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抱怨时间不够,安排不了生活,憧憬再不疯狂就老了的任性。生活中人们的臆想经常给自己编排感觉,认为自己进步很大了,而忽略周围大踏步的跨越。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的格局区别在于经历:行万里路是身体告诉身心的淡然,读万卷书是内心告诫修身的淡然。


那年5月19日,计划两年的朝圣之路今天开始了,G318川藏进,G109青藏出,历时19天,行程10000公里。时间过去数月,现在记载过程,打开地图一段段重现。文字的好处是,让现在告诉将来,我们没有懈怠,一直在路上,让他(她)们感知到前行的毅力。
爱切镇楼,一路辛苦!
这天是行程中最难忘的一天,下坡泥泞坑洼,托底若干次,上坡路更烂,完全是游龙打滑的泥泞土路,必须启动四驱才能上。
白茫茫的一片世界,高原紫外线在白雪映衬下刺的眼睛很难受,又在眼镜外面加了一副太阳镜才得到改善。
第一二天:北京-西安-成都
上午7:00,G4出京经保定太原一路向西南1100多公里,海拔变化40米上升至390米,晚上7:30抵达西安市。这一天全程高速就是赶路,2500米以下海拔变化,一般人没有任何感觉,超过3500米就会有不同的反应,在后面的日子会有深切的记载。另外高速驾车要有多跑十分钟的心理准备,速度和心态上会极其从容。当地的朋友预定了酒店,因为第二天要赶成都,所以也没有例行大酒。
第二天早8:00从西安出发穿越秦岭隧道,途径广元绵阳直抵成都。西安到成都G5里程720多公里,大家都认为今天的里程应该很轻松的,谁知道出城上高速不久就来了一个下马威,从驴友手台串台信息得知,前方5公里处交通事故,所以穿越秦岭隧道段200多公里用了4个小时, 陕西 界内开的不是那么畅快,一路低速,不停的进出隧道增减速。
进入四川境内穿过了著名的二郎山4200米隧道,天逐渐变蓝,空气湿度增加,路边的苗木也逐渐显绿油色。天府之国的女孩子肤色较北方的要好些,跟气候绝对有关系。
晚上7:10抵达成都驻地凯宾斯基酒店,同行驴去双流接了从北京飞来的领导,从明天开始旅途就是一车三人了。
当地朋友用53度五粮液和麻辣火锅招待了我们,结合湿度加温度,流汗更加畅快。
成都的火锅是真的辣啊,喝了好几瓶可乐。吃饭间他们都被我手上的?/鬼给吸引了,其实就是个假的防的表,他们都以为是真的哈哈哈。不瞒你们说这是在妹子卫星; xi..ao,jing,58"17那弄得,你们想要可以笳她问问还不错。
第三天:成都-泸定
上G5成都奔雅安方向开始下雨,越下越大,中午到达雅安上里古镇。
古镇的风雨沧桑感也是蛮强的,当年工农红军的宣传直接刻在石墙上,至今保留比较完整。
中午找一家名为"红军饭馆"就餐时,发现这个饭馆牌匾是红四方面军的红军老战士百岁时所题。空气好,食材好,不管之前吃过多少苦的人都能长寿?
