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爱卡自助游 >  交作业:非悠闲的三地之旅---郑州,武汉,黄山(完)

发表于 2005-09-13 13:13    IP属地:未知

查看 18.5W | 回复 26
交作业:非悠闲的三地之旅---郑州,武汉,黄山(完)
非悠闲的三地之旅
开车走这么远的路,与我来说还是第一遭,尤其是连续6个小时在下着大雨的高速路上夜行,非但没有让我感到害怕和疲倦,反而刺激了我的神经,另我无比的兴奋,即使,在我扔掉方向盘以后,立刻就横躺于后排,鼾声大做。
本次远行,连工作,会面,旅游于一体,自上海起,途径杭州,郑州,武汉,黄山,杭州而回到上海,历时7天12个小时,行程4200公里。
如果让我一个字来形容本次旅行,那么一个字,累;如果再加一个字,值。
路线:
先说说路线,因为要先去杭州办事情,所以,只能绕弯走一遭杭州先了。
上海(沪杭110)>杭州(杭宁95)>南京(宁合)>合肥(合徐165)>徐州(连霍130)>郑州(郑少25)>登封
杭宁高速浙江路段车辆很多,又是二车道,所以速度开不快,仅120左右。进入江苏段后变三车道,车辆明显减少,车速可显著提高。南京绕城造的不错,可惜不应该封了去宁合高速的入口,害的我半夜2点又是摆渡,又是找高速入口的,忙活了大半个小时。从南京到合肥东到蚌埠以至到徐州转连霍高速一直到郑州的路况非常好,几乎每5公里才能看到一部车的样子,这另我非常高兴,几乎是一路飞驰出去的。至于后来去开的郑少高速,也是车少的路线,只是两边农村的景色还可以,加之夕阳斜射,炊烟袅袅,这才另我减慢了脚步,慢慢地一路看过去。
登封(郑少25)>郑州(京珠160+55)>武汉
京珠高速就不怎么好了,大面积的修路且不说了,那些没有尾灯的幽灵车也不说了,因为单单就是说那老爱在快车道开的大货车,就能把人给郁闷死。尤其是你遇到时速52公里的车子去超时速50公里的车子的时候,恨不得把方向盘吃下去的心都有了。当然,作为娱乐,我也给同事们出了一个小学题目:大货车A的时速为每小时50公里,大货车B的时速为每小时52公里。大货车B一共花了1分钟来超过大货车A,求大货车A的长度为多少米?
武汉(武黄30+黄石大桥20)>黄石(高速50+九江长江大桥12)>九江(九景70)>景德镇(206国道10)>储田(326省道,祁门10)>屯溪
从武汉赶往黄山,恰逢台风和大雨,于是一路小心谨慎,速度不快。湖北,江西的高速路况不好,路面窄,出口入口距离短,另人感觉有些小气。出了景德镇,进入了国道和省道,便一下子进入了山林中,两边郁郁葱葱的,加上雨水和山雾,倒真有些穿梭在仙境的感觉。这一路,感觉又很不错。
绩溪(省道10)>歙县(杭徽35+20)>昌化(省道30)>杭州(沪杭85)>上海
徽杭高速前半段已经开通,车很少,但由于有些弯道,所以速度并没有达到飞快。后半段因为路边山体部分没有加固,所以还在施工,车辆只能从边上的国道绕行,非常缓慢。到杭州后,一切恢复正常。
整个路线几乎绕了小半个中原,穿越了6省1市,行程4200公里,除安徽,河南必须加乙醇汽油外,江西的油站也规定只能加100元的油,另人感到很不方便。
[ Last edited by redmark1976 on 05-09-14 at 15:00 ]
//www.babariji.com
//www.lelezhen.com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09-13 13:13    IP属地:未知

