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标致307论坛 >  30年,同一时刻英雄的面孔~~~~~~~

发表于 2018-05-09 07:12    IP属地:未知

查看 131.7W | 回复 14
30年,同一时刻英雄的面孔~~~~~~~
《他从硝焑中走来》(图一)1988年4月26日老山前线第十五侦察大队三连“4:26战斗”打响后,工兵战士护送我从小老山阵地指挥所下来,穿过雷区和炮火,紧跟接应组的战友们跑了20多公里山路去迎接凯旋的英雄们。一幅幅感人的场景闯入我的眼帘:战友们抬着伤员,押解着俘虏,个个神色庄重。一幅幅感人的场景闯入我的眼帘:他俩汗水淋漓,脸颊烟黑,身穿的迷彩服被汗水、血迹浸泡;一个戴着帽子,不断地喘息着,眼睛盯着前方,面带微笑,掩饰不住胜利的喜悦;一个光着头,走几步停一停,表情严肃,不时地回头瞅几眼同伴,像是回味刚才那场短兵相接的厮杀,也仿佛是在思考着什么?特别是在远处升腾凝聚硝烟衬托下,显得很有些悲壮和伟大。渐渐地,那个戴帽子的战士在我镜头里模糊了,光脑袋的战士愈加清晰,这下子,虚与实、动与静、反差与空间全有了,我的理光KR-10照相机快门响了。
这幅《他从硝烟中走来》摄影作品,获得了第十五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最佳军事摄影奖”,也是老山战争中最后一幅在国展上的获奖作品。
30年后的同一天,为纪念“4:26战斗”这难忘的日子,天涯海角的战友们聚会丹东出征地,我找到了他俩拍了第二幅照片,前面的英雄叫田强,现生活在福建省夏门市海沧区沧林三路,是夏门市鑫精准科技检测有限公司公司工程总监,股东;后面的英雄叫刘庆林,现工作在辽宁盘锦,是辽河油田高升采油厂作业一大队11O队技术员。他们俩自豪的告诉我说,这幅作品珍藏在家里和挂在办公室,是难得的生命故事……

【老山前线4:26战斗纪念日,眼泪又一次模糊了我照相机的取景屏】这些天,我的耳边不时的响起4月26日上午,在丹东烈士陵园,老山前线第十五侦察大队三连副连长张凤生烈士妻子刘洁那撕心裂肺的哭泣声
30年前,1988年4月26日上午,南疆亚热带丛林,硝烟伴着阴沉沉的天,潜伏一夜的战友们与一伙越军交火,枪声炮声隆隆……战斗打响时,25岁的副连长张凤生第一个扑向了敌人,就在敌人被他击倒的瞬间敌人的子弹击中了他的头部,战友们轮流抬着担架,手作梯,身作垫,一步步在山路上爬行,血和汗水染红了山路,(一个月后在后方野战医院经抢救无效牺牲)
我作为战地摄影师参加了“4:26战斗”,不仅留下(图一)4月25日,出征奔向战场时副连长张凤生(中)生命中最后的笑脸,也记录下无数英雄从硝烟中走来的光辉……
为纪念30年前“4:26战斗”这难忘的日子,我们天涯海角的三连战友们聚集丹东,为英雄连长杜富、副连长张凤生扫墓,慰问家属,叙说兄弟30年别离之情……(图九:战场归来,情报部副部长李国新(右一)、大队长李庆利(右二)、政委任家民(右三)、副大队长蔡肖华(左二)、连长杜富(左一)五位指挥员营区重逢。)

清明节,祭典怀念我们老山前线第十五侦察大队战场上牺牲的战友们!烈士副连长陈学民、张凤生、二排长唐道权、战士于会勇、李厚亮、闫守波、王玉振......