坐在饭馆二楼的阁楼依窗而坐,外边下着蒙蒙细雨,阵阵凉风夹雨透过敞开的窗户进到室内,让人不禁要寻找辣椒增加热感。下着雨,山间溪流潺潺,川美的一帮师生在这里写生,意境很美,整体画面感也很强,若不是赶路,很愿意享受这个慢生活。
午后的道路就是318的典型开始,由于318每年都会因为泥石流塌方而引起道路的中断,所以当地路政部门要赶在雨季来临之前,将容易引起坍塌的山体进行加固处理。封路施工,导致整条路上全线双向不动,足足等待4小时,工人兄弟们下班了,道路才开通。等待道路开通过程中,就在路边小饭馆搭的凉台上耍牌。
勾勒出一个黄昏的画面:路边姹紫嫣红的饭馆,暴土扬尘的道路,整列喘大气的卡车,路下湍流不息的大渡河,百无聊赖的都市人在等待。再次出发时,天黑路滑拐弯多,右侧是悬崖,山里视线比较差,让人感到恐惧的是有一帮川A牌照的prado,在你后面追赶着超车,几辆也就罢了,在你前进过程中,不停有。据说这帮是318职业出租车司机。
大渡河水流的轰鸣声,足以让人感到震撼,第二天天亮时站在著名的泸定桥上,看着水流的凶悍度,别说是当年的红军战士掉下去,就是一头大象掉下去也会是瞬间被淹没。
第四天:泸定-新都桥-雅江
中午经过著名的摄影师天堂 新都桥 ,天下着雨蒙蒙的,新都桥的画面感没有晴天好。路边的乔木天生丽质,画面感很好,极其容易构图。经常出现在摄影师镜头里的藏式建筑,由于客栈设计感太强,反而没有建筑自身地域文化特质。所谓包浆是时间的积淀,不是造作。在泸定和雅江之间距离不远,近200公里,途径行程中第一个高山垭口:折多山口,海拔4298米,康巴第一关,名字简单粗暴直接,就是折多。
爬升过程中开始体会到海拔对人和机器的影响了,人明显感觉到氧气不足,胸闷,呼吸急促,同车驴高反更加剧烈,直接嗜睡。由于氧气不足,汽油燃烧不充分,引擎动力极速下降,所以在每次拐过一个折再爬升过程中,采取油门踩到底松开再踩到底,不停的交替,以保持车速,在以后的几个3500米以上的高山垭口都会采用这种方式。
所以有些开奥拓车走318去西藏,回来都是幸运的。除非有牛人对引擎重新调校过,否则自身的动力上升都困难,更何况拉人?经过海拔4412米高山寺山垭口时由于有充分心理准备,已经能愉悦欣赏高原云雾了。折多山口遇到一帮骑行和徒步的,真是对他们表示由衷的敬意,但愿他们准备都是充分的,而不是冒险进行的。在鲁朗遇到一个女性骑行者有台越野保障,车顶上拉着一辆同型号的备用自行车,这是玩票有充分准备的表现。
因为海拔的原因,在一天中大自然会通过天气和植物向展示它的四季,这是其他旅行方式所不能给予的魅力所在。选择 雅江 县城入住,其海拔2569米,行程中相对比较低,晚上容易入睡。
第五天:雅江-亚丁-稻城
天气晴朗是出行极好的条件,真正地翻过了三座大山,4659米的剪子弯山垭口,4718米的卡子拉山垭口,4500米的海子山垭口。为了第二天去亚丁,行程290多公里后,决定入住稻城的金珠镇。根本原因这个地方海拔3740米,是未来两天行程中最低的。
下午1:00之前一鼓作气,翻过三个垭口,短时间之内急剧的起伏虽然胸闷越加明显,但是感觉可控。真实俯视了一下处于云雾缭绕的几个剪子弯在脚下游荡,眺望了一下卡子拉山口高山草甸的神奇,深入了寸草不生海子山的石头阵。每一座垭口都是高海拔,但是其植被生长生存性不同。生物的适应性: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生物的个体就越小,这是之前生物学描述的,但是卡子拉山口和海子山口的植被有与没有,好像解释不通。唯一能解释的是,编课程的生物学家,没有在短时间内翻越这几个山口。最为神奇的是海子山垭口,全部有巨型块状石头组成的石头阵,怎么造就这么多巨大块状物的?剪子弯山口的云雾极大,车辆前行过程中几乎看不见前方的道路。
