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夏朗订车路
很早就知道有夏朗这个车,但是多年前高高在上的进口车价格,让买国产车都力不从心的我觉得过于遥远,偶尔在路上看到这个“大途安”驶过都会惊呼“看!夏朗!”但是这个车知名度太低,身边的人都没听过这个车,很奇怪为什么我会那么兴奋。
2014年10月,小儿子呱呱坠地,一家人开心不已。
从医院回来的路上,老妈抱着小儿子,大儿子坐在中间,老婆坐在旁边,我坐副驾驶,我哥开车,结果,老爸就没位置了。
虽然说老爸没说啥,但是我心里是挺难受。
老头子少年开始就走南闯北,吃苦吃多了去了。
第一年送我去上大学,从广西到辽宁,一路硬座,等回到家,口袋里剩的钱都不够吃一碗米粉的了。
所以我总想让他退休后能过得好一些。
回到家,我跟老婆商量了一下,决定下一辆车一定要买个七座的。
其实选车的针对性也很强,二胎家庭,安全舒适,容易操作,偶尔客串一下接待或者送一些不太重的货。
七座SUV我们一直不感冒,因为太高,老人不方便上下,而且油耗也不小,最关键的是第三排太太太鸡肋了,我们是要经常跑远路的。
所以一开始就定了要买MPV。
我当然是第一去看夏朗了,但是价格还是很高,貌似1.8舒适要差不多30万的裸车,不过看现车真心喜欢,几乎每一处设计都是针对“家用”这个初衷的,而且两排座椅放平后大大的装货空间,没谁能比了。
然后去看了奥德赛,之前坐过客户的奥德赛,座椅的确舒服,配置也挺高,不过这车的最大卖点就是第二排的沙发,但能装安全座椅的也只有中间这两个沙发,两个安全座椅一装上,瞬间就有一种买了LV包用来当超市购物袋的感觉,完全不对路啊,大人小孩都享受不到了,觉得这车定位还是主商辅家。再有,看完夏朗再来看奥德赛,这车的装配、用料确实还是有差距,这跟什么情节无关,而是真正看了实车以后比较出来的。
艾力绅也看了,这车真大,商务气息也很浓,本来就是定位商务的,老婆根本就没法开那么大的车,自然就是看看就好,没有买的打算。
GL8嘛,空间确实好,但那年开回家来回花了1000块钱油费,心疼,还有就是大家说的,驾驶座下来的咋看咋像公司里的司机,车上要下来一家老小第一反应就是公车私用,老婆是坚决不开这个车,毕竟很多时候还要老婆开的。
福特麦柯斯,很奇怪为什么福特的销售人员会带我们去看一台露天停放的车,看车的时候不知道是被暴晒太久了还是原来就那样,车里的味很大,而且这车貌似很多年都没有改款,所以没看上。
能看的就是这么几台车了,小城市,本来还想看看大7的,就是没有车。
结果很悲惨,年底很多欠款都收不回来,现金还是20多万,但是需要用来周转,于是购车计划暂时搁置下来了,好在我哥买了个锐志(到现在买了一年多了,咋车里的新车味道还是散不掉?),回家的时候算是没有问题。
2015年生意很难做,客户拼命压低价格,而且竞争多了很多,很多假货仿货以很低的价格挤占了市场,而客户并没有辨别能力,只认低价,所以我们失去了一些客户,但也好,我们能够有更多的精力来维护重点客户。
又是一年11月,想想虽然生意难做,但是还是要给家里一些乐观的元素,买车的计划又提上来。
没有再考虑别的车了,就是夏朗了,临近年底夏朗的优惠力度真的好大。
北海只有上海大众有车,但因为夏朗已经回归进口大众销售了,所以上海大众只有库存车,而且还得从外地调,我们留了电话,但是后来再也没有收到销售的消息,或许是我们太不像买得起进口车的样子了。
没办法,我们只有去南宁看车,联系好了4S和另外两家车行,谈谈谈,来回几次,平衡过后,终于在东盟车展的时候向4S交了订金,虽然价格并不像有些省份那么给力,但也差不多在接受的范围内了,5050政策,送威固膜,送延保,送首保,白色1.8舒适拼色座椅17寸轮毂新车,约定1月中旬左右提车。
其实东盟车展是个幌子,并没有什么新车发布之类的吸引人的地方,纯粹是大卖场,但也引得很多我们这样眼大口袋小的老百姓趋之若鹜,无非就是为了能够坐进梦想的豪车里拍几张相片留念,比如宝马、奔驰、奥迪、雷克萨斯等等,平时是没什么机会的。
等待的过程倒没有什么煎熬,只是提前买了一些改装的东西。
德赛西威5015,说是完美兼容大众系统,而且安卓触摸屏。
美特高 Blazer E分体式电子狗行车记录仪一体机,因为明锐上就是用的美特高记录仪,很好用,所以继续用这个品牌。
其他一些车贴金属标防滑垫什么的。
1月初,4S打电话来,1.6舒白色17寸轮毂车到了,但是拼色座椅实在是很难找,只有黑色的,有点小失望,想再等一等,让4S在努力找一下,不过想想离春节也不远了,提回来磨合磨合也差不多春节了,于是接受了。
但是问题又来了,4S说又不能做5050,这么一来就得交全款,想想5050还得有手续费,于是又跟4S磨了点赠品,办了全款。
这就是订车的全过程了,总体来说还算顺利。
[
本帖最后由 alaezh 于 2016-1-22 23:38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