【3:15老山战场生死瞬间】今晨,沈阳白雪皑皑,打开窗看到这美丽的树挂雪花,在我心里这雪花飘舞就像对我身边牺牲战友们的祭拜,因为,“3.15”是我们老山前线第十五侦察大队英雄侦察四连用鲜血和生命刻在心里的日子,永远不会忘记……
1988年3月15日,老山战场溏子边硝烟伴着阴沉沉的天,我们侦察四连与犯境骚扰的越军交火,战斗异常激烈。枪声炮声轰鸣……就是在这次战斗中,英雄副连长陈学民、二排长唐道权、战士李厚亮、闫守波光荣牺牲。在后来的战斗中,我身边牺牲的战友还有副连长张凤生、于会勇、王玉振……
老山战场上,眼泪无数次模糊了我照相机的取景屏,生死瞬间的英雄形象不仅定格在我的相机胶片上,也深深的扎在了我的心底里。请永远不要忘记他们……
今天,3:15是烈士牺牲三十年祭日,连长邱枢和指导员崔文飞往重庆铜梁,专程为二排长烈士唐道全扫墓,全连战友分别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为我四连的烈士扫墓,全连官兵共度这一天……
(图一)战斗打响了,情报部副部长李国新(中)、大队长李庆利(右)、政委任家民(左)三名指挥员手腕紧锁,神情不安指挥战斗,这时,我的耳边炮声、枪声和我的心跳声连成一片……
(图二)这里,就是我们设在小老山阵地的战地指挥所。
(图三)战斗打响了,我咬着牙和特别行动小组到达了战斗的最前沿,随着连长邱枢(右二)“重机枪占领阵地……” 的命令声,只见副大队长许军(右一)一下子蹿到了队伍的最前边,密切注视着敌情。这时的气氛一下子紧张得令人窒息,我心跳加速上气不接下气地按动着相机的快门……
(图四)四连副连长陈学民在战斗中光荣牺牲,战友们抬着他的遗体回撤途中。
(图五)那天,侦察四连野战帐篷营地,哀乐声伴着每一个人的眼泪庄严肃穆的让人心揪,这是陈学民、唐道权、闫守波、李厚亮烈士战地追悼会现场。
(图六)在炮火硝烟中,卫生员刘春庆扛着闫守波烈士遗体突围。
(图七)3月15日凌晨,侦察四连捕俘组与敌遭遇发生激战,战斗中二排长唐道权身负重伤晕倒在草丛中,当他醒来时敌人已距他十几米远,为了能让战友们快速撤离不再为他牺牲;他毅然拉响了“光荣手榴弹”,以身殉国。一个月后战友们巧借风雨在弹雨中从敌人手中抢回了唐道权烈士遗体。
(图八)侦察四连英雄群像。
(图九)鸣枪!为烈士送行......那天的大雾总也不散,全连的战友们早早地就排好了整齐的队伍,没有眼泪,没有告别的话语,只有连长邱枢那一声“鸣枪!为他们送行”在空中回荡。战友们举手敬上这最后的军礼,目送着灵车远去,他们完成了使命,他们光荣地凯旋回家了!
从那天起,我时常去营门看着那“碧血丹心”四个大字,连长写它时不小心把油漆洒在了“血”字上,几个兄弟动手擦了好一会儿才算完事,但上面还是有“血”,连长说:“叫它留在上面吧”,我当时没有理解连长的心思,可是当把烈士送出营门的那一刻,我耳边突然又响起了“叫它留在上面吧”。连长啊,把那“血”留下的喻意这会儿我真的知道了。烈士走了,我们还在,战斗还要继续,战友们的鲜血还会洒在南疆,可兄弟们不再恐惧,我们做好了准备,让碧血流在“八一”军旗上,让丹心为祖国永远跳动吧!

[我们的芳华,1988年5月25日至26日烈士副连长张凤生,老山战场生命的最后瞬间](图1.2)挥手并不沉重,但在战场上挥手真的很沉重!想不到我相机快门按下的这一瞬间却是烈士副连长张凤生(中)生命中最后的一个瞬间,留下最后的笑脸。(图3)
放眼望去,远处升腾的硝烟灌满丛林,蜿蜒山路上的战友们抬着伤员、押着俘虏回撤。(图4)第十五侦察大队副大队长蔡肖华望着鏖战归来的战友们,紧张地组织指挥接应回撤。(图5)硝烟伴着阴沉沉的天,战友们轮流抬着担架上的副连长张凤生,手作梯,身作垫,一步步在山路上爬行,血和汗水染红了山路,我的眼泪模糊了照相机的取景屏。(图6)战友们手拉着手,合力抬着担架上的副连长张凤生翻山越岭回撤。(图7)25岁的副连长张凤生是第一捕俘组组长,在炮火中他第一个扑向了敌人,就在敌人被击倒的瞬间三枚子弹击中了他的头部,望着躺在担架上输着吊瓶的张凤生副连长,让我想起出征前他送给我的三盒阿诗玛牌香烟并微笑着对我说:“小线,多给我拍一些战场上的照片……”(图8、9)侦察大队卫生队医生在战地紧急抢救头部中弹负伤的副连长张凤生后,直升飞机将他送往后方医院,一个月后经抢救无效光荣牺牲了 (他牺牲时年仅25岁,他的女儿张丹不满1岁) 。他的名字和影像将永远刻在我的心里……