当车辆到达顶峰时,发现两个徒步旅行者背着伏包靠着道路围挡在休息,从背包的体积来看,极有可能是露营的,太牛逼了,他们背负的强度比磕拜去 西藏 朝圣的人还有大,信念的力量!差点下车膜拜他们。
在翻过海子山口之后,决定煮面条吃补充能量,一来实验一下MSR反应堆能效在高海拔地区的功能,二来是看一罐气在高海拔地区能用多久。在打开后备箱的瞬间,彻底惊呆了,所有从超市装车的铝箔膜真空包装的食品全部爆箱了。装备没有让我们失望,使用起来是杠杠的。实践证明野外生存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装备的性能永远是第一位的,关键时候可能能救命。 如果仔细观察身边的一些老驴,他们的特征基本上衣着比较平实,少见时尚光鲜,但是他们的装备拿出来都是顶级的。
第六天:稻城-亚丁
因为亚丁,在海拔高程与回头路之间进行艰难的抉择,最终选择在稻城走一次回头路,往返220公里。亚丁的三座神山并不是每个人,每次来都能拜见真容的,幸运之神光环照耀,所有人的人品爆发,前天刚刚下完雪,今天碧空如洗。
6032米北峰仙乃日,5958米南峰央迈勇,5958米东峰夏诺多吉完美呈现,藏族姑娘介绍说指向三座神山时一定是整掌,以示对佛的敬重。洁净的空气,健康的笑脸,这个一个值得仔细待三天的地方,有生之年带着心爱的人一起,可以骑着毛驴到三座神峰脚下跪地膜拜。在中国这种干净的地方越来越少了,所有的自然资源一经旅游开发就彻底烂了。
草原天路 因为走的车流量大了,竟然要设卡收费,一帮什么样的人在把持着这些部门?这些年发现国内越是发达地区越是规范, 杭州西湖免费, 南京 武湖免费,故宫多少年都低价,本来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财富,收费太贵显然有点不合适。迪士尼收多少钱都无可厚非,投资需要投入再产出。凡是自然资源收费巨贵的,只能理解一个词"穷狠"。另外经济发展起来了,素质教育没有跟上,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这个问题可能需要两代人或更多去教育和纠正。
亚丁的阳光是毫不吝啬地慷慨,因此防紫外线的包裹需要全部到位,否则分分钟给来一个高原红式的脱皮。2015年环 青海湖 的时候手背晒伤,整整半年才得以恢复。今天是这几天以来行程最为轻松的一天,回到 稻城 金珠镇入住,经过今天适应,昨天高海拔地区晚间失眠,气短等现象都有缓解。
第七天:亚丁-金沙江-八宿
按照计划今天要跨越 金沙江 进入 西藏 境内,早晨起来启动车时,开始出现怠速不稳,排气管冒白烟的现象,平原地区的车辆出现了高反。从 稻城 重新回到318正道上,再次经过海子山口,4500米海拔的姊妹湖平静地躺在那里,气温越来越低。上午10:30经过 理塘 ,遇到自行车比赛,封路等待1小时后再次出发,到达 巴塘 之前再次翻越了海拔4150米的宗拉山,因为有前面几个山口的经历,所以这个海拔的山口也没有引起多大的关注,车辆一闪而过。
