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2-08-17 10:00 IP属地:未知
查看 17.3W | 回复 39
夏日行摄记 七散章
立秋节气一过,夏天就算是要结束了,即便白日里再燥热,太阳下山后,小风里总会带一丝儿的微凉。
疫情之下的暑假,出行不易,且行且珍惜。没法走得太远,不如重温几处老景区,竟然有新发现;打卡了小众景点,“小而美”能打动人,是因为get到了独具特色的气质。
作为已经过去的夏天的出游总结,选了七处去过的地方,记做“七散章”——

壹章 潼关
黄河在遇到华山之后,几乎是拐了90°的直角弯,河水流向从自北向南转为由西向东。潼关在华山以东,是秦(陕西)、豫(河南)、晋(山西)三省交通的咽喉之地,所以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不知道打过多少次仗,著名的潼关之战有七次。当然了,潼关古城也在历史动荡之中,数次迁移城址。
今天的潼关古城,是G310国道和G30连霍高速贯通后,发展带动起来的一座交通枢纽新城,虽然复建了一组仿古建筑群,但这块土地的历史积淀厚重,能讲述的故事,还是有很多。

推荐【山河一览楼】,是潼关县城的至高点,站在这里,俯瞰黄河,远眺表里山河的山西与中原大地的河南,脚下就是穿梭不息的连霍高速和陇海铁路;这里还是【潼关博物馆】的驻地,推开一扇了解潼关历史的大门,你的旅途,会有新的发现。
秦东镇所在的黄河边,是人们亲水休闲的绝好场所,随着自驾游和露营的火爆,这一带陆陆续续建起了一连串的营地。夜宿黄河,星光露营,这样的融入自然,美到让人此生难忘~~

贰章 韩城
“有故事的韩城,有味道的旅程”,这句solgan是韩城旅游的官方口号,的确,韩城“小而精”,地方不算大,旅游资源却极其丰富,是祖上荫德,先人们给后辈子孙留下的福祉。
我私下以为,韩城旅游最好的方式是自驾,最好的季节是8月。
自驾可以自主规划线路,比如看古建,韩城是陕西保留金元时期古建最多的地方,建有【陕西元代建筑博物馆】即【普照寺】,还有古城【三庙】、【九郎庙】等建筑遗迹,一趟参观和游学下来,朝圣一般,情怀拉满;同时,涨知识啊,即便不是古建专家,也是半个业内人士。

再说时间,8月最热的伏天,是花椒集中采摘的季节。韩塬上到处都是红彤彤的花椒园,忙碌的景象,像是一幅丰收的画卷。就连空气中,也飘着浓浓的椒香味儿。椒农顶着毒日头采摘,商贩把货车开进了田间地头,议价、过秤、打包、分装,然后运输到集贸市场和转运中心。韩城是国内最大的大红袍花椒种植基地之一,也是花椒产品深加工的重要食品工业基地。
【花椒芽酱】是韩城独有的美味儿,一个热蒸馍,掰开夹酱,碳水、油脂混合在一起,花椒的麻、辣椒的辛,互相陪衬,彼此成就绝佳的口感,这种幸福感,满口溢出来。你只能说,“真香啊!”

叁章 黄陵
从关中平原过渡到黄土高原,地势上来说,一路向北逐渐抬升,黄陵就处在地貌跃升的台阶之上。考古学和古人类研究的成果指出,黄帝是从北方迁徙南下的部落族群的首领,时间大约是4000年前,相当于夏代的早期。黄陵桥山是轩辕黄帝长眠之地,可以看作,这个上古时代伟大的人物,从北面一路南下,带领他的族人和部落,千里跋涉,不辞辛苦,累了,躺下了,选择了最终的灵魂归宿之地。我们的民族有浪漫的一面,充满瑰丽的想象,传说故事当中,黄帝是御龙升天,驾着七彩祥云,乘坐龙须,升往天庭,在天上注视和保佑子民。

不论是考古研究,还是神话传说,黄帝身上的神秘色彩永远都像是一件袈裟,无法褪去,甚至是不需要褪去。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根脉所系,当你站在【黄帝陵】景区的时候,面对千年古柏、巨碑石刻、祭祀殿堂,远山苍翠如黛,卷轴一般徐徐展开的不就是中华文明的历史和炎黄子孙的精神么?
不到黄帝陵,就无法切身理解这句话,“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

肆章 壶口
【壶口瀑布旅游区】刚刚完成一次升级,2022年7月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告,确定新增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我们是在这次壶口升级之后,达到景区的最早一批游客。自然遵循自有的规律,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转移,壶口瀑布不会因为升级5A而用一场声势浩大的瀑布激流来庆祝这件喜事,慕名而来的游客们在7月份并不会欣赏到枯水季节反常的景致。根据历年水文统计,壶口每年有两个最佳观赏季节,分别是4-5月的 “桃花汛”,上游山桃花盛开,花瓣飘落水面,粉粉的一层,朦朦胧胧,有种浪漫的美感。

