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5-27 16:16 IP属地:未知
查看 34.1W | 回复 11
枕水听烟雨,倚窗话西塘
西塘 隶属 浙江 省 嘉兴 市 嘉善 县,位于江浙沪三地交界处,古名斜塘,平川,东临姚庄镇,西靠天凝镇、陶庄镇,南接干窑镇,北与芦墟镇毗邻。距 嘉善 市区10公里,全镇行政区域面积83.61平方公里。
而 西塘 距离 上海 约80公里,行车时间约为1小时30分钟。
西塘 历史悠久,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江南 六大古镇之一,为吴地方文化的千年水乡古镇。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吴越两国的交壤之境,素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2003年10月被列入第一批 中国 历史文化名镇。
江南 的景色一直被文人们所偏爱
留下许多广为人知的经典诗词
我也略晓几首 其中也有独独为 西塘 所作
默默念来 只觉 西塘 应该尤比现在更美
白墙灰瓦雨如烟,古意石桥月半弯。
碧柳丝丝垂旧事,为谁摇落为谁眠?

西塘——生活着的千年古镇,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A级旅游风景区,水乡魅力影视基地。西塘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自然风景优美,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西塘风景秀丽,人才辈出,文化底蕴深厚。据统计,西塘历史上这里曾出过进士十九人,举人三十一人。周鼎在《萍川十景诗》中描绘了西塘许多的景致,如西塘晓市、北翠春耕、南泓夜泛、环秀断虹、雁塔湾头等,揭示了古镇西塘当时的生活场景,展示了西塘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西塘素以桥多、弄多、廊棚多而闻名。西塘民风淳厚,橹声悠扬,到处洋溢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特有的人文积淀。西塘古镇是专家们研究“江南水乡民俗文化”的圣地;艺术家们描绘“江南水乡民俗文化”的基地;游客们品味“江南水乡民俗文化”的净地。

西塘人有闲情意志,喜欢养鸟种花,有“杜鹃之乡”的美誉。从清代中期已有人开始种养,杜鹃花生性娇嫩,要细心栽培,种养杜鹃也是修身养性的行为。
西街:西塘东西走向的主要街道,分上下两段,东为上,西为下,所以有上西街和下西街之分。西街有着水乡极为典型的街道格局,它的最小宽度仅供农民挑担换肩,即一根扁担的宽度。

塘东街:是民国至解放时期西塘最为繁华的街道之一,塘东街上还有好多酒楼,以前有“借问酒家何处有,胥塘河边处处楼”的说法。说起这条商业街不得不说说西塘的商人。有位来西塘的作者说:西塘是儒商文化与平民文化的交会点。

烧香港:烧香港不是要把香港烧了的意思,而是以前河道两岸庙宇众多,善男信女们乘着小船来此烧香,故名烧香港。西塘烧香港的景点有倪天增祖居纪念馆、五福桥、圣堂、明清木雕馆等。
塔湾街:塔湾街因西面原有一寺庙名雁塔禅院,又地处市河转弯处而得名。这一带在明时酒店云集,明代有一诗人周鼎写了一首《西塘晓市》来描写这里的繁华:旭日满晴川,翩翩贾客船。

西塘临河而建的沿街廊棚最为引人,这里的街道临河而建,商铺的生意就在河边做成。往昔,水乡农家的出行以河为道,以舟代步,许多交易只能在船上岸边进行,为此,一种连接河道与店铺又可遮阳避雨的特殊建筑———廊棚便应运而生,并代代传承,相沿成习。实用的廊棚是水乡特有的建筑,西塘至今保存着1300多米长的廊棚已变成当代人赏古、探幽的休闲一餐。

廊棚也叫雨廊,不少江南古镇都有,外观看来就是有木柱支撑、带有瓦片屋顶的街道。而西塘的廊棚最有特色,因为只要你在古镇内沿河行走,头顶上总会有廊棚为你遮风挡雨。尤其是在雨天,走在廊棚下听着雨声淅沥,赏廊外迷蒙的景色,意境浓郁,因此西塘的廊棚有着“烟雨长廊”的美名。

西塘的廊棚大多为临河而建,走在廊中可以逛逛沿街各色店铺,另一边则是河道,时而有摇橹船载着游客缓缓而过。有的廊棚还设有靠背长椅,可供人休息,河两岸的廊棚之间还有数座石桥相连。漫步在廊棚下,或找一家沿河茶坊搭两把椅子坐在河边,边享受着河风边品茶闲聊,绝对是神仙般的悠闲。

西塘的廊棚总长将近千米,也有部分廊棚居中于建筑之间,两侧都是紧挨着的店铺和民居。但景观最美的还是沿河的廊棚,其中南埭廊棚东起北栅栏、西至送子来凤桥,已有上百年历史,最为经典。电影《碟中谍3》中,阿汤哥一路飞奔至送子来凤桥的镜头就是这段长廊去取的景。

送子来凤桥位于西塘风景区小桐街东侧,当地人也叫它“晴雨桥”。一是它连接烟雨长廊,处在古镇游览的核心位置;二是由于它的造型别致,又有“送子来凤”的寓意,是西塘众多古桥中游人必到的一座。

这是一座三孔石板桥,宽约10米,桥顶有棚可以遮阳避雨,两侧有护栏和长条石凳,走累了可以在这儿小憩一下,看景拍照都很不错。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桥中间的花墙将整座桥分为南北两边。南边是阶梯,寓意男子步步高升;北边是斜坡,适合古代女子三寸金莲迈小步,寓意持家稳当。所以至今仍流传着“凡新婚情侣过此桥,南则送子,北则来凤”的说法,想要得子的夫妻不妨来走上一走,讨个好兆头。

此外,送子来凤桥也是古镇的两个游船码头之一,乘上乌篷船,无论是白天游览还是夜游古镇,都是不错的体验。

烧香港是西塘古镇最早的繁华中心,烧香港以河得名,从鲁家桥到五福桥之间的一条河叫烧香港,港的北岸、南岸街道则由此称为烧香港北街、南街,统称烧香港。北街上有圣堂庙,出五福桥有福源宫、东岳庙,香火旺盛。
烧香港里面的民居基本保留明清时风貌,小河悠悠,石驳岸里镶嵌着一个个石河埠;连绵屋宇中一条条古弄前通河后达田,中间曲径通幽。港北有高街沿李姓大弄、小弄、倪家弄。港南有坟浜弄。

烧香港的“港”字有两个含义:一为街道,二为河港。早期是富人居住的地方,所以烧香港里的建筑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门槛特别高,有一尺多,用整条的石头做成。沿着水边的街巷走走,满眼是古旧的建筑,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

开着汉腾来到了西塘,看一看西塘的江水,很畅意