下午3:50正式跨越 金沙江 大桥,意味着我们正式进入朝圣之地。所有人都很兴奋,在桥中间的分界牌下合影的人群络绎不绝,遇到了一波从 北京 比我们早出发3天的。
所有人都很兴奋,在桥中间的分界牌下合影的人群络绎不绝,遇到了一波从 北京 比我们早出发3天的。越往前走天越来越蓝,所有的事情上天 都安 排的,有让你兴奋的,必然有让你沮丧的。
进入 芒康 界内不久,进藏 通道 在前方一公里处因为隧道修理全线封路,直到下午6:00才开通,天越来越黑,直到晚上8:30才到达 芒康 ,因为新入自治区界内,所有的车辆等待手续验证排队,整整一个小时。
晚上10:00左右才找了个旅馆觅食,今天一天感觉比较疲惫,因为等待后夜路时间太长了,路况也差,但是跟后来去 墨脱 相比的话,简直太小case了。
第八-九天:八宿-墨脱
八宿 白马镇海拔3260米,前行路程中海拔比较低,距离今天目的地还有370公里。翻过三个山口4376米拉乌山垭口,5008米东达山垭口,4658米业拉山口。在如美镇登记完,认真仔细阅读了318 左贡 段修路交通管制通告,管不了那么多了,唯有前行。
天空越来越蓝,空气纯净的不好意思呼吸,在翻越东达山口的第一个 盘山 道下望,山谷中越来越小的绿洲和村庄,竟然有种恐高的炫目感。东达山口照例白雪皑皑的一片,风雪迷住前行的方向,这个山口是到达 拉萨 之前较高的一个山口,所有人在极速高程变化中高反都比较强烈,嗜睡的基本上像被施了魔法一样,直接脑袋歪斜,嘴唇发青,挺吓人的。
业拉山口的景色十分让人震撼,整个山头的景色真可以用鬼斧神工来形容,山顶出现这种喀斯特地貌还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下山就是著名 怒江 七十二道拐,大切玩了一把极速下山,把同车恐高驴吓的都不敢吱声。谷底小息时村庄的青稞绿和油菜黄是今天翻越之后的视觉奖励。
下午5:10过了怒江大桥之后,行走在黑红相间山体的山谷中,右侧就是奔放的怒江水,呵,万一山顶落石,基本是无路可逃。
"白马镇"一个西部片味道浓郁的名字,有好多挂着各个越野和自驾俱乐部协作的旅馆,基本是一些破烂的汽车旅馆,不符合这次出行的调性。最后返回镇口的一家规模看似比较大的旅馆入住,晚上为某驴生日简单喝了一顿。
今天是行程中最值得纪念的一天,行程335公里,用时是这几天中最长的一天。 八宿 出发经过然乌湖,从 波密 拐离318去 墨脱 。然乌湖是一个堰塞湖,湖面25平方公里,总长17公里,平均湖宽1.5米。湖面平静如镜,不由让人得蹑手蹑脚,生怕惊动她的感觉。
下午3点赶到 波密 ,体验了著名的石锅鸡,味道可以,就是量太少, 波密 县城,如果不是建筑物破烂,真有点 瑞士 小镇的感觉,清澈透明的蓝天下白雪皑皑的山头。
下午4:10时讨论要不要去 墨脱 ,从 波密 到 墨脱 走扎墨公路110公里,根据道路限速规定需要5个多小时到县城,下午8点以后的山路是需要摸黑走,而且 中国 最后通公路的县城的传说,注定它的设施还存在极大不完善。犹犹豫豫地上路,手 台中 开着玩笑说,往前看看去,不行返回。从 波密 起步爬升中遇到一辆车,是我们彻底信心爆棚的转折点。一辆 北京 牌照的帕拉丁,白发老头带着老太太独辆车刚从 墨脱 回来。给车辆鉴定"你们的车去 墨脱 一点问题都没有",并告诫途中有三处特别不堪的道路,但是我们的车应付这些根本不在话下。