河南郑州登封少林寺
我想了蛮久,因为如果要我用一个词来形容我本次所见到的河南人的话,我所能用的词就是豪迈了。
虽说董存瑞的笑话流传在大江南北,但我却不一直不愿意去相信那些关于河南人士的负面传说,不过,我也不会将他们和我所认识的北方朋友的豪迈联系在一起,我对他们更多的感觉,是淳朴的,但有时又有些马虎和粗糙,在细节的处理上,缺乏关注。我所认得的若干河南人,大凡做事情都是足够认真的,但同样的,条理也都有些缺乏,甚至在做事的时候,容易偏离约定的路线或者规则,加之沟通不足,就会给大家带来些许的麻烦。不过,一直以来,我对于这个中国文化的发源地,对于这个古老的地方,总有着一丝的敬重。
可能这次遇到的都是武术界的朋友吧,这些操着河南腔,露出朴实笑容的淳朴地汉子们,竟然让我有一见如故的感觉,另我感受到以往没有过的江湖的豪情。他们没有谁需要炫耀自己一身的本领,因为他们黝黑的皮肤,矫健的肌肉,精练的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他们也不善言辞,只张着嘴“呵呵”地笑着,一杯一杯地灌酒。他们不断地恭维着我们这些人,表示在他们的眼里,练武并不算什么,只有读了书的人才是真的有本事的人。于是,散席之间,武术家们的微笑依然,我们却已经东倒西歪了。
河南的人虽然豪迈,但宴席之间的饭菜却粗糙的令人难以相信。虽说去的都是当地不错的饭店,但这桌上的小菜却丝毫找不到些许本地的特色,那些鸡鸭鱼肉,瓜果菜蔬,吃在口中,有同嚼蜡,令人难以分辨其酸甜苦咸。故此在席间,唯有大口喝酒,然乘着酒劲,胡乱将些菜色塞如口中,随意嚼嚼,囫囵吞个干净。这在郑州的三顿饭,只有与方丈随意吃的那顿素斋略显精致,至于其他两顿饭菜,只能无比的烘托出日后武汉城内的小菜的美味。
我另有几个同事,由于下午嘴馋,硬是找空钻了出去,号称要尝尝河南小吃,品品河南美女。不过,我自他们回来的脸色上,已经读到了那两个字,失望。据说,他们沿街走了5条马路,没有遇上一个美女,一气之下,便扎进了路边一个门面很大的河南面馆,打算品尝一下地道的河南烩面。不料,服务员端上来的烩面令他们着实吓了一跳,用我一个同事的话来说,“早知道,我们三个人要一份就足够了,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要用面盆来装烩面的”。夸张或许是夸张了些,但河南烩面的分量之足也足见一斑,可以想象,我那几个同事吃面的时候,必然同我当年在西安吃泡馍的时候的感觉相同,那就是发现碗里的那些东西,越吃越多,越吃越看不见个头来。
第二日是例行公事的参观少林寺和塔林,也算是对我们这些客人的一些款待。但走马观花之间,没有什么大的感触,只在言语之间,得知山上有三皇寨,风景宜人,可以一游。不过,这也只能留待下次,脱离公务的纠缠,悠闲地走走了。
//www.babariji.com
//www.lelezhen.com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09-13 13:14    IP属地:未知

