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3-07-27 13:08 IP属地:未知
查看 13.6W | 回复 0
ID的车机与新势力的车机进行对比
入手大众ID.4 CROZZ Litepro已经接近一年,谈一谈这一年的用车感受:
1.购买动机
·本人是一名电气工程师,也有在新能源控制器厂家打工的经历,属于电车接收群体。
·原来驾驶一辆合资紧凑型代步车,车龄6年,里程11W公里,虽然车子没毛病,但是空间、动力、舒适性满足不了现在的需求,将换车计划提上日程。
·从tesla国产后开始关注电车,将tesla定为目标车型。
·静态体验过小鹏,理想,BYD,问界,ID6X,,动态试驾了modelY,Y除了后排舒适性,其他没问题。
·通过短视频平台零碎信息了解过ID6,将ID6作为modelY的竞争车型,价格接近,空间接近。
·modelY从27.6涨价到31万,购车计划暂缓。
·2022年7月份某个周6去附近的一汽4S店ID6crozz,回来商量后,ID4也能满足现在的需求,7座也并非刚需,周日过去下定ID4。
·回头来看,是modelY的涨价,促成了购买ID,事实当时7,8月份的ID的销量确实到达了一个巅峰,别的厂家都因电池成本上涨涨价,ID能综合给到靠近2W的优惠。
2.谈谈优点
·操控:说到ID的优点,100个车主里面会有99个说到驾驶操控,但是操控感是一种因人而异的主观感受,如起步的平顺、颠簸的回弹、过弯的支撑、超车的信心、刹车的可靠,但是这些体验却很难通过车型数据体现出来,其实ID在这些方面都有着不错的表现;
·续航:ID装载的是84度三元锂电池,国标续航550KM,在一年的驾驶过程中,未做极限续航测试,坐标苏州,常规电耗约在17kwh百公里,冬季零下4度D档使用暖风,综合换算满电可达成400KM续航。个人感受,续航达成率能够接收,在选择电车之前,一定要评估自己的用车场景,尽量一管电能到目的地,还能终点补电。
配置:试驾modelY时,当时还是强制动能回收的软件版本,ID有B/D档位切换,这一点是我决策购买的一个加分项目;另外一个加分项就是具有电动遮阳帘,这个主要时对比modelY,夏天太晒了。
3.谈谈缺点
·车机:说起ID的缺点车机必须排行第一,而且将以较大的篇幅来描述。
第一是低温状态下死机,2022年冬天大规模的爆发了死机的现象,当时的解决方法是通过开启前挡热风,提升车内温度。后续通过固件升级,调整低温保护阈值,进行优化。不过本人未遇到,冬季夜里一般在地下车库,偶尔停户外,零下4,5度没有发生死机现象。这个纯靠运气。
第二是断网,ID车机在长期无信号的状态后,将会无法连接运营商4G网络,最有效的方法是拔保险丝重启,本人遇到一次,在一个无信号的地下停车场,停了3天,由于无拔丝经验且离4S较近,送到店里连接上位机处理。
第三是智能化,有人将ID的车机与新势力的车机进行对比,对ID的形容是诺基亚,老年机,这一点表示认可,ID的车机相比于以pad为卖点的车型确实不占优势,没有丰富的软件,没有丰富的娱乐功能,不能聊微信,刷抖音,语音功能不够智能。唯一能给车主安慰的是支持carplay,常规的导航,听歌、电话,可以满足日程需求。
·异响:目前本人遇到的是夏季太阳暴晒后,灯语部分会咯咯响,不过在接收范围以内,刚提车阶段比较敏感,后续用车过程基本忽略了。对于其他车主提出的共振问题,我遇到过一次,在一段不平整路面,以时速约50KM通过,会有明显的共振,我后来尝试,以较快或者较慢的速度通过,都不会出现。对于有强迫症的用户来说确实不是一辆完美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