在到达扎墨公路入口, 波密 与 墨脱 分界的嘎隆拉隧道前还轻松玩笑说,一直是这样的沥青路到 墨脱 吗?经过嘎隆拉隧道后,发现扎墨公路名不虚传,隧道那头是晴天的,到了这头也变成漫天飞雪了;隧道那头是沥青路的,到了这头就是泥泞不堪的土路。连续下坡的折弯和漫天飞雪,根本就看不清前方道路。下到山脚,才发现自己是满头大汗,后背汗湿。经过检查站的时候,士兵们没收了我们的气罐,说是回来给我们。扎墨公里由于开发最晚所以生态环境没有受到任何破坏,沿途的冰川,瀑布,原始森林保存完整。门票收费站160元人,票价比较黑。这一路就是越野者心中白莲花的标准道路配置,泥泞土路、水路、折弯路、搓板路、悬崖路、山体凹槽路、单车路、行军桥,这些都是小意思,按照来时老头给车辆的鉴定,根本不是事。山区天黑的早,没到下午9点,差不多就是已经全黑路,沿途既没有看到同程车,也没有遇到返程车。前后两台车在手台互相确认道路的正确性,因为没有岔路。晚上10点,隐隐约约看到前 方山 顶上有类似城市灯光,长时间黑暗行车找到光明的感觉。
事情往往都是这样的,在黎明之前一定要经过黑暗的,后面经历的事情,就是终生难忘的。在看到城市灯光的山脚下追到一辆, 西藏 牌照的帕杰罗,赶紧辇上去,希望它成为我们的向导车,往前走只有 墨脱 。可是拐过两个弯之后,一下子就没有影了。说是通公路,其实只是可以走 皮卡 和越野车,远没有到可以走小车的程度。被帕杰罗甩了不久,发现前方道路断了,峡谷的桥已经拆了,往前只能翻过峡谷河床。没有办法了,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下坡泥泞坑洼,托底若干次,上坡路更烂,完全是游龙打滑的泥泞土路,必须启动四驱才能上。上坡车辆灯光是盲区,只能人下车探路,费劲艰辛冲顶之后,发现竟然是围挡封闭的绝路。所有人完全蒙了!天无绝人之路的,发现围挡内竟然还有隐隐的灯光,砸开门后,出来一个修路的工人,告诉我们走过头了:刚才只顾冲顶,一直前行,其实是冲顶之后,马上右转上坡就是 墨脱 方向了。这一通折腾吓怕了,央求工人师傅徒步带我们去找路口,除了两个人开车跟着,其他人打着手机手电筒,簇拥着工人给我们找着了路口,晚上10:50到达检查站,距限速到达时间还有20分钟。
第十天:墨脱-雅鲁藏布江
墨脱 的早晨就是仙境,雾气缭绕,变幻不停,当地物质极大匮乏,所有的食物都是从外边运输进来的,所以早餐定量预定。 雅鲁藏布江 果果塘大拐弯就在入住地不远的 德兴 乡,决定去瞻仰一番。去 德兴 乡的路况还可以,虽然是单车道,但是已经是水泥路面了。在藤萝桥边新桥上瞻仰了,奔腾不息的 雅鲁藏布江 上,竟然神奇地架着一座藤条编织的桥梁。由于昨夜阴影一直在所有人的心头,再加上预报可能会有雨,害怕被困住 墨脱 出不去,所以决定不作停留马上返程。昨晚黑天,只是赶路,行程中景色根本就无暇顾及,白天时间好好品品。早晨在水电宾馆停车场好多越野车,他们都是昨晚天黑之前抵达 墨脱 的,只有我们是晚上11点多到的。无畏,对自己也是膜拜了。在 墨脱 县城唯一的加油站遇到一台刚刚参加完 达喀尔 拉力赛,从 青藏线 过来的牧马人。