另外一个季节是9-11月称为“壶口秋风”。这两个时期,水大而稳,瀑布宽度可达千米左右。其实啊,由于季节的更替和水量的变化,壶口季季有美景,即便是枯水期,也有另外的美,这时间可以看到河水深切河床,几百万年的冲刷,坚硬的石头河槽被水流塑造出来千曲百折的样貌。
【黄河晋陕大峡谷】全长725千米,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最美十大峡谷之一”,最高潮奏响在壶口。身在壶口,你要试着打开五官,用力感受:耳畔的风在吼,黄河在咆哮;鼻子能嗅到泥土的气息,不是土壤的芬芳,是泥水混合的原始生命的鲁莽气息。

伍章 延安
如果说,宝塔山是延安站立着的标志,是革命圣地的标志和象征;那么,延河则是延安流动的一首赞美诗。人们把“母亲河”这样的最崇高的敬意,献给延河。延安的母亲河——延河。
两河三山的格局,奠定了延安这座城市的地理空间格局。在成为“中国红都”的十三年岁月里,延安一直保留了这样的地理样貌,而最近十几年里,延安新城拔地而起,削山填平沟壑,黄土高原腹地上建起来一座现代化的恢弘城市。马路笔直、绿化带宽阔、楼房联排规划,延安新城突破了老城的局促,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疏朗”气质,也不再为交通拥堵而犯难。

全中国人民都向往延安,来这里旅游奔着红色圣地打卡。与新中国差不多同龄的一辈人,是听着延安的故事,投身建设祖国的潮流,他们魂牵梦绕想来这里看看。我们后辈来【延安革命纪念馆】里转一趟,是一次中国革命史的再学习,领悟“延安精神”的内核。
记住了一句话,在最艰难困苦的时候,越是要有精神的力量。一个人如此,一个民族如此,一个党和国家,亦如此。

陆章 榆林
夏天的榆林,是清爽避暑的好地方。
近些年,榆林打出了“清爽榆林-沙地避暑旅游季”的文旅品牌。顾名思义,沙地指的是毛乌素沙漠,曾经的不毛之地,几十年治沙奋斗,愣是给荒凉大地穿上了绿衣服。榆林北边和西边的毛乌素沙漠治理是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里的一部分 ,投入大,工程艰巨,但是取得的效果很显著。局部气候发生改变,榆溪河湿地蓄水成为湿地绿肺、无定河走廊成为能种植水稻的塞上江南、红碱淖是我国最大的沙漠湖泊。有树有草有水,这些元素构成了榆林夏季的清爽,平均26°的气温,羡慕死多少都市人!

夜晚的【毛乌素沙漠森林公园】,躺在帐篷里,数一数星星,和身边最亲近的人一起聊天,晚风吹来一阵歌声,不远处是篝火晚会和星光歌会,人们手拉手围起圈,跳舞、歌唱。这样的场景,能释放所有的负能量。
生活本身已经绷得很紧了,我们都需要找个出口,发泄一下。只有那些懂得如何停止情绪内耗的人,才会调节步伐,平衡节奏,过上所心所欲但又不逾矩的生活。

柒章 府谷
越往北走的夏天,越凉快,天越高,云越淡,驾驶的心情越舒畅,好多次,行走在陕北的大路上,会情不自禁地唱起来。
这里是陕西的北大门,是鸡鸣闻三省的塞外小城;这里是明代长城陕西的起点,还是黄河入陕第一湾。
“铁葭州,铜吴堡,千年府州城”,葭州(佳县)、吴堡、府州(府谷)这三座黄河岸边的老城,曾经都是战略营堡,占据易守难攻的险要位置,是冷兵器时代中原王朝与北方草原少数民族割据争夺的战争最前沿,太多的故事发生在这里。

举一个例子吧,府州是折家军的驻地,“折”字在当地方言里,读音she,出了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折(佘)赛花,即是天波府里的佘太君。从唐代藩镇时期开始,历经五代,至北宋,折家将前后六百多年戍守在此地。与折家联姻的是麟州(神木)杨家,同样有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杨继业,折(佘)赛花的夫君。他们两口子和儿女孙媳们,真能打啊!一门忠烈,千秋孤勇!
【府州城】【杨家城】【折家城】踏上这片土地,脚下涌动热血,至今日未曾凉。
外一话
跟着我的图文,从南端的潼关,一路北上,来到了北起点的府谷。府谷县与潼关县,两地相距近一千千米。关中东府到陕北,沿途的风俗与物候有很大的差距。夏天是四季当中最友好的季节;春天对陕北来说太短,都来不急站稳,一阵风就吹走了;冬天太严苛,冷啊冷,旅行者缩手缩脚。
夏天的旅行,已经结束。准确地说,是今年的结束了,下一个夏天,未来的夏天,还会如期到来,我们的旅行,也会自然而然地出发。
在路上,看风景,亦看人。
听故事,也讲述自己的故事。
我是@绥州牧

,关注沿黄公路的旅游,有缘就会遇见~
[
本帖最后由 绥州牧 于 2022-08-17 10:08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