武汉:
我们差一点就和武汉的大好生活擦肩而过了。
因为有人着急去黄山,故此我们原本的计划是连夜赶到武汉和某人集合后,立刻转向黄山。但在武汉一夜睡醒后,众人一碰头,都舍不得不去尝一下当地的佳肴,不去数一下归园寺的和尚,舍不得不去音乐吧看看歌舞表演,不去吉庆街一边吃吃夜宵,一边听听所谓的四大天王。于是,临时改变计划,武汉人要带我们体验一下,最有市井文化,最讲究生活质量的武汉生活。
早起以后,要吃的必定是地道的武汉小吃,热干面。就象一万个人跟我说的那样,热干面就是又香又好吃。亲手捧一碗起来的时候,那热乎乎的面,香喷喷的酱,直勾得人食指大动,巴不得立刻便把筷子飞快地舞起,一茬一茬不间断地,将面送入口中。而且,热干面真是管饱,在九、十点钟吃了一碗下去,持续玩耍到下午五点,都丝毫没有饥饿的感觉产生。更重要的是,便宜。这么一碗又香,又好吃,又关管饱的热干面,贵的也不过两块钱,给我的感觉实在是太物美价廉了。
随后,武汉的游玩,倒也有些说头。类似黄鹤楼等等的,远远观望一眼即可,决没有攀爬上去的必要,长江大桥,东湖,有些景致,可以坐车走马观花一下,大致看个明白。武汉东湖其实是有些景色可以细细把玩的,尤其是秋天梧桐树长满了黄黄的落叶的时候,散步在湖边,应该可以很赏目,很舒心。可惜东湖的缺陷就是湖面太大,以至各景点不能相呼应和联络,不能如西湖这般容易走动和玩赏,所以,她便不如西湖这般出名了。
武汉归元寺的罗汉,是可以去数一下的,据说非常的灵验和出名。数罗汉的方法很简单:信徒按照男左女右的方法从左右进入罗汉堂,一尊尊地看罗汉。如果,你看到一尊罗汉另你感到非常投缘(或者说忽然有了感觉),那么,这尊罗汉就是你的起点。然后,顺着你的路线,从这尊罗汉数下去,数满你的周岁数字,数到的那尊罗汉,记住他的编号,去罗汉堂门口换取该罗汉的卡片。卡片上就有四句偈子,算是对你的人生的告诫(或者预示)。当然,这数罗汉也不必过于当真,因为信则有缘,不信亦无妨。如我这般的,起先还没有搞明白怎么个数法,就一头冲入其中,数了一尊罗汉出来,竟然是个“天网恢恢”的偈子,令我平白出了一身冷汗,搜挂枯肠以找寻自己是否做了不法之事。后来又想了一会,这才明白,我所请出的“天网恢恢”,其实是佛法宏大,天网恢恢的意思,以至最终是佛光照引有德人的结果。
玩耍了大半日,便又需要是寻找地方大快朵颐,以宽慰在河南没吃过好东西的五脏庙了。当地人跟我们介绍说,武汉人是最会享受的,所以他们的饭店,娱乐业非常发达,尤其是饭店,更是令人吃惊的热闹。他带我们去的是一个据说还可以的,中等规模的,不是最顶级的饭店。然而一个中等规模的饭店居然上下四层,每层左右两个大厅,层高四米有余,每个大厅宽广明亮,即使摆了数十桌,座位依然宽敞,舒适,即使门口侯位的大厅也可容纳将近百人就坐。整个餐厅装修富丽堂皇,格调高雅,令我们对其中档之说,不免怀疑。不过对于武汉餐饮业的发达与否,我并无心讨论,我且说下我在此店用餐的感觉:
1. 装修漂亮,餐具精致,服务周到,实在令用餐的心情大快。
2. 菜肴精致,味道鲜美,令我无法忘怀。第一便是鱼丸鲫鱼汤,鲜得我连喝五大碗,至今难以放弃坐个飞机再去喝汤的念头。这是用新鲜鱼丸和河鲫鱼一起炖上许久的汤,汤也已经炖得发白,喝一口,便不舍得放手。第二是武昌鱼,那是绝对没有吃过的又鲜又肥的鱼,那鱼入口的感觉,就像丝绸一般的柔滑,难怪某些名人,都要把它写入自己的诗词。第三是沔阳三蒸,其口感味道俱是上乘。但我吃得并不多,因为我要谦让我那热爱粉蒸肉的同事。其余的小菜,如鸭脖之流,各有特色,举不胜举。
3. 此店内不售日本品牌的啤酒,另人大快。
4. 如此美味和丰盛,令人心满意足的一顿晚餐,总计不到二百元。实在是太令我吃惊了。
吃了这顿饭以后,我是彻底被武汉的美食征服了。我几乎都再也找不出形容词来赞美那顿饭来着,能做的,只能一边舔着嘴唇,咽着口水,一边告诉老婆,有机会的话,一定去武汉好好吃几天。