返京道路正是青藏公里,所以聊了聊 青藏线 的波浪路,在以后的行程中能有体验。上午11点到了昨天翻越山谷的地方,出 墨脱 的车辆都在这里排队等候翻越,翻过谷底后有两台两驱的SUV上坡过程中不停打滑停滞堵塞,导致车辆积压。我们在过了谷底后,老实待他们上去之后再冲顶,此过程中有迎面而来的两辆 西藏 牌照的prado,不管不顾直冲而下。可能当地人根本不把这坡当回事。
冲顶之后回望,昨晚还是太冒险了,有些后怕的。中午在路上村寨采购了一些喂大象吃的小米蕉当水果充饥,昨晚天黑只听见轰鸣水声,而没有见着真容的 雅鲁藏布江 大拐弯,呈现在眼前时还是被它的气势所震撼。
为了控制限定时速时间要求,在原始森林待了一会儿,发现人工开发的迹象很明显了,原始森林内人行栈道和瞭望台都已经搭设完毕,很快就有人流乌泱而至了。
经过限速检查站时,跟看守士兵要回了气罐。下午3点半左右到了 波密 ,找了一家柴锅煮,认真吃了一顿饭,整装出发入住通麦。2015年骑行经过通麦天险的朋友警告,那段极其危险,要认真对待。因此行程在205公里左右,天黑之前在通麦天险前段终止,"川藏线十英雄纪念碑"山脚下入住,待天明再经过。
第十一天:通麦大桥
早晨经过崭新的通麦大桥后发现,传说中的14km"通麦天险""通麦坟场"已经不存在了,2016年2月28日以后已经被宽阔平坦的隧道取代了,幸亏是2016年成行的,要是2015年经过通麦天险不知会是经历什么情况。
路过"小 瑞士 "之称的鲁朗镇竟然没有要进入的欲望,可能是因为这几天审美疲劳期和身体疲劳期到来的缘故。经过海拔4720米的色季拉山口时,下车拍照的人都没有了。中午在八一镇中午餐之后,发现 林芝 到 拉萨 的高速公里好像已经开通了,而且不收费。
商量后,决定一口气杀到 拉萨 算了,限速80公里,好几天没有痛快畅行了,因此直接上了定速巡航。一段之后才发现这条正在修的公路是修好一段,开放一段,分别从 林芝 和 拉萨 相向汇合修的,估计到2018年318全线的路况会有质的提升,届时什么车都可以走318了。导航显示的行程是438.8公里,实际行程肯 定远 超过这个数,因为修路不断绕行。
从北京出发到下午8:08到达 拉萨 瑞吉酒店,总里程4860公里。瑞吉酒店不错,喜达屋管理的,无论从整体设计,配饰,灯光等各方面均不错,而且可以直接眺望布达拉宫。
晚上外出觅食时,发现拉萨的饮食确实不像内地,比较贫乏。市政设施比较破烂,瑞吉酒店和 拉萨 市委隔街相望。大街上的井盖,竟然都是薄如蝉翼的有破洞的树脂井盖。估计那些官员们从来都不会在大街上徒步行走的,否则应该能看到,并解决的。
第十二天:拉萨 -纳木错
就是为了这个在高原上,我国第二大神奇的咸水湖。早晨6点起床,恰赶上 西藏 军区部队拉练,社会车辆被管制,足足等待和慢速1个小时。9点半多到达 纳木错 公园门口时被告知,前方道路有雪,还没有开通,只能等待。等待时遇到两个请求搭车去 纳木错 的骑行者,是 江苏 盐城 退休教师,从 青藏线 骑行过来,路过 纳木错 去 拉萨 ,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在等待过程中,其中有一个人胸闷放弃了搭车,另外一个为了照顾他也放弃。
估计这两人可能不会再去了。1小时后道路开通,11点翻越了海拔5190米的纳根山,赶上了青天白日下雪山映顶的美景。 纳木错 湖边很冷, 拉萨 所穿的衣服不足以抵御这里的寒气。湖边遇到了一帮小孩子,把从 北京 带来的本子和铅笔分发给了她们,看着孩子们露出洁白牙齿的纯真笑容。"孩子们真好,一点小小的满足就能给她们带来的快乐!