[我们的芳华,1988年5月25日至26日老山战场](图1)出征前,老山前线第十五侦察大队政委任家民作了生动的战前动员。
“同志们!你们就要出发执行战斗任务了,明日拂晓战斗将打响。我代表大队领导机关为你们送行!对这次战斗的目的、意义,已经无需我多言,因为在战斗准备过程中大家早已刻骨铭心。我想再次告诉大家的是,我也是这次作战行动的一员,我们指挥所的位置就在你们身后的主峰,距你们不足千米,我们将一起用行动来证明我们对共和国的忠诚,来展示我们侦察兵的风采!你们出发前,我代表大队领导,给每个人送一个苹果,祝你们平平安安;给每个人送一个桔子,祝你们吉祥!战斗结束后,我用茅台酒为你们庆功,用国酒欢迎共和国的英雄凯旋!”(图2)我和战友们留下遗书,面向国旗签名并宣誓,这天,野战帐篷营地留下了中国军人那震动山河的声音,生命中永远忘不了我们的出征誓言:"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保卫四化建设,严惩越寇英勇杀敌,我们向党,向祖国,向人民庄严宣誓:坚决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严守战场纪律,宁可牺牲自己,绝不暴露企图。坚决发扬五种精神,以顽强的毅力,排除万难,争取胜利。坚决团结战斗,密切配合,把生的希望让给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坚决保持革命气节,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关键时刻拉响光荣弹,宁死不当俘虏。”(图3)出征前的合影。战友们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整装待发。我现在最想做的事,就是想和突击队的战友们照张像,我衷心地希望他们平安回来,但我心里十分清楚,他们中的有些人不可能活着回来,照张像留个纪念吧!于是,我支好三脚架,自拍留下了这群共和国的侦察英雄,也为烈士——副连长张凤生(后排左七)等留下了最后一张笑脸。前排(左六)为侦察英雄被战友们称为“杜大胆”的连长杜富,前排(左五)是大队政委任家民,(前排左四)为参谋长何觉禄(右四)为大队长李庆利,(右二)拿相机的那位是我线云强,我右边是副大队长蔡肖华。(图4)我跟随在前线指挥员的后面,一步一步地踩着工兵战士的脚印穿过雷区,登上杂草丛生的主峰,这里,就是我们设在小老山阵地的战地指挥所,距明日拂晓打响的作战阵地不足千米。(图5)小老山阵地指挥所周围布满了地雷,指挥员要求我不能跃出、登高、站立拍摄,只能坐地或弯腰取景拍摄。(图6)第二天早晨战斗打响了!指挥所里静得出奇,甚至连心跳的声音都成了最大噪音,指挥员把嗓门压得一低再低,生怕被敌人听到影响战斗。参谋长何觉禄、作战参谋周昆、通信参谋王庆华、炮兵参谋田忠信等神情紧张。我的大脑急速运转,可能会出现的场面,象闪电一样飞过。(图7)战斗打响了!枪声!炮声!电台声连成一片……情报部长李国新(左三)、大队长李庆利(左四)、政委任家民(左二)一下子紧张了起来!警卫战士紧张的手居然放在了政委任家民的肩上吓得一动不动……(图8)情报部副部长李国新(中)、大队长李庆利(右)、政委任家民(左)听到从电台里传出“伏击捕俘成功,俘敌4名毙敌1名,但副连长张凤生中弹负伤”!三名指挥员手腕紧锁,神情不安,这时,我的耳边炮声、枪声和我的心跳声连成一片……(图9)我穿过雷区绕到了炮阵地,当我举起相机的那一刻,一股伴有硝烟尘土的炮声震动了我食指下的相机快门,火炮的气流夹杂着石块撞击着我的身躯,好一会儿才知道我还活着……

作者:
线云强云中之强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我的芳华,1987至1988年,老山战场……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