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蔚来ES8论坛 >  我与“佛”有缘

发表于 2018-12-02 11:03    IP属地:未知

查看 43W | 回复 21
我与“佛”有缘
1964年,我“出家当和尚”,来到潭柘寺,“受戒”。转眼54年的时光。今天老夫妻俩开车来到潭柘寺,故地重游。
人老了,寺中景色却依旧。见景生情,引发了我少年时期的回忆……
1964年9月北京市委决定在潭柘寺培训一批刑侦人员,于是我们集中在潭柘寺学习,称为“出家当和尚”。
当年我们从西四草岚子监狱座卡车来到潭柘寺山门外集合。开始了四年的专业学习。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但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民间一直称为"潭柘寺"。
山门外是一座3楼4柱的木牌坊,牌楼前有古松二株,枝叶相互搭拢,犹如绿色天棚,牌楼前有一对石狮,雄壮威武。过牌坊是单孔石拱桥,名"怀远桥",过桥就是山门。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部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距市中心30余公里。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潭柘寺寺内占地2.5公顷,寺外占地11.2公顷,再加上周围由潭柘寺所管辖的森林和山场,总面积达121公顷以上。
经历上千年的古道。
从金代以后,每个朝代都有皇帝到这里来进香礼佛,特别是从明代之后,潭柘就成了京城百姓春游的一个固定场所,"四月潭柘观佛蛇"已经成为了京城百姓的一项传统民俗。
自古中国文化以传统伦理-男左女右(男尊女卑.......毕竟在古代都是以左为尊)当然判断雄雌一般是雄狮踩绣球雌狮踩幼狮。潭柘寺的石狮子为什么左雌右雄,这是从寺外看,以寺内就是左雄右雌。
潭柘寺塔林位於北京市门头沟区东南部、太行山馀脉宝珠峰南麓的潭柘寺内。潭柘寺历经了十多个朝代,曾有难以数计的僧人在这里修行并终老于此,因此在寺院附近留下了数量众多、形式多样的僧人墓塔。流传至今,仍保存有75座,是北京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塔林。
潭柘寺西观音洞路景观纪影:从龙王殿西侧门,下台阶便是西观音洞,西观音洞坐西朝东,是一座不大的四合院,但院中内容很丰富。西观音洞南,便是老虎洞,传说漂柘寺原有三只老虎,有护泉的,有护山的,有护寺的,自然有不少的故事。
乾隆七年(1742年),乾隆皇帝第一次游幸潭柘寺,"赐供银二百金、匾额九、楹联二、诗二、章幅子一轴、法琅五供一堂"。在潭柘寺到处都留下了乾隆皇帝的墨宝。
乾隆九年,乾隆皇帝把御笔心经和自己手书的诗篇赐给了潭柘寺。
文革期间,潭柘寺受到了空前的浩劫,文物遭到了毁坏和流失,建筑也受到了损坏,因而于1968年底被迫关闭,停止开放。
民间一直称为“潭柘寺”。它距今已有近1700年的历史,素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民谚。
现在前往寺里上香的人是越来越多,
心诚则灵。香可以从路上请。路上的香10块钱好几把的。进了庙里就是五星级饭店的感觉。免费取香。
寺庙反正挺大的。半天时间逛不全。来前可以带些自己的护身符。(可以不是庙里买的,随便的玉器,石器,金饰观音、佛也可以)可以进寺庙免费开光。
烧香磕头,只是我们学佛,信佛的一方面,更需要讲究的,是落实佛菩萨对我们的教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你能改正过失,并行善积德,佛菩萨知道了,会非常高兴,你因此也会有很好的福报的!
古人言:在家敬父母,何必远烧香。父母是我们最大的福田。孝顺父母很能为我们积福改运,而不孝,则会折损我们的好运。孔子说过,孝顺父母最难的是“色难”,就是难以对父母和颜悦色,所以我们要对父母以柔心对待,讲话轻声细语,语气不要凶。
去寺庙上香,时时是好时,日日是好日。不讲究时辰的。
天王殿的东面有一个跨院,是原先潭柘寺的斋房,里面有潭柘寺的寺宝----大铜锅。据说,大铜锅原来有三口,最大的一口直径足足有3米,深2米,是过去潭柘寺僧侣们煮粥用的。但很可惜,十年浩劫,潭柘寺也受到很大的破坏两口铜锅不知下落,据说被砸碎炼铜了。
潭柘寺的大铜锅,可供鼎盛时,寺内一千多僧人同时用斋。
每次煮粥能放米一石两斗,需16个小时才能煮熟。由于锅大底厚,文火慢熬,故而熬的粥既粘且香。民间谚语“潭柘寺的粥锅,加水不加米”,
大铜锅的灶坑有一丈深,烧火的和尚要通过台阶上下灶坑。在灶眼的上方,有一块汉白玉石匾额,上刻“潭柘寺”三字,每日被火焚烧,据说可以使寺院免于火灾。这和地安门桥下的刻有“北京城”的小石碑,整天泡在水里,保佑北京城免于水灾一样。因而又有民间俗语“火烧潭柘寺,水淹北京城”。
潭柘寺规模宏大,在鼎盛时期的清代有房999间半,俨然故宫的缩影,据说明朝初期修建紫禁城时,就是仿照潭柘寺而建成的。建筑至今还依然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风貌,是北京郊区最大的一处寺庙古建筑群,
白塔和塔边的松树,这座白塔是一位王子给他的皇妃母亲修建的墓冢,并在旁边种植了一棵松树,事情本身很平常,但是这个松树却呈现出完美的飞凤形象,围护在白塔上方,煞是神奇。
竹林有一方亭,上悬“猗亭”,乾隆御题匾额,俗称流杯亭。亭内巨大的汉白玉石基上凿有形似蟠龙的水渠,南看象龙首,北看似虎头。龙岩泉之水流进亭内,引水入渠,盛酒杯中,杯随水流,别具一格。
流杯亭
寺院东路由庭院式建筑组成,有方丈院、延清阁和清代皇帝的行宫院,主要建筑有万寿宫、太后宫等。院中幽静雅致、碧瓦朱栏、流泉淙淙、修竹丛生,颇有些江南园林的意境。院内有流杯亭一座,名猗轩亭。
帝王树----帝王树是潭柘寺古树中最著名的一棵,高达40 余米,直径4米有余,要六、七个人才能合抱。此树植于辽代,至今已有千岁高龄。相传在清代,每有一代新皇帝继位登基,就从此树的根部长出一枝新干来,以后逐渐与老干合为一体。乾隆皇帝在来寺游玩时,御封此树为“帝王树”,这是迄今为止,皇帝对树木御封的最高封号,
寺院西路大多是寺院式的殿堂,主要建筑有戒坛、观音殿和龙王殿等等,一层层排列,瑰丽堂皇。戒坛是和尚们受戒之处,台上有释迦牟尼像,像前有三把椅子,两侧各有一长凳,是三师七证的坐处;观音殿是全寺最高处,上有乾隆手书莲界慈航,内供观世音菩萨,敛目合什,隽秀端庄。
天王殿殿中供弥勒像,背面供韦驮像,两侧塑高约3米的四大天王神像。天王殿两旁为钟鼓楼,后面是大雄宝殿。宝殿面阔五间,重檐庑殿顶,黄琉璃瓦绿剪边,上檐额题“清静庄严”,下檐额题“福海珠轮”。正脊两端各有一巨型碧绿的琉璃鸱吻,是元代遗物。