" 纳木错 湖面与天空中的云海,形成了共水天一色的呼应景观,层次感分明的云海不停的变幻,无论手机和相机都无法记录下来这种奇观。一个南方人,喜欢这气势磅礴的自然景观是有原因的:长三角地区,地少人多,所以出现了 苏州 园林这种以精细见长的手法,而这些地广人稀的地区,恰恰也是自然景观最为彪悍的地区,可能不太适合人群生活。
纳木错 湖的自然景观如果不是天气太冷和其周边一些丑陋的板房临时建筑,就景观气势本身来讲,无论 瑞士 的 日内瓦 湖还是 德国 的国王湖等 欧洲 湖泊都无法与之媲美。晚上回到瑞吉的时候,大家犹豫要不要晚上去应邀去赴宴的时候,中印边界守防军的朋友们,从600公里以外赶过来,已经在酒店等待了,去了 拉萨 著名的藏餐馆,军民鱼水情,硬菜大酒。
第十三天:拉萨
拉萨 :布达拉宫、大昭寺、玛吉阿米。布达拉宫每天限制人流量,因此参观需要提前预定,因为瑞吉可以眺望,不到3公里的里程,所以准备徒步去集结点。预定11:40进门参观,大家采用各自方式来到集结点,人流量不算太大,这可能也是 中国 旅游景点学先进的一个表现。一方面为了保护文物免受过量氧化,其本质还是人流量实在太大,否则无法控制。
布达拉宫的讲解都是标准化的,多年的培养,已经相当成熟了。布达拉宫除了其雄伟的气势让人感到震撼外,其建筑技艺也是堪称一绝,建筑材料的选择是现代教科书无法提供技术支持的。色彩的运用也是到了大雅的地步。风洞在暖通上的运用是现代建筑师必须精通暖通以后的表现,这些在现代建筑中无法想象的。人文信仰使信教群众在物质贫乏的状态下仍然有幸福感,西方发达国家信教和 尼泊尔 等贫穷国家人群信教,都能使人心干净透彻,露出发自内心的纯净微笑。
朝圣之路就是思想和灵魂得到洗濯和净化,从而感受世间的美好。大昭寺内空气浑浊,酥油灯的味道让人实在感到难受,胃里有翻江倒海的感觉,是不是我罪孽深重,在点化?玛吉阿米的餐食可以跟 尼泊尔 的餐食完全可以媲美,而且完全西餐套路。
玛吉阿米和仓央嘉措的传说拥有极大的粉丝群,无论何时去的人都是乌泱乌泱的,据说在 北京 都有分号。在3658米的海拔上徒步2万步,还是有比较强度的,从八廓街回瑞吉的路上赶上下雨了,而且很密,略感不适。
第十四天:拉萨 -羊卓雍措
今天的时间如果赶去珠峰大本营根本是没戏,2017年有朋友要去珠峰大本营,计划同行。羊湖的美是一种静谧的美,随缘的美。一万人看到,就有一万种美。湖面平静如镜,天气变幻莫测,许多摄影爱好者架着相机在湖边捕捉一个个瞬间。
老夫聊发少年狂,加起来几百岁的一帮人,在湖边跳跃拍照,发现高原上剧烈动作还是胸闷气短的现象明显。明天就要兵分两路,离开 拉萨 了,因此下午早早回到瑞吉。完成标配动作,采购当地特产。
第十五天:拉萨-当雄
两头驴今天飞回北京,剩下四头今天开始沿着G109驾车返京。计划拉萨途径当雄 、安多至海拔4500米的那曲驻扎,后来发现高原上的太阳一直追逐我们一路前行,而且前方海拔也还可以,所以750公里后直接奔了长江源头地沱沱河,下午9:00到达海拔4600米的沱沱河,比原计划提前一天到达。
上午一直在4800米高海拔地区行走,下午5:57翻越了海拔5231米 唐古拉山 主峰口,下午8:36告别 西藏 进入 青海 省界内,作为里程碑,下车认真合影留念。
4800米高原上行走,道路两侧跟318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跟车辆平行的云朵,寸草不生一望无际的黄沙,永远积雪的山头,这个感觉直到下午5点进入5000米以上地区才发生改变,变成白茫茫的一片世界,高原紫外线在白雪映衬下刺的眼睛很难受,又在眼镜外面加了一副太阳镜才得到改善。
到达 唐古拉山 口拍照时发现自己的脸很黑,其实是缺氧脸上变紫导致的。极其幸运的是这么高海拔看到好几拨藏羚羊,悠闲地在雪地上晒太阳。 唐古拉山 口的空气是稀薄而且透明的,没有一点的pm2.5,在翻越 唐古拉山 口时体验到在 墨脱 牧马人说的波浪路,根本无法开快,一直控制在50km以内起伏前进,体验了几次车辆飞起来的感觉,心脏受不了。
