做事风格去教”,这是罗开才的育人哲学。车间里,他总带着笔记本随时记录故障案例,维修时必让徒弟全程参与。用他的话说,师傅们传艺毫无保留,解决问题默契配合,徒弟就会明白大局和团队的重要性;师傅们研究问题一丝不苟,徒弟们才会意识到严谨的重要性;师傅们陪练陪守,同吃同苦,徒弟们自然就晓得天道酬勤。
训练场上,他常对选手强调:“竞赛看似单兵作战,实则是团队智慧的较量。”面对新一代员工,罗开才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从知识技法和心态调节两个方面入手,根据每位徒弟的优势特点因材施教,数年来为企业培养出20余名教练与60余名竞赛选手,其团队在行业各等级竞赛中斩获14个冠军。他的徒弟当中,有获得行业技能能手、行业劳动模范的杨存龙,有行业竞赛第一名、行业技能能手余彬炀,有全国技术能手、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侯琪琛,更有已成长为工厂技术骨干的多位青工栋梁。
罗开才(右一)与竞赛获奖选手合影(右三为杨存龙)
罗开才(中)与徒弟余彬炀(左)、侯琪琛(右)合影
“首批烟草行业高技能带头人”、行业工匠学院“第一批制丝设备修理工匠人才”企业导师,第一届“云岭技能工匠,玉溪市首批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云南中烟青年科技托举人才培养导师”……
如今的罗开才,作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业专家分委会的一员,还承担着行业技能鉴定改革、设计、标准到认定评价等工作,时常奔走于全国各地,编撰教材、筹备竞赛、技能培训,把自己的知识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各兄弟工厂,为行业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成为了行业内响当当的“金牌教练”。
技术会迭代,但匠人精神永不褪色。当智能制造不断赋能车间生产,当代码与算法逐渐替代人工调试,罗开才依然俯身于设备之间,指尖摩挲过设备的每一处零件,笔尖落下的维修经验。那些深夜里记录的故障案例、手把手传递的维修经验、与徒弟们共沾油污的双手,已化作一粒粒火种。
内容来源:云南中烟红塔集团玉溪卷烟厂
文字作者:陆俊澎、董钰洹
图片作者:董钰洹、白雪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