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03-12-04 00:26 IP属地:未知
丢掉幻想,坚决斗争
台湾的统独公投,在十一月二十七日的“立法会”上以防御性公投的方式有了一个暂时的结果,至此两岸关于统独问题的舆论大战暂时告一段落。一些善良人士也认为,台独势力遭受严重挫伤,台独问题暂时已经不是威胁两岸关系的重大障碍了。还有的朋友认为温家宝总理访美,可以逼迫美国政府明确表态反对台湾独立,对陈水扁等人亮出美国政府的底线,迫其放弃台独的主张,或有所收敛,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果真如此吗?错!这只是善良人们的良好愿望而已。台独分子决不会丢掉独立的愿望和行动,美国政府即便公开表明不支持台湾独立和公投立宪,也将继续以实际的行动来清晰地支持台独分子的每一个具体行动。因此,解决台湾问题是当前中华民族面临的首要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紧迫性要有清醒的认识,每一个关心祖国前途的中华儿女都要坚定统一祖国的信念,丢掉幻想,坚决斗争。
对台独的斗争采取政治、外交、经济等多种方式是必要的——当然要仁至义尽,尽最大努力做到和平统一——但是,千万不能过高估计这些方式的效果。和平统一是有条件的,不是在任何情况下、条件下都讲和平统一。我们已经讲了二十多年和平统一,也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做了大量工作,目前成效究竟有多大?应当冷静地看到:台湾问题之所以演变到今天的局面,长期被殖民化统治,与祖国大陆分隔,脱离了各种文化经济等往来的因素起了主要作用,尤其是日本帝国主义五十年的殖民统治,对台湾社会各阶层的奴化教育,对背叛中华民族的异己分子的熏陶,影响是极其深刻和广泛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种殖民地文化的直接后果就是在台湾社会中造成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奴化思想、背叛中华民族的思想,洗掉了他们对大陆的亲情和对中华文明的认同。因此,出现李登辉、陈水扁之流是不奇怪的,是有着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思潮基础的。在李登辉、陈水扁之流的脑子里,就根本没有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概念,当然也就没有骨肉同胞的亲情。在政治上,他们靠宣传台独起家,混迹于台湾政坛。台独,就是他们生存的基础,就是他们精神的支柱,他们所想的仅仅是“台湾共和国”的这白日梦而已。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自认为得到了大老板的支持,有核保护伞,腰杆子硬。因此,寄希望于台湾内部思想的转变,寄希望于李登辉、陈水扁之流迷途知返,那是缘木求鱼,是幻想。
我们不否认舆论斗争的必要性,但要清楚舆论斗争的局限性。以最近屡屡提到的《开罗宣言》为例,有关媒体借纪念《开罗宣言》六十周年纪念活动发表系列文章,阐明从国际法的高度看台湾是中国的合法领土,话虽不错,却只是书生之见。《开罗宣言》的确在六十年前就明确承认和规定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也是半个多世纪来国际社会普遍承认和遵守的规则。不过,《开罗宣言》这样的国际法律的实质是什么?是对大国之间划分世界势力格局,确定世界政治秩序的书面表达和固化而已,是对一种现状的承认。这一宣言的前提首先表达的是大国之间的共同意志,是以实力代表的地缘政治的产物,没有这种政治前提,《开罗宣言》的意义何在呢?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它只不过是把千百年来已经存在的事实重说了一遍而已。
退一步讲,即便《开罗宣言》在国际法意义上是成立的,大国实力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难道不会废除它吗?连美苏控制战略性武器协议这样的白纸黑字都可以废除,连明确存在的“九二共识”都可以矢口否认,连上台时信誓旦旦“四不一没有”的话余音绕梁即可翻脸不认帐,《开罗宣言》就值得那么如获至宝,可以迷信吗?