这种波浪路的形成还是跟地质条件有关,道路修完后,经过几轮的冻融变化,估计就完了,沥青本身一定的黏结性所以形成起伏的波浪路。
经过几处冻融变化比较厉害的路段,还发现在道路底下铺设了直径10厘米左右的电热管。高原地区修路的技术难度较高,所以导致成本较高,估计这个技术难题现在还没有克服,青藏公里开通几十年了,现在还是这样。109一路走过,发现路边许多事故卡车直接扔在马路边,无人问津,估计是其没有拉走的价值了。
沱沱河出发后计划到750公里以后的都兰入住,结果在下午8点左右距 都兰 还有100公里的时候,接到电话,有驴家里发生重大事情,必须飞回去。
那天四个人都犯了间隙性愚蠢,一路向前到达1200公里外的西宁曹家堡机场,第二天凌晨4点才到达,后来才知道那天只要往回200多公里返至 格尔木 就有机场。
那一夜国道黑灯瞎火,上不来高速,身体疲惫到极限,那一夜所有人都累劈到极限。回想 墨脱 那晚强度跟这晚比起来根本不算啥。上午10:30经过 可可西里 自然保护区,管理的还算不错,总计看到了50多只的藏羚羊,80多头野驴。青藏铁路穿过保护区一分为二,铁路沿线开辟了许多涵洞供动物穿行,据说藏羚羊根本就不敢穿行,所以 可可西里 的动物们还是以青藏铁路为界生活着。下午1点多翻过了昆仑山口,巍巍昆仑,万山之子。 昆仑山 山头的积雪、青藏公路青藏铁路、昆仑河平行的时候依然是一片片荒野。偶尔相遇呼啸而过火车和大货车之外,世界显得格外宁静。
在看到加多宝的 昆仑山 矿泉水工厂时,发现手机突然有4G信号,一路风尘中重新感觉到人类文明。以 拉萨 里程碑为界,318和109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318的一路可谓山清水秀柔美来描述,109寸草不生,其山体本身的雄伟只能用彪悍来形容。
109 青海 界内的山体经过自然风化和侵蚀,已经呈现除了雅丹地貌的特征了,尽管其脚下也静静的躺着水塘,山体依然是焦黑光秃,像黑黝黝的汉子。
第十七天:西宁
睡到中午12:00,干了一顿狠餐。今天起3个人两台车了,从曹家堡机场返回西宁 ,在诗铂安顿好行李,3人一台车重新取道著名的天空之镜——茶卡。
茶卡是个好地方,应该驻在这里,慢慢悠悠的待两天。风景实在太美,满眼的帅哥靓女。等待时机可以拍着中意的大片,无论人、天空、镜面都是。
3个男人去到茶卡也是一直比较怪异的行径,幸亏在撤离之前遇到两个中戏的美女,一起聊聊,否则真是辜负了美好的风景。
总是说遇到好事情要把持住,把持不住就发生意外了,有人看到美景美女,脉搏跳动太快情绪产生波动,结果湿身掉 水里 了。茶卡回到诗铂已经是晚上9点多。
第十八天:青海湖
重回青海湖,去年脚步丈量过的地方。到水边近距离瞻仰了一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附近村民的牦牛和马匹屡屡在游人的镜头中亮相。水还是那股水,只是人已经不是那波人了。
结论:是个大湖面。折回塔尔寺瞻仰,塔尔寺时代年轮最为清晰的寺院,先有佛塔后有寺。前佛与后佛、布达拉宫是教派行政机构塔尔寺是寺院、108颗佛珠与跪拜的关系等等,听寺院的工作人员给讲解了半天,也是懵懵懂懂的,佛教是极其精深学问,常人也就听教和了解罢了
倒是色彩艳丽的酥油花制作工艺,让我感到唏嘘不已,酥油花要在冰水中才能做出来,许多的僧人在40多岁的指关节就失去机能了。如果是为了一种工艺而为之,失传也罢,如果是一种修行,也是无话可说。下午5点多启动返京行军模式,晚上10点多到达500公里外的中宁。
第十九天:中宁-北京
中宁出发经榆林 、 太原 、 石家庄 、 保定 1200公里晚10:00抵达北京到家,因为在西宁、茶卡、塔尔寺的一些折回路,这趟行程整整一万公里。之后数月刀枪入库,马放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