吃完晚餐是绝对不会完事的,因为对于武汉来说,晚餐过后,活动刚刚开始。于是,我们便一同去了别人大力推荐的滚石音乐台,去看那里的大型歌舞show,去一起high歌,一起见识一下那个令人笑断肚肠的主持人(遗憾,我忘记他的名字了)。
“High歌”这个名词,是我同事想出来的。因为他在跟我们介绍的时候,会说:“一起去看一看吧,你们绝对想象不出,武汉人看歌舞表演的时候有多high。”于是,我们便把此,称为“High歌”。
“High歌”可以分成两种high法。其一,是被主持人不断地搞笑,搞到笑死。其二,是被歌手载歌载舞,调动情绪,激动兴奋地要死。我是被主持人忽悠上的,尤其是主持人学习几个领导人讲话的时候,我只笑得泪水横流,东倒西歪,差点翻到椅子背后去。而我那几个同事,则是被歌手所带动的。他们一边举着酒瓶,一边和歌手一起高唱,时不时地,还和歌手一起,干下几口酒去。喝了酒,随即又扯开嗓子,和歌手一起大叫起来。
我偷眼看边上的人“high歌”时候,发现他们大多都和喝得半醉的歌手差不多,两眼红赤,嗓音嘶哑,双手挥舞,如痴如醉。我比较木头一些,所以看旁人high的时候,我简直冷静地跟个聋子一样。不过,虽然我不去high,但我还是觉得,看着他们high,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情,非常地值得。
可惜我们这些外来客的运气实在算是太好,居然会遇上千载难逢的酒吧跳电事件,于是,吾等high得正高的兴致噶然而止,只能带着对高潮节目的猜测,带着遗憾,带着一赔二的赠券,怏怏地在大雨中离开,将一切交于下次。
风雨之中,武汉人再次邀请,说武汉的夜生活是不会结束的。于是,挟着上一场的高兴,我们继续开往下一站,吉庆街的小吃,去看看那里的民间艺人。
和前面吃的东西比起来,吉庆街的小吃没有给我留下任何的印象,那里只有那些川流不息,善于表演的艺人,会让我们觉得很有意思。
整个吉庆街的夜市非常热闹,即使是下着大雨,排挡里面也是人头攒动,热气腾腾的。无数民间艺人穿行其间,不停地劝解那些客人,来看自己的表演。一般来说,长的好看些的小姑娘来推销唱歌,是比较容易被接受的;还有那些有特色的、搞笑的,或者比较热闹的表演,比如湖北大鼓,几人一组的摇滚,也能够受到欢迎;至于那些纯艺术的表演,例如琵琶,二胡,豫剧,京剧,京韵大鼓等等的,就不怎么好推销了,他们这些,只能找那些识货的行家,或者类似我们老板这种不懂装懂的人,才会去听上一段,并作出听懂了一般的样子,摇头晃脑地去附和。我是不懂这类艺术表演的,所以无法评价。
我们此行的目的,是专程去看看所谓吉庆街四大天王的本事的。结果,那个穿着奇型怪状,背着手风琴的“拉兹”天王走过去的时候,连搭理都没有搭理我们一下,硬是让我那句“喂~~”消散在鼎沸的人声中。不过后来,他似乎感到了一些不好意思,且看见我们用一个比较专业的东东在给另外一个叫什么“刚”的天王拍录象后,几次在我们周围打转,企图来搭讪。我自然不再搭理他。那个叫什么“刚”的天王是一个自己写歌的歌手,就在我们的镜头前,他声情并茂地给我们介绍了他当天创作的新歌,并放声为我们高唱。
对于他的歌的评价,我就用“热闹”两个字来恭维吧。相比之下,我更愿意看小姑娘唱歌,或者,听湖北大鼓来说笑话,或者,喝两口冰啤酒,吃几个热辣的麻小。
说到这里,我不由得心里又起了这个念头:“武汉人还真的算是会生活来着,等下次咱有了钱,来到吉庆街,让这些艺人一个一个给咱唱过去。唱完了,再一起来个合唱。那么着,可就真热闹坏了。”
完蛋了,看起来我对武汉的喜爱,上升到一个境界了。
//www.babariji.com
//www.lelezhen.com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09-13 13:15    IP属地:未知