《开罗宣言》即便不存在,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事实是谁也抹杀不了的。反过来讲,《开罗宣言》就算再发表一百次,台独分子也不会心甘情愿地归顺祖国大陆。就算中国同所有的国家都建立了外交关系,所有国家都承认一个中国,我们还是要回到如何统一中国这个现实问题上来。还是毛泽东的那句话:“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不要寄希望于舆论,更不要寄希望于别人;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要靠我们自己。靠什么?靠实力,更要靠坚强的决心和坚忍不拔的精神。这种不惜一切代价,追求民族统一的精神,才是统一中国的根本保证,才是建立强大的、现代化的统一民族国家的精神支柱。
台湾问题是中国脚底的一块“肉瘤”,有了这块“肉瘤”中国现代化的步伐才会慢下来,强盛统一的中华民族才能始终只是一个目标,才能不“威胁”到别国利益,你的至痛是别人的至爱,寄希望于别人帮你挖掉这个“肉瘤”?那叫与虎谋皮!这块“肉瘤”始终还要靠自己来挖,要自己早下决心,动大手术,不要对别人抱有幻想。
台湾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和民族强盛的试金石,是对中华民族追求统一的意志力的考验。你不是初步实现现代化吗?中华民族不是已经开始强大了吗?那别人就要试试你,就是要台独,就是要搞一中一台,看你怎么办?你敢不敢,愿不愿采取武装统一的断然措施。如果你不敢,那你的强盛就是吹出来的,就不是真强大,就是纸老虎。怎么办?维持现状吗?有人讲,这也符合中、美、台三方的利益,果真如此吗?错!它最符合美国的利益,最损害中华民族的利益。大国之道,其兴也勃,其衰也忽。二十年,对一个大国的强盛,至关重要;对一个民族的统一,也至关重要。目前是中华民族复兴之势形成之际,经济发展,人心思强,民族思统,抓住时机统一中国,才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以统一、强大的民族国家出现;迟疑不决,不能乘势而上,待攻守之势变化,则悔之晚矣。
大国兴起,在世界上成为一个自信的、负责任的、讲话算数的大国,必须要树立起自己独特的精神财富,建立起雄厚的物质财富,有着崭新的民族精神面貌。大国的兴起就象一个精神勃发的少年,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影响着周围,不断地与周围环境发生碰撞。你的文明规范,必然要与既有规范的缔造者发生冲突;你的物质财富,必然要与别人的利益相矛盾;你的民族精神,必然与人相异。这种冲突和矛盾,与你的成长自始至终相伴随,不是成为绵羊、服从和适应别人,就是成为狮子主导和影响别人。这无可回避,也没有第三条道路可以选择,要么强大,要么维持现状,满足现状,苟且偷生。
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在物质基础上改变了长期贫穷落后的面貌,使我们有了一定的物质条件,但是同时也使相当一批人致富丧志,享乐丧气,在对待台湾问题上表现犹为突出。生怕打烂坛坛罐罐,患得患失,这种思想是我们民族意志力的强力腐蚀剂,它使我们重回东亚病夫的状态,身体上去了,精神却垮了,唯唯诺诺,狗苟蝇营。一提武力统一台湾,就算经济帐,就讲经济建设倒退多少年。不错,经济建设是要受损,人民生活是要受影响,但它和领土分割、骨肉分离相比,孰重孰轻,不是一目了然吗?
经济建设当然是我们民族在本世纪最重要的任务,经济建设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我们民族复兴的程度和强盛的程度,但请记住,经济建设不是我们的唯一任务。落后就要挨打,但并不能说挨打的都是落后者,不强盛只是挨打的一个因素。南宋王朝经济在当时世界上不可谓不发达,但照样被灭亡。究其原因,不就是全民族、全社会缺乏高度统一的意志力,缺乏大国应有的进取心和凝聚力,巴望着能苟且保全,才不断退缩,导致最后灭亡的吗?对待抱着这种心理状态的民族,别人当然想要分而食之,当然要炸一炸你的使馆,要撞一撞你的飞机,当然要打完了你,还要你让我出气。如果我们还不挺起胸膛,那下回炸弹就不止落在使馆里了。对此,我们能满足于长期维持现状吗?
裂地求和,大国之痛也。我们已经割让江东164万平方公里土地,外蒙古已经独立出去了,南海诸国也在跃跃欲试,也想割一点。不能再割,不能再退了!经受过一百多年强权干预下丧权辱国历史的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任何一届中国政府作出这样的选择,在统一的问题上,在维护国家主权的问题上,中国政府是没有任何退路的。在中英解决香港问题的过程中,邓小平曾经讲过:“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如果中国在一九九七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八年后还不能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待,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待。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这段论述在解决台湾问题时同样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