[ 本帖最后由 m6r66 于 2018-12-4 09:46 编辑 ]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12-03 16:54    IP属地:未知

感谢爱卡编辑-xue 的奖励,
这是一段50多年的经历,200多名学员经过培训后,不久走上了工作岗位,在几十年的工作中,有的学员升为局座、处座。也有的被判刑入嶽。
人生有辉煌,也有灾难……
佛说:人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唯有身心放空,方能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

[ 本帖最后由 m6r66 于 2018-12-3 17:21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12-04 08:43    IP属地:未知

引用 万家灯火l 于 2018-12-4 08:15 发表的回复
谢谢朋友点赞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12-04 08:45    IP属地:未知

引用 可耐小蚊子 于 2018-12-4 08:22 发表的回复
关注了
谢谢朋友观赏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12-04 08:48    IP属地:未知

引用 定局的终局 于 2018-12-4 08:27 发表的回复
给好友顶一下
谢谢朋友点赞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12-04 08:50    IP属地:未知

引用 如烟美丽 于 2018-12-4 08:30 发表的回复
看贴回帖的美德不能丢
谢谢朋友关注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12-04 08:51    IP属地:未知

引用 雪碧兑水 于 2018-12-4 08:33 发表的回复
谢谢朋友点赞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12-04 08:52    IP属地:未知

引用 快快乐乐j 于 2018-12-4 08:39 发表的回复
支持一下
谢谢朋友点赞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12-04 08:54    IP属地:未知

引用 让烦恼 于 2018-12-4 08:43 发表的回复
欣赏完毕
谢谢朋友观赏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12-04 08:55    IP属地:未知

引用 欠我个拥抱 于 2018-12-4 08:46 发表的回复
顶起
谢谢朋友点赞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