黄山
黄山我熟悉的就跟自家后花园一样,唯一的心愿就是想看到一次云海。可惜,这次依然是失望的,因为我们全然在雾海的笼罩下,彻底的将这次登山当作了一次吸收负离子的健身之行。我们下山的时候,遇到一个当地人,他无意间告诉我说,“你看,这几天下了大雨,今天又起了大雾,明天太阳一出来,很可能就有云海了。”我当时便欲返山上,可惜一行人等双腿均不听使唤,所以只有告慰自己:“人总归要留一些没有完成的心愿给将来的。”
黄山门票涨价了,200块一个人,所以没去过的人的旅行成本又要上升了。黄山天都峰也重新开了,和十年前一样,还是那么高,那么陡,那么险,那么迷人。唯一可惜的是,爬山人已经不是十年前的那个人了,那个人没有那种精力,那种体力了,所以爬到半山腰的一半的时候,就已经气喘吁吁,手足并用了。真不知道再十年后,再上天都峰的时候,两条腿肚子是否还能控制住,以不打哆嗦。
由于雨后的大雾,这次在山上,几乎没有看到景色。我们所能做的,只是不停的爬,不停的休息,不停的呼吸新鲜空气。然后呢,就是思索了。所以,这次上黄山也是颇有感触的,这留待沉淀数日后重新梳理并作文。
话题回到这次旅行上,说说山下的食物。
我以前是吃过黄山脚下的土猪的肉的。那猪平时也是放养乡间的,肉质极好,一旦用大锅一炖,肉香四溢,就连村外3里也能闻到。由于我一直不停地跟朋友说,所以,本次会面,朋友特地去小村子寻肉讯又买来几方土猪肉,让厨房专程与我炖上,以满足我的心愿。同时,他还弄来土鸡两只以熬汤,打算用徽菜+土菜把我们彻底征服。
可是,我却发现他们厨房的做法有所不当,以至味道大损。
这土猪的肉,需要刷洗干净,用葱姜和油爆炒一下,然后用小火大锅并加各种作料慢炖3个小时的,可这里的厨房却拖了许久,然后用大火加酱油用力煮了二十分钟便草草上盆,平白浪费了上好的肉。至于土鸡,我认为则应该保持其完整,在文火上炖半天以上才佳。可这里,先是将鸡洗拨干净,然后大刀阔斧地将其斩成数块,随意散放在锅中,用小火炖烧两个小时。如此,也将口味大打折扣。哎,现如今厨师的水平也在不断下降,将烹饪当做艺术,当作爱好的厨师已经很少了,更多的,只是将其做一份差使,随意地将菜式做熟,便算交差了。所以本次徽菜的体验,也不算成功的。
菜不舒服,却不能影响到喝酒。我发现与河南不同,徽派宴席其间的敬酒,也是很有意思的。
先说河南郑州,当地的敬酒者是亲自走到你的身边,双手给你端起酒杯,来敬你这一杯酒。出于还礼,你当尽饮此杯。如此走一圈,便是敬了席间的所有人,表示了敬酒者对大家的尊重。这种敬酒的方式我是比较喜欢,因为敬酒者本身不需要喝酒,就能表达对所有人的敬意。安徽这里的主人,一般都会找个陪客,我称呼其为主陪,主人会从主客开始,逐一向客人敬酒,与词同时,主陪也会举起酒杯,从反方向向客人敬酒。如此,经常在席间看到酒瓶酒杯上下翻飞,也就是杯觥交错的样子。所以,主人向最后一个客人敬酒完毕的时候,也是主陪向主客敬酒完毕的时候。此后,就应该是客人,按照同样顺序向主人和主陪敬酒了。如此一个周天,算是大功告成。好在徽派敬酒还算文雅,并非每次都要一干到底,所以,各人可根据自己的酒量,适当调整。
酒足饭饱之后,经朋友力邀去某处参观了某公的宗祠,参拜了他的祖父,父亲的照片和牌位,并在朋友的推荐下,用他父亲旧屋中的清泉洗洗了手,以示沾染一些仙气,获得一些升官发财的门道。据说,某人得道后,来此屋参拜和洗手之高官达人络绎不绝,更有甚者,生饮其泉,以求某日之飞黄腾达。总之,我也算和他沾上点边了,走起路来,似乎也有了些轻飘。
自那出来后,我们便直接回家了。不过我依然在计划,今年冬天,雪后,自太平上黄山,拍雪景。(如果还有预算的话。)
尾声:
这次旅行是比较累的,我们爆过胎,在高速路上堵过好几个小时,在郑州突发肠炎挂过盐水,甚至,有几个晚上通宵都在赶路,但是,我还是觉得,挺不错的。
因为每次出去走走,都有收获。
[ Last edited by redmark1976 on 05-09-14 at 14:56 ]
//www.babariji.com
//www.lelezhen.com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09-14 14:57    IP属地:未知

更新完毕,照片争取10.1前处理好...
//www.babariji.com
//www.lelezhen.com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09-16 15:20    IP属地:未知

1. 1. 少林寺门口的石狮子,有些感觉,便照了下来。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26.08 KB)
 
//www.babariji.com
//www.lelezhen.com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09-16 15:22    IP属地:未知

2。 坐着读书的和尚。 由于角度不对,逆光,所以看不清。。。远端的和尚有着很不错的胡子。。。

//www.babariji.com
//www.lelezhen.com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09-16 15:23    IP属地:未知

3.寺院的一个角落,还算别致..

//www.babariji.com
//www.lelezhen.com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09-16 15:23    IP属地:未知

4. 在庙里面练功的小孩...这些小孩,在少林寺周围到处都是,据说有数万人...

//www.babariji.com
//www.lelezhen.com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09-16 15:24    IP属地:未知

5. 传说中练功的大殿...但看上去似乎是后期做出来的...

//www.babariji.com
//www.